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传染病学总论见习院感防护用品的使用,河北医科大学传染病学教研室,.,2,主要内容,消毒与隔离隔离防护技术与用品的使用方法传染病报告制度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方法,.,3,消毒与隔离医院感染流行特点,血液传播,.,4,6/5/2020,4,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消毒与隔离医院感染常见传播途径,.,5,消毒与隔离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必须切实做到: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6,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2008年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发生医院感染暴发,致9名新生儿死亡;2009年安徽霍山县医院58名血透患者28名感染丙肝;2010年4月,河北保定市新市区某私人诊所44例患者因肌肉注射导致注射部位分支杆菌感染2017年1月,浙江省中医院医源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至少5名患者感染2017年1月,山东省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血透室乙肝病毒感染事件,消毒与隔离医源性感染事件,.,7,消毒是指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重要性: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隔离是指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和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重要性:是控制传染病流行和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消毒与隔离基本概念,.,8,消毒与隔离消毒的方法,物理消毒灭菌法热力消毒灭菌法、光照消毒法、电离辐射灭菌法、微波灭菌消毒法、机械除菌化学消毒灭菌法浸泡法、擦拭法、熏蒸法、喷雾法,.,9,消毒与隔离常用化学消毒剂,根据消毒的效力分类高效:戊二醛、福尔马林、环氧乙烷、过氧乙酸高、中效:含氯消毒剂中效:乙醇、碘酊、碘伏低效:氯己定(洗必泰),.,10,消毒与隔离部分化学消毒剂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戊二醛能杀灭细菌、真菌、芽孢和病毒。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尤其眼睛,需防护。环氧乙烷能杀灭细菌、真菌、病毒、立克次体和芽孢。适用于电子仪器、医疗器械、金属、书、一次性诊疗用品;易燃、易爆、有一定毒性。,.,11,消毒与隔离部分化学消毒剂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含氯消毒剂能杀灭各种致病菌、病毒和芽孢,适用于环境、水、疫源地等,可用于乙肝病毒、结核杆菌、细菌芽孢污染的物品。性质不稳定,有腐蚀漂白的作用。碘伏能杀灭细菌病毒等,根据不同浓度可用于手术部位、注射部位消毒、创伤皮肤黏膜消毒。稳定性差,对二价金属有腐蚀性。乙醇对肝炎病毒和芽孢无效,适用于皮肤、物品表面及医疗器械的消毒。易燃、易挥发、有刺激性,不能用于黏膜和创伤的皮肤。,.,12,传染病隔离是指将处于传染期的传染病人、可以病人安置在制定地点,暂时避免与人群接触,便于治疗和护理。通过隔离,可以最大限度的缩小污染范围,减少传染病传播的机会。保护性隔离是指将免疫力低下的易感者置于基本无菌的环境中,使其免受感染。,消毒与隔离隔离的分类,.,13,清洁区未被病原菌污染的区域,如医办室、护理站、配药室、治疗室、值班室、更衣室(?)、配餐室、洗手间、等场所以及病区以外的区域,如食堂、药房等。半污染区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更衣室(?)、医护值班室(?)、病区内走廊、病区内检验室等。污染区指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病房、病人洗手间、病区外走廊。,消毒与隔离隔离区域的划分,.,14,隔离规范标准预防血液传播预防措施接触传播预防措施飞沫传播预防措施空气传播预防措施,防护技术与用品使用方法手卫生帽子口罩护目镜、面罩手套隔离衣及防护服防水围裙,隔离防护技术与用品的使用方法,.,15,Handhygiene手卫生Useofpersonalprotectiveequipment(PPE)toavoidcontactwithpatientsbodyfluidsandnon-intactskin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避免接触病人的体液和非完整的皮肤Respiratoryhygieneandcoughetiquette呼吸道卫生和咳嗽礼节Preventionofinjuryfromneedlesandothersharpobjects预防锐器伤Linenandwastemanagement正确处理医疗废物Cleaninganddisinfectingtheenvironmentandrespiratoryequipment清洁消毒环境和呼吸道设备,隔离规范标准预防,.,16,隔离规范标准预防,所有患者的血液、所有体液(汗液除外)、分泌物和排泄物都可能具有传染性,具体要求:预计会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的操作,要戴手套;接触不同患者时要换手套,脱手套后要洗手;进行任何有血液或体液溅出的操作时,要加穿不透水的隔离衣、戴口罩、护目镜或者面罩。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消毒处理;避免可能会造成锐器损伤的操作,如用后的针头不可回套针帽(?)。,.,17,隔离衣,专用器械,手卫生,接触隔离标识(蓝色),.,18,注意通风,手卫生,飞沫隔离标识(粉色),.,19,防护口罩,关闭门窗,隔离衣,手卫生,空气隔离标识(黄色),.,20,防护技术与用品的使用方法,.,21,手卫生(handhygiene),洗手(handwashing)是指用普通或者抗菌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清除手部皮肤污垢和暂居菌的过程。