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三次高考诊断考试试卷_第1页
高三语文第三次高考诊断考试试卷_第2页
高三语文第三次高考诊断考试试卷_第3页
高三语文第三次高考诊断考试试卷_第4页
高三语文第三次高考诊断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第三次高考诊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三下深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百年前,京张铁路打破了国外对中国人不能自建铁路的;百年后,我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智能高铁京张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它是保障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工程,成为中国铁路技术的集大成者。( )。零件是否老化、路基是否沉降、照明是否损坏,工作人员都能。京张高铁的智能化运营为旅客通行提供了更服务。乘客到站后,智能机器人可以贴身导航、搬运行李;有了智能系统,乘车流程也大大简化,乘客可通过电子客票、刷脸进站。智能化运营、智能化服务,大大了行车安全性与乘车舒适度。“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紧握詹天佑百年京张的接力棒,中国高铁正在续写着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断言一目了然人性化提高B . 预言一目了然个性化增加C . 预言了然于胸人性化提高D . 断言了然于胸个性化增加(2)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它是保障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工程,被誉为中国铁路技术的集大成者。B . 它是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保障,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工程,成为中国铁路技术的集大成者。C . 它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工程,也是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保障,被誉为中国铁路技术的集大成者。D . 它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工程,也是保障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成为中国铁路技术的集大成者。(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京张高铁为沿线实时“体检”,借助北斗卫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B . 京张高铁应用北斗卫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来为沿线实时“体检”C . 北斗卫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帮助京张高铁为沿线实时“体检”D . 基于北斗卫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京张高铁为沿线实时“体检”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9高二下安康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行会制度是中国古代城市中的主要经济组织之一。行会制度形成于唐代,明清时期达到了繁荣。由于城市民间工商业的发展,封建统治者出于对工商业者的管理和征敛的需要,设立行会,“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行是按各手工业,商业的行业而设立的,故有“行”之名。行会制度即是监督工商业者“合法”经营,贯彻统治阶级管理工商业者的意图、向官府缴纳税赋的工具。城市行会制度的产生,说明了城市工商业的空前发展。没有城市经济的繁荣,就没有行会制度成长的前提条件。城市工商业的活跃,客观上需要行会制度在官府与工商业者之间进行直接沟通,工商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经营者也需要有自己的专门组织,到了明清之际,行会真正成为工商业者的组织,有的称会馆,有的称公所、行、帮。明清时代,随着商品生产的扩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工商业者实力的增强、社会地位的提高,手工业者之间,商人之间竞争日益加剧,于是,他们各自组织行会,行会内部是减少竞争,统一协调,行会外部是保护自身利益,防止外来竞争者侵犯自己的权利。这种行会实际上是工商业者的自发组织,民间组织,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它们代表本行业,本部门或本地区工商业者的利益,内部具有一套制度,行规,其利益具有一致性,共同对外,具有强烈的利益自我保护色彩和排外性。明清时代一些同业公会工商业会馆,商人帮会,如激州商会,洞庭商会,具有相当大的活动能量和社会影响。明清时期,在东南沿海出现了许多中小型城市和大型城市,一批有相当影响的市镇也崭露头角。这些城镇型社区,既是政治、文化中心,又是经济中心,商业十分活跃,市场连接海内外。城市手工业、商业的规模扩大,分工细化,打开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崭新局面。牙行和牙人在商业市场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工商业会馆、公所纷纷建立,交换活动中货币的作用日益广泛,手工业工场涌现,自由劳动力市场在城市中出现,手工业工场中雇佣关系形成。总之,这时的资本主义因素在一批城市和一些市镇中萌芽。明代后期的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与西方封建城市不同的是,我国封建城市中的绝大部分居民是官僚、地主、军人等消费人口,工商业者不占多数。汉代王符说过;“今察洛阳,浮末者什于农夫,虚伪游手者什于浮末。天下百郡千县,市邑数万,类皆如此。”所谓“农夫”,是指农村居民,“浮末”是指工商业人口。可见,洛阳城工商业者比“游手”还少,再加上官吏,军队,工商业者的比例在城市中更少了。开封城中虽也有“九市之富,百廛之雄,越南海贾,朝盈夕充”,但城内到处是“天姬之馆,后戚之里,公卿大臣之府,王侯将相之第”,大量消费人口充斥城市,即使带来城市的繁荣,也只是虚假的,没有根基的。(摘编自邹农俭中国农村城市化研究)(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行会制度形成于唐代,明清时期达到了繁荣它的成长离不开城市经济的繁荣。B . 行会是工商业者的自发组织,民间组织,它们主要是为各行业自身的利益服务。C . 明清时期,货币交换、雇佣关系等资本主义因素在一批城市和一些市镇中萌芽。D . 明代后期的苏州,纺织业内分工明显细化且相对固定,工匠按天数来计算工资。(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从产生背景看,行会制度的产生既是工商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封建统治者对工商业者管理和征敛的需要。B . 从存在形式看,行会是一种专门组织,曾经有会馆、公所,行、帮、公会,商会等称谓,内部具有一整套制度与行规。C . 