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油、丁香酚和柠檬醛对荔枝黑曲霉的抑制作用_第1页
茶树油、丁香酚和柠檬醛对荔枝黑曲霉的抑制作用_第2页
茶树油、丁香酚和柠檬醛对荔枝黑曲霉的抑制作用_第3页
茶树油、丁香酚和柠檬醛对荔枝黑曲霉的抑制作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研究 食 品 科 学 2 0 1 2 , V o 1 3 3 , N o 1 1 2 1 茶树油、丁香酚和柠檬醛对 荔枝黑曲霉的抑制作用 钟业 俊 ,徐欣源 ,刘成梅 一,孙健 z ,吴建永 ,刘桃 英 ( 1 南昌大学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 3 0 0 4 7 ; 2 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西 南宁 5 3 0 0 0 7 ) 摘 要:研究茶树油、丁香酚和柠檬醛的挥发性香氛对荔枝致腐真菌黑曲霉的抑制作用,采用复配方法探究 3种 香料对黑曲霉的协同抑菌性。结果表明:丁香酚和柠檬醛的挥发性香氛对黑曲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 度分别为0 - 3 g t L c m3 和0 4L I L c m3 ;茶树油挥发性香氛抑制黑曲霉的作用稍差,但与丁香酚和柠檬醛复配后协同抑 菌 作 用 增 强 。 关键词 :茶树油;丁香酚;柠檬醛;黑 曲霉;抑菌作用 I n h i b i t o r y Ef f e c t s o f Te a Tr e e Oi l Eu ge n o l a n d Ci t r a 1 o n As pe r g i l l u s n i ge r i n Li t c h i Z HONG Y e q u n ,XU Xi n y u a n ,L I U C h e n g me i 一,S UN J i a n ,wu J i a n y o n g ,L I U T a o y i n g ( 1 S t a t e Ke y La b o r a t o r y o f F o o d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Nanc h a n g Un i v e r s i t y , Na n c h a n g 3 3 0 0 4 7 , Ch i n a : 2 I n s ti t u t e o f Ag r o f o o d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Gu a n g x i Ac a d e my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 N a n n i n g 5 3 0 0 0 7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h e i n h i b i t o ry a n d s y n e r g i s ti c i n h i b i t o r y e ffe c t s o f v o l a t i l e a r o ma t i c c o mp o n e n t s f r o m t e a fl e e o i 1 e u g e n o l a n d e i t r al o n r o t - c a u s i n g f u n g i s u c h a s As p e r g i U u s n i g e r i n l i t c h i we r e s t u d i e d T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the v o l a t i l e a r o ma t i c c o mp o n e n t s f r o m e ug e no l an d c i t r a l h a d s t r on g i nh i bi t o r y e ffe ct on As pe r g i Uu s ni ge r wi th mi ni mu m