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考试)_第1页
呼和浩特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考试)_第2页
呼和浩特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考试)_第3页
呼和浩特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考试)_第4页
呼和浩特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和浩特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8高一上哈尔滨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深圳软件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软件出口额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 , 令世人瞩目。B . 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20多年前,两人产生了矛盾,一直互不理睬。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两人和好如初,白头如新 , 大家也为之高兴。C . 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D . 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 , 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2. (2分) (2017高一下应县期中)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为配合“骏马快递”的业务,威尔斯公司当时发行了一枚专门用于寄快信的邮票。邮票发行于1861年初,面值一美元,票面有“骏马快递”的字样和一位邮递骑手驾驭一匹四蹄飞奔的骏马的图案组成。B . 面对突然发生的灾难,一个地方抗灾能力的强弱既取决于当地经济实力的雄厚,更取决于政府的应急机制和领导人的智慧。C . 有人认为把金庸小说拿给中学生读一读,没有什么不好。也有人担心,将这些与法治精神背道而驰的武侠戏、江湖情纳入课堂教学,会在学生心中增加暴力文化的“因子”。对这种观点,我不敢苟同。D . 刘慈欣在三体中近乎完美地把中国五千年历史与宇宙一百五十亿年现实融合在了一起,以他那超越时代的宏伟叙事和深邃构想,把科幻小说这种逻辑严密而感情丰沛的文学样式展示在众多普通人面前。3. (2分) (2017高三上珠海期中) 下列各句中,表达通顺、得体的一句是( ) A . 某谈话节目中,主持人获悉对方的父亲获得国家杰出科学奖时,马上说:“我代表观众对令尊的获奖表示祝贺和慰问,希望再接再厉”。B . 某青年向某作家请教,青年在信中写道:拙作您是否收到?如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以来信或打电话给我,我一定不吝解答。C . 全国人大代表蒙兰凤说:“为了更好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献身的英烈,建议将湖南芷江设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地。”D . 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特产,我推辞不了,只好笑纳了。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3分)4. (10分) (2017高一上宜昌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为人但有真性情怀念王瑶师陈平原先生走了,走得那么突然,弟子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半个月来一直恍恍惚惚,直到追悼会归来,才确信大树已倒,烟斗不再飘香。记得曾与先生谈起陶渊明的自撰挽歌,先生十分欣赏:“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只是学生不肖,无法达观,也未能忘情,只能借此等世俗文字略表心意。当年在广州念书,曾听过先生一次演讲,内容并没听清(先生山西口音很重),只是为先生那口衔烟斗怡然自得的神态以及那“莫明其妙”但确是发自肺腑的朗朗笑声所征服,就此决心北上求学。那时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一个老学者,能于大庭广众中如此毫无顾忌地开怀大笑,足证其胸襟的坦荡以及充分的自信。五六年来追随左右,令我感叹不已的,主要还不是先生的博学深思,而是先生的“真性情”。有学问者可敬,有“真性情”者可爱,有学问而又有真性情者可敬又可爱。