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教学(上)-教学理论与实践PPT参考课件.ppt_第1页
第八章教学(上)-教学理论与实践PPT参考课件.ppt_第2页
第八章教学(上)-教学理论与实践PPT参考课件.ppt_第3页
第八章教学(上)-教学理论与实践PPT参考课件.ppt_第4页
第八章教学(上)-教学理论与实践PPT参考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九章教学理论与实践,章节:第一节教学概论第二节教学过程第三节教学原则第四节教学设计第五节教学组织形式第六节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第七节教学的基本环节第八节说课与评课第九节新课程问题教学法,教学目标:1理解教学的基本概念;2.理解教学理论的形成及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3理解并掌握教学过程的特点及基本规律;4.理解并掌握教学原则的内涵及基本要求;5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程序、内容和方法;6.理解并掌握中小学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7.掌握教学的几个基本环节,特别是上好一节课的基本要求。,3,第八章教学(上)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教学的科学含义、重要作用、并掌握教学的基本任务,明晰教学过程的内涵、特点、基本任务和基本规律,把握教学原则。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一、教学的概念(一)教学的概念1、教学即学习据考证见于书商书说命:“斅學半。”“教”字源于“学”字。孔颖达解释是“上学为教(音XIAO);下学者,学习也,言教人乃是益己学之半也。”学记引用它作为“教学相长”的经典依据,指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说明词义只是一种教者先学后教,教中又学的单方向的活动。,第一节教学概述,2、教学即教授强调“教”的传授作用。3、教学即教学生学受杜威“学生中心”影响,“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教育家陶行知主张把“教授”改为“教学”即教学生-学4、教学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边统一活动,(二)几种有代表性的教学定义例举王策三认为“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李秉德认为“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是教与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顾明远认为“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吴也显认为,“教学是一个复合体,本身就说明教和学不可分割,教为学而存在,学又要靠教来引导。”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说到底是一种帮助或促进人的成长的努力。教学是一种暂时的状态,其目的是使教育对象学或问题解决者获得自我的充分满足。”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教学是一种传授社会经验的手段,通过教学传授的是社会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模式、图式、总的原则和标准。”,各家各派对教学的含义认识不一,但也有共同之处:(1)都认为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2)都明确了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交往过程;(3)都指出了教学是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活动。,什么是教学?教学活动的本质特征又是什么?,简略地说,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一种双边互动活动。即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复杂性社会实践活动。本质上,教学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指导的特殊学习活动。,杨超有主编教育学,概括地说,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通过这个交往过程和活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形成一定的能力态度,人格获得一定的发展。(四)关于教学的日常概念1、教学就是教育2、教学就是智育3、教学就是上课4、教学就是传授知识、技能,教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智育的途径,作为教育途径的教学,1、教学与教育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但不是唯一工作。2、教学与智育教学完成智育的任务及其他任务,智育除了教学途径外还有其他途径。,3、教学与上课上课(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4、教学就是传授知识、技能传授知识、技能是教学的首要任务,只反映了教的一方面活动,未反映学的活动。,二、教学的意义P167,(一)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实现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学生完满个性的养成,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二)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应该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严格按照国家颁发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二是学校要在全面安排的基础上以教学为主。,三、教学的基本任务,教学任务是指通过教学活动应达到的结果和要求,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学任务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学校教学的总任务;第二层次是学科的教学任务,是总的教学任务结合学科特点的具体体现;第三层次是具体的教学任务,即指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我国中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P170,(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2)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教会学生学习;(3)培养并形成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科学的世界观;(4)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发展。