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装置操作规程_第1页
丙烯装置操作规程_第2页
丙烯装置操作规程_第3页
丙烯装置操作规程_第4页
丙烯装置操作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丙烯装置丙烯装置 操作规程操作规程 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一零年一月二零一零年一月 丙烯装置操作规程 第 2 页 共 50 页 目 录 碱脱碱脱硫硫操作规操作规程程.3 3 第一章 概 述.3 第一节:脱硫岗位工艺控制流程.3 第二节:主要设备的规格型号.4 第二章:脱硫岗位开工及停工方案.4 第三章:脱硫岗位操作.7 第四章:事故处理.10 气体分馏操作规程气体分馏操作规程.1111 第一章 概 述.11 第一节 气体分馏及 MTBE 装置简介 .11 第二节 气分工艺流程说明 .12 第三节 主要设计参数 .13 第四节 气分岗位操作工艺条件及馏出质量指标 .15 第二章 气体分馏岗位开工方案.16 第三章 气体分馏岗位操作法.21 第四章 气体分馏岗位停工方案.27 1.21.2 万吨年万吨年 MTBEMTBE 醚化操作规程醚化操作规程 .2828 第一章 装置概况.28 第一节 概述 .28 第二节 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 .30 第二章 MTBE 岗位开工方案 .31 第三章 岗位操作法.34 安全技术规程安全技术规程.3737 附录一 气分-MTBE 装置设备表 .46 附录二 气分-MTBE 装置热电偶编号表 .46 附录三 气分-MTBE 装置安全阀表 .49 丙烯装置操作规程 第 3 页 共 50 页 碱脱硫碱脱硫操作规程操作规程 第一章第一章 概概 述述 第一节:脱硫岗位工艺控制流程第一节:脱硫岗位工艺控制流程 流程说明流程说明 自乙醇胺脱硫后来的液化石油气进入装置液化气缓冲罐 V101,经液化气增压泵 P101A/B 打至预 碱洗塔 T101 底部,液化气在静止的碱液中分散上升,上升过程中脱硫除微量硫化氢,碱液定期排放, 定期补充。 脱除硫化氢后的液化气自压作用下与自液化气碱洗泵 P102A/B 来的碱液共同进入混合器 1,充分 接触后进入液化气碱液分离器 V102,脱除硫醇后的液化气自 V102 自压出来与软化水共同经混合器 2 混合,洗去携带的微量碱液后进入水洗沉降罐 V103,液化气自罐顶自压至气分原料罐 V201,含碱污 水自罐底排出。 自液化气碱液分离器底部出来的碱液经换热器预热后与非净化风通过混合器 3 混合进入氧化塔 T102 底部,硫醇被氧化,反应产物进入二硫化物分离罐 V104,尾气自罐顶排至低压瓦斯线,再生的 碱液由碱洗泵 P102A/B 加压经换热器冷却后循环使用。 丙烯装置操作规程 第 4 页 共 50 页 第二节:主要设备的规格型号第二节:主要设备的规格型号 1、塔容器 序号设备号设备名称规格容积 1T101预碱洗塔12.7 2T102氧化塔12.7 3V100A卸碱罐 250015008006 3 4V100B/C碱液罐 280050008 37.5 5V101脱硫液化气缓冲罐 2600742018 30 6V102液化气碱液分离罐 2000910814 27.62 7V103液化气水洗沉降器 2000810814 25 8V104二硫化物分离罐 1600540410/12 13.6 9V105催化剂碱液配制罐 120047008/10 5.2 10V106碱渣罐 140038008/10 5.4 10V107软化水罐 1200440010 5.4 2、换热器 序号设备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 1E101碱液加热器BES500-4.0-30-3/19-4 2L101碱液冷却器BES500-4.0-30-3/19-4 3、机泵 序号设备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台数 1P100卸碱泵80FB-151 2P101液化气进料泵 65AY100*2 2 3P102碱液泵 50AY80*2 2 3P102碱液泵 50AY80*2 2 3P102碱液泵 50AY80*2 2 第二章:脱硫岗位开工及停工方案第二章:脱硫岗位开工及停工方案 (一)(一) 、开工前大检查、开工前大检查 1、检查各设备管线、人孔、法兰、安全阀、采样阀、放空阀是否安装正确。 