此等人物,于魏晋尚且不可多得,何况今日乎?先生的治学道路,正像他正在编撰的论文集副题所示:从古代到现代。先生早年治中古文学卓有成就,50年代初撰中国新文学史稿,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的开创者。其中的“魏晋风度”不只是先生的治学范围,更是先生的立身处世之道。先生客厅里挂着鲁迅自嘲诗手迹和题有归去来辞的陶渊明画像,可作为其精神、情趣的表征。我从先生念书数载,最大的收获并非具体的知识传授,而是古今中外经史子集“神聊”,谈学问中的人生,也谈人生中的学问。在我看来,先生的闲谈远胜于文章,不只因其心态潇洒言语幽默,更因为配合着先生的音容笑貌,自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听先生聊天无所谓学问非学问的区别,有心人随时随地皆是学问,又何必板起脸孔正襟危坐?暮色苍茫中,庭院里静悄悄的,先生讲讲停停,烟斗上的红光一闪一闪,升腾的烟雾越来越浓几年过去了,我也就算被“熏陶”出来了。先生爱喝酒,但似乎量不大,也未见先生醉过。大前年春节,先生留几位在京的弟子在家里吃饭,听说我不会喝白酒,先生直摇头:“搞文学而不会喝酒,可惜,可惜!”四十多年前,先生撰文人与酒一文,曾引杜甫诗“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八六年先生为陶渊明学会题辞,又引录了这首诗。先生“诗”不大作,“酒”却是常喝的。整天醉醺醺自然不足为法,可“终年醒”者也如陶令所讥笑的“规规一何愚”。学术上先生相当宽容,只要能言之成理就不再苛求。可对人生,先生却并不怎么宽容,甚至可以说有点峻厉。几十年风风雨雨,多的是恩恩怨怨,先生不放在心上,并非健忘,而是推己及人,感叹“我在那位子上也许也会这样做”。可理解人性的弱点并不等于泯灭是非,先生谈到有些人和事时声色俱厉,就因为其并非“身不由己”,而是“人品问题”。先生喜欢品评人物,也喜欢谈论轶闻琐事,不是因其有趣,而是安危显大节,琐事见性情。先生往往于一些并不怎么起眼的小事中分析、判断一个人的性格、趣味和才情,而且确实有先见之明。我相信先生此等“识鉴”的本领是从魏晋文人那里学来的。先生喜欢把深刻的生活感受凝聚成甚具幽默感而又容易记忆的简短句子,这除了自身的敏锐和机智外,我相信跟世说新语的影响不无关系。多少人一辈子说不出一句属于自己的有意思够水平的“好话”,先生却留下那么多耐人咀嚼的妙语,怎能不令人羡慕?先生为人坦荡、达观,但又有点高傲、任性,有时甚至近乎专断这一点子女及弟子的感受可能与外人不同。先生明显“内外有别”,对一般朋友和客人注重礼节,可对子女和弟子却从不讲客套,批评起来一点不留情面,不只一个弟子被当面训哭。先生从不当面夸奖学生或者问寒问暖表示关心,似乎高傲而又冷漠;但大家都知道先生很有人情味,只是不愿表露。先生常暗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可当面偏又装得若无其事,决不允许向他道谢。今年5月7日是先生七十五诞辰,我曾戏拟了一副祝寿的联语:“清茶三盏纵论天下风云说了自然白说,烟斗一根遍打及门弟子挨过未必白挨。”如今,先生走了,再没有人拿着烟斗敲打我们这些没出息的及门弟子了。八九年岁末于北大畅春园【相关链接】在上世纪50年代的极“左”思潮影响下,先生终日战战兢兢,但却坚持自己的探索和思考从未放弃。钱理群从痛定中挤出的回忆与理解凡有机会与先生接触过的人,大概都为他那机智的谈吐,诙谐的语言,豁达的气度,潇洒的风姿以及极有特色的、可以称之为“王瑶之笑”的笑声所吸引。钱理群从痛定中挤出的回忆与理解(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陈平原的文章开篇谈及恩师对生死非常达观,而自己未能忘情,表达了对恩师的景仰,也交代了写作的缘由。B . 从材料内容来看,王瑶治学范围宽广,治学成就卓著。C . 从陈平原的文章来看,王瑶的爱好、治学和为人深受世说新语的影响。D . 陈平原认为恩师王瑶对人生并不怎么宽容,甚至可以说有点峻厉。钱理群的看法与此不同。(2) 下列对为人但有真性情一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 从王瑶客厅挂着题有归去来辞的陶渊明画像到他引用陶渊明的诗句,我们都可以看出他对陶渊明人格的肯定及对世俗规矩的不屑。B . 作者跟随王瑶念书,最大的收获得于闲谈之中,这种闲谈看似随意,但作者认为因融入了王瑶的学问和人生而远胜其文章,使学生获益颇多。C . 在这篇悼念师长的文章中,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从动作、语言、神态等多个方面生动地描摹出恩师王瑶的生活片段、治学特点和精神风貌。D . “烟斗”在文中多次出现,它不仅是王瑶生活中必需之物,也承载着他的性情与学问,在学生那里,“烟斗”甚至已经成为老师的象征。E . 王瑶“内外有别”,对外人注重礼节,是他不愿袒露内心,呼应“高傲”;对内不留情面,是他真实性情的流露,呼应“任性”。(3) 本文在语言风格上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5. (13分) (2017高二下山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归来女真李大壮心疼。