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孩子习惯养成的影响_第1页
家庭教育对孩子习惯养成的影响_第2页
家庭教育对孩子习惯养成的影响_第3页
家庭教育对孩子习惯养成的影响_第4页
家庭教育对孩子习惯养成的影响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习惯养成的影响我们常常听到人们说:有的人勤奋、正直、慷慨、谦虚,而有的人懒惰、偏私、吝啬、骄傲;有的人赤胆忠心、见义勇为,而有的人见异思迁、见利忘义,如此等等,这里所说的一些特点就是人的性格特征。每个人的性格特征不是与生俱来的,三字经开篇的十八个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概括得很精辟。人出生就生活在一个家庭里,家庭是社会的天然细胞,是幼儿成长的摇篮,因此,幼儿首先是通过家庭进入社会的,因为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家庭都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启蒙教师,孩子的生理素质是在父母的培养下发育的,智慧的启迪是父母诱导的结果,最初的语言是父母教给的,最初的行为表现是从父母身上模仿而得到的,幼儿最初的生活常规是父母传授的,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教育着幼儿,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曾经有一本书特别流行,那就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尽管看似夸大了母亲的作用,但却实实在在地说明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莫大影响。那父母亲如何让孩子更好地成长,我有如下看法:一、 把孩子当成孩子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题目叫我只是个孩子,文章中有这样的话:我只是个孩子,所以,当我不小心把饭粒洒在桌子上时,请原谅我,我稚嫩的小手还不那么灵活。我只是个孩子,所以,离开妈妈我会又哭又闹,哪怕只是一分钟而已。因为在我的心里,只有她给我安全感。我只是个孩子,会经常性的调皮捣乱,惹你生气。我只是个孩子,玩耍好动是我的天性,当然,在这过程中免不了磕磕碰碰,一不小心就会伤着我的小身体。我只是个孩子,我是你们的希望,但请不要在我身上寄予太多的东西,不要让我学那些我不喜欢的东西,好吗?我只想健康、快乐每一天,这就是最重要的,不是吗? 这篇文章从孩子的立场讲出了孩子的心声。确实,孩子就是孩子,他们明亮的眼睛是小小的,纯洁的心灵也是小小的。我想起在某校的墙上的一段孩子的话:我还很小,我的手也很小,请不要责怪我碰翻杯碗,请不要认为我画的画一定会很好,我是一个孩子,不是一个小的大人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目前只能以自己的方式去对待身边的事物,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他们的成长,通常是要经历一个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一点勉强不得。我们要把孩子当成孩子,尊重孩子自身的成长天性、成长规律和认知方式。要拥有“慢慢来”的心态,俯下身子,和孩子的高度接轨,站在孩子的角度,走进孩子的思维系统去思考问题。1、多用赞许和微笑的眼神肯定孩子作为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天经地义,但有的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看到新闻中出现“神童”一类的小孩就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跟他一样厉害,于是给孩子设立很高的目标,一旦孩子没有完成的时候就恶语相向,否定打击,这样是极度损害孩子自信心的。对待孩子应该多多肯定,孩子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当你的孩子能安静地读一会书,能够独立高效地完成作业,能够给你讲一个故事,或者给家人唱一首歌,跳一段舞,能够认真地吃一大碗饭,能够和小朋友融洽相处,能够爱护花草,不伤害小动物,能够有想象力地去画一幅画或者做一个手工,这就是一个极其优秀的孩子了。父母亲肯定和赞许的眼神是孩子快乐的源泉和行动的动力。你的表扬越多,他的进步就越快。2、耐心倾听孩子讲话倾听是最好的鼓励。孩子渴望表达,渴望理解。如果家长拿出平等的态度耐心地倾听孩子说话,尊重孩子的话语权,那么孩子就更加信任家长,把内心的想法尽量对父母说出来,哪怕有些很难为情的事也会说给你听。但是,如果家长对孩子说的心里话不重视甚而横加训斥,那就会使孩子坦诚的表达之门被堵塞,再很难敞开了。走在回家的路上时,我每次都会认真地听我的孩子讲述当天在学校发生每件事情。她讲的有些小事在我们看来也许没有什么意思,容易忽略不认真听,但其实对孩子来说都是重要的事情,因为她由经历的每件事可以学到新知识,领悟新道理。无论她说些什么我都会专注地倾听,从中及时地察觉她所遇到的困难以及需要哪些帮助,给以耐心分析解答,排解困惑,为成长保驾护航。另外就是不要抢孩子的“话头”。不少家长在听孩子讲话时,有时会觉得孩子的语句、用词不够成熟,喜欢抢过孩子的“话头”来说,这样做无疑是剥夺了孩子说话的机会,同时也会让孩子对以后的表达失去信心。因此,在孩子想说话的时候,即使他词不达意,我们也应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把意思表达出来,而不能抢做孩子的“代言人”。二、把孩子当成“大人”1、鼓励自主选择,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一个人只有觉得自己是独立的主体时,他才会感到自己的责任和权利,这是一个人是不是已经懂事,是不是已经长大成人的主要标志。因此,培养孩子的独立完整的人格,应成为家长重要的必修课。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当成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对待孩子的基本态度是平等和尊重,尤其是不能干涉孩子的自由。孩子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才能真正健康地成长,才能真正发挥出自己的特长。