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1页
河北省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2页
河北省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3页
河北省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4页
河北省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7高一下常州开学考) 下列划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是日常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指待人处事真诚,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B . 由于山体的中上部伸入云层,地面还是十分闷热,山雨欲来风满楼时,山体的中上部早已处于两层之中。所以往往地面降雨不久。山洪就爆发了。C . 拙文只是对我国税收征管制度与人权保障问题进行了很粗浅的初步探析,疏漏在所难免,今作与会,诚请方家不吝赐教与斧正 , 权作引玉之砖耳!D . 只见燕子门掌门人李显飞身而出,一掌打出,风声四起,梅花桩上手印清晰可见,他的功力早已入木三分 , 看客们无不瞠目结舌。2. (2分) (2017高二上汕头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多家共享单车公司面临困境,已有单车公司退出了市场,部分仍在运营的公司也面临着人员离职、资金短缺、生存困难等诸多问题。B . 黑芝麻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和珍贵的芝麻素以及黑色素,具有补肝肾,滋五脏,益精血,润肠燥,被视为滋补圣品。C . 文明是一种修养,这种修养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有时生活习惯中的细节才是一个人是否文明的最真实表现。D . 本着方便市民为原则,至2020年,成都市新建城区的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实施率将提高至80%,计划建设中小学、幼儿园501所。3. (2分) (2018高二上大理月考) 下列各句中,引用古诗文恰当的一项是( ) A . 同学小王要到外地去上学,小张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你一个人在外地要多多珍重啊!”B . 同学小刘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小张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可以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C . 小张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情不自禁地感叹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啊!”D . 班上的小李学习时不喜欢思考,张老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这样啊!”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8分)4. (6分) (2018高三上桂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从中国文学的历史来看,中国的文学也有审美追求,但不管是理论家还是中国文学的作者,从来不曾认为文学是为审美、为文学的,而是更多地将文学当作了一种生存的方式和手段,绝大多数具有明确的功利目的性。中国文学也因此形成了生活化的本质特征。这主要表现于下列几方面。一,以文求官。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以文求官的传统。战国策士游说君主,阐述政治、外交主张,以谋取职位。这游说之辞整理成文,便是战国策中的文章。当时也有不少策士并没有向君主面陈己见,而是通过书信对君主进行游说。汉代自司马相如因子虚赋而见知于汉武帝,作赋以求仕进便屡见不鲜。六朝受士族情趣的影响,历代帝王都喜爱文学,故献诗以求仕进亦不在少数。自隋朝开始,科举制度通过诗文选拔官员,由此产生了士人以诗文备考的行为。如白居易策林序说自己为应举,曾和元稹等在华阳观“闭门累月,揣摩当代之事,构成策目七十五门”。唐代之后,这种备考行为更为普遍。二,以作诗文为官员职守。中国古代,士大夫首先是以官员的身份活跃在社会之中,故向帝王陈言献策,以文学来歌功颂德,进行讽刺和教化,也是他们职责所在。中国古代的文体中,官员写作行政公文类文章是必不可少的,诸如奏、议、章、书、表,等等。尚书中的那些典、谟、诰、训、誓、命的写作,都出于史官之手。春秋时的百国春秋及左传国语的写作也都是史官的职责。三,以诗文交际。礼有“无辞不相接”和“礼尚往来”的规定,故诗在西周就开始用于人际交往。