卫生手消毒(handantisepsis)是指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主要为酒精擦手液即ABHR,alcohol-basedhandrubs)揉搓手,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无需冲洗或干手设备。外科手消毒(surgicalhandantisepsis)是指术前医务人员使用外科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应具备持久抗菌活性。,.,22,喝水前?吃东西前?摸鼻孔前?脱白大衣后?上卫生间前和后?下班前?,给病人抽血前?给病人查咽部前?给病人换药前?给病人看牙齿前?给病人打针前?收拾垃圾后?,作为医护人员,您一般在什么时候洗手呢?,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但也是存在问题最多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之一。,.,23,一位外科医生的手,.,24,大部分确实是用大褂的背部擦干的!,白大衣是首选甩手运动第二重复毛巾是摆样子,.,25,.,26,.,27,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方法,洗手,.,28,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第四步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侧掌心,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第六步指尖在对侧掌心前后擦洗,六部洗手法,.,29,手卫生指征,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进行侵袭性操作前,不论是否戴手套;接触体液或排泄物、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敷料之后;护理患者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接触患者周围的物品(包括医疗设备)之后;特别注明:如果手部皮肤无可见污染,建议使用速干手消毒剂(ABHR)做为手卫生方法。当手上有血迹或分泌物等明显污染时,必须洗手。有耐药菌流行或暴发时,洗手时建议使用抗菌皂液。,.,30,2.手消毒,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涂抹手的所有皮肤,揉搓方法参照洗手方法中的揉搓步骤;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双手达到消毒目的。,.,31,.,32,注意事项,对于部分酒精不能杀灭的病原体如诺如病毒、肠道病毒EV71等,应采用流动水洗手做为手卫生的方法;为了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尽量选用含有护肤成分的速干手消毒液;不可用消毒盆浸泡做为医务人员的卫生手消毒方法;应加强对护工和保洁工人的手卫生培训、教育和监督;应对陪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进入病室探视患者前,和结束探视离开患者时,应洗手或用速干手液消毒进行手卫生;,.,33,口罩,外科口罩:标准的外科口罩分3层,外层有阻水作用,可防止飞沫进入口罩至里面,中层有过滤作用,可阻隔空气中5m颗粒90,近口鼻的内层用以吸湿。N95口罩:95代表其过滤效能达至少达95%效能,口罩与脸部密贴良好且口罩未湿透的前提下,N95口罩对颗粒0.3微米的飞沫可以过滤95以上。,.,34,阻隔率可达90%,阻隔率仅达20%,.,35,外科口罩佩戴方法,将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将口罩上方带系于头顶上方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不要用一只手捏鼻夹),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根据颜面部形状,调整系带的松紧度,.,36,N95口罩佩戴方法,先将头带每隔2-4厘米处拉松,手穿过口罩头带,金属鼻位向前戴上口罩并紧贴面部,口罩上端头带位放于头后,然后下端头带拉过头部,置于颈后,调校至舒适位置双手指尖沿着鼻梁金属条,由中间至两边,慢慢向内按压,直至紧贴鼻梁双手尽量遮盖口罩并进行正压及负压测试。(正压测试:双手遮着口罩,大力呼气。如空气从口罩边缘溢出,即佩戴不当,须再次调校头带及鼻梁金属条;负压测试:双手遮着口罩,大力呼气。口罩中央会陷下,如有空气从口罩边缘进入,即佩戴不当,须再次调校头带及鼻梁金属条。),.,37,.,38,护目镜、防护面罩,(1)应用指征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可能发生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如为呼吸道传染病人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插口咽通气道、等近距离操作,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替代护目镜。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人;(2)佩戴注意事项:非一次性使用的防护镜或防护面罩用后应清洁与消毒,.,39,防护面罩,一次性面罩,.,40,PPE,眼罩、面罩护目镜,安全的玻璃来防护眼睛面罩需要保护整个面部皮肤,.,41,手套,清洁手套应用指征: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接触污染物品注意事项诊疗护理不同的病人之间要必须更换手套。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必须进行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戴手套操作中,如发现手套有破损时应立即更换,.,42,无菌手套,应用指征:医务人员进行手术;为病人进行诊疗技术等无菌操作;接触病人破损皮肤、粘膜。戴手套的方法打开手套包,一手掀起口袋的开口处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手套,对准五指戴上掀起另一只袋口,已带着无菌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翻边内面,将手套戴好。然后将手套的翻转处套在工作衣袖外面。