i n hi tio n c o nc e n t r a tio ns of 0 3 p c m3 ( a i r v o l u m e ) a n d 0 4 g t L c m3 ( a ir v o l u me ) , r e s p e c ti v e l y T h e anti f u n g a l e f f e c t o f t e a tr e e o i l w a s w e a k , wh i l e i t s i nhi b i t o r y e ff ect c o u l d b e e nh an c e d i n the a t t e n d a n c e o f e u g e n o l an d c i t r a 1 Ke y wo r d s : t e a t r e e o i l ; e u g e n o l ; c i t r a l ;As pe r gi l l u s n i g e r ; b a c t e r i o s t a s i s 中图分类号:T S 2 0 1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2 6 6 3 0 ( 2 o 1 2 ) 1 1 - 0 0 2 1 04 由于荔枝果 实特殊 的形态 生理结构 , 以及在盛夏 高温季 节成熟等 原 因,采 后真菌 的繁殖生长 是导致荔 枝在存贮 运输期 间腐烂变质 的重要原 因 ,而 一般化学 保鲜剂 由于具有不 安全 因素,已经造成人们 的恐惧和 抵触 ,作为替代的天然保鲜剂则受 到越来 越多的关注 。 香 辛 料来 源 于 植物 的种 子 、花 蕾 、 叶茎 、根块 等 ,具有特殊 的生理药 理作用 ,其中一部 分还有抗菌 防腐作用。T h y a g a r a j a 等 2 1 研究发现香辛料 的乙醇提取 物对致腐真菌如 曲霉 、根霉 、毛霉有较强 的抑制效果 。 We e r a k k o d y等【 3 j 研 究高 良姜、藤黄 、山胡椒等 的体外 抑菌实验时发现香料 的抑菌效果与其在溶剂 中的溶解性 呈正相关 。C e r r u t t i 发现香草醛对苹果皮表面致腐酵 母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并有助于延长苹果的保质期 。 Ni e l s e n等_ 5 1 发现香料精油对面包致霉微生物具有很明显 的抑 制作用 。此外 ,朱玉生 、吴克 刚 等利用香辛料 与致腐 真菌直接接 触 ,取 得 了较好 的抑菌效果 。张宽 朝等【 8 研究发现 ,直接用香料挥发 出来的香氛进行抑菌 简便 易行 ,可以避免 由于香料疏水性导致 的涂膜分布不 均 、抑 菌效果下 降的现象 ,且香氛抑 菌并不直 接接触 果蔬 表 面 ,安 全 可靠 。 本 实验 以茶树油 、丁香酚和柠 檬醛为抑菌 剂,研 究其 挥发性 香氛对 导致荔枝腐烂 的黑 曲霉 的抑菌效果 , 以及 3种抑菌剂的协同增效作用,以期为挥发性香料用 于荔枝 保鲜提供 参考 。 收稿 日期 :2 0 1 1 0 7 0 4 基金项目: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 桂科攻 1 0 1 0 0 0 0 9 2 ) 作者简介:钟业俊( 1 9 8 2 -) ,男,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食品科学。E ma i l :z h o n g y u n n c u e d u c n $通信作者:刘成梅( 1 9 6 3-) ,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食品科学。E- ma i l :c h e n g me i l i u y a h o o c o m c n 2 2 2 0 1 2 , C o 1 3 3 , N o 1 1 良 品 科 学 基础研究 1 材料 与 方法 1 1 材料与试剂 荔枝黑曲霉( A s p e r g i l l u s n i g e r ) 由南昌大学中德食 品 工程中心 自 腐烂荔枝果实上挑取少量病原菌孢子 9 J 经连续 稀释法分离筛选 1 O 】 得来。