华中农业大学教案(首页)_第1页
华中农业大学教案(首页)_第2页
华中农业大学教案(首页)_第3页
华中农业大学教案(首页)_第4页
华中农业大学教案(首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中农业大学教案(首页) 授课时间 2004-2 教案编写时间 2004-2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课程编号总学时32讲课: 32 学时实验: 学时实习: 学时学 分 数2课型必修课( ) 选修课( )理论课( ) 实验课( )任课教师职称授课对象年(班)级 专业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1.大学国文彭光芒主编 2.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 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 4.唐诗鉴赏辞典,萧涤非等撰写海辞5.宋词鉴赏辞典,贺新辉主编 6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7古代汉语王力 8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9中国文学史袁行霈 10中国文学史章培恒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深入认识祖国悠久的文学传统,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和热爱,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改善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能力。要求:学习并掌握中国文学史的一般知识和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重要作品、重要文学流派、文学事件和文学现象,学习中国诗词曲赋的一般知识和方法;了解中国文学史上杰出人物的生平,学习他们的崇高人格和高尚情操。最后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目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先秦散文、唐诗、宋词难点:对以上内容的理解和写作技巧的把握教学进程第 次课第 1 次课第2-4 次课第5-6 次课第7-8次课第9-12次课第13-15次课第 16次课授课章节绪论第1章 先秦文学第2章 两汉文学第3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第4章 隋唐五代文学第5章 宋辽金文学第6章 元明清文学 现代文学学 时2学时6学时4学时4学时8学时6学时2学时备 注包括一次唐诗、宋词欣赏活动(此活动也可放在最后一次课进行)华中农业大学教案(课时备课) 第1 次课 2 学时课目、课题(章节)绪论主要参考资料大学国文彭光芒主编教学目的和要求让学生了解教学的主要内容、学习方法等,明确学习目的和总的要求重 点难 点学习目的、学习方法的介绍教学进程(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学时分配、板书设计)教学内容:大学语文的定义、学习的目的、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方法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辅助手段:多媒体、录音机师生互动;通过提问和自愿回答的方式组织实施教学学时分配:大学语文的定义半学时学习的目的半学时学习的主要内容半学时学习方法半学时作业布置 课堂讨论:为什么要学习大学语文?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教案(课时备课) 第2-4 次课 6 学时课目、课题(章节)第1章 先秦文学主要参考资料大学国文彭光芒主编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先秦诗歌和历史散文概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典籍的阅读情趣与评析能力。要求能对诗经左传论语庄子等重点作品(或片段)进行理解分析、并能背诵采薇道德经重 点难 点先秦诗歌和历史散文概况、诗经、左传、论语、庄子作品的理解教学进程(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学时分配、板书设计)教学内容:一、先秦文学概况 1 文学的产生及早期的文学形式2 先秦诗歌概况3 先秦历史散文概况4 先秦诸子散文概况二、先秦诗歌 1 诗经2 楚辞三、先秦历史散文 1 左传2 战国策四、先秦诸子散文 1 先秦儒家论语、孟子、荀子2 先秦道家老子、庄子教学方法:采用专题式教学。启发式和讲授式相结合辅助手段:多媒体师生互动:课堂讨论、部分内容请学生讲,老师点评学时分配:先秦文学概况1学时先秦诗歌1学时先秦历史散文2学时先秦诸子散文2学时作业布置 教材上的相关练习。注重启发学生对先秦文化的思考。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教案(课时备课) 第5-6 次课 4 学时课目、课题(章节)第2章 两汉文学主要参考资料大学国文彭光芒主编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 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两汉散文和诗歌概况、汉乐府民歌、汉赋的发展理解司马迁史记的杰出成就和特点以及汉乐府民歌和古诗十九首。重 点难 点两汉散文、司马迁史记、汉乐府民歌两汉散文、诗歌概况教学进程(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学时分配、板书设计)教学内容:一、 两汉散文1 两汉政论文2 两汉史传文3 汉赋二、两汉诗歌1 汉乐府2 汉代文人诗与古诗十九首教学方法:专题式教学。