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1页
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2页
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3页
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4页
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 年世界经济年会入选论文 1 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检验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检验 李怀建 (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 江苏徐州) 摘要:摘要: 出口产品的质量在经济增长领域的重要性不断上升, 它不仅影响一国出口的升级以及 出口竞争力, 而且对一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因素 经验假设, 利用一个质量差异模型, 分析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因素。 使用58个国家1996-2009 年的面板数据进行检验, 发现研发水平和物质资本存量对出口质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而人 力资本的作用是不确定的。 对于人均收入水平不同的国家, 出口质量的各种影响因素表现不 一样,人均收入越高的国家,出口质量的提高越依赖研发水平和物质资本存量,而对于人均 收入越低的国家, 物质资本存量以及以初等教育注册率衡量的人力资本水平对出口质量的促 进作用更强。 关键词:关键词:产品质量; 研发; 质量差异 一、引言一、引言 在过去的几年中, 受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危机的影响, 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增长普遍放缓。 作为其中的一员,中国的经济增长表现相比前些年也有了明显的下降。这其中,既有国外经 济危机的影响, 国内需求不足等因素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 为了进一步保持稳定增长, 就需要通过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经济结构的进一步改革,从而提升经济增长 的质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可 持续发展。 鉴于中国在过去30多年的增长过程中, 主要依靠传统的增长方式, 即大量的资本、 劳动投入获得的高增长。 在目前的状况下,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提高生 产产品的质量来提升国家在世界范围的竞争力, 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增长。 因为产品质量的提 高并不是依靠传统的大量资源投入就能完成的, 它需要有研发、 创新等科技的投入才能达到。 其中,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又是关键的一步,它是全面提升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对所有生 产产品质量的提高是一个有力的促进。 因为在国际贸易中, 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会增强本国 的贸易竞争力,从而带动其它产品质量的提高。 在过去的 10 多年中, 中国的出口表现优异。 一方面, 出口占中国 GDP 的比重不断上升, 从 1996 年的 16%到 2009 年的 24%;另一方面,中国出口占世界的出口份额也不断上升。从 1996 年的 3%到 2009 年的 8.8%;从反映出口产品质量的技术密度指标来看,中国的出口结 构同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高科技部门的出口份额从 1995 年的 7%上升到 2007 年的 33%。到 2009 年,中国出口的 1/3 是高科技出口,这些都表明中国的出口产品正在经历一 个重要的质量升级过程。不过可以看出,中国在出口质量提高上存在结构性的差异,其中低 技术部门的比重过高,而中、高技术部门尤其是中等技术部门的比重过低。 既然一国产品质量尤其是出口产品的质量有这么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来提升出口产品 的质量就变成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话题。 哪些因素会影响出口产品的质量, 政府在这个过程只 又能发挥什么作用呢?本文就是围绕这个话题, 研究出口产品质量的决定及影响因素。 