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测试_第1页
高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测试_第2页
高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测试_第3页
高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测试_第4页
高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答案的序号抄写在第II卷首的答题表格内。)1、歌曲我的中国心唱到:“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这充分说明维系广大海外华人对祖国深厚感情的纽带主要是 A.宗教信仰 B.财产制度 C.血缘关系 D.政治态度2、“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A、都服务于周王巩固统治的需要 B、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都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D、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4、按西周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 B、 C、 D、5、有学者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时代。其中“封建时代”对应的是A.炎黄时期 B.西周 C.秦朝 D.西汉6、汉初实行的是A郡国并行制 B州县二级制C道州县三级制 D路州县三级制7、开创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的朝代分别是 A、秦朝和唐朝B、秦朝和隋朝 C、秦朝和元朝D、唐朝和元朝8、郡县制与分封制最主要的区别是 A、郡、县与诸侯国的大小不同B、郡守、县令与诸侯王的权力不同 C、郡守、县令与诸侯王的产生方式不同D、郡、县与诸侯国的作用不同9、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10、中国古代某一朝代初期,地方行政区划方面出现如下图(图1)所示情况。这一朝代应是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11、下列哪项不是隋唐三省制的优点 A、三省职权划分分明,分工合作 B、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C、不易出现大权独揽的宰相 D、更能发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权功能12、秦汉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趋势是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分散地方官吏权力,防止割据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渐趋严密 A、 B、 C、 D、13、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策略之一是 A、召开政事堂会议,完善三省六部制B、设众宰相,分割相权C、以六部分割相权 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统领六部14、宋代副宰相的名称是A御史大夫B尚书省C参知政事D中书令15、明宣宗时,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权利称A奏报权 B决策权 C票拟权 D顾问权16、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A中书省 B枢密院 C六部 D宣政院17、元朝时,不属于中书省管辖的地区是 A、陕西 B、云南 C、河北 D、河南18、“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院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我朝”指的是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19、下列中央官制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中外朝制 内阁制 A、B、C、 D、20、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与废除体现了 A、国家统一的需要 B、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C、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 D、政令统一的需要21、中国现行省制开创于 A、汉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22、削弱相权是加强皇权的手段,下列不能起到削弱相权作用的是 A、汉朝设立的“中朝”机构 B、唐朝实行的三省六部制 C、元代设的中书省 D、明代废除丞相,设内阁23、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的“制度”是指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24、标志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A宰相制度的废除 B雍正帝设置军机处 C明朝内阁制建立 D“议政王大臣会议25、明史专家吴晗曾这样描述中国古代君臣关系:在宋以前大臣“坐而论道”,从宋太祖以后 “站而论道”,到了明代只能“跪奏笔录”。这种变化说明古代中国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是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B.中央集权日益加强C.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D.丞相被废,六部地位极低答案卷姓名 号数 评分一 、选择题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非选择题50分(26题12分 27题20分 28题18分)26、西周时期,有一个诸侯王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后来他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有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数十年后,这位诸侯王死去。请问:他的王位和家业应该由谁继承?如果是现在,这位诸侯王的遗产又该怎样划分?(8分)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各起了怎样的积极作用?(4分)27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皇帝 门下省 尚书省 中书省 工 刑 兵 礼 户 吏 部 部 部 部 部 部材料二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材料三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蘑曝杂记请回答: (1)材料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了什么作用?三省中门下省的职能是什么?6分 (2)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6分 (3)材料四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8分 28、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道矣。”唐朝、北宋、明朝统治者为防范相权过重,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其方式和结果如何?(18分) 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CBBCBACCABDAB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CCDCCABBCDBA 26、答:(提示)按照当时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的法则,这位诸侯王的王位应该归其妻子生的儿子(即小儿子),家业主要也是留给其妻子生的儿子,但大儿子(即妾生的儿子)也可以分得一定的家业。如果是现在,这位诸侯王的遗产应该分别由其大、小儿子和女儿按赡养义务的履行程度平等进行分配。积极作用:分封制巩固了周朝的统治,扩大了疆域,开发了边远地区;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27(1)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门下省掌管国家政令的审批。(2)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设置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实行行省制是为了对全国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3)职能是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作用是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反映了明清时期封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