汉以来,诗文广泛用于人们的人际交往,这类诗词,不外乎对特定对象表示赞美、劝勉、怀念、祝贺、哀悼、要求、邀请,或诉说自己的思想情感,或说明某一问题。如宇文少府赠李白以桃竹书筒,李白作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筒答谢。全唐诗收录将近五万首诗,而这类诗歌大概有三万首之多。四,以诗文娱情遣兴。以诗文娱情遣兴在先秦早已有之。如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诸赋,都是娱楚襄王之作。汉代的诸多赋作,也具有娱乐的性质。此后的唐、宋、元、明、清各代,文人集会、宴会、结社等,都免不了以诗文相娱,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宴饮、奉和酬唱之作。中国古代不仅产生了大量的娱乐诗文,而且产生了一些旨在娱乐的诗歌形式,如唱和诗、赋得诗、联句诗等。五,以小说、戏剧作为一种生存、生活方式。宋元时代的话本、戏曲作者多为民间艺人。而民间艺人创作、演出小说、戏剧,更多是为了生存。明代盛行宫廷庆赏剧,或为祝寿、或为节庆而创作和演出。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或为求仕,或是所任官职的职责所在,或为交际以扩大生存空间,或为娱乐性情,或为生存方式,这些作品原本都是生活的一个部分,体现出生活化的特征。(摘编自赵辉生活化: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质)(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文学史上的文学作品大多具有明确的功利目的性,其审美功能逐渐弱化以致消失。B . 因为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被汉武帝赏识,所以作赋求仕屡见不鲜,也致使六朝很多人献诗求仕。C . 礼规定人们交往中要有文章,要注意礼尚往来,因此诗歌早在西周就开始用于人际交往。D . 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除了为了求仕之外,其他目的的文学作品本质上是生活的一个部分。(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是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开头提出总论点,中间分为几个分论点,最后总结论点。B . 文章中间部分,按时间顺序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五个方面是并列关系,有详有略。C . 文章列举白居易叙述自己和元稹等人精心备考之事,论述士人以诗文备考的行为。D . 文章以尚书左传国语出自史官为论据,论证古代官员以作诗文为职守的观点。(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战国策中的文章是战国策士游说君主以谋取职位的文辞,这表明,中国以文求官的传统源远流长。B . 全唐诗收录的诗歌中六成左右是交际性质的诗歌,这说明我国古代,人们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诗歌。C . 历代产生了大量娱情诗文,如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是娱情之作,这表明,诗文可以作为消遣之用。D . 宋元民间艺人创作、演出小说、戏剧主要是为了生存,这表明,艺人这个职业很早就在中国社会产生了。5. (12分) (2018高三上河北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负重的河流黄毅这是每一本地理书上都提到过的著名河流。一条河流在哪里出现,从哪里经过,又归属于哪里,决不是偶然的事。塔里木河的出现,再一次证明了作为一条河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环峙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冰峰雪岭,阻隔着来自外界的声音,那些充满雨意的雷声只能在别人的天空奏响。那些令人神往的潮音,只能打湿他乡的梦。极度干旱的沙漠,裸陈着对天空的一次次叩问,而降雨量几乎等于零的天空,又一遍遍让塔克拉玛干落寞失意。巨大的苍黄壅塞着胸间,铺天盖地的尘沙装满眼眶。多么需要水,她是生活的全部,是生命中的生命。这是一条多么率直的河流,坦荡、刚烈而勇敢。该扬波的时候必定扬波,该隐忍的时候必定隐忍,该奔涌的时候一定奔涌,该潆洄的时候就一定潆洄;流就流出气魄,纵横捭阖,摧枯拉朽;流就流出韵味,一波三折,百转千回。你再不会见到反差如此巨大的河流。在枯水期,那是生命的一次休整与放松,河水浅吟低唱,嘤嘤细语,有些地方甚至大段大段露出河床,看上去是那样的羸弱;而洪水却是一次生命的张扬与放纵,浩浩荡荡,左奔右突,把河床扩大到几倍,处处呈现的是强悍与力量,时时迸射的是阳刚与霸气。就是这样一条河,最终却不能冲出沙漠。当塔里木河挟着昆仑山的冰雪,一路呐喊冲向沙漠的时候,塔克拉玛干却不动声色,集合了亿万的沙粒,用最柔软的办法,让河水就范。