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三5月模拟(一)语文试题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6/11/232332f8-3ddf-4398-ac26-f81436ffb044/232332f8-3ddf-4398-ac26-f81436ffb0441.gif)
![[高中语文]高三5月模拟(一)语文试题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6/11/232332f8-3ddf-4398-ac26-f81436ffb044/232332f8-3ddf-4398-ac26-f81436ffb0442.gif)
![[高中语文]高三5月模拟(一)语文试题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6/11/232332f8-3ddf-4398-ac26-f81436ffb044/232332f8-3ddf-4398-ac26-f81436ffb0443.gif)
![[高中语文]高三5月模拟(一)语文试题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6/11/232332f8-3ddf-4398-ac26-f81436ffb044/232332f8-3ddf-4398-ac26-f81436ffb0444.gif)
![[高中语文]高三5月模拟(一)语文试题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6/11/232332f8-3ddf-4398-ac26-f81436ffb044/232332f8-3ddf-4398-ac26-f81436ffb0445.gif)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5月模拟(一)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3分)1. (6分) (2020高三下吉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新时代:富而好礼,强而有义中国实现由富到强的巨大转变,为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基础。中国的富强得益于文化的强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支撑。富而好礼、强而有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质,不仅是古人治国理政经验智慧的历史总结,一直以来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也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新气象和新风貌,与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礼义之邦的大国君子形象一脉相承。早在春秋之际,我国古人就注意到了国家在实现富强之后接下来该怎么办的问题,并提供了可资镜鉴的解决之道。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以来强调的“富而好礼”“强而有义”的宝贵思想。 据论语记载,子路曾经向老师孔子请教“富而无骄”如何?孔子回答说,已经很不错了,但要是能 做到“富而好礼”就更好。这与孔子回答其另一弟子冉有之问“既富矣,又何加焉,而告诉他要“教之”的道理相辅相成。国家在富庶之后该怎么办,古人以其独特的经验智慧给出了“教之”的方案。 所谓教之,即以礼教之或教之以礼,即按照礼的规范和要求上至治国理政、平定天下,下至日新其 德、修身齐家,从而在整个社会上形成一个良好风气。在古人看来,“富而无骄”虽然可堪称道,但仍不过是一种被动的不作为,亦可说是没有责任和 担当意识,久而久之必然会流于为富不仁。“富而好礼”则展现了一种积极主动的有为精神,更能 彰显自身的道德自觉和追求,对整个社会和国家良好风气的塑造和维系大有裨益。“以礼示之,天 下国家可得而正也”,如果不依照礼的要求治理国家,就好比盲人失去搀扶,在黑暗中寻找东西,必 然不知所措、事与愿违。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践行的外交原则和行为,无不折射着一个富而有礼的 国家的风度和涵养。除了 “礼”,作为国之四维,“义”也是古人治国理政所主张和恪守的一个重要原则。“强而有义”就是从伦理角度对一个强大起来的国家提出的道德引领和规范,“强”既不是“宽柔以教,不报 无道”的南方之强过于追求隐忍、包容,也不是“衽金革,死而不厌”的北方之强 崇尚勇力、果敢,而是孔子推崇的“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的君子之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指的是把义作为立身之本,依礼而行事。立身之本亦可化为治国之道。能做到“强而有义”的君子之强的国家,必然不会忘记和改变自身抱有的信念和使命,而会恪守德义的初心,坚定不移地按照道义的要求循礼而动,通过践行道义而最终实现其理想追求。这也就是“勤于道义,则刚健而日新”的道 理所在。中国已经向世界庄严承诺,“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就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一贯坚守“强而有义”信念的真实流露。(节选自中国青年报2018年4月16日第2版)(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富而好礼、强而有义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历代都彰显出新气象和新风貌。B . 我国在春秋之际就明确提出了国家在实现富强之后怎么办的可资镜鉴的解决之道。C . 教之以礼是关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事情,能促进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D . “勤于道义,则刚健而日新”,这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人一贯坚守的治国理政信念。(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全文论述了中国新时代富而好礼、强而有义与五千年文明一脉相承。B . 第二段引述孔子的话旨在论述国家富起来之后“礼”的重要性。C . 文中“盲人失去搀扶”的比喻从反面阐明中国外交的风度与涵养。D . 末段否定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两个极端为的是凸显对君子之强的推崇。(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富而好礼、强而有义的传统文化必将为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奠定精神基础。B . “富而无骄”缺乏责任和担当意识,久而久之就会为富不仁,这是孔子也是作者所抨击的。C . 与“富而好礼”一样,“强而有义”同样展现了一种积极主动的有为精神道义担当。D . 循礼而动,依义而行,从而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秩序,会是中国对于人类的文化贡献。2. (12分) (2017高二上宁夏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端午的阳光熊红久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泪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郑都,顿时感到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当他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吟诵给江边ix,父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澄明合二为一了。我知道,这是屈子为保留个体纯净最无奈的选择,也是迄今为止,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最终,三间大夫坐在了泪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怀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激流之中的。