广州开往沈阳的火车票,两张票多花了二百。二百块钱哪!冯秋萍知道了,更得心疼!在老家,冯秋萍抠门儿是有名的。吃不舍得,穿不舍得。养了一水塘的鸭子,鸭蛋腌咸了,端午那天,一家三口一人一只,剩下的卖给来水塘钓鱼的。他们家的鸭子在水塘里放养,不喂饲料,吃过的都说好。冯秋萍还不舍得穿。五年前的一套红秋衣,已经洗得没底色了,除了夏天,一直套在身上。车厢里挤满了回东北过年的老乡。行李架上塞得满满的,从广州出发时,过道上就有站着的了。李大壮和李强,有座位。李大壮靠窗,李强挨着过道,父子俩肩挨肩,睡一会儿醒一会儿,谁也不说话。两年前,年根儿底下,母子俩南下和他会合。李强在鞋厂学徒,冯秋萍给食堂摘菜洗碗。一家三口,年在哪儿都是过,省了路费,还有春节加班的额外补贴,挺好的事儿。没想到,这个元旦刚过,冯秋萍突然肚子疼。肚子疼她向来不当回事儿。肚子疼对女人来说还算病吗?她不肯吃药。忍不住了,买了两盒止疼片。两盒药吃完,还是疼,疼大发了,冒冷汗珠子,发烧,这才舍得去医院。去医院的路上,冯秋萍说:“我想回家过年。”就为她这句话,李大壮安排了这次行程。火车有节奏的晃动让他昏昏欲睡。儿子李强不肯说话。李大壮知道为什么。这孩子,还生气呢。那也没办法。天下没有卖后悔药的。他也生气,生自己的气,气自己为什么没早带媳妇去医院。问题是:生气有用吗?!车过山海关。蓝天、白雪覆盖的原野,透明的空气,那是白天应有的景象。现在,外面一片黑暗,他却精神起来,再也睡不着。瞟了一眼儿子。李强睡得正香。毕竟是孩子啊!一家三口,其实最适应广东气候的,就是儿子。他从来没说过想家的话。过完年李强肯定要回南方。李大壮没想好自己回不回去。临走时,他跟老板说的是活话儿。他还有退路。问题是,他还能回去吗?那个城市,让他心疼!火车终于在北站停下时,李大壮的腿,已经有些抬不起来了。左手拎着包裹,右手提着旅行袋。儿子扛着大编织袋,里面装着一家三口的四季衣裳,还有冯秋萍嘱咐他给老人买的过年东西。冬天的早晨,冷,心脏好像被冻小了,往胸腔里缩着,呼出的每一口气都化成白霜,在空气中留下痕迹。这样的冷,曾经让他想念,现在,却让他伸出的手很快僵硬起来。通往靠山屯的长途汽车上,李强仍旧不跟他说话。他的心咚咚跳着,像一个没经历过世面的年轻人。在北站,他给村里打了电话,庆魁说去汽车站接他们。挂甲屯、毛屯、姚千户、杨千户,然后就是靠山屯了。他们在靠山屯下了车,候车亭前,聚着好几十人。有男人,也有女人。都是来接他们的!庆魁冲在最前面,问他:“我二嫂呢?”李大壮的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从上车,第一次有人问他话!家乡话!李大壮举起手里的包袱。包袱里是一只精致的骨灰盒。五百块钱买的。一路上,他没敢打开看,怕惊着周围的乘客。“怎么不早送医院呢?!”在沉默而哀戚的目光中,李大壮看出了乡亲们的心里话。是啊,怎么不早送医院呢?!广州医院的大夫也这样责问他。止疼片吃完了,还疼,疼得冒冷汗,发烧,说胡话,哭爹喊娘,这才张罗去医院。李大壮的媳妇冯秋萍,这辈子就住过一次医院。大夫说,太迟了,肠穿孔。怎么不早点送来?!现在,面对眼前的这些乡亲,他忽然明白了,儿子跟他生气是对的。媳妇这辈子活得太屈,吃没吃上、穿没穿上。最后一次,他得让女人活得值,他得大办,请吹鼓手来,请扎纸活儿的来,把村长请来主事。因为村长收回养鱼塘,李大壮跟他翻脸,一气之下去了南方。现在,人家到车站来接你了,你还计较那些事儿吗?看在女人的面子上吧。过小年的头一天,靠山屯鼓乐震天。李大壮一家,从南方回来过年了。(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李大壮的妻子冯秋萍是出了名的抠门儿,在家时不舍得吃不舍得穿,在广州打工时肚子疼也舍不得吃药,舍不得上医院,这反映了她的愚昧无知。B . 儿子李强对母亲的病逝耿耿于怀,在火车上一直不愿与父亲李大壮说话,因为在他看来,父亲亏欠母亲太多,是父亲不早带母亲去医院,致使母亲病逝。C . 李大壮望着前来候车亭接自己的乡亲,情不自禁想起妻子跟随自己的苦难一生,心中愧疚,决定大办丧事来弥补,这样的结局,耐人寻味。D . 小说主要通过对李大壮内心活动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农民工艰辛的生活经历,反映了乡村打工者的悲惨遭遇。E . 过年,原本应该是快乐热闹的,然而在小说中,读者却只能看到让人黯然感伤的一幕,作者通过这样的故事,以小见大,控诉了社会的不公和世道的黑暗。(2) 小说中画线的两处环境描写各自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3) 小说以“回家”为中心来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 (10分) (2017高三下重庆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梁思礼:“饮冰室”走出的“驯火者”一双大眼,鹅銮式的宽阔前额,一张典型的“梁家嘴”,举手投足间处处是父亲梁启超的影子。“像,太像了”,周恩来总理第一次见到梁思礼时,竟有种恍若隔世之感。天津市河北区民族路46号,有一幢白色的意式建筑,这里就是饮冰室,梁启超伏案奋笔之所。