当塔里木河切割开沙漠柔软的皮肤,你看到河的确是赢家,可是到最后,它却锈蚀在沙漠的肌体里,最终折断;当塔里木河饱醮着冰雪水,在塔克拉玛干这张巨大的纸上写出一笔劲道的点画,那个2750公里的笔锋却在意犹未尽的时候,被沙漠吸尽了最后的墨迹有河总是有树。树是河流的另一种形式,是河接近蓝天白云的一种方式。站立起来的河,哗哗的林涛,让鸟像鱼一样游来游去。追随塔里木河的,是郁郁苍苍的胡杨林。它们高壮精神,粗枝大叶,缘着塔里木河这条苍青的脉管,排列着森森然的汗毛,英姿勃发。但是离塔里木河愈远就愈让人感到吃惊甚而震惊那是些脱去了绿色的树他们死了,但还以树的姿态直立着。是塔里木河抛弃了他们,还是他们走得太远?他们成了沙漠上没有归宿、没有目的、不知道要往哪里去的流徙者,他们永远挺起胸膛在走,而永远走不出这块沙质的土地。塔里木河在不断萎缩,他的退却不仅让百万胡杨游离失所,更严重的是让人类自己饱尝苦果。罗布泊这个巨泽的消亡,与三大水源之一的塔里木河的断流,有着直接的关系。据清代西域水道记记载,罗布泊人“素习水居,不便陆徙”,而罗布泊据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还有水,彻底干涸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罗布泊人实际上应该是沙漠中的渔民,常以中空的胡杨树一劈为二作为行舟,在水面往来穿梭,迅如利箭。如今没有了水,罗布泊人只能以土为生。他们曾经以湖泊为伴,渔歌唱晚,渔樵互答,何曾想到周围的沙漠日近?何曾想到有一天河水会断流?又何曾会想到一片汪洋的大湖会彻底干涸?他们在罗布泊生活了几十代人之久,有一天忽然就被湖泊抛弃了!这是上苍对他们的戏弄,还是对世代拥有汪洋大泊的人以往的漫不经心和虚掷的惩戒?这是每一本地理书都写进去的著名河流。我们愈是热爱,我们愈是惶恐;我们愈是负疚,我们愈是失魂落魄。一条河从昨天流到今天还要去明天,而我们的内心竟不能轻松如浪波。哦,塔里木河,你为什么这样浑浊?为什么又这样滞重?(有删改)(1)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两次提及塔里木河是每一本地理书都写到的著名河流,前后照应,反复强调,蕴含着对塔里木河现状的深沉喟叹。B . “那些令人神往的潮音,只能打湿他乡的梦”,形象地表现出沙漠对水和生命的渴望,蕴含着作者对沙漠缺水少雨的无奈与同情。C . 文章用历史材料证明罗布泊人在清代依然与湖为伴,古今对比,更能说明塔里木河的萎缩对人类文明产生的巨大影响。D . 作者认为缺乏对河流的珍视与保护,人类最终将自食其果,为此从不同方面对塔里木河的断流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2) 文章第段写胡杨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说塔里木河是一条“负重的河流”? 6. (10分) (2017高三上长春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提起5G,很多人都会想到快,那么5G到底多快呢?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乔秀全预计,5G网速将比4G至少提高十倍,只需要几秒即可下载一部高清电影,能够满足消费者对超高清视频、VR(虚拟现实)等更高网络体验的需求。其实,5G不仅仅是网速快,还具有低时延高可靠、低功耗大连接等“天赋”。“5G的网络延时从4G的50毫秒缩短到1毫秒,将满足1000亿量级的网络连接。”通信行业观察家项立刚说,5G能让各类智能硬件始终处于联网状态。这也意味着5G将推动“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深刻改变人们的社会生活。“在5G时代,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都将连成一体,将构建一个全新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长许志远说。未来,5G将为用户提供下一代社交网络、浸入式游戏等更加身临其境的业务体验;同时,也将支持海量的机器通信,让无人驾驶、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4G 难以满足的创新应用成为可能。材料二:中国已经全面步入流量社会,流量经济正在深刻地改造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截至2017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其中有463亿网民在线下消费时使用手机进行支付。同时,流量连接了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企业、人与资源,催生出了众多新职业、新业态但流量提供便利、娱乐和收益的同时,也引发人们的烦恼和困惑。据德国研究公司Statista统计,2016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每天玩手机三小时,“沉迷度”在全球排名第二。美国思科公司日前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21年,全球每部智能手机的平均月流量将增加到149G。