而那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扰未悔”的诗句,留在了岸上,留给了端午。一条江因为成了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属地,而永远被世人铭记。一个普通的节日,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盈。端午,把缅怀和敬仰裹成了节日的粽心。节日的寿命当然要比人的寿命长久许多,所以,三间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给了这个日子。在结束自己生命肉体的同时,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被江水灌洗的灵魂,忧如江面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视线和思想。我知道,这种深入骨髓的隐痛,来自时间深处的行吟,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个答案。所以,端午节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诗人余光中所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泪罗江。”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用一个诗人的限落,唤醒了一种文化的崛起,就像屈大夫生未能拯救楚国,却用死成就了离骚一样二忽然觉得,端午节其实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苇叶了,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密密细细地包藏起来,让我们极具耐心地一层层打开,最后领略到事物的真相。熟透之时,苇叶汲取了擂米的私质,擂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似如端午与屈子之间的浸染,节与人的统一。我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完全来自于粽子:那时候的小学课本,还没有涉及到“楚辞”或者离骚的片言碎语,文化不高的母亲也无法给我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好在粽子并不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改变所蕴含的味道,我总会把端午节和甜香私软的糯米联系起来。这使得整个贫乏的生活,还能透射出星星点点的光亮,就像枯枝间的芭蕾,渗漏出些许隐秘的春意。现在看来,那些夹杂在一年日历中为数不多的能激发我们饮食向往的节日,早已成为精神上抵档艰难生活的盾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些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间大夫叩谢。对童年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充满人情关怀的节日啊!那种甜腻的感觉,一直泛舟舌津。后来知道了屈原和楚怀王,知道了国疡)和泪罗江,知道了每年这一天,人们蜂拥江岸,插艾篙、挂首蒲、吃粽子、竞龙舟,把一种悲情的怀念渲染成了欢悦的行为,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历史会在很多场合拐出一道弯来,就像屈原投江时所选择的河泊潭一样它是泪罗江注入洞庭湖口前的弯曲处。这种弯道,对河流而言,只是改变了水的流向;对三间大夫而言,却是以生命为笔,填充了历史的章节,引领了情感的走向。许多典故都停泊在河流的弯道,这些远航至此的细节,因为承载了有温度的夙愿,使得坚硬的历史柔软了许多。所以,更多的时候,是生命的结局让历史的叙述更具悲情。明白了这一点,再品尝粽子时,心情会沉重许多。事情往往是这样,在分享一种传统时,我们更多的时候只在关注它所带来的结果,而其中蕴含的真谛,却很少探究了。因为时空的距离,让来源变得愈加缥缈和混沌。好在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它让时间淡化了一个国家的破碎的同时,却强化了一种品质的高贵。它让我们穿越两千三百年的距离,聆听到了一条河流古老的潮汐。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泪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我知道,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镜,端放在我们必经的路口,让人们从历史影像中,找到现实的映像。(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 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文章通过写泪罗江因屈原而被人铭记,来证明名家名作对于名胜的重要意义,正如欧阳修之于醉翁亭、范仲淹之于岳阳楼,表现了山河与文化血肉相连。B . 文中诗一般的语言,意蕴深厚,充满张力,所引用的余光中“蓝墨水的上游,是泪罗江”一句,用了借代的手法写出了屈原在中国文化中开创性的作用。C . 文章末段赞颂了屈原伟大的品格无人能企及,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的不足,促使我们反思并不断提升自己,强化了屈原精神在现实中的意义。D . 文章以“端午”为线索组织材料,回顾了对端午节的认知过程,对自己最初只喜欢端午节粽子的浅薄而感到惭愧,对世人将悲情渲染成欢悦而感到不满。(2) 文章前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3) 从全文看,“端午的阳光”有几重含义?请简要分析。 3. (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寂寞出学问解放周末对话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昨天是第25个教师节。复旦大学向全体教师发出致谢和倡议,感谢在学术领域中默默耕耘多年的教师们,并倡导一种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下面是记者对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的专访。记者:在教师节这一天,复旦大学为何向全体教师发出这样的致谢?秦:我们向辛勤工作一年的教师致敬,不仅尊重教师的一般性劳动,也特别强调一个重点:不能遗忘在学术领域耕耘多年、默默无闻的教师们。这些教师没有受到媒体的过分关注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因此,容易被遗忘,在这一时刻表达对他们的由衷感谢和深深致敬,是非常必要的。记者:钱穆先生说过,做好学问,要“潜心十年”。秦绍德:是的,类似的说法不少。20世纪50年代,南京大学韩儒林先生就把范文澜先生的治学精神概括为两句话:“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种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就是坚守学术的精神无论外面发生了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路途中,一定要坚守学术。在这个方面,我颇为自豪。因为在复旦大学的历史上,不乏甘坐“冷板凳”、作出卓越成就的学者,他们的精神,是复旦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记者:这种精神是可贵的,但是,是否非得寂寞才能出学问?不甘寂寞就不能出学问吗?秦:这个疑问可能来自于现在一种有目共睹的现象:学术考核时,不少教师拿出了一大摞成果,十几篇论文、好几部大书,都是在有限的几年内写成的。但是,真正在学术界的人都知道,即使是一篇有真知灼见的论文,恐怕也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著作等身”只有在个别天才身上才能发生。我认为,在现行的考评体制下出现了那么多的“硕果累累”“著作等身”是不符合学术规律的。记者:也就是说,做学问来不得半点浮躁,而必须静心求实。