通过 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 提出产品质量决定的理论假设, 然后利用一个质量差异模 2015 年世界经济年会入选论文 2 型,分析不同国家产品质量的最终决定,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计量模型,应用 1996-2009 年 58 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发现研发水平以及物质资本存量是影响出口质量的重要因 素,尤其是对于 OECD 国家来说更是如此,而对于不发达的国家,物质资本存量和以初等教 育注册率衡量的人力资本水平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更大。 另外贸易开放度、 外商直接投资、 长期利率、关税等因素也对出口质量有不同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二、文献综述 在产品质量的研究方面,Linder(1961) 1最早注意到产品质量在贸易中的作用,他认 为有相同收入的国家有同样的消费和生产方式。 例如, 他指出更富裕的国家会花费更多的收 入用于高质量的产品上,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使得富裕国家在生产高质量产品上更具优势。 Fan(2005) 2将Linder假设正式化,并指出对质量的消费需求取决于它们的人力资本(和 收入) ,结果,更多人力资本(和收入)的国家需求更高质量的产品。另外,与此近似的需 求会给这些国家的生产者在高质量产品的生产中带来比较优势。Hallak(2006) 3使用60个 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对Linder假设进行了检验, 发现了人均收入与质量需求以及质量正相关 的强烈证据。在供给方面,也有很多理论研究。Falvey(1981) 4和Flam and Kierzkowski (1987) 5对“质量”的生产提供了一个Heckscher-Ohlin解释:国家专业化生产的产品是 它们具有丰富要素的产品。 因为高质量的产品要求更高的资本密集度, 资本丰富的国家更可 能出口它们。另一方面,劳动力丰富的国家更可能专业化于低质量的产品出口。 还有一些实证研究基于禀赋对产品质量进行解释,Schott(2004) 6认为具有资本、技 术禀赋的国家比具有劳动力禀赋的国家更能生产高质量的产品, 产品单位价值与出口国生产 技术中资本密集度的高低成正比关系, 资本深化也会带来产品单位价值的提高。 他利用美国 的数据发现,出口国的人均GDP与出口到美国产品的单位价值成显著的正向关系。Baldwin and Harrigan(2011) 7同样利用美国的数据却没能得出相类似的观点,即美国的出口产品 单位价值与进口国的人均GDP直接并不存在这种正向关系。他们在Melitz(2003) 8模型基 础上引入了产品质量这个变量, 认为出口产品单位价值与出口的距离成正向关系, 与进口国 的市场规模成反向关系。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经过质量调整的价格,在均衡状态,质量更高 的产品有更大的利润并且能更好地进入其他进口国的市场。Hallak(2006)和Manova and Zhang(2009) 9的实证研究也进一步验证了更高单位价值的产品出口到更高收入的国家。 南北贸易模型的实证结论是南方的出口厂商生产的产品质量高于非出口厂商生产的产品。 Bernard et al.(2006) 10和Kugler and Verhoogen(2008)11的实证研究表明,出口厂商 具有更高的生产率并倾向于雇佣更高技术的工人, 出口厂商相对于非出口厂商生产的产品每 单位价值更高。 Hummels and Klenow(2005) 12观测到,富国以相对高的价格出口更多的数量,这与那 些生产更高质量产品的出口国是一致的。Mora(2002) 13也发现了显著的证据,即在1985 年和1996年间欧盟收入水平相对更高的国家出口更高质量的产品, 而收入相对低的成员国在 低质量的产品上专业化。Damijan et al.(2001) 14发现,对于中东欧国家的企业来说,在 出口量和外国资本之间的关系上存在证据。这些发现表明FDI可能是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决 定因素,因为质量差异是“垂直”贸易的一个重要特征。另外,章艳红(2008) 15也考察了FDI 2015 年世界经济年会入选论文 3 在产品质量升级和南北产业内贸易中的作用。 一些国外学者对中国的出口质量进行了研究,在中国的出口质量方面,很多文献认为, 中国的情况比较复杂, 主要表现在中国的出口结构比经济发展水平所表明的要更复杂。 不过, 也有学者认为中国与发达经济出口的产品相同,只不过质量较低。Schott(2004)发现中国 与 OECD 在出口产品间上存在着很大部分的重叠,而且这种重叠随着时间而上升。他认为, 根据中国的发展水平, 这个结果很令人吃惊。 因为最近的国际贸易模型强调消费者对种类的 偏好以及国家的规模对该种类供给能力的影响。 在这些模型中, 更大的经济体生产并出口的 产品范围更广。 根据世界银行用 2005 年实际 GDP 衡量, 中国是世界第 4 大经济体, 而在 1972 年仅排在第 18 位。在这个时间段内,中国与 OECD 国家的出口相似性从第 18 位跳跃到第 4 为, 仅处于韩国、 墨西哥和中国台湾之后。 这种上升来自于中国对美国产品市场的快速渗透。 实际上, 在 1972 年中国在所有生产品种类中出现 9%, 而到了 2005 年已经出现了种类的 85%。 没有其它哪个国家在产品渗透上能接近这个增加,例如,所有拉美国家的产品渗透在 1972 年为 38%,而 2005 年为 69%。 