在人的需求得到更多满足的同时,人的定力、执行力也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这,正是流量经济带给人们的一大困惑,它争夺的是人的注意力,产生的最大问题是迷失近日,腾讯进行的一项“社交斋戒”实验证明,连续15天将微信的使用时间压缩到每天半小时之内,被试者的消极情绪明显下降,工作投入程度大幅上升。这告诉人们,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除了迎接它、正视它,还要有反思和校正能力。事实上,一些人已经开始选择“放下”。不管是“地铁藏书”活动的兴起,还是微信增加微信朋友圈“三日可见”功能,以及推出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无疑都是对流量的有意控制和对手机使用的反思。而伴随着5G时代的即将到来,更大的改变,还在后头。在5G时代,公众能享受到的流量将是4G时代的10倍以上。基于流量规模的快速壮大,流量社会的门槛将会更低,未来的物联网、VR产业和人工智能等都将迎来快速发展。5G不仅仅是快。如果说4G主要实现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连接,那5G时代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人与人、人与物都将在这个庞大的流量世界里实现连通,在5G流量的汪洋大海中将孕育出什么,有些我们可以想象,更多的还无法想象。技术与人,二者如何和谐共生,是一个长久的话题。人类在不断突破技术的同时,技术也在深刻改变着人类。虽然现在很难说“流量一族”幸福指数提升了,但是未来如果我们能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善加利用,那么技术一定会让人类更加幸福。光明日报(2017年08月22日14版)(1) 下列关于材料一中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今,4G用户已经占移动用户的大多数,移动流量已经呈爆发式增长,但4G时代不会太久。B . 2020年将实现5G商用,届时消费者对超高清视频,VR等更高网络体验的需求将得到满足。C . 万物互联的时代,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都将在一个全新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上连成一体。D . 万物互联的时代,很多难以满足的创新应用如无人驾驶、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都会得到满足。(2)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相关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 . 材料一重点介绍了5G时代和现在4G时代相比的诸多优越性,让人们对5G时代的到来充满了憧憬。B . 材料二后半部分也介绍了5G时代的特征,目的是强调万物互联的时代已经形成且会继续延续。C . 流量社会催生流量经济,流量经济改造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但是负面的问题同时也很多。D . 流量经济之所以会争夺去人的注意力,使人迷失,主要是因为现代人的定力、行力不足。E . 腾讯进行的“社交斋戒”实验证明,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3) 技术与人二者将如何和谐共生,是一个长久的话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可行的解决之道。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9分)7. (9分) (2017高一下江苏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赵雄字温叔,资州人。为隆兴元年类省试第一。虞允文宣抚四蜀,辟干办公事,入相,荐于朝。乾道五年,召见便殿,孝宗大奇之,即日手诏除正字。范成大使金,将行,雄当登对,允文招与之语。既进见,雄极论恢复。孝宗大喜曰:“功名与卿共之。”即除右史,两月除舍人。金使耶律子敬贺会庆节,雄馆伴。子敬披露事情不敢隐,逻者以闻。上夜召雄,雄具以子敬所言对,上喜。金使入辞,故事当用乐,雄奏:“卜郊有日,天子方斋,乐不可用。”上难之,遣中使谕雄,雄奏:“金使必不敢不顺,即有他,臣得引与就馆。”上大喜。雄请复置恢复局,日夜讲磨,条具合上意,除中书舍人。自选人入馆至此,未满岁也。时金将起河南之役,议尽以诸陵梓宫归于我。上命雄出使贺生辰,仍止奉迁陵寝及正受书仪。雄既见金主,争辨数四。其臣屡喝起,雄辞益力,卒得请乃已,金人谓之“龙斗”。尝上疏论恢复计,大略谓:“莫若由蜀以取陕西,得陕西以临中原,是秦制六国之势也。”八年,以母忧去。朱熹累召不出,雄请处以外郡,命知南康军。熹极论时事,上怒,谕雄令分析。雄奏:“熹狂生,词穷理短,罪之适成其名。