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五首》ppt62016.ppt_第1页
《诗五首》ppt62016.ppt_第2页
《诗五首》ppt62016.ppt_第3页
《诗五首》ppt62016.ppt_第4页
《诗五首》ppt62016.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学们好!,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五首诗歌.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3.比较阅读.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1.背诵诗歌.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内容.,走近作者,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构筑居室,人聚居的地方,如此,自得的样子.,近黄昏的时候.,结伴而还.,属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意趣.,问题研讨,1.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诗人“结庐在人境”,为什么又说“而无车马喧”呢?,3.结合你对陶渊明思想的了解,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诗中的“而无车马喧”和“心远地自偏”的?,4.“此中有真意”,你认为所谓“真意”指什么?,1.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陶渊明厌恶官场的虚伪和诈饰,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意,获得恬静的心境的思想感情.,2.诗人“结庐在人境”,为什么又说“而无车马喧”呢?,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3.结合你对陶渊明思想的了解,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诗中的“而无车马喧”和“心远地自偏”的?,这里说的“车马”指的是达官贵人的高轩,“车马喧”指奔竞于仕宦之途的喧嚣,诗人归隐田园,虽仍离不开“人境”,但没有这样的烦忧,所以说“而无车马喧”。“心远地自偏”实际上道出了感觉与处境之间的辩证关系:隐居更主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如果心灵的“焦距”调好,就可以处闹市若幽谷。,4.“此中有真意”,你认为所谓“真意”指什么?,菊花黄,南山青、夕阳红、山气飘、飞鸟还,大自然恬淡飘逸,各有所归,人与鸟儿知倦而归,诗人心如止水,如明镜。大自然的纯真意趣投映到他心里,自己的感受也从大自然中折射出来。,人的自然本性。,研读赏析,1你最喜欢哪几句诗(或你认为诗中哪些词语用得好)?说说理由。2。诗歌的名句是哪句?你是如何理解这些句子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采菊”写出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优雅高洁的表现。悠然自得的心情;“南山”描绘出静穆超然的胜景。,在这种意境中包含丰富的哲理:“只有超凡脱俗无所挂碍,舍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才有采菊的悠然;只有采菊的悠然,才会见到南山的悠然;南山的悠然,正是自己超凡脱俗的悠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来都被视为陶诗意境、风格的名句,宋代大诗人苏轼赞叹:“因采菊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而王国维称其为“无我之境”,这时物我合一,浑然一体。,板书设计,无车马喧,心远地偏,采菊悠然,山夕飞鸟,生活宁静,内心恬淡,安然闲适,愉悦自得,宁静致远淡泊名利,行路难,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扬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两年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在李白入长安求仕无路的时候,写了许多抒发怀才不遇的诗作,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行路难。,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乐府歌辞之一。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一首。,名贵的菜肴。羞同“馐”,(zn)金酒杯。,【注释】,(du)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直:同“值”,(zh)筷子,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吕尚(姜太公)曾在渭水边垂钓,后来遇到周文王,被重用,传说伊尹见汤以前,梦乘舟过日月之边。,叉路,比喻远大抱负得以实现,像白云一样的船帆,1.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可以分为几层?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比喻什么?4.诗人引用吕尚、伊尹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1.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2.这首诗可以分为几层?,共分三层,每层四句。,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比喻什么?,比喻奸佞当道,世路艰难。,欢乐,内心苦闷抑郁,昂扬、明朗,阴沉、低落,再度陷入苦闷彷徨之中,复又振起,表示了对美好前景的热忱希望和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重新唱出高昂乐观的调子。,“长风破浪”、“济沧海”,“行路难”,“垂溪碧钓”、“乘舟梦日”,“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冰塞川”、“雪满山”,“金樽清洒”、“玉盘珍羞”,诗人剧烈情感起伏的线索:,问题研讨,1.你认为“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好,还是鲍照的“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好?为什么?2.陶渊明在饮酒诗序中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然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而李白这首行路难却写了对酒停杯的情境。一个是“既饮”之作,一个是“未饮”之歌,试比较两诗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有一种意见认为:李白的诗句好。因为“停杯投箸”比“对案”更形象;“心茫然”虽不如“长叹息”形象,但“茫然”二字更能深沉地表现出无所适从之感。你以为呢?,1.你认为“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好,还是鲍照的“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好?为什么?,2.