2、检查所有机动设备是否处于试车备用状态。 3、检查螺栓紧松情况及垫片是否合适。 4、检查水电汽风辅助系统。 (二)(二) 、蒸汽吹扫、蒸汽吹扫 1、吹扫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1)避免将脏物吹入调节阀、流量计、泵体、换热器内以免堵塞。 (2)机泵出入口、调节阀、联系保全、仪表断开。 (3)联系仪表拆所有流量计。 (4)引蒸汽要慢、注意脱水、防止水击。 丙烯装置操作规程 第 5 页 共 50 页 (5)严格按吹扫流程吹扫。 (6)注意压力表、液位计引线是否吹通扫净。 (7)吹扫完成后,把管线内存水和设备内存水放净。 2、吹扫流程 、V101 入口引蒸汽V101顶底放空 安全阀付线去火炬放空 P101 入口拆法兰放空,同时拆清过滤器 P101 付线脱硫进料调节阀付线T101 拆调节阀放空 顶底放空 安全阀付线去火炬放空 T101 扫净后混 1 拆开放空V102(见下面) V106 放空 软化水线自阀门上或下拆开放空 V102 顶底放空 安全阀付线去火炬放空 混 2 V103 顶底放空 扫完后拆清 安全阀付线去火炬放空 V103 液控阀付线去污水沟 去 V201 拆调节阀放空 碱渣线至 V106 放空 V102 液控阀付线E101 付线混 3T102 拆调节阀放空扫完后拆清 、T102 给汽T102 顶底放空 软水线 碱渣线去 V106 放空 混 3 扫完后拆开清理 V104顶底放空 拆调节阀放空 顶线至 V104 压控付线至火炬放空 软水线 碱渣线去 V106 放空 P102 入口拆法兰放空P102 付线P102 出口拆法兰放空 拆过滤器 L102 付线 至 T101 底部放空 碱液流量控制阀V102 拆调节阀放空 、非净化风 引入装置各用风点拆法兰放空 、软化水线 引软化水进装置,各用水点拆阀门放空 (三)水冲洗流程(三)水冲洗流程 丙烯装置操作规程 第 6 页 共 50 页 清水 循环水V100BCP102AB V105 排污水 T101 P101AB V101 V102 T102 V104 T101-V103 V201 P201AB 拆过滤器放空 注意: 1、各塔罐污水变清后冲洗各塔罐相连的管线,具体冲洗流程见吹扫流程。 2、水冲洗结束联系仪表连好流量计、调节阀、联系保全联好泵出入口。 (四)蒸汽赶空气(四)蒸汽赶空气 顶放空 顶放空 顶放空 V101 给汽P101 付线T101V102V103V201 底放空 底放空 底放空 说明: 1、给汽要缓慢,排凝。 2、各低点放空阀见汽后关闭。 3、罐内可憋至 0.10.15Mpa,停止进汽,等待瓦斯置换蒸汽。 4、赶完空气后,V101、T101,给汽点吹扫蒸汽,阀前打盲板。 (五)开工(五)开工 1、引液化气置换蒸汽 、自乙醇胺脱硫系统引液化气进 V101, 流程为: 乙脱V101 P101 付线T101 V102 V103 放火炬 1020 分钟。 、注意各低点脱水,见瓦斯后立即关闭,并且防止液化气串入其他系统。 、检查好所有切断阀,防止互串,V102 低根部阀关好。 、放净水后可憋压至 0.30.4 Mpa。 2、收碱建立碱循环 、开 P102 自 V100BC 向 T101 装碱至界位 20。 、V105 配制好 20催化剂碱液,启动 P102 向 V102 装碱至 30,然后打开底部去 T102 阀,向 T102、V104 装催化剂碱液,V104 液位控制在 20然后改好流程,建立碱循环,碱循环量在 1.5t/h 左 右。 流程为:V104 P102 V102 T102 补充: 、开 P103 软化水泵,向 T101 注入软化水 10,再经补碱线向 T101 注入 30浓度的碱液至 T101 上玻璃板 75界位。 