,(一)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和主人)(二)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授人以鱼”“授人以渔”)(三)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教法的实质是学法、教是为了不教),四、当代教学观的演变趋向,(四)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发展是本质,教学为促进学生的发展)(五)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重在参与,强调师生、生生的对话、合作与交流)(六)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形成创造文化和创新生活),思考:以上几种教学观在你的中学学习阶段贯彻的程度如何,有何不足之处?在以后的从教中将如何改善,试举几个例子。,一、教学过程的概念及构成要素1、教学过程的概念P175: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的教授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过程,即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第二节教学过程,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你“教就是为了达到少教、不教。”多教少学;少教多学;不教自学。教育就是从扶到放的过程。,2、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反馈等要素构成。,二、教学过程的特点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过程。3、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4、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教学信息交流与反馈的双边活动过程。,从掌握知识的维度把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激发学习动机(二)感知教材(三)理解教材(四)巩固知识(五)运用知识(六)检查学习效果,三、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四、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P179(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与学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规律)1学生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主人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3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25,时间,初中,高中(中职),能力,学教线,民主式教学的“教”“学”增减示意图,教会学生学习,是一个从教到不教的教学全过程,民主式教学由教师的先多教再少教到最后用不着教,是老师的教的逐渐减少和学生的学的逐渐增加的过程,民主式教学将展现这一过程。其趋势如下图:,26,(二)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1、学生以学习书本知识等间接经验为主。2、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7,(三)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规律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智力的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两种新的观点:1)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2)智力水平与知识数量积累相关不高。(所谓的“高分低能”),28,(四)知识传授与全面育人相结合的规律1知识传授必须全面育人(书能育人)2全面育人又必须通过知识传授来实现(教师的人格对学生具有教育作用。教书的人能育人)“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29,中美灰姑娘课堂教学实录对比,方式:需要两组同学(每组两人)分别朗读交流:随后分享你们的看法?,课堂讨论案例:“一堂阅读课”说明了什么?,30,第三节教学原则,一、教学原则概述(一)意义教学原则是教师有效地进行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制定的。教学原则是长期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31,事实证明,一条科学的原则应该具有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和实践有效性等几个基本特征。,(二)制定的依据1教学目的是教学原则确立的根本依据;2教学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教学原则确立的主要依据;3教学实践是教学原则确立的实践依据.,32,如何理解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关系?,二者的区别: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以及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制订出来的;教学规律是教学过程中各种矛盾的本质联系。二者的联系:教学规律揭示教学过程的“必然”;教学原则回答教学工作的“必须”。,教学原则,教学规律,正确运用,符合,二者一致,33,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一)含义:是指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使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依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要求;根据由教学过程中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提出来的。(三)贯彻要求:1、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以掌握理论知识为主。2、要认真组织好演示、实验、实习等教学实践性活动。3、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一)理论联系实际原则P184,34,案例1dreamteam,比如英语老师讲到BOOK7Module1Basketball时文中出现了dreamteam一词,该教师联系了NBA的联系,详细讲解了NBA的具体球队和著名球星,dreamteam的来龙去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讨论活跃,让学生增长了不少见识,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效率。,35,案例2食物的酸碱性,柠檬是具有酸味的食物,它是酸性食物还是碱性食物?,36,案例3:井底之蛙,一位语文老师上完井底之蛙后,以“青蛙跳出井底以后”为题要求同学们展开讨论和说话,同学们有的说:“青蛙跳出井底以后,看见蓝蓝的天,青青的草,真美啊,它想,我该早出来。”有的说:“青蛙跳出井底以后,河里的小鱼和小虾纷纷游过来和青蛙做朋友。”,37,这时,一位从农村来的同学说:“青蛙跳出井底以后,走了几步,又跳回井里。”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笑声中,老师说了一句:“我看你真是一只井底之蛙。”课后,老师要求同学们以“青蛙跳出井底以后”写作文。这位同学并没有因为老师和同学们的嘲笑而改变自己的看法。他在作文中写道:“青蛙跳出井底以后,走了几步,闻到一股刺鼻的农药味,几只死青蛙飘在被污染的河水里,又走了几步,听到一声凄厉的惨叫,一只老青蛙已经被农夫叉死了。它想,还是井里安全,于是它又跳回了井里。”