使用的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 琼脂培养基( P DA ) 以及查 氏酵母膏琼脂培养基( C Y A) C l 。 通 过对该菌株 菌落及菌体 的形态学观 察 ,根据 中国 真菌志 曲霉属及其相关有性型 1 1 】 以及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o f C o mm o n A s p e r g i l l u s S p e c i e s ) t 】 对分离出来的病原菌 进 行 分类鉴 定 ,符合 黑 曲霉特 征 。 丁香酚( 纯度9 5 ,批号 1 1 0 7 2 5 2 0 0 6 1 0 ) 、柠檬醛 ( 纯度 9 5 ,为其异构体栊牛儿醛( g e r a n i a 1 ) I 橙花醛 ( n e r s a 1 ) 的混合物,相对密度 0 8 9 3 ( 2 5 ) ,沸点2 2 8 2 2 9 , 批号 1 1 3 8 9 8 2 0 0 9 1 2 ) 上海恒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茶树油( Me l a l e u c a a l t e r n if o l i a ) ,无色液体,采用湛 江 市麻章区种植的白干层树,2 0 1 0 年 l 0月经中国热带农 业科学院农产 品加工研究所提取获得 ,各项指标均达到 国际标准 I S O4 7 3 0 1 9 9 6 白干层萜品醇油( 茶树油) 要求 。检出主要技术指标 :异松油烯 3 8 3 、1 8 一 桉叶 素4 6 3 、 松油烯 1 0 4 2 、 , 一 松 油烯 2 0 2 6 、对伞 花烃 2 3 4 、松油烯醇 4 3 5 6 2 、 。 松油醇 2 9 7 、葶 烯 1 6 4 、桧烯0 3 6 、香树烯 1 0 2 、 杜松烯0 6 4 、 蓝桉醇0 5 8 、绿花白干层醇 0 2 5 、 一 蒎烯 2 8 6 ;2 0 时折光指数 1 4 8 ,相对密度 0 8 9 0 ,旋光度 7 4 5 。 。 1 2 方法 1 2 1 培养基 的制各 采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 P DA培养基) 。称取去 皮洗净后的新鲜土豆 2 0 0 g ,加水 8 0 0 mL煮沸至土豆煮透 煮烂,此过程大约 2 0 3 0 mi n 。4层纱布过滤,取滤液。 向滤液中加入 3 0 0 m L蒸馏水 、2 0 g 葡萄糖 ,搅拌均匀后 继续加热煮沸 。称取 2 0 g琼脂 ,用剪 刀剪成小块后加入 沸腾 的滤 液中 ,同时不断用玻璃 棒进行搅拌 ,促进琼 脂溶解 均匀并防 止结底 。待全 部溶解后 分装入锥 形瓶 中 , 灭 菌 备 用 。 1 2 2 霉菌菌饼 的制备 选用直径为 9 c m的无菌培养皿,倒入经高温灭菌的 P DA培养基 ,制成平板 。待冷凝后用 黑曲霉孢子 的生 理盐水悬浮液进行涂布 。3 0 培养 7 2 h ,使菌丝均匀生 长。用直径为 5 m m 的打孔器在上述长满菌丝的培养基上 打孔 ,切下带菌 培养基制取菌饼备 用 。 1 2 - 3 菌饼 的移植 准备直径 9 c m 的洁净无菌培养皿,倒入等量无菌 P D A培养基,立即将制备好的菌饼用挑针挑取后菌丝面 向上放置在培养 皿的 中央 ,待培养基 完全冷凝 后 ,将 培养 皿倒 置于无菌操作 台上。 1 2 4 单一香料挥发气氛对黑曲霉的抑制实验 倒有 P DA培养基的培养皿 内部体积基 本一致 ,约 为 3 0 c m, 。 由此进行实验设计 ,考 察茶树油 、柠檬 醛 和丁香酚浓度对黑 曲霉抑制 的影响,分为 3个实验组 : 1 ) 分别加入 3 、6 、1 2、1 8 L茶树油 ,即茶树油的浓 度对应为 0 1 、0 2 、0 4 、0 6 B L c m3 ( 以空气体积计算, 下 同) 。2 ) 分别加入 3 、6 、9 、1 2 L柠檬 醛 ,对应浓 度 为 0 1 、0 2 、0 3 、0 4 u L c m 。3 ) 分别加入 3、6 、 9 、1 2 L丁香酚,对应浓度为0 1 、0 2 、0 3 、0 4 p L c m3 。 1 2 5 抑菌率的测定 采用茵丝生长速率抑菌率法【 9 作为抑菌效果的评价 指标。