、向 V102、V104 内补入软化水 20界位,再启动 P102 由 V100BC 向 V102、V104 系统补入浓度 为 30的新鲜碱液,控制好 V102 及 V104 的界位,建立碱循环,碱循环量控制在 3 t/h 左右。 流程为:V104 P102 V102 T102 3、进料 引液化气至 V101,待液位至 40时,启动 P101 向 T101 进料,开始进料时可控制在 2.0t/h 左右, 然后缓慢提量。 4、水洗 引软化水进装置,建立水洗,水烃比控制在 0.20.3 左右。 5、供风 丙烯装置操作规程 第 7 页 共 50 页 引净化风至混 3,量大约控制在 12NM3/h 6、碱液以界面变化可灵活补充,运转 2 小时后脱后取样,分析总硫含量。 (六)停工(六)停工 1、正常停工步骤(不退料) 、停进料 V101 空时停 P101,切断进料,关进料调节阀手阀。 、停水洗 关软化水水流量调节阀手阀。 、停净化风 切断氧化风 、停碱循环 关 V102 界位控制阀,停 P102。 2、需退料时 、V102、V104、T102、T101 内碱液退至 V106,退出装置。 、P101 给水,向 T101 注水顶液化气至 V201。 流程为 P101 T101 V102 V103 V201 3、紧急停工步骤 、停 T101 进料。 、停水洗。 、停净化风。 、停碱循环,注意关好 V102 至 P102 切断阀,防止瓦斯互串。 第三章:脱硫岗位操作第三章:脱硫岗位操作 1、 液化气脱硫醇效果的影响因素及调整? 、剂烃比的变化 通过调节催化剂碱液循环量 、处理量的变化 稳定进料量,提降量时要慢 、碱注液浓度变化 一般在 630。 、催化剂碱液中 Cat 含量 可根据产品质量酌量添加 、碱液位变化 不能过低,影响脱硫醇效果 2、 T101 脱 H2S 效果不好对脱硫醇系统的影响。 如 T101 脱 H2S 不好,H2S 与 NaOH 生成 Na2S,在 T102 中不能再生,使催化剂碱液活性降低,碱液 浓度下降,产品质量不合格,增加碱液消耗,并且导致换碱频繁。 3、 什么情况下需换碱? 、T101 脱硫后带 H2S 时,T101 需换碱。 、V102 碱循环系统催化剂碱液浓度低于 5时需换碱。 4、 氧化风是如何控制的? 、氧化风量一般控制在 12 NM3/h 左右,以分析尾气含量不大于 20位依据可酌情调节风量大 小。 、风量过大,尾气易带碱,造成碱液消耗及风的动力消耗,风量过小,满足不了再生的要求。 5、T101 顶带碱原因有哪些? 、进料量大幅度波动。 、处理量过大超负荷。 丙烯装置操作规程 第 8 页 共 50 页 、碱液循环量过大。 、系统压力大幅度波动。 、T101 液位过高。 、碱液性质差,造成碱液乳化。 6、影响脱硫醇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剂烃比的变化。 、通风量的变化。 、原料含硫醇量的变化。 、原料处理量的变化。 、碱液浓度的变化。 、催化剂碱液的活性。 、碱液位的变化。 7、V102 液位过高或过低操作有何影响? 、V102 液位过高,则塔顶易带碱。 、V102 液位过低,则影响脱硫醇效果,并且液化气易串入 T102 系统。 8、原料含硫醇量的变化对操作有何影响?如何调整? 原料含硫醇量上升,增大了 T101、T102 的负荷,则需增大剂烃比,通风量,并适当提水烃比,尽 量保证产品质量合格,反之。 9、T101 顶压力的变化对操作有何影响? T101 压力高,有利于脱硫醇,但处理量降低,设备投入大。 T101 压力低,烃易带碱,影响产品质量,碱液消耗大。 10、剂烃比过大活过小对操作有何影响? 剂烃比大,脱硫醇效果好,但过大,烃易带碱,并增大了 T102 的负荷,使催化剂碱液活性下降, 影响脱硫醇效果。剂烃比小,则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剂烃比在 0.2-0.6 之间(质量比) 。 11、影响再生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再生温度。 、碱液循环量。 、通风量。 