这才是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体验!老师后来读完学生的作文,在作文后面工整地写上一句话:“对不起,老师才是井底之蛙。”,38,(二)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P185(1)含义: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的政治、道德教育及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教育。(2)依据:我国的教育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的教育性规律。(3)贯彻要求:1、确保教学的科学性。(避免不可靠、有争议的)2、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有机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素质。(以身作则,用自己人格力量去感染教育学生),39,教育这首先是“人”学,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说:教师最可贵的一个品质是个性。只有充满人性、人情、充满爱心的教师,才会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人”是教育的最高境界。,40,我们要站在“人”的高度来关注教育,关注儿童的真实需求,把“人性”、“人情”、“人道”与“人文关怀”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关注传授知识的量,更要关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善于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体现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让教育充满个性、充满人情。,41,课堂教学是否平衡决定了学生的人格是否全面,学生的人格是否全面决定了社会的协调发展。畸形、缺损的课堂教学造就畸形、缺损的人,进而影响健康发展。此外,过去我们的课堂教学不重视生态教育,甚至是一种歌颂环境污染的教育,比如当时教师提供的范文是“高高的烟囱吐出的黑烟在蓝天上画出美丽的图案”、“隆隆的机器声震耳欲聋”,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走上社会之后,就不会注意环境保护。,42,(三)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P186(1)含义:指在教学过程中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使两者密切结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2)依据:我国的教育目的;教学活动双边性的特点(3)贯彻要求:1、要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育。(让其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2、要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3、要善于掌握学生心理状态,发挥各种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4、要发扬教学民主。,43,启发性原则在是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开发思维活动,主动探求知识,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性原则所反映和要求的,是要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之间的关系。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独立思考;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民主。例如:地理课上讲到世界粮食问题时可以这样开场:在农业如此发达的今天为什么在世界范围内仍存在粮食问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解决粮食问题有什么途径?我们作为青少年应该做什么?这四个问题环环相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思维处于沸腾状态。,44,案例:从出题目看启发性,有一道考初中生的填空题目:写出五个与“叫”同义的词。甲老师这样出题:写出五个与“叫”同义的词填在下列空格里:、。乙老师这样出题:写出五个与“叫”同义的词填在恰当的空格里:狮(吼)虎(啸)狼(嚎)猿(蹄)鸟(鸣),45,(四)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P188(1)含义:是指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的事物的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获得生动表象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论思维。(2)依据: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和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3)贯彻要求:1、要结合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手段。(实物、造型、象征性和语言直观)2、直观与讲解相结合。3、直观要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相结合。,46,案例,一个生物教师在讲“鱼”一课时,事先在水盘里放了一条活鲫鱼,让学生仔细观察鱼的形状、表面、背鳍、胸鳍、尾鳍。然后问学生各种鳍的作用是什么?学生一下子给问住了。这时,教师用剪刀把鱼的尾鳍剪掉,结果学生发现鱼在水中无法前进了;他又把鱼的胸鳍及腹鳍剪掉,结果鱼体在水里失去平衡;再把背鳍剪掉,鱼只能一动不动地躺在水里喘气。通过观察,学生明白了各种鳍的作用。,47,案例合金,生铁不锈钢锰钢,思考:为什么生铁比钢更容易生锈?,48,(五)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统一的原则P189(1)含义:是指教学按照各门学科知识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识发展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系统的、严密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2)依据:科学的整体性及其逻辑结构;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3)贯彻要求:1、按照学科知识的系统进行教学。2、遵循学生认识活动特点进行教学。3、要把循序渐进原则贯穿于教学全过程。4、及时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背景介绍、知识拓展),49,案例知识网络,50,(六)理解性和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P190(1)含义:指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学过的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存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和技能的运用。(2)依据:教学的任务和教学过程的特点提出来的。(3)贯彻要求:1、在感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