会周必大亦力言之,乃止。自雄独相,蜀人在朝者仅十数。及眷衰,有言其私里党者,上疑之。已而陈岘为四川制置,王渥为茶马,命从中出。雄求去,诏勉留,曰:“丞相任事不避怨,选才无乡旧。”盖有所激也。祖宗时蜀人未尝除蜀帅,雄请外,除观文殿大学士、四川制置使。王蔺为御史,以故事不可,上疏论之。雄乞免,改知泸南安抚使。上思雄不忘,改知江陵府。江陵无险可恃,雄请城江陵,城成,民不告扰。张栻再被召,论恢复固当,第其计非是,即奏疏。孝宗大喜,翌日以疏宣示,且手诏云:“恢复当如栻所陈方是。”即除侍讲,云:“且得直宿时与卿论事。”虞允文与雄之徒不乐,遂沮抑之。广西横山买马,诸蛮感悦,争以善马至。上知栻治行,甚向栻,众皆忌嫉。洎栻复出荆南,雄事事沮之。时司天奏相星在楚地,上曰:“张栻当之。”人愈忌之。绍熙四年薨,年六十五,赠少师。嘉定二年,谥文定。(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五,有删改)(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功名与卿共之共:同享B . 以母忧去忧:忧虑C . 罪之适成其名适:恰好D . 选才无乡旧旧:故旧(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赵雄极力主张恢复中原,受到皇上赏识;他主张重新设置恢复局,所列的条目都符合皇上的心意。B . 赵雄出使金国,围绕迁陵寝与改正受书仪式,与金主和金国朝臣争辩,直至请求被允许才罢休。C . 赵雄在担任宰相时,将十几个蜀人推荐到朝廷任职。有人因此向皇上进言,皇上对他产生了疑心,后冰释前嫌。D . 赵雄任江陵府知府期间,因江陵没有险要的地势可以凭依,修筑城防工程。城防工程的建设,没有侵扰老百姓。(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王蔺为御史,以故事不可,上疏论之。雄乞免,改知泸南安抚使。张栻再被召,论恢复固当,第其计非是,即奏疏。赵雄为官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8. (7分) (2019高二上襄汾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兴(其二)杜甫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注释】:夔州。杜甫当时流寓于此。八月槎;晋张华博物志记载:传说有一个住在海边的人,年年八月海水涨时见有浮槎去来,可达天河。槎,木筏。画省:指尚书省。汉代这个衙门用胡粉涂壁,上面画有古代贤人烈女,故名。伏枕:指生病。山楼粉堞:指白帝城楼涂着白粉的齿状短墙。(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首句紧承秋兴(其一)的结句,写出诗人在面对孤城落日景象时的豪壮之感。B . 诗人思念北斗方向的长安,见出思乡之切;“每依”表明这样遥望凝想已是常态。C . 耳边的猿啼声声可闻,故曰“实”,盼望的归舟迟迟未有,故曰“虚”,令人悲慨。D . 诗人此时身居夔州,心念长安,听猿下泪,自伤羁旅,表达其内心凄清哀怨之叹。(2) 这首诗将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思念融合在一起,前人论之曰“身居夔府,心在京华”。试从诗中任选两联加以分析,并简要说明其表达效果。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15分)9. (15分) (2017高一上南宁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氓中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_,_”。 (2) 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黜,也曾因采摘白芷而被加上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 (3) “_,_”两句是曹操在短歌行中引用诗经中的诗句来表达对人才的渴慕。 (4) 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_,_”。 (5) 鱼我所欲也中点明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 (6)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景色的名句是:“_,_”。 (7) 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对比自己与同学的家境和生活条件,以“_,_”两句写自己当年的衣着之差及自安心态。 (8) 杜甫春望中“_,_”两句,写出了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生出忧国和思乡之情。 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7分)10. (5分) (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