、进入 T102 碱液含硫醇的量。 12、通风量的变化对操作有何影响?通风上限是多少? 通风量打,则碱液再生效果好,但过大,有可能造成尾气带碱或二硫化物,也有可能造成硫化铁 自然,再者能耗会增加。 通风量小,则碱液再生率低,催化剂碱液活性下降,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 上限一般控制在15Kg/h. 可分析尾气含氧量10,催化剂碱液活性的高低来控制通风量的大小。 丙烯装置操作规程 第 9 页 共 50 页 13、影响再生温度的因素有哪些?温度的变化对操作有何影响? 、加热蒸汽压力及量的大小。 、催化剂碱液循环量的大小。 再生温度的变化影响催化剂碱液活性,从而影响脱硫醇效果。 14、水烃比的变化对操作有何影响?上下限一般控制在多少? 水烃比大,则水洗效果好,但水烃比过大,造成精制烃易带水,而且增大了 T101 顶至 V101 间的 压降。 水烃比小,则水洗效果差,精制烃易带碱。 上限一般为 0.5,下限为 0.1。 15、R102 分离柱液位,R102 液位的高低对操作有何影响? R102 分离柱液位高,则尾气易带碱(或二硫化物)造成憋压。 R102 分离柱液位低,则尾气易排入 R103 中 R102 液位高,则二硫化物易带碱 R102 液位低,则碱液易带二硫化物,易造成碱液乳化。 16、影响 T101 顶压力的因素有哪些? 、处理量的变化 、原料温度的变化 、原料组成的变化 、R101 顶压力的变化 、水洗量的变化 、R102 界位控阀失灵 、仪表显示失灵 17、影响 T102 压力的因素有哪些? 、通风量的变化 、尾气调节阀失灵 、R102 分离柱液位的变化 、液位气串入 T103 系统 、碱液温度的变化 18、换碱条件是什么? 、剂烃比通风量均达上限 、碱液浓度5 、催化剂碱液活性80 、精制烃硫醇含量15ppm(或 40mg/m3) 19、换碱操作 、准备工作: A、在 R104 中配制好 15-20的 NaOH 碱液 B、在 R105 中配制好浓度为 6-16,催化剂含量为 100-200ppm 的碱液 C、改好退碱及收碱流程 丙烯装置操作规程 第 10 页 共 50 页 、换碱: A、把液化气切出装置 B、停水洗,停风,停碱循环,停热源 C、把 T101、T102、R102 底碱全部退出 D、将 R104 中的催化剂碱液用 P101 打入 T101 系统,各部液位至指标 E、收碱结束,建立碱循环 F、将液化气引入系统 G、T102 通氧化风,投水洗,投热源 H、调整操作至正常 、注意事项: A、退碱时,注意 T101 液位,防止液化气压入碱渣罐 R106 中 B、严格检查退收碱流程,严防跑窜 C、R102 分离柱液位达 40时排二硫化物 20、软化水中断,如何处理? 短时间中断,可用新鲜水代替软化水维持生产 若不能用其它水代替,则立即关泵出口阀,防止瓦斯倒串,据情降量或紧急停工 21、氧化风中断后如何处理? 氧化风中断后,T102 供风中断,碱液不能再生。 若短时间停氧化风,则降量维持生产,加强产品质量分析。 若长时间停氧化风,则紧急停工。 中断后,首先要关闭氧化风入 T102 风阀,防止倒串。 第四章:事故处理第四章:事故处理 1、停电 、局部停电,联系电工送电,据情调整 、全面停电,则按紧急停工处理 2、停水 、停软化水 a、 短时间可降量维持生产 b、 若长时间停水可考虑以循环水代替 、停循环水对本岗位影响不大 3、停风 、停氧化风,碱液不能再生,需紧急停工 、停净化风,按紧急停工处理。 4、停蒸汽 夏季对本岗位无影响 冬季注意防冻凝,伴热线低点放空 丙烯装置操作规程 第 11 页 共 50 页 10 万吨万吨年年气体分馏操作规程气体分馏操作规程 第一章第一章 概概 述述 第一节第一节 气体分馏及气体分馏及 MTBEMTBE 装置简介装置简介 本装置是由 10 万吨/年气体分馏和 2 万吨/年 MTBE 组成的联合装置。气体分馏装置以外购脱 H2S 后液化气为原料,经过本装置碱脱硫醇的液化气经脱丙烷塔(T201) 、脱乙烷塔(T202) 、精丙烯塔 (T203AB)依次进行分离后,得到产品纯度大于 99%的精丙烯(约 30%) 。