他在这里写的“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用大事”,指引了梁家9子女未来的路。1941年,梁思礼赴美国深造。为了省钱,他曾裹着大衣在零下40摄氏度的储物室挨了一夜,险些冻死,也曾在罐头厂靠着冷冻豌豆过了一个暑假。尽管条件艰苦,但仍没有磨灭他心中“工业救国”之梦。1949年,他拿到自动控制专业博士学位,著名无线电公司RAC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但他选择了回国。此时,他的同窗好友林桦与他分道扬镳,留在美国。几十年后,林桦成了波音宇航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梁思礼成了航天部的总工程师。林桦住在西雅图一个小岛上的高级别墅,梁思礼住在普通的单元房里,工资只有他的百分之一。有人问他对此有什么想法,梁思礼的回答是:“他干的导弹是瞄准中国的,我干的导弹是保卫祖国的。”1957年12月24日,一辆从莫斯科出发的专列抵达北京。车上除102名苏联火箭技术人员外,还有两发P-2近程地地导弹。一年之前,一处野兔出没、坟茔遍地的荒草园挂上了一块新牌子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它成立的初衷只有一个,搞出中国自己的导弹和火箭。从事研究工作的几百人中,大多是刚刚跨入校门的大学生。别说学过导弹理论,就连真正见过导弹的人都没有。“尽管两手空空,一张白纸,但这是一颗生机勃勃的种子。”梁思礼说。中国第一枚导弹仿制“1059”导弹,也就是后来的“东风一号”,就是在他们这帮“业余选手”手中诞生的。这是一枚用算盘算出来的导弹。几乎每一夜,梁思礼都在算盘噼啪声中度过。一边激情似火,一边四面楚歌。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了专家。没有材料和电子零件,梁思礼他们就自己研制,最终用国产产品取代了苏联停止供应的材料、液氧及元器件。无数个不眠之夜,400多个忙碌的身影,撑起了中国航天最初的稚嫩脊梁,地平线上第一次飞起了中国制造的导弹。1960年,“东风一号”仿制成功后,聂荣臻要求五院转入导弹的自行设计和研制。临危受命的梁思礼又奔赴下一场会战中近程地地导弹的设计和飞行试验任务。1962年3月21日,“东风二号”首次发射失败,事后得知,原因是导弹产生横向弹性振动和发动机管道起火。对于一位“驯火者”来说,梁思礼更愿意将自己的“驯火史”总结为一本“失败者之书”。多次试验失败,让梁思礼深感质量和可靠性对研制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也正是这些失败,成就了梁思礼开创的“可靠性工程学”。2006年9月9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创造了16次发射全部成功的纪录。梁思礼自始至终参与了研制长征二号系列火箭的工作,他开创的航天可靠性工程学成为长征火箭安全飞行的坚实保障。中国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出生在“文革”最乱的年代,“生于乱世,先天不足”注定了这枚火箭多舛的命运。直到1977年,远程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才走上正轨,连续6次试验都取得成功。1980年,梁思礼带领9人精度小组,围绕向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飞行试验,在设计、工艺、环境和可靠性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精度分析工作。靠着这个飞行试验,他摘取了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桂冠。1983年,梁思礼退居二线,但他重新站上讲台,将航天的火种传给下一代。正如萧伯纳所说:“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1)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从周恩来与梁思礼第一次见面的情景中可以看出,梁思礼在外貌基础上与父亲梁启超神似。不仅如此,他在爱国精神上也一脉相承。B . “饮冰室”中的“冰”字,与“一片冰心在玉壶”中的“冰”字有异曲同工之妙。意在说明感情如冰一般晶莹透明、清澈无瑕,真挚无比。C . 自“东风二号”首次发射失败到梁思礼开创出意义重大的“可靠性工程学”,其间经历了多次试验失败,这恰好印证了谚语“失败乃成功之母”。D . 梁思礼笑看人生,淡泊名利,提倡继承先辈业绩,尽己所能。然后从事教育工作,薪火相传,将航天的火种传给下一代。(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文章讲述梁思礼在美国深造时忍饥挨饿,回国后住简陋的单元房、拿微薄的工资的经历,主要是为了表现他吃苦耐劳的精神。B . 为了搞出中国自己的导弹,最初从事研究工作的几百人,克服了恶劣的环境和自身的学术局限,尽管两手空空,打破下了生机勃勃的种子。C . 