脱手套的方法一手捏住手套污染面的边缘将手套脱下用脱下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清洁面(内面)的边缘,将手套脱下。,.,43,隔离衣,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a)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b)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c)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44,穿隔离衣,右手提衣领,左手伸入袖内,右手将衣领向上拉,露出左手,如图D1,换左手持衣领,右手伸入袖内,露出右手,勿触及面部,如图D2,两手持衣领,由领子中央顺着边缘向后系好颈带,如图D3。再扎好袖口,如图D4,将隔离衣一边(约在腰下5cm)处渐向前拉,见到边缘捏住,如图D5,同法捏住另一侧边缘,如图D6,双手在背后将衣边对齐,如图D7。向一侧折叠,一手按住折叠处,另一手将腰带拉至背后折叠处,如图D8。将腰带在背后交叉,回到前面将带子系好,如图D9,.,45,.,46,脱隔离衣,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如图D10。解开袖带,塞入袖拌内,充分暴露双手,进行手消毒,如图D11。解开颈后带子,如图D12,右手伸入左手腕部袖内,拉下袖子过子,如图D13,用遮盖着的左手握住右手隔离衣袖子的外面,拉下右侧袖子,如图D14,12双手转换逐渐从袖管中退出,脱下隔离衣,如图D.15。左手握住领子,右手将隔离衣两边对齐,污染面向外悬挂污染区;如果悬挂污染区外,则污染面向里。不再使用时,将脱下的隔离衣,污染面向内,卷成包裹状,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或放入回收袋中,如图D.16,.,47,.,48,防护服,分为一次性的和复用的防护服下列情况应穿防护服:a)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b)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c)实际工作需要时。,.,49,一次性防护服穿脱方法,穿法无论是连体还是分体防护衣,先穿下衣,再穿上衣,然后带好帽子,最后拉上拉锁。,.,50,脱法分体防护服脱分体防护服时应先将拉链拉开向上提拉帽子,使头部脱离帽子脱袖子,将污染面向里脱下后放入医疗废物袋下衣污染面向里由上向下边脱边卷,脱下后放入医疗废物袋连体防护服脱连体防护服时,先将拉链拉到底向上提拉帽子,使头部脱离帽子脱袖子,从上向下将污染面向里边脱边卷脱下后放入医疗废物袋内,.,51,注意事项,穿防护服之前要检查防护服有无破损。穿防护服后只限在规定区域内进行操作活动。穿着防护服时勿使衣袖触及面部及衣领。防护服有渗漏或破损应立即更换。脱防护服时要注意避免污染。,.,52,防水围裙,应用指征:清洗内镜等医疗器械;可能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其他污染物质喷溅注意事项:明显污染时应及时更换。一次性防水围裙不可重复使用。,.,53,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是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与管理工作。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是为各级政府提供传染病发生、发展信息的重要渠道。,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54,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目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是为各级政府提供传染病发生、发展信息的重要渠道。只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传染病报告制度,并且保证其正常运转,才能保证信息的通畅。这是政府决策者准确掌握事件动态、及时正确进行决策与有关部门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的重要前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管理规范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技术指南制定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55,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卫生检疫机构、学校、托幼机构、农场、林场、煤矿、劳教及其所有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医学检验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疫情责任报告人。,.,56,报告病种,甲、乙、丙类及其它规定报告的传染病(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2(2)乙类传染病:甲型H7N9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27(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甲型H1N1流感11,.,57,报告病种,(4)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其他传染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水痘、森林脑炎、结核性胸膜炎、人感染猪链球菌、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腹泻及其它)。(5)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6)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后、应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58,报告内容,报告内容包括常规疫情报告(法定传染病报告),特殊疫情报告(暴发疫情、重大疫情、灾区疫情、新发现的传染病、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报告。