启发式和讲授式相结合辅助手段:多媒体师生互动:课堂讨论、部分内容请学生讲,老师点评学时分配:一、 两汉散文2学时二、两汉诗歌2学时作业布置除教材上相关练习外,可以进行史记的课本剧表演。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教案(课时备课) 第 7-8 次课 4 学时课目、课题(章节)第3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主要参考资料大学国文彭光芒主编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 教学目的和要求让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概况、建安风骨、陶渊明其人其诗理解和背诵重点作家的重点作品重 点难 点魏晋南北朝文学概况、建安风骨、陶渊明其人其诗建安风骨、陶渊明其人教学进程(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学时分配、板书设计)教学内容、一、 魏晋风度与魏晋文学1 魏晋风流2 建安风骨3 其他文人的创作二、 陶渊明1 陶渊明的为文2 陶渊明的为人三、魏晋南北朝小说、民歌及文论1 魏晋南北朝小说2 南北朝民歌3 魏晋南北朝文论教学方法:专题式教学。启发式和讲授式相结合辅助手段:多媒体师生互动:课堂讨论、部分内容请学生讲,老师点评学时分配:一、魏晋风度与魏晋文学1.5学时二、 陶渊明2学时三、魏晋南北朝小说、民歌及文论0.5学时作业布置除教材上相关练习外,可举办一次关于建安风骨和魏晋风流的辩论赛。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教案(课时备课) 第9-12 次课 8 学时课目、课题(章节)第4章 隋唐五代文学主要参考资料大学国文彭光芒主编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 唐诗鉴赏辞典教学目的和要求让学生了解唐诗及唐代散文概况,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歌,晚唐诗、词。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作品的能力,背诵春江花月夜秋词赠别无题等作品 重 点难 点唐诗及唐代散文概况,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歌,晚唐诗、词。对作家思想的把握和了解教学进程(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学时分配、板书设计)教学内容一、:唐诗的初期发展 1 唐代诗风的转变及诗体的形成2 初唐四杰及张若虚3 陈子昂和诗歌革新二、 唐诗的兴盛 1 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2 盛唐诗歌的代表流派与代表诗人3 浪漫主义大家李白与现实主义大家杜甫三、 唐诗的流变 1 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2 韩孟诗派3 中唐其他诗人4 晚唐五代诗歌四、唐代散文及小说概况 1 唐代古文运动与韩愈、柳宗元的散文创作2 唐代小说教学方法:活动式、启发式和讲授式相结合辅助手段:多媒体师生互动:课堂讨论、课堂活动相结合学时分配:唐诗的初期发展1学时唐诗的兴盛2学时唐诗的流变2学时唐代散文及小说概况1学时唐诗、宋词欣赏活动2学时作业布置除教材上相关练习外,可举办一次唐诗欣赏活动。选自己所喜欢的诗人作品进行赏析。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教案(课时备课) 第13-15 次课 6 学时课目、课题(章节)第5章 宋辽金文学主要参考资料大学国文彭光芒主编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 唐诗鉴赏辞典,萧涤非等撰写海辞宋词鉴赏辞典,贺新辉主编教学目的和要求让学生了解宋词概况,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陆游等人的诗、词。能理解和分析所有作品,能背诵望海潮江城子声声慢青玉案暗香重 点难 点宋词概况,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陆游等人的诗、词。苏轼、辛弃疾词的对比教学进程(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学时分配、板书设计)教学内容一、词的基本知识及宋词流派 1 词的基本知识2 柳永与婉约词派3 苏轼、辛弃疾与豪放词派二、宋词鉴赏 1 婉约词欣赏2 豪放词欣赏3 婉约词与豪放词比较三、宋代诗文及小说 1 宋代诗歌2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3 苏轼与宋代散文4 宋话本教学方法:活动式、启发式和讲授式相结合辅助手段:多媒体师生互动:课堂讨论、课堂活动相结合学时分配:词的基本知识及宋词流派2学时宋词鉴赏2.5学时宋代诗文及小说1.学时作业布置除教材上相关练习外,结合唐诗部分,共同举办一次唐诗宋词的朗诵活动。还可让学生选讲一部分课本中的诗词,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教案(课时备课) 第16 次课 2 学时课目、课题(章节)第6章 元明清文学 现代文学主要参考资料大学国文彭光芒主编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 金元散曲典故辞典,吕薇芬著, 教学目的和要求让学生了解元明清文学概况及现当代文学概况阅读有关作品重 点难 点元明清文学概况、中国古典小说、鲁迅教学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