Pula et al.(2011) 16发现中国不仅出口和发达经济一样的产品,而且所出口的这些 产品在质量和技术上与发达国家也是一样的。 而且在过去一些年中, 中国已经提高了出口产 品的质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日本和欧盟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中 国在欧盟市场的出口份额大于其相对较低的平均单位价值所表现的出口份额,从 1995 年以 来,中国获得了相对其竞争对手更多的质量提高,即中国正在向质量阶梯上攀登。 从国内学者对产品质量的研究方面看,殷德生等(2011) 17研究国际贸易、异质性企业 和产品质量升级之间的内在机制, 通过对发达国家的创新活动和发展中国家的模仿活动进行 分析,考察贸易对产品质量范围、技术溢出、规模经济的影响,解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的产品质量为何随着贸易开放而提升。刘伟丽和陈勇(2012) 18利用Khandelwal的国际贸易 产品质量模型,研究了中国制造业的产品质量阶梯和产业质量阶梯。通过运用2000-2008年 中国海关进出口企业和产品月度数据, 将产业质量阶梯与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相关性研究, 并 比较中国与美国的产业质量阶梯。他们发现,中国进口的最终产品质量高于中间产品质量, 而发展加工贸易是可以促进出口和产品质量升级的。陈勇兵,李伟,蒋灵多(2012) 19利用 欧盟进口产品的微观数据研究中国出口到欧盟的产品质量问题, 发现中国出口到欧盟的产品 相对质量没有得到改善,其出口增长的源泉仍然停留在较低的价格上。殷德生(2011) 20 对中国加入WTO以来的产品产品质量快速提升现象进行了解释,发现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 的主要原因包括:单位贸易成本的下降、出口规模的增加以及贸易伙伴国经济规模的扩大, 不过中国目前的出口结构阻碍了产品质量的进一步升级。施炳展(2014) 21对中国企业层面 的出口产品质量进行了测算, 发现出口企业的产品质量是不断上升的, 不过其中外资企业的 出口产品质量是上升的,而本土企业出口质量却不断下降。李坤望,蒋为,宋立刚(2014) 22利用中国海关统计数据研究了中国出口产品品质的动态演进情况, 发现中国出口的快速增 长是以出口品质的下降为代价的, 而出口产品品质的这种下降来自于低品质出口关系进入了 出口市场。张杰,郑文平,翟福昕(2014) 23利用中国2000-2006年海关数据,发现中国出 2015 年世界经济年会入选论文 4 口产品质量呈U型变化,并从所有制、贸易方式以及行业层面等多个角度来分析中国出口产 品质量的变化趋势。 现有的产品质量文献主要关注产品质量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即产品质量是如何影响出 口升级、国际贸易以及经济增长的,这些研究通常以企业、行业或者是国家层面的数据来检 验质量的作用。 但是产品质量尤其是出口产品质量本身又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 现有的文 献很少有研究。 本文在对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研究出口产品质量 的影响因素。 通过本文的分析, 我们希望了解不同因素对一国甚至是一个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的不同影响,以便能为国家或企业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提供很好的参考。 三、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经验假说三、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经验假说 出口产品质量的高低由很多因素所决定,这些影响因素大多分散在已有的研究文献中。 如果只是随意地进行分析,则很难形成系统化的分析框架。因此,我们试图在一个相对完整 的框架下,从质量升级的投入、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制度因素四个方面,分析影响出口 产品质量的因素,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到关于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假说。 (一)质量升级的投入 要生产高质量的产品,首先要有一定的投入,包括资本、劳动以及研发的投入。从企业 本身来看,是否能够生产并出口高质量的产品,与其研发水平的高低有关。根据内生增长理 论的作用机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为了获得垄断利润,需要不断发生R the higher for a countrys income per capita, the quality of export products depends more on the level of research the lower f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