将香料溶液均匀添加到无菌棉纸( 5 5 m m 6 5 ram ) 上,迅速贴于移植 了菌饼 的培养皿 盖上 ,不接触培 养 基 ,置于 3 0 恒温培 养箱中培养 ,每天按照十字交 叉 法测量 菌饼直径 ,计算 生长量和抑 菌率l 9 1 ,实验重 复 3次,取平均 值 。对 照组 不添加任 何香料 ,其他操 作 一 致 。 纯生长量 , c m2 =菌落的平均面积一菌饼面积 ( 1 ) 对照组纯生长量一处理组纯生长量 抑菌率 =1 0 0( 2 ) 对照组纯生长量 1 2 6 单 一香料挥发气氛 的最低抑菌浓度和 最低 杀菌 浓度 实验进行 到第 5天 时,观 察含有香料香 氛 的培养 皿 ,以菌 丝纯生长量 为 0的培 养皿中含有 的香料最 低 浓度 作为该香料挥 发气氛 的最低 抑菌 浓度 ( CM I c ) 。挑 取 上述菌丝纯 生长量为 0的培 养皿 中的黑 曲霉孢 子接 种 到 空 白 P DA 培养 基 中继续 培 养 5 d后 , 以完全 没 有菌生长 的最低浓度 作为该香 料挥发 气氛 的最低 杀菌 浓 度( CM B C ) 。 1 2 7 香料挥发性香氛的协同抑菌实验 采用 L ( 3 3 ) 正交试验设计 ,研究茶树油 、丁香酚和 柠檬醛的香料配比对挥发性香氛抑菌性的影响。香料液 的复配 比例按因素水平表进行 ,混合后用涡旋振荡器进 行充分混匀,分别取 6 L 混合香料液( 即 0 2 p L c m ) 添 加到 P DA培养皿中,添加方法同 1 2 5节。 1 2 8 数据分析和处理 采用方差分析( A NO V A ) 在 5 置信度下比较香料配 比对抑菌效果 的影响 ,实验重复 3次 ,结果用 “ ” 表 示 。 2 结 果与 分 析 2 1 不同香料的挥发性香氛对荔枝黑 曲霉的抑制作用 基础研究 食 品 科 学 2 0 1 2 , V o 1 3 3 , N o 1 1 2 3 图 1 茶树油浓度对 黑 曲霉菌 丝生长 的影响 F i g 1 E ff e c t o f t e at r e e o i l c o n c e n t r a ti o n o nth e g r o w t h 0 f 山 r 暮 埘 喇 仃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抑菌率法检测不同香料的挥发性 香氛对黑 曲霉菌丝生长 的抑菌率。 由图 1 可知,培养 1 d 后,0 1、0 2、0 4、0 6 L c m 茶树油的抑菌率分别 为 7 8 7 、8 8 0 、9 1 6 、9 9 1 ,表明茶树油对黑 曲霉 的抑制有 浓度依赖性 ,浓 度越高 ,初始抑菌率越 高 ;而 随着培养 时间延长抑菌率逐渐 降低 ,第 5天 时, 0 1 、0 2 、0 4 、0 6 t L c m 3 茶树油的抑菌率分别为 2 0 1 、 2 1 7 、3 3 7 、3 4 6 ,表 明茶树油挥发性香氛对黑 曲霉 的抑制效果持续性 不长 。 图2 柠檬 醛浓度对黑 曲霉菌丝生长的影响 Fi g 2 Effe c t o f c i t r a l c o n c e nt r a t i o n o n t he g r o wt h 0 t As p e r g 硼us n i g e r 由图 2可知 ,柠檬醛挥发性香氛对黑曲霉有较好的 抑制作用 。当柠檬醛浓度为 0 1 L c m3 时,第 1 天对黑 曲霉的抑菌率达到 1 0 0 ,第 2天开始抑菌率逐渐下降, 第 5天时为 6 4 8 。0 2la L c m。 的柠檬醛在前 2天都可以 完全抑制黑 曲霉,第 3天开始抑菌率缓慢下 降,第 5天 时为 8 9 1 。0 3 la L c m3 的柠檬醛在第 4天开始未达到对 黑曲霉的完全抑制 。浓度为 0 4 t L c m3 时则实验期间抑 菌率均 为 1 0 0 。 图 3 丁香酚浓度对黑 曲霉菌丝生长的影 响 Fi g 3 Effe c t o f e u g e n o l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o n t h e g r o wth o f As pe r g i l l u s n i g e r 由图 3可知,丁香酚的挥发性香氛对荔枝黑曲霉的 抑菌率在这 3 种抑菌剂中最高,当丁香酚浓度为0 2 la I - , c m 3 时,实验第 4天才观察记录到有菌丝的生长 ,第 5天时 抑菌率为9 2 1 ;而 0 3 t L c m3 的丁香酚实验期间完全抑 制 黑 曲霉的生 长 。 