从发挥职能看,行会是官府与工商业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工商业者保护自身利益、提升竞争力的一种工具。D . 从长远影响看,行会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与繁荣,导致城市手工业、商业的规模扩大,打开了商品经济发展新局面。(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为古代城市中的主要经济组织之一,行会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独有产物,有一定的封建特性。B . 明清时期,工商业者各自组织行会,解决同业矛盾,保护同行利益,行会具有强烈的利益自我保护色彩和排外性。C . 行会及其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某些时期具有相当大的活动能量和社会影响。D . 中国封建城市中的工商业者人数在城市居民总数中只占很小的比例,绝大部分是消费人口,与西方封建城市不同。3. (9分) (2018高一上成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18年1月2,支付宝发布2017年全民账单。数据显示,去年全国5.2亿支付宝用户移动支付占比为82%。据统计,2017年,全国超过30个城市的公交、地铁先后支持支付宝;2亿多市民通过支付宝城市服务“窗口”共办理社保、交通、民政等12大类100多种服务;4000多万户小商家利用二维码贴纸实现收银数字化。移动支付城镇市场空间广阔。县城的移动支付用户占比为19.6%,省会城市占比为19.0%,农村地区占比为17.0%。(摘编自新华网2018年1月3日报道)材料二:2014一2020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材料三:所谓的条码支付,是指银行或支付机构应用条码技术,实现收款人、付款人之间货币资金转移的业务活动。出门打车,掏出手机扫一扫车上的二维玛,轻松支付车费;下馆子吃饭,手机上的二维码被收银员扫码枪扫了后,立马埋单走人扫码支付手段,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近年来条码支付业务快速发展,在小额、便民支付领域显现出门槛低、使用便捷的优势,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同时,条码支付的技术实现方式和业务风险相对传统银行卡支付具有其特殊性,部分市场机构在业务开展中也存在扰乱公平竞争秩序、支付风险防范不到位等问题。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促进条码支付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印发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并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摘编自新浪网2017年12月28日报道)材料四:据介绍,我们进行扫码支付时,手机或者商户的收银机每次生成的条码都是不同的,对于这种动态条码支付,人民银行规定,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其中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可以自主约定每天的累计交易限额;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但其中不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5000元;采用一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1000元。而对静态条码支付,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商户贴在墙上或者打印好的二维码支付,无论采取什么交易验证方式,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若个人客户需更多条码支付额度,可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方式对交易进行验证。在不少移动支付用户看来,出台针对二维码支付的相关管理规范,在对日常使用影响降到最低的情况下大大提升了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无疑是一件从用户角度出发的“大好事”。(摘编自南方日报2018年1月4日报道)(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据材料一可知,移动支付在大众中应用广泛,市民坐在家中也能享受多种便利服务。B . 据材料二可知,从移动支付用户同比增长走势来看,2020 年将是 2015 年的两倍多。C . 条码支付在促进移动支付普及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现象。D . 新规无疑让条码支付更安全了,但对于部分消费的支付模式将会有一定的影响。(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近年来,移动支付的方式已悄然涉及城乡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支付与以往新事物的发展局面一样,在我国表现出巨大的城乡差异。B . 新要求实施后,如果在饭店里吃了顿600元的大餐,消费者可以扫饭店的静态条码付款,也可以让收银员扫消费者手机上生成的动态条码。C . 根据材料二图表中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可知,随着移动支付的逐渐普及和应用场景拓展,预计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持续稳定增长。D . 央行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对扫码支付进行限额管理,采用动态条码支付时,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3) 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请概括说明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 4. (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郁达夫:一个人的旅程卞流光郁达夫少年即负文名。他对自己的期待很高。从他的诗中,可以感觉到他认为自己早晚会成名。扬名海内的沉沦发表时,郁达夫不到26岁。可是他等这一天仿佛等了好久。郁达夫属于早慧的人,因为三岁丧父,他的童年生活是孤寂的。记忆中,母亲经常奔波在外,祖母每天念经礼佛。这在一个小孩的心中播下了孤寂的种子。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从私塾到新式小学到中学,郁达夫的成绩一直优异,性格却越来越孤僻,这两者好像相辅相成,形成了他既自负又自卑的矛盾性格。1913年17岁的郁达夫东渡日本,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留学生涯,除了积极广泛的学习本领外,孤寂和落寞再次强烈地包裹了他。他曾给一个叫隆儿的女孩做过这样的诗句:几年沦落滞西京,千古文章未立名。感情上的不顺,志向的难酬,这是他一生焦虑的开始。1922年回国后,接触到中国现实后,郁达夫跟许多海外回来的知识分子一样,有一种幻灭感。还乡记这样写道:我一边走一边想起了留学时代在异国的首都里每晚每晚的夜行,把当时的情状和现在在中国的死灭的都会里的流离的状态一对照,觉得我的青春,我的希望,我的生活,都成了过去的云烟。