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论文关于沪深300股指期货、现货市场信息传递关系基于非同步交易数据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1页
股指期货论文关于沪深300股指期货、现货市场信息传递关系基于非同步交易数据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2页
股指期货论文关于沪深300股指期货、现货市场信息传递关系基于非同步交易数据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3页
股指期货论文关于沪深300股指期货、现货市场信息传递关系基于非同步交易数据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4页
股指期货论文关于沪深300股指期货、现货市场信息传递关系基于非同步交易数据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股指期货论文关于沪深300股指期货、现货市场信息传递关系基于非同步交易数据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红河学院数学学院,云南 蒙自 661199) 【摘要】本文运用GARCH及其双变量VAR模型、Grange因果检验等方法研究了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互动关系,包括互动的相对强度、当期与多期滞后关系。结果表明:现货市场对外在的干扰并不敏感,而期货市场对外在的干扰却很敏感;前一天现货收盘序列对当天期货收盘序列具有金融传染效应,且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变动的反应是即时的。 【关键词】沪深300指数 Granger因果检验 双变量VAR模型 我国于xx年4月16日正式推出股指期货交易。股指期货的推出,不仅有利于增强市场运行的弹性,而且对完善市场的资产价格形成机制起到积极作用。目前,许多学者就已经对这两个新兴市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所以很多学者认为股指期货市场领先于股票市场。如Mahmoud与Malek(1993)考察了不同国家的股票指数和股指期货市场之间的价格滞后关系,发现期货价格变化比现货价格变化快1。国内学者也对这两个新兴市场进行了研究。刘博文与房振明(xx)利用仿真数据,发现沪深300股指期货交易对沪深300指数的条件波动起到了强化作用2。严定琪,李育锋(xx)发现基于学生t分布的GARCH(1,1)模型是最优的拟合模型,可以较好地提供沪深300指数未来两日的波动率预测3。熊熊,王芳(xx)认为我国仿真交易的沪深300股指期货对沪深300指数具有长期价格发现的功能4。 以上研究都是基于同步数据得到的结果,由于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的交易时间是不同步的,其中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交易时间是上午9:15-11:30,下午13:00-15:15,而沪深两市的交易时间是上午9:30-11:30,下午13:00-15:30,本文将根据这两个市场的非同步交易数据对它们之间的信息传递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本文以xx年4月16日到xx年12月28日的每天交易数据作为样本区间。数据分别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官方网站。时间跨度为xx年4月16日至xx年12月28日共660个交易日,所得样本为1320个。 由上表可知期货收盘的均值2767略高于现货收盘2760的均值,但现货收盘的标准差344却小于期货收盘的标准差348,由此我们认为期货市场比现货市场更容易波动。从表1可以看出,偏度不为0、峰度大于1,J-B统计量拒绝了正态分布的原假设,说明这三种指数分布是显著偏离正态分布,和大部分金融实证研究的结果一致。 1.期货开盘价格与前一天现货收盘价格关系。首先观察当天沪深300股指期货开盘价格(pf)与前一天沪深300股指现货收盘价格(qs-1)之间的走势。 由上图1可知沪深300股指期货开盘与现货收盘的走势大体一致。 为了对序列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首先要检验序列的平稳性,结果见表2: 注:表示对变量的进行一阶差分。 然后对序列进行协整检验,因为只有同阶单整,变量之间才有共同的趋势。时间序列的协整检验:首先进行回归,之后做协整检验。由以上可知qs、pf同阶单整,因而进行协整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由以上结果可知pf与qs存在协整关系,即当天期货开盘与前一天现货收盘序列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的关系。 最后对序列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如下表: 第一个假设,其概率值0.5851大于显著性水平0.1,故不能拒绝该原假设,即我们认为“qs不是pf的Granger原因”,所以前一天现货收盘对当天的期货开盘无影响。 2.期货收盘价格与前一天现货收盘价格关系。首先观察当天沪深300股指期货收盘价格(qf)与前一天现货收盘价格qs的走势。 由图2可知期货收盘与前一天现货收盘走势大体一致。 其次对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如下表: 再次对序列进行协整检验,由以上可知qf、qs同阶单整,为此做协整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由以上结果可知qf与qs存在协整关系,即当天期货收盘与前一天现货开盘序列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的协调关系。 然后对序列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对于第一个假设,概率值0.0731小于10%的检验水平,因此拒绝该原假设,即可以认为“qs是qf的Granger原因”,所以在10%的置信水平下前一天现货收盘是当天期货收盘的Granger原因。 3.双对数VAR模型。由于两序列互为因果关系,为此我们采用VAR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对两者构建双变量VAR模型,模型回归结果如下: (R2=0.9876 Log likelihood=1879.3709 AIC=-5.6971 SC=-5.6630) LGQSS=0.1913LGQF(-1)-0.1089LGQF(-2)+0.7898 LGQSS(-1)+0.1205LGQSS(-2)+0.0559 (2) (R2=0.9875 Log likelihood=1874.4876 AIC=-5.6823 SC=-5.6482) 由以上检验统计量可知模型拟合的非常好。 双变量VAR模型的脉冲响应效果如下表所示: 其中qs脉冲代表由股指现货收盘价格方程的残差发出的脉冲信号,即股指现货收盘价格的残差产生波动进而对股指现货收盘波动及其股指期货收盘波动的影响。表中一直到滞后10期,qs股指现货收盘序列的波动维持在0.3%左右变化不是很大,且波动逐步在减小。但是qf股指期货收盘序列的波动却比qs股指现货收盘序列的波动要大,维持在1.3%左右。所以股指现货序列的冲击对股指期货序列产生了较大影响。 第一,外部的冲击会加剧对股指期货的波动性,且波动的持续性是很强的,即它对所有的未来预测都有重要作用。 第二,在10%的置信水平下基于非同步交易的沪深300股指期货收盘价格与现货收盘价格序列不存在granger因果原因,但前一天现货收盘价格是当天期货收盘价格的granger原因。 第三,通过基于双变量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可知:股指现货收盘价格的残差产生波动对股指现货收盘波动与股指期货收盘波动的影响一直到滞后10期,股指现货收盘价格的波动维持在0.3%左右变化不是很大,且波动逐步在减小,即时期越滞后股指现货收盘价格的残差产生的波动对股指现货收盘的影响越小。但是股指期货收盘价格的波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