(1)甲、乙、丙类传染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报传染病告卡的要求填报。报告卡统一用A4纸印制,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项目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填报人签名。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实验室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对鼠疫、霍乱、肺炭疽、脊髓灰质炎、艾滋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按照规定报告病原携带者。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分型报告。炭疽分为肺炭疽、皮肤炭疽和未分型三类;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和未分型五类;梅毒分为一期、二期、三期、胎传、隐性五类;疟疾分为间日疟、恶性疟和未分型三类;肺结核分为涂阳、仅培阳、菌阴和未痰检四类。未进行发病报告的死亡病例,在填写报告卡时,应同时填写发病日期(如发病日期不明,可填接诊日期)和死亡日期。,.,59,报告内容,(2)传染病专项监测、专项调查信息的报告对于开展专项报告的传染病(性病、结核、艾滋病及HIV感染者),除专病报告机构外,其余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诊断病例同时进行网络直报。(3)医务人员发现原因不明传染病或可疑的新发传染病后,应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立即电话报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同时做好认真记录与调查核实。(4)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接到任何单位和个人报告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后,要认真做好疫情记录,登记报告人、报告电话、报告事件、疫情发生时间、地点、发病人数、发病原因等。并立即电话报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同时进行调查核实。(5)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报告传染病菌中、毒种丢失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之一,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疫情后要在1小时内报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同级卫生行政部门。,.,60,报告程序与方式,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医院内诊断的传染病病例的报告卡由首诊医生负责填写,由医院预防保健科的专业人员负责进行网络直报。暴发疫情现场调查的院外传染病病例报告卡由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现场调查人员填写,并由疾控机构进行报告。(1)乡镇卫生院与城镇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收集和报告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信息。有条件的实行网络直报,没有条件实行网络直报的,应按照规定时限以最快方式将传染病报告卡报告本行政区域内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要实行网络直报。要建立预防保健科,要有专人负责网络直报工作。(3)交通、民航、厂(场)矿所属的医疗卫生机构,以及非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报告方式、报告程序进行报告。(4)部队、武警等部门的医疗卫生机构接诊地方居民传染病病人时,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向属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61,报告时限,(1)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疫情报告单位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学课件阐述怎么写的
- 物资管理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自我介绍写作教学课件
- 比亚迪电池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新质生产力机遇和挑战
- 2025年智慧物流园区资金申请与物流园区运营管理报告
- 2025年老年旅游定制服务行业市场细分领域竞争态势分析
- 职业卫生健康培训试题及答案
- 物联网智能物流课件
-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 (高清版)DG∕TJ 08-2093-2019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 含2021年局部修订
- 私人诊所免责协议书
- 三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专项练习大全(每日一练共22份)
- 蒸汽锅炉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羽毛球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儿童合唱教学课件
- 2024年中国农业银行西藏日喀则支行春季校招笔试题带答案
- 摆线针轮减速机考核试卷
- 电力拖动培训课件
- 《新能源材料概论》 课件 第2章 热电转换新能源材料
- DB37-T 4382-2021 环保稳定型胶粉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施工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