沉沦的风行海内并没有给郁达夫带来实质性的改变。经济上照样无法立足,还引来无数的误解和谩骂。回国后一直到1927年僻居上海,郁达夫挣扎在大学教职和作家、杂志编辑两种身份之间。回国伊始,郁达夫一边在安庆教书,一边写作、编杂志,然后又因为生计无着,再去教书。这样来来回回有三四次,为饥寒的驱使,乞食四方,车无停辙。这个时候郁达夫写过一系列文章,如还乡记、还乡后记、南行杂记和感伤的行旅,给读者一个飘零的旅行者的背影。1926年春,时在广州的郁达夫接到远在北京的儿子龙儿病危的电报,仓惶北归,却还是没来得及见儿子一面。多年来的奔波漂泊的苦楚,一下子汩汩而出。他在散文一个人在途上的结尾这样写道:现在去北京远了,去龙儿远了。自家一个人,只是孤零丁的一个人,在这里继续此生大约是完不了的漂泊。如此凄凉的自况,孰料却成为他一生的谶言。感情上的连连受挫,加重了他的流离感。1927年与王映霞相遇之前,郁达夫放浪形迹流连酒楼歌馆。检点青衫旧泪痕,歌场到处有名存。然而其背后的孤苦和辛酸,恐怕十倍于他的放纵吧。与王映霞的结合,让他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觉。朝来风色暗高楼,偕隐名山誓白头。好事只愁天妒我,为君先买五湖舟。郁达夫拒绝了鲁迅的劝阻,从上海移家杭州。过起来了半名士半隐士的家居生活。然而好景不长,与国事一样,家庭同样遭遇风雨?飘摇。备受打击的郁达夫此时应该是很绝望的,从他的选择可以看出:只身去国,自我放逐。投荒大似屈原游,不是逍遥范蠡舟。忍泪报君君莫笑,新营生圹(坟墓)在星洲。见过郁达夫临难前的最后一张照片。那沧桑的面容,蜷曲凌乱的发须,几乎让人难以辨识。他的一生,仿佛是一次一个人的旅程。不管是选择还是命定,郁达夫没有回头。郁达夫的性格中有一种自我毁灭的气质。他的沉沦、颓废、软弱、自卑、自我暴露,掩盖不了其率真赤诚对这个社会强大的冲击力。郁达夫有许多缺点,这些缺点让人恨,也让人爱,因为这就是他。终其一生,他没有屈服改变过,哪怕这漫漫旅程,他必须一个人走。(1) 作者说“他的一生,仿佛是一次一个人的旅程”,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概括。(2) 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独特,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我们学过的故都的秋,就体现了他的创作特点。结合文中提到的他的其他作品,谈谈对你的写作有怎样的启示。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5. (11分) (2017高一上金华月考)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谏逐客书李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人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问,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1) 对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过:错B . 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适:舒适C .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让:推辞,抛弃D . 藉寇兵而赍盗粮兵:士兵(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 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 .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 .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相与枕藉乎舟中D . 却宾客以业诸侯醉则更相枕以卧(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门见山,先亮出观点,反对“逐客”,然后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论证用客籍之士的理由,论说充分深刻,令人信服。B . 第三段作者用重笔浓墨,铺张排比,列举秦王所喜爱的大量生活享用,以非凡的勇气抨击秦王骄奢淫逸,可谓反腐“上无禁区”。C . 作者善用比喻,如用秦王取物的态度比喻说明取士的态度,用“泰山”“河海”比喻说明君王应有的气魄,增强了议论的形象性和说服力。D . 全文在逻辑关系上步步推进,层层深化:时间上由远到近,推移有序;谈逐客的危害,程度由轻到重,步步升级。(4)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蚓无爪牙之利,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 (7分) (2017高二上天水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春晚书山家屋壁(其二)唐贯休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注】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鸂鶒(x ch):一种像鸳鸯的水鸟。柘(zh):一种树(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一,二两句诗描绘了一幅静谧安恬的田园之景,诗人颂扬村民勤劳智慧之意俱在其中。B . 四两句诗描绘了美好和谐的农家生活,寄托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C . 后四句塑造了包括作者在内的四种人物,虽然着墨不多,可是人物形象栩栩如生。D . 此诗给人清新健美之感,在晚唐绮丽纤弱的诗风中,本诗可谓独树一帜。E . 诗中第六句孩童的形象特点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中儿童形象特点是一致的。(2) 牧童和山翁各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7. (3分) (2015高二上南城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在论语中,孔子用“_,_”两句表明了“思”与“学”的关系。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在陈情表中,李密以乌鸟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_,_”。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_,_”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8. (5分) (2019高一上南宁月考) 下列各句中,引号里的内容均存在表达不当之处,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故宫博物院文物失窃案被警方侦破后,故宫方面向北京警方赠送了一面锦旗,内容为“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就学术风波一事,翟天临在微博道歉说:“参演一系列影视作品后,我开始飘飘然。这种不良心态被我带入到论文写作过程中,促使我内心始终心存侥幸。”热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第一集中,盛纮嫁女,客人对其说:“恭喜啊,小女嫁了个好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