其实,“寂寞出学问”也是中国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那么,您认为怎样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秦:在这方面,很多学者都有经验和教诲。做学问,首要的是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的热爱。比如,陈尚君教授用了20年的功夫做了全唐文补编、全唐诗补编,他做的工作大部分是辑录、校勘、订正,是非常细致认真的学问。当年陈先生住房不宽裕,在出版社借了20平方米的房间,夏天没有空调,但他又不敢开电风扇,怕吹乱纸页,只能打着赤膊,挥汗如雨地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很多人说,这多苦啊,我才不吃这个苦呢。实际上陈先生是苦中有乐,这种乐趣,是别人难以体会到的。真正热爱学问的人,即使是在艰苦和寂寞的环境中,内心并不孤单,相反,很充实,很幸福。记者:您倡导学者要“甘坐冷板凳”,显然与当前浮躁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关。不少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的问题。在这其中,媒体似乎也起了不少的作用。那么,您认为,在当今的时代,学者和媒体之间应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秦:应当形成良性关系。媒体要着重宣传学者的学术精神,恰当宣传他们取得的学术成果,而不要去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不要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媒体的过度关注会损害学者。记者:不少学者甘心埋首做学问,也有学者以走出象牙塔、主动参与公共空间为己任。秦:确实有好多真正做学问的学者是不发言的。我们的态度是,鼓励学者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识在媒体上讲点话,关键是要有真知灼见。当分子提出一些意见,对守住社会的良心、主张社会的公正,绝对是有好处的。但是,学着在和媒体互动中,要守住学术界限。学着可以通过媒体适当传播学术成果,但一定不要把名利和传播挂起钩来,不要使自己成为“媒体学者”学者不要以为通过在媒体上的频频亮相,自己就可以变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对任何事情都能发表看法的“全才”。这实际上是在降低学术的影响,也是在暴露自身的不足。(原载解放日报2009年9月11日第17、18版,有删改)(1) 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德从哪三个方面做了倡导?(2) 秦绍德认为,学者“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根据文意,怎样理解这一观点?(3) 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请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9分)4.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 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 , 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1)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川泽纡其骇瞩纡:纡回曲折B . 云销雨霁霁:雨过天晴C . 俨骖 于上路俨:整齐的样子D .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临:靠近(2) 下列对有关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B .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C .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两个短句,点明了时令,字面与音韵属对工整,格调高亢嘹亮,领起下面对秋景的描绘。D .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写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3) 赏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精妙之处。 三、 默写 (共1题;共12分)5. (12分) (2018高二上温州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 山隔送行,_,_。(长亭送别) (2) _,_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3) 鹤汀凫渚,_;桂殿兰宫,_。(滕王阁序) (4) 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_,_。(雨霖铃) (5) 角之宴,_。_,不思其反。(氓) (6) 五人生于编伍之间,_,激昂大义,_,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 四、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6. (2分)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 )在神州大地上沸沸扬扬上演的一出“新西兰毒奶粉”事件经过几天的折腾,终于尘埃落定。虽然整个事件都已明朗 , 但“食品安全”再一次出现问题,有毒食品再一次给国人以伤害,这是毋庸置疑的。A . 沸沸扬扬B . 尘埃落定C . 明朗D . 毋庸置疑7.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正是这款凝聚了他智慧和汗水的计算机软件,大大提高了水利普查的审核速度和数据质量,他又一次受到水利部领导、国务院水普办的表扬和嘉奖。B . 2013南国书香暨第七届“书香汕头”全民读书节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惠民书市”大型图书展进场人数近30万人次,销售额近20万元左右。C . 这种与自己心血相融的技巧,会促进个人心灵、感情与审美的大大提升,绝对不能在教授中获得。D . 著名影视剧导演刘家成带领心战101剧组来到美丽礐石梦之谷景区取景拍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给水管网扩建方案
- 教资素养(教育教学方法)试题及答案大全
- 2025成都学位外语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朝花夕拾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2025 年安全生产月安全检查标准试题及答案
- 建筑装饰工程水管施工与改造方案
- 高蛋白生物饲料生产加工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工程设备施工管理与控制方案
- 城市景观公园提升设计
- 景观施工质量评估方法
- 2025年贵州高考生物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版)
- 2025四川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选聘中高层管理人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湖南省九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 水利工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 健康安全紧急培训内容课件
- 从安全感缺失剖析《榆树下的欲望》中爱碧的悲剧根源与启示
- 2025中证金融研究院招聘11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保密观考试题库及答案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年高三9月份联合考试政治(含答案)
- 国产美妆品牌完美日记短视频营销策略研究
- 渔业现场执法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