分离出 C2及丙烯后的液化气 组分作为 MTBE 的原料进入预吸附器(F301) 、MTBE 反应器(F302AB)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其中的异丁 烯与甲醇反应生成 MTBE。反应后的产物进入 MTBE 精馏塔(T301)分离后,塔底成品 MTBE 进入 MTBE 产品罐,未反应的液化气在塔顶馏出后送入液化气罐区。 装置的过程控制采用 DCS 集散型控制系统。 丙烯装置操作规程 第 12 页 共 50 页 第二节第二节 气分工艺流程说明气分工艺流程说明 工艺流程简述工艺流程简述 经脱硫精制后的液化石油气进入气体分馏原料缓冲罐(V201),由脱丙烷塔进料泵(P20lA、B)经脱丙 烷塔进料换热器(E201)换热后,送入脱丙烷塔(T201)中部进料。乙烷、丙烷、丙烯组分由塔顶馏出,经 塔项空冷器(L201A、B),再进入冷却器(L202)冷却后进入脱丙烷塔回流罐(V202),冷凝液一部分由脱 丙烷塔回流泵(P202A、B)送回脱丙烷塔项作回流,另一部分由脱乙烷塔进料泵(P202A、B、C)送入脱乙 烷塔(T202)作为脱乙烷塔进料。脱丙烷塔底产品碳四,一部分经脱丙烷塔底重沸器 E202 加热为气相返 回脱丙烷塔(T201)中,另一部分与 T203A 底产品(丙烷)混合后经碳四、丙烷冷却器(L206)冷却后送至 醚化装置。 脱乙烷塔进料经进料换热器 E203(循环热水加热)进入脱乙烷塔中部,脱乙烷塔顶馏出物进入塔 顶冷凝器(L203),冷凝后进入脱乙烷塔回流罐(V203),不凝气放至高压瓦斯或液化石油气产品中,冷凝 液全部由脱乙烷塔回流泵(P203)送至塔顶作回流,塔底产品自压进入丙烯精馏塔(T203A)中部作为丙烯 精馏塔进料。 精丙烯塔分为两个塔,即丙烯精馏塔 T203A、T203B,由于塔盘数较多,因此两塔串联操作。T203A 塔顶气相进入 T203B 塔底作为上升的气相,T203B 塔底液相经精丙烯中间泵(P204AB)送至 T20A 塔顶作 回流。 T203B 塔顶馏出物进入精丙烯塔顶空冷器(L204A、B、C、D),再经过精丙烯塔顶冷却器 (L205A、B)冷却后进入精丙烯塔顶回流罐(V204),由精丙烯塔回流泵(P205A、B)一部分送至 T203B 塔 顶作回流,另一部分经精丙烯冷却器(L207)冷却后送出装置至成品罐区。T103A 塔底产品经碳四、丙烷 冷却器(L206)冷却后与脱丙烷塔底碳四合在一起送至醚化装置。 脱丙烷塔底重沸器(E202)采用蒸汽加热,凝结水回收至 V206 凝结水罐,送至 V107,代替脱硫水 洗用软化水;脱乙烷塔底重沸器(E203)及精丙烯塔底重沸器(E204A、B)均采用循环热水作为热源,循 环冷水返回热水循环罐。热水循环罐采用生物燃料车间分馏塔顶循、中段、稳定油及蒸汽加热循环热 水。 丙烯装置操作规程 第 13 页 共 50 页 第三节第三节 主要设计参数主要设计参数 1.1.原料性质原料性质 原料:液化石油气 项目C2丙 烷丙 烯异丁烷 正丁烷 丁 烯 异丁烯 反丁烯 顺丁烯 C5总 硫H2S 含量 V%0.735.5336.8317.133.9119.939.826.100.0235.20.0 备注总硫、 H2S单位是 mg/m3 2.2.物料平衡物料平衡 数 量 序号物料名称 收率 wt%Kg/h104t/a 备 注 (一)原料 1液化气1001250010.0 合 计1001250010.0 (二)产品 1C20.85106.250.083 2精丙烯34.994373.753.5 3C3、C464.1680206.417 合 计1001250010.0 3.3.装置物耗(包括装置物耗(包括 MTBEMTBE) 消耗量 单位耗量小时耗量 能耗指标(或燃料 低热值)项目 单位耗量单位耗量单位数值 单位 能耗 MJ/T 1新鲜水t/t0.2T/h2.5MJ/t7.541.51 2循环水t/t105T/h1316.67MJ/t4.19440 3软化水t/t0.01T/h0.133MJ/t 4电Kwh/t50.0Kwh/h625MJ/kwh12.56628 5蒸汽T/t1.5T/h18.833MJ/t3181.974773 6净化空气m3/t8.0nm3/h100.0MJ/m31.6713.36 7非净化空气m3/t1.0nm3/h12.5MJ/m31.261.26 合计5857.0 4.4.