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论文关于利用本地资源拓展科学课程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1页
拓展论文关于利用本地资源拓展科学课程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2页
拓展论文关于利用本地资源拓展科学课程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3页
拓展论文关于利用本地资源拓展科学课程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拓展论文关于利用本地资源拓展科学课程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浙江省庆元县实验小学()吴韦春 科学课程拓展强调学校作为拓展的基地和主体,一方面体现了科学课程拓展要依据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和特长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表明科学课程拓展作为课程管理权力的一种分割,使学校拥有了更为自由的自我拓展和自我完善的发展空间.学校应当根据学校、社区环境,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挖掘其潜在的课程资源,拓展出具有社区或学校特色的课程,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浙江省庆元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动植物资源丰富.全县境内的风景名胜有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巾子峰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月山村、大济历史文化保护区、兰溪桥水库、东溪龙井、黄坛古窑址、各种形态的古廊桥等.历史遗迹有红军挺进师斋郎大捷遗址、叶宗留起义地、年建立的白柘洋党支部、后坑桥战斗故事发生地等.天然的“生物基因库”有百山祖冷杉、金钱松、南方铁杉、黄腹角雉、黑麂晃等.特产有香菇、灰树花、猕猴桃、锥栗、竹荪、茯苓等.为此,教学中教师在挖掘学生自身素材的同时,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探索出“在本地资源里开展科学教学”的教改之路,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利用本地资源,培养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也指出:“儿童在学龄初期的学习更多的是直接兴趣的影响”.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直接出发点,它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在学生学好知识的同时,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家乡大自然的兴趣,启迪他们观察、了解周边事物及家乡这一本有着丰富历史底蕴的教科书的主动性,使“要我观察、了解”转变为“我要观察、了解”.可以借着欣赏家乡美丽自然风景区的同时,试着学习描写家乡大自然景观的一些课文,如:?百山祖云海?、?石龙山?、?特色古廊桥?、?巾子峰森林公园?、?美丽的兰溪桥水库?.这样的课文如果只有几幅彩*片,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说教是激发不了学生兴趣的.利用本地特有的资源,建立特色小组,进行分片(组)实地考察,如设立廊桥组、特产组、名山组、植物组、动物组等.带领学生到百山祖、兰溪桥水库去观察、实验、探索:地上形形色色的植物靠什么生长、水中的鱼怎样呼吸、水库中的水是从哪里来的等.这就像一个个谜题出现在学生脑海中,将他们带入无限遐想之中.教师抓住这些探知的疑难问题,启发引导他们,使他们明白今后只要努力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就能解决遇到的这些问题,从而引起他们对自然学科的兴趣.在教师指导帮助下,让他们采集各种植物,捕捉昆虫、蝴蝶等,并制作成标本,进行观察研究,这样学生兴趣更加浓厚,学习积极性也更高. 利用本地资源,分享地域“果实” 伟大的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教育是人、经验与自然的组合.”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教育一切大自然经验的积累,自然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 家乡庆元县正为学生走入自然提供了契机,这里素因峰奇泉冽,山明水秀闻名.从县城内状为巨龙腾飞的石龙山、山下清清松源溪上的咏归桥,到县境西南的百丈龙湫;从县境北部高耸入云的百山祖到南部的赤井三岩、杉树王;从县境东部的八角殿到西端的黄坛古窑址,处处如诗如画,充满神奇. ()充分挖掘周围自然、人文. 每个地区都有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我们应该努力使之成为学生乐于学习的教学内容.每处小县城有其自身的历史,那么是否可以让学生去探究其中的缘由呢? 一个风景有她独特的内涵,也许她正关系着学生未来的生活,有必要让孩子去了解其中的奥秘.一棵大树就有一个故事,一块岩石就可以进行一个单元的学习本县位于浙闽两省交界,森林覆盖面积达以上,不仅拥有全国罕见的“杉树王”、“梨花木王”,还保存着世界仅有的株“活化石”百山祖冷杉.庆元县竹海微风拂过,争相摇曵、巨浪翻腾,百丈崖逶迤深广、峰峦突兀,还有仙岩山、双苗尖、西洋殿、古矿洞、古廊桥当笔者将它们一个个转化为时,学生学得不亦乐乎. ()强调开放、休闲式的学习. 科学课程有利于学生开放式、休闲式的学习,而开放是学习的形式,休闲是学习的性质.学生要走出教室不再拘泥于传统学习形式,学习书本上没有的却有用的知识.例如,到实地去了解食用菌、山野菜、茶叶、余村蜜桔、天堂山椎栗、高山田螺等.这样的教育中,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休闲娱乐,学生被自然、社会中的有趣事物所深深吸引,没有了抄写的烦恼,少却了书本的沉重,与自然天地融为一体,和树木、山石、河流心心相印. ()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鼓励成功. 新课程指出:“健全的生存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尊重人的生命、尊重人的基本自由权利、尊重个体差异和个体主动性的哲学.”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权做自己喜欢做、有兴趣有研究的事情.因此,回归大自然的科学课程的学习不是成就教学,因为无论学生的学业成绩如何,最终都得离开学校,去社会拼搏,这时,他需要的是生活的能力,需要的是个体创新精神.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必刻意约束学生的行为,要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命题进行研究.例如,笔者组织了一系列的采访百山茶叶、巾子峰上觅景观、大济和月山文化村里话沧桑等研究活动.在整个过程中,不必追求标准的结果,对于学生的学习研究成果,应大力鼓励,形成持续学习的动力. 利用本地资源,推动生态保护 在大自然中,指导学生调查研究科学知识涉及到家乡的地理、旅游产品、气象、香菇文化、廊桥文化等内容,在min的课堂内进行教学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走出校门,到自然大课堂中,去考察获取第一手资料,这样收获会更大.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本县城区的扩大,人口数量的增多,这无疑给整座县城增加了保护原有环境的负荷,同时人们还不时投入了生产污染物,导致溪水和溪滩严重污染.使沿溪鱼、虾等生物大量死亡,给水产养殖户带来重大损失.在学习新编写的科学课文中?松源溪水域的污染和保护?一课时,笔者就组织学生成立科技兴趣小组到沿溪两岸考察水域,做一次小课题研究.考察时用试管、烧杯等玻璃器皿,采集水样并结合照片,请自来水厂的工作人员帮忙化验、分析、记录.取得了有一定说服力的数据资料,后送交环保部门,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责成有关部门进行整改. 总之,学生在本地资源的学习中,既深化了认识,又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