一个是“既饮”之作,一个是“未饮”之歌,试比较两诗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饮酒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写的抒情小诗,是他的“酒后真言”。他对自己的隐居生活表示满意,也能从获得心灵安逸、远离世俗烦恼的高度来认识。惟其具有宁静安详的心态,才能有“采菊东篱下”的闲适,“悠然见南山”的自得,以及看山雾飞鸟的真趣。行路难是李白借乐府古题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诗篇。面对美酒佳肴,他与陶渊明正好相反,“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高呼“行路难”,因为他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无从实现,忿忿不平之气溢于言表。,金樽美酒玉盘珍馐,板书设计,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坚冰塞川大雪满山,闲钓碧溪忽梦乘舟,长风破浪挂帆济海,欢乐气氛,内心苦闷,道路艰险,相信希望,充满信心,行路难,怀才不遇愤懑不平,比一比,看谁能最快地背熟这两首诗!,己亥杂诗,龚自珍,龚自珍,(17921841)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又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进步思想家和诗人,38岁中进士,做过礼部主事等到小官,后辞官南归,两年后暴卒于丹阳云阳书院.他学识渊博,对于经学、史学、文学等有很深的造诣,与林则徐魏源等结成“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的学问,主张改良内政,抵御外侮,是近代史上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之一。己亥杂诗是诗人辞官后的杂诗,作于道光十九年(1839)诗人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往返途中,写了绝句315首。记述了诗人的家世出身、仕官经历、诗友交往、生平著述以及思想感情、革新建议等。课文所选为第五首。,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1.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2.前两句诗抒情叙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这首诗的名句是哪名?你是怎样理解的?从这两句诗中你联想到了什么?,1.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一、二句写诗人愤然辞官后扬鞭东去远赴天涯;三、四句写诗人愿像护花的春泥一样始终关注民众,心系国家。主题:诗人离开京城,虽然载着“浩荡离愁”,但仍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力量。,2.前两句诗抒情叙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离别京城、告别好友的忧伤:“浩荡”修饰离愁,并用“白日斜”来烘托映衬离愁;另一方面,是逃出令人窒息的桎梏与樊笼的喜悦。如“吟鞭东指”句。,3.这首诗的名句是哪名?你是怎样理解的?从这两句诗中你联想到了什么?,诗人因为当时政治腐败,官场黑暗,理想抱负无法实现,所以才愤而辞官去寻找另一种方式去为国效力。最后两句以形象抒情:鲜花虽然凋谢,但它绝不是无情地随风飘洒,而是立志将自身化作肥料,用来滋养新花。,板书设计,己亥杂诗,愤然辞官扬鞭天涯,春泥护花心系国家,移情于物痴心不改,背诵己亥杂诗,等着你大显身手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走近作者,杜甫,字子美,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人称“杜工部”。他35岁来到长安,本想为国家做一番事业,可是处处受到排挤打击,他经历了安史之乱,政治腐败,生灵涂炭,使他认识到社会的黑暗,于是用诗歌反映人民的痛苦,他的诗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有“诗史”的美称,他也被尊称为“诗圣”。他对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又辗转经同谷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起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以诗酒自娱。但这种表面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一以贯之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关于“歌行体”,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字词读写,罥衾庇坳,重,丧,见,长,jun,qn,b,o,chng,zhng,sng,sng,jin,xin,zhng,chng,三重茅,重量,丧乱,丧失,看见,见此屋,成长,长林梢,感知思考,1.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用得精当的词语,并谈谈自己的理解。,1.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秋风破屋心情苦痛,群童顽皮无可奈何,长夜沾湿忧思不绝,诗人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结构分析,秋风破屋心情苦痛群童抢茅无可奈何长夜沾湿忧思不绝,现实,风,白天,屋外,事,自己,理想,广厦千万间,天下寒士,关心民生忧国忧民,推己及人,水到渠成,雨,黑夜,屋内,人,结构分析,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让我们回顾一下,看一下我们还学过哪些饱含爱国之情的语句,比一比:谁先背会谁英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解题:岑参(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为“高岑”。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同任判官的武某归京,岑参便写下了这首咏雪送别之作。“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一首雪中送别诗。,裘,qi,衾,qn,掣,ch,着,zhu,瀚,hn,阑,ln,羌,qing,字词读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节度使下面资佐理的官吏,指西域的天气,狐皮袍子,锦缎做的被子,用兽角装饰的硬弓,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穿,大沙漠,纵横的样子,这里指主帅的营帐,营门,ch牵引,下雪后红旗冻住了,北风吹来,也不能飘动了,这里形容雪花,阴云,阴暗无光,用丝织成的帐幕,【注释】,整体感知,1.诗歌写了哪两方面内容?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咏雪、送别两方面的内容,1.诗歌写了哪两方面内容?,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对边塞风光的赞叹及与友人离别的惆怅。,边疆瑰奇雪景图,军营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