设计工艺参数设计工艺参数 名称(指标)项目或参数单位操作指标考核说明 T-201 进料温度TI-21025010 T-201 塔底温度TI-21051055 丙烯装置操作规程 第 14 页 共 50 页 T-202 进料温度TI2110405 T-202 塔底温度TI2112655 T-203A 塔底温度TI2117A5510 T-201 塔顶压力PIC2101MPa1.750.15 T-202 塔顶压力PIC2102MPa2.202.65 T-203B 塔顶压力PIC2103MPa1.750.15 T-201 进料流量FIC2102AL/h18000 士6000 T-201 塔底出料流量FIC2105 L/h 10000 士3000 T-202 进料流量FIC2106B L/h 9000 士4000 T-201 塔顶回流量FIC2104B L/h 20000 士5000 E-202 重沸器加热蒸汽流 量 FIC2103kg/h2000 士600 T-202 塔底出料流量FIC2108 L/h 9000 士4000 T-202 塔顶回流量FIC2109B L/h 8000 士2000 T-203A 塔底出料流量FIC2112 L/h 2000 士500 T-203B 塔底出料流量FIC2116M3/h65 士20 T-203B 塔顶回流量FIC2114T/h65 士20 精丙烯出装置流量FIC2115M3/h3 士1.5 E-203 加热热水流量FIC2107AT/h25 士10 E-204 重沸器加热热水流 量 FIC2118T/h150 士50 V-201 液位LI2101%50 士30 T-201 塔底液位LI2102% 50 士30 V-202 回流罐液位LI2104% 50 士30 T-202 塔底液位LI2105% 50 士30 V-203 回流罐液位LI2106% 50 士30 T-203A 塔底液位LI2107% 50 士30 T-203B 塔底液位LI2108% 50 士30 V-204 回流罐液位LI2109% 50 士30 5.5.化验分析项目化验分析项目 序号样品名称分析内容分析频数取样地点 1混合原料组成、硫化氢、总硫1 次/8hT-201 进料流量阀组 2T-201 顶气体组成1 次/4hT-201 顶回流阀组 3T-201 底出料组成1 次/4hT-201 底出料流量阀组 4T-202 顶气体组成1 次/4hT-202 顶回流阀组 5T-202 底出料组成1 次/4hT-202 底出料流量阀组 6T-203B 顶气体组成1 次/4hT-203B 顶回流阀组 7T-203A 底出料组成1 次/4hT-203A 底出料流量阀组 丙烯装置操作规程 第 15 页 共 50 页 第四节第四节 气分岗位操作工艺条件及馏出质量指标气分岗位操作工艺条件及馏出质量指标 一、原料要求一、原料要求 液化气中 C2含量3%(V) 液化气中 C5含量 3% (V) 碱脱硫后总硫含量 343mg/m3 二、分馏塔主要工艺条件二、分馏塔主要工艺条件 T201 顶压 1.750.15 Mpa T201 顶温 455 T201 底温 1065 T201 进料温度 5010 T202 顶压 2.402.65 Mpa T202 顶温 405 T202 底温 635 T203 底温 6515 T203B 顶压 1.750.15Mpa T203B 顶温 455 V201、V202、V203、 V204 液位 5030 T201、T202、T203A、B 底液位 5030 三、产品质量指标三、产品质量指标 T201 顶产品 碳四含量1.5% T201 底产品 丙烯含量1.5 T203A 底产品 丙烯含量1.0 T203B 顶丙烯纯度 98.00% 丙烯装置操作规程 第 16 页 共 50 页 第二章第二章 气体分馏岗位开工方案气体分馏岗位开工方案 一、开工前大检查一、开工前大检查 1.检查技改施工是否符合生产要求,是否具备开工条件。 2.检查各设备管线开口、人孔、法兰、安全阀、采样阀、引线阀、放空阀是否完毕。 