相反,如果孩子的自由被限制,那就谈不上发挥创造力,更不可能成长为有特殊才能的人。这里举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蔡志忠是一个著名的漫画家,他的漫画曾经风靡了全世界。但是,您是否知道,蔡志忠是很有自己的教育思想的,在教育子女方面他很有自己的想法。一次,蔡志忠的夫人到法国出差,于是蔡志忠担任了接送孩子上钢琴课的责任。车到了钢琴学校门前,女儿却坐在车上闷闷不乐,不想下去。蔡志忠问女儿:“为什么不高兴?”女儿说,自己最想学的不是钢琴,而是笛子,可妈妈却觉得女儿该学钢琴,因为在妈妈看来,学钢琴比学笛子有用。蔡志忠听完女儿的话,二话没说,便把车掉回头,一路开回家。女儿对爸爸的做法有些担心,不禁问爸爸:“妈妈刚交了4000元学费,如果不学钢琴,人家也不退钱,那怎么办?”蔡志忠说:“那只好算了。”女儿又问:“妈妈回来埋怨怎么办?”蔡志忠说:“什么也没有你的快乐重要。这是你自己的选择,我要尊重你的选择,是不是?孩子?” 这个故事对我很有启发,在我的孩子3、4岁的时候,我也有了这样的困惑,该给孩子报一个什么特长班呢?是跟风,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还是尊重孩子的兴趣?有幸的是我的孩子对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判断得非常准确而清晰,没有像有的孩子一样保持从众心理。她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她喜欢什么,于是我们就很快地定下来学什么特长了。一个人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并乐意去做,用心去做,我想这就是独立的人格,这是绝对值得肯定和大力表扬的。2、鼓励孩子走出去,培养与人交际的能力 英国诗人约翰.堂恩在钟为谁鸣的诗中说:“谁也不能像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居,每个人都似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去,欧洲就会缺其一隅,这如同一座山峡,也如同你的朋友和你自己。”这说明人生在世,谁也不能离群独居,所以怎样与他人打交道就显得尤为重要。父母把孩子放在各种场合,让孩子有勇气去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自己摸索和人打交道的技巧,这是奠定孩子们一生事业成功的基础。孩子虽然很小,但有些能力是惊人的,做父母的不能一味认为孩子还小,怕生很正常,而纵容孩子躲在自己的臂膀之下。每一个人在走出父母的怀抱之时都是怯生生的,都对新鲜的世界充满恐惧,但父母要告诉孩子,你已经是个大孩子了,你拥有独立和别人打交道的能力了。父母要尽量多带孩子到一些陌生的环境,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一些任务,从而培养他的胆量和交际的能力。3、鼓励孩子帮助父母做家务,增强自理能力和责任感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家务劳动能增加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家长总说孩子独立性差,其实是家长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不管孩子多小,但他是一个独立的人,需要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对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很重要。家务劳动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在家庭中,家长应该有意识地让孩子感受到他也是家庭当中的一分子,有责任和义务为这个家做些什么,擦桌子,洗菜,扫地这些家务劳动是他的义务,而不是帮别人干活。要让孩子感到自己是有用处的,这样就会让他产生自豪感和责任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接触面的扩大,这种责任心和自豪感会不断地增长和扩大。4、让孩子懂得承担责任,培养担当意识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不少孩子在面对错误时,强调理由,推卸责任的多,主动认错,勇于担责的少;面对困难时,选择逃避,绕道而行的多,直面困难,解决困难的少;面对作业,被动应付,字迹潦草的多,积极主动,按时按量完成的少,实际这是孩子责任心不强,不能勇于担当,逃避心理的具体表现,对孩子将来的发展会造成诸多的影响,对孩子身心健康极为不利。它会导致孩子对事物的认识存在偏激,在成长过程中不能从自身找原因,不能主动活泼地发展,不敢直面困难,缺乏解决困难的勇气,出现信念不坚定、意志力减退、学习被动应付、生活萎蘼不振等现象,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出现埋怨他人,仇视社会,怨恨社会不公,向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转化。孩子喜欢逃避责任,主要是由于缺乏信任感造成的。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父母给孩子的关爱和理解过少,不信任自己的孩子,经常对他们实施情绪冷暴力,那么孩子会受到误导,从而在潜意识里形成一种 “我要是敢承担责任,一定会没有好果子吃”的观念。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有意识地撒谎,有意识地去推卸责任,会形成畸形的人生观,就连心理上也会出现问题。而一旦遇到什么事情,就会千方百计寻求推卸责任的方法,让自己免于受到惩罚。此外,如果家长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凡事由家长说了算,让孩子只有听话的份,那么孩子就会下意识地把决定权交给父母,每当遇到什么事情,都会想让父母来做出决定,让父母去帮助他们承担责任。孩子意识到自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会担当,父母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要知道,孩子的良好习惯都是长期教育养成的结果,所以,父母一定要以身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