文章严格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记叙,严密紧凑。语言平实自然,融入了比喻,引用等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D . 1960年,在中苏关系恶化的严峻形势下,梁思礼与400多名科研工作人员,撑起了中国航天的稚嫩脊梁,最终成功自主研制出了中国第一枚导弹。E . 远程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走上正轨后,梁思礼又带领他的团队,围绕向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飞行试验进行工作,并获得了极大的荣誉。(3) 梁思礼被称为“饮冰室”走出的“驯火者”, 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文本具体分析。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7. (11分) (2019高三下唐山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程德玄,字禹锡,郑州荥泽人。善医术。太宗尹京邑,召置左右,署押衙,颇亲信用事。太祖大渐之夕,德玄宿信陵坊,夜有扣关疾呼趣赴宫邸者。德玄遽起,不暇盥栉,诣府,府门尚关。方三鼓 , 德玄不自悟,盘桓久之。俄顷,见内侍王继恩驰至,称遗诏迎太宗即位。德玄因从以入,拜翰林使。太平兴国二年,陈洪进来朝,命德玄迎劳之。船舰度淮,暴风起,众恐,皆请勿进。德玄曰:“吾将君命,岂避险?”以酒祝而行,风浪遽止。三年,迁东上阁门使,兼翰林司事。是秋领代州刺史从征太原为行宫使师还以功改判四方馆事俄迁领本州团练使又加领本州防御使。五年,坐市秦、陇竹木联筏入京师,所过矫制免算,又高其估以入官,为王仁赡所发,责授东上阁门使,领本州刺史。陕府西南转运使韦务升,京西转运使程能,右赞善大夫时载,坐纵德玄等于部下私贩鬻,务升洎能,并责授右赞善大夫,载将作监丞。是冬,车驾幸魏府,命总御营四面巡检,掌给诸军资粮。德玄攀附至近列,上颇信其言,繇是趋附者甚众。或言其交游太盛,遂出为崇信军节度行军司马。逾年,复拜慈州刺史,移知环州。时西鄙酋豪相继内附,诏以空名告敕百道付德玄,得便宜补授。顷之,以疾求致仕,优诏不许。淳化三年,改本州团练使、知邠州。未半岁,复典环州。李顺之寇西蜀,移知凤州,兼领凤、成、阶、文等州驻泊兵马事。咸平中,入朝,真宗命坐抚劳,访以边事。俄出知并州兼并代副都部署,移镇州,受代归阙。景德初,卒,年六十五。大中祥符中,其子继宗上章,恳祈赠典 , 上悯之,特赠郑州防御使。(节选自宋史列传六十八程德玄传)(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是秋/领代州刺史/从征太原/为行宫使/师还/以功改判四方馆事/俄迁领本州团练使/B . 是秋/领代州刺史/从征太原/为行宫使师/还/以功改/判四方馆事/俄迁领本州团练使/C . 是秋/领代州刺史/从征太原/为行宫使/师还/以功改/判四方馆事/俄迁领本州团练使/D . 是秋/领代州刺史/从征太原/为行宫使师/还/以功改判四方馆事/俄迁领本州团练使/(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渐,是病危的委婉说法,古代常用的婉辞,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B . 三鼓,即三更。古代把夜晚分成五更,因用鼓报时,因此又称五鼓。C . 赠典,古代朝廷给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的典礼。典,典礼。D . 矫制,不遵皇帝诏令。制,秦始皇称帝时,规定把皇帝的诏命称制。(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程德玄倚势弄权。皇上信任他,但趋附他的人也很多,因受到指责,出京担任了节度行军司马的官职。B . 程德玄忠于职守。迎接慰劳陈洪进来朝时,船舰渡淮水,起了暴风,大家恐惧,他力排众议完成使命。C . 程德玄精通医术。太宗做京邑尹,征召他到身边,很信任他办事。太宗病危的晚上,专门派人传唤他。D . 程德玄熟悉军务。他多次担任管理军队事务的官职。皇帝也曾给他授予官职的权力,并向他询问边事。(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德玄曰:“吾将君命,岂避险?”以酒祝而行,风浪遽止。德玄攀附至近列,上颇信其言,繇是趋附者甚众。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 (10分) 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水仙子舟中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1) 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2) 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