2 2 不同香料挥发性香氛的 C c 和 C e c 分析 实验对不同香料挥发性 香氛抑制黑 曲霉的 C M t c 和 C 进行检测和分析。茶树油在 0 1 0 6 t L c m 浓度范 围未检测到 C M c 和 C n c 值;丁香酚 0 2 l a L c m。 浓度时在 实验的第 4 天观察到菌丝增长 。当丁香酚为0 3 l a L c m 和 0 4 la L c m 浓度时,在实验期间都没有菌丝增长 ;将这 两组菌饼上的孢子接种到 P D A培养基中连续培养 5 d 后 , 发现霉菌孢 子均没有萌发迹象,表 明丁香酚的最低抑菌 浓度和最低灭菌浓度均为 0 3 l a L c m, ;柠檬醛在本次实 验检测中 C M i c 和 C B c 均为 0 4 L c m 。 2 3 香料的协 同抑菌实验 利用 L ( 3 3 ) 正交表进行试验设计 ,探讨茶树油、柠 檬醛和丁香酚挥发性香氛 的协同抑菌性,因素水平及结 果 见表 1。 表 1 正交试验及其结果分析 Ta bl e 1 Re s u l t s a n d a n a l y s i s o f O r t h 0 g 0 n a l t e s t s 由表 1 可知,各个香料添加量对抑菌率 的影响大小 为 :茶树油浓度丁香酚浓度 柠檬醛浓度,最佳配方 为A s B C 3 ,即茶树油、柠檬醛、丁香酚浓度 比为 1 : 1 : 1 。 为进一步判断上述三 因素对正交试验 结果的影响是否存 在 ,将 正交试验 数据进 行方 差分析 。 由表 2可 知,当可信度 为 9 5 ,误差所在列为 因 素 ( 柠檬醛浓度) 时,因素A( 茶树油浓度) 和因素 c ( 丁香 酚浓度) 对抑菌率 的影 响显著 ,表 明茶树油和丁香酚 的 含量对复配香料液 的抑菌性起主要作用。 2 4 2 0 1 2 , V o 1 3 3 , N o 1 1 食 品 科 学 基础研究 表 2 方差分析 T a b l e 2 Va r i a n c e a n a l y s i s 注: 差异显著( PO 0 5 ) 。 对复合香料的最佳配 比进行验证 ,实验重复 3次 , 得到的黑曲霉抑菌率分别为 9 7 8 、9 8 5 、9 7 7 ,其 平均值为 9 8 0 ,R S D值为 0 4 。验证实验 的结果表 明,复合香料 中茶树油 、柠檬 醛 、丁香酚 的浓度 比为 1 : 1 : 1 时,0 2 L c m 的挥发性香氛抑制黑曲霉效果明显, 第 5天 时抑菌率 为 9 8 ,高于茶树油 、柠檬醛 、丁香 酚单独使用 时的 2 1 7 、8 9 1 、9 2 1 ,可见 3种香 料 具有 明显的协 同增效作用 。 3 结 论 将具有抗菌作用的植物作为抗菌药物使用 已有很长 的历史,部分植 物精油 的抗菌特性也 已被人们所认 知。 茶树油是 由桃金娘科 白干层属灌木树种互叶 白干层的新 鲜枝叶经过水蒸气蒸馏得到的挥发性芳香精油 。近年 来对茶树油的研究表明,茶树油具有 良好的抗真菌【 】 活 性 ,温和无刺激 1 6 1 ,美国已经批准 茶树 油作为食 品香 料使用 ,F E MA 号为 3 9 0 2 9 。丁香酚和柠檬醛都为单离 食用香料,分别分离 自 常用的食用香料丁香和柠檬草 1 7 。 丁香酚( 4 烯丙基 2 。 甲氧基苯酚) 是丁香挥发油中的主要 成分 ,为有 机酚类 ,具有较 好的挥 发性 ,可 以作用 于 微生物细胞膜 的蛋 白质和脂质 ,对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 作用 1 8 。柠檬醛是柠檬草挥发油和 山苍子挥发油中的主 要成分 1 9 】 ,有破坏真 菌质膜 的作用 ,在食 品、医疗 卫生领域 的应用显示其对真菌有较好 的抑制效果。 本实验中,茶树油挥发性香氛在 0 1 0 6 p L c m s 的 浓度范围内对荔枝黑 曲霉的抑菌效果持续性稍差。丁香 酚和柠檬醛 的挥发性香氛对黑 曲霉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 作用 ,c M I c 分别为 0 3 B L c m 和 0 4 t L c m,C M e c 分别 为0 3 L c m 3 和 0 4 L c m 3 。茶树油与丁香酚和柠檬醛复 配后 协同抑菌作用显 著增强 ,且效果持久 ; 当复合 香 料 中茶 树油 、柠檬醛 、丁 香酚 的浓度 比为 1 : 1 : 1时 , 0 2 t L c m3 的挥发性香氛抑制黑 曲霉效果明显,第 5天 时抑菌率 为 9 8 ,高于相 同浓度 的茶树油 、柠檬 醛、 丁香酚单独使 用时抑菌率 。 参 考 文 献 : F ALL I K E, GRI NBERG S , GAM BOURG M,e t a 1 Pr e s t o r a g e h e a t t r e a t me n t r e d u c e s p a tho g e n i c i t y o f Pe n i c i l l i u m e x pa n s u m i n a p p l e f r u i t 【 J 1 P l a n t P a tho l o g y , 1 9 9 6 , 4 5 ( 1 ) : 9 2 - 9 7 THYAGARAJ AN HOS ONOA Eff e c t o f s p ic ee x tr a c t o nf u n g a l i n h i b i ti o n J L e b e n s mi t t e l - Wi s s e n s c h a f t u n d - T e c h n o l o g i e , 1 9 9 6 , 2 9 ( 3 ) : 2 8 6 2 8 8 W E ERAKKODY N S ,CAF F I N N, TURNER M S ,e t a 1 i n v i t r o a n t i mi c r o b i a l a c t i v i t y o f l e s s u t i l i z e d s p i c e a n d h e r b e x t r a c t s a g a i n s t s e l e c t e d f o o d - b o rne b a c t e r i a J F o o d C o n t r o l , 2 0 1 0 , 2 l ( 1 0 ) : 1 4 0 8 1 4 1 4 C ERRUT T I P ALZAM ORA S M I n h i b i t o r y e f f e c t s o f v a n i l l i n o n s o me f o o d s p o i l a g e y e a s t s i n l a b o r a t o ry me d i a a n d f r u i t p u r e e s J 】 I n t e rn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 F o o d Mi c r o b i o l o g y ,1 99 6 , 2 9 ( 2 ) : 3 7 9 3 8 6 NI EL SE N P V, RI OS RI n h i b i t i o n o f f u n ga l g r o wt h o n b r e a d b y v o l a ti l e c o mp o n e n t s f r o m s p i c e s an d h e r b s , an d the po s s i b l e a p p l i c a ti o n i n a c t i v e p a c k a g i n g , wit h s p e c i a l e mp h a s i s o n mu s t a r d e s s e n ti a l o i l J I n t e rna t i o n a l J o u ma l o f Fo o d Mi c r o b i o l o g y , 2 0 0 0 , 6 0( 2 ) : 2 1 9 2 2 9 朱玉生, 钟连招, 朱玉国, 等天然植物荔枝 、龙眼保鲜剂及其应 用: 中国, 1 5 8 6 2 3 1 A P 2 0 0 5 0 3 0 2 吴克刚, 柴 向华 用丁水果保鲜的香辛料精油组合物的配制及其使 用方法: 中国, 1 0 1 0 6 6 0 6 9 A P 】 2 0 0 7 - 1 1 - 0 7 张宽朝, 魏练甲,沈浩, 等肉桂醛 、柠檬醛抑制黑曲霉生长的比 较研究【 J 1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 0 1 l ,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