3.检查所有的仪表、调节阀、热电偶、流量计等是否安装完毕好用。 4.检查所有机动设备是否处于试车投用状态。 5.检查法兰连接件松紧、垫片规格是否合适。 6.联系水电汽风辅助设备系统引入装置。 二、蒸汽吹扫试压二、蒸汽吹扫试压 1.吹扫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1)、吹扫引汽要缓慢,及时脱水,防止管线设备水击; (2) 、吹扫时安全阀、调节阀、流量计、过滤器均拆开走副线; (3) 、吹扫前冷换设备要停水、冷却水箱要放水; (4) 、吹扫冷换设备时,要一程吹扫,另一程放空,防止憋压损坏设备; (5) 、泵出入口法兰拆开,垫上盲板,让蒸汽从盲板上排出,以免杂物进入泵 体; (6) 、压力表、玻璃板液位计等仪表引线要吹扫干净。备用泵、付线、三通阀、 冷热流、支线等死角都要吹扫干净; (7) 、罐底放空线要随时检查、保持畅通; (8) 、逐条管线检查, 吹扫干净后,关阀停汽,务必把管线及设备内存水放净。 2.2.吹扫试压流程吹扫试压流程 (1) 、V201 系统 顶底放空 安全阀付线至火炬放空 V201 前给汽V201 P201 入口拆法兰放空 拆过滤器清污 P201 旁路线P201 出口拆法兰放空 T201 进料阀组E201 付线T201 拆调节阀放空 (2) 、T201 系统 顶底放空 安全阀付线至火炬放空 顶回流线回流控制阀付线P202 出口拆法兰放空 T201 底给汽拆调节阀放空 E201 付线 C4出装置控制阀L206 前放空 E201 前放空拆调节阀放空 底至退料阀组处放空 丙烯装置操作规程 第 17 页 共 50 页 顶馏出线L201 付线L202 付线进 V202 阀前放空V202 顶底放空 低压瓦斯线至火炬放空 安全阀付线至火炬放空 V202高压瓦斯线拆调节阀放空付线火炬放空 P202 入口拆法兰放空 P202 旁路线P202 出口法兰放空 (3) 、T202 给汽 顶底放空 顶馏出线L203 前放空走付线V203 安全阀付线去火炬放空 T202进料量控制阀组付线E203 付线P202 出口法兰放空 拆调节阀放空 T203A 进料阀组拆调节阀放空 E204 底放空 回流控制阀付线P203 出口法兰放空 拆调节阀放空 顶底放空 高压瓦斯线付线至火炬放空 拆调节阀 V203低瓦斯线至火炬放空 P203 旁路线P203 出口法兰放空 底部至 P203 入口法兰放空 (4) 、T203A 给汽 顶底放空 进料线进料流量控制阀拆调节阀放空 T202 付线T202 进料阀组处放空 T203A顶馏出线T203B 回流量控制阀付线P204 出口法兰放空 拆调节阀放空 丙烷出装置控制阀付线L206 走付线C3、C4出装置界区放空 拆调节阀放空 前放空 高压瓦斯线 (5) 、T203B 给汽 顶底放空 顶馏出线安全阀付线去火炬放空 T203B热旁路拆调节阀放空 L204 付线L205 付线V204 顶底放空 丙烯装置操作规程 第 18 页 共 50 页 回流量控制阀付线 P205 出口法兰放空 拆调节阀放空 L207 付线丙烯出装置界区放空 底至 P204 入口法兰放空 拆调节阀放空 顶底放空 高压瓦斯线去火炬放空 拆调节阀放空 V204低压瓦斯线至火炬放空 P205 入口法兰放空 热旁路阀组拆调节阀放空 (6) 、E201 E202 L202 E204 L203 退料线至退料阀组处拆法兰放空 E205 L205 E201 L207 3.3.吹扫注意吹扫注意 (1) 、吹扫前联系仪表拆调节阀,流量计、液位计引线,吹扫干净。 (2) 、拆泵出口加垫板隔离泵体。 (3) 、吹扫结束时调节阀可稍带扫一下(也可水冲洗时) 。 三、水冲洗三、水冲洗 1.1.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 、待设备降温后再注水,低点排空见清水后关; (2) 、管道系统水冲洗时,以最大流量进行冲洗,流速不小于 1.5 米/秒; (3) 、由设备内向外冲洗,见清水后关; (4) 、调节阀、流量计、泵体走副线、水净后可稍微冲洗; (5) 、冲洗奥氏体不锈钢管道时,水中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 25mg/L。 (6) 、水线、风线引自介质扫线,不再单独冲洗; (7) 、水冲洗完成后,拆清所有混合器、过滤器。 2.2.水冲洗流程水冲洗流程 P201 入口给水P201 旁路线V201 T201 进料阀组E201T201L201L202V202 回流控制阀组 V202P202AB拆过滤器 P202 旁路线T202 进料控制阀组T202 L203V203 丙烯装置操作规程 第 19 页 共 50 页 回流阀组放空 丙烷出装置阀组 T202T203AT203BL204ABCDL205ABV204P205 T203B回流控制阀组放水 P204 付线T203A 各塔、设备水满后由内向外冲洗,水冲洗流程可参照蒸汽吹扫流程。 四、蒸汽赶空气,瓦斯置换蒸汽四、蒸汽赶空气,瓦斯置换蒸汽 1 1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将高压瓦斯和低压瓦斯的流程贯通,打开出装置总阀。 (2)、所有冷却器停水,引瓦斯时要通冷却水,防止冻坏芯子。 2.2.蒸汽赶空气流程蒸汽赶空气流程 (1) 、V201 给汽 P201 入口见汽 顶底放空 P201 旁路线拆法兰放空 顶放空、底排凝 (2) 、T201 给汽 T201E201 付线进料阀组调节阀放空 底馏出线 L206 前见汽 顶馏出线 L201 L202V202 回流线 P202 出口 V202 见汽后,顶放空 10 分钟,憋压 0.4-0.6Mpa,停止注蒸汽 (3) 、T202 给汽 T202 顶馏出线 L203 V203 回流线 P202 出口P202 入口 底线至 T203A 进料阀组 V203 见汽后,顶放空 10 分钟,憋压 0.4-0.6Mpa,停止注蒸汽 (4) 、T203A 给汽T203B 进料阀组处 回流线 P204 出口 L206 丙烷出装置界区 (5) 、T203B 给汽L204 副线L205V204 回流线P205 出口 P204 入口 精丙烯出装置阀组 丙烯装置操作规程 第 20 页 共 50 页 V204 见汽后,顶放空 10 分钟,憋压 0.4-0.6Mpa,停止注蒸汽 3.3.瓦斯置换蒸汽瓦斯置换蒸汽 (1)、V201 引瓦斯P201 入口放空阀 安全阀付线至火炬 10 分钟放空 P201 旁路线放空见瓦斯 V202L202L201 副线T201回流线 P202 出口 碳四出装置阀组 L206 前放空 T201 进料线V201 V201 见瓦斯后,低点排凝,V201 顶低压瓦斯线向火炬放空 15 分钟。 (2)、待 T201 正常后,自 V202 引瓦斯至 T202 置换蒸汽 回流控制阀组 V202 P202 进料阀组 T202 L203 V203 低点排空 阀组及设备均低点排凝,见瓦斯关,高点放空,见瓦斯关 V203 见瓦斯后由低压瓦斯线向火炬放空 10 分钟。 (3)、待 T202 正常后,自 T202 底引瓦斯至 T203 P204 入口 T202T203A 进料阀组T203AT203BL204 副线L205V204P205 入口 回流线阀组P205 出口 低点排空 回流线P204 出口 V204 见瓦斯后由低压瓦斯线向火炬放空 10 分钟 瓦斯置换蒸汽结束后, 、V201、T201、T202、T203A、B 各塔底注汽点加吹扫盲板。 、E201、E202、E203、E204、L202、L203、L205、L206、L207 各换热器退料阀加盲板,退料阀组阀前加盲板。 、T202 副线放空后两端阀门加盲板。 五、开工步骤五、开工步骤 1.打开安全阀手阀,关系统内所有阀门。 2.联系仪表工,准备启用仪表。 3.联系机修,机泵处于备用。 4.联系化验室取样分析。 5.联系罐区准备收液态烃 。 6. L202、L203、L205、L206、L207 通循环水,E203、E204 循环热水走付线。 丙烯装置操作规程 第 21 页 共 50 页 7.当 V201 液位达 50时,开 P201 向 T201 进料,进料量控制在 7.0th 左右,打开返罐线,E202 慢引蒸汽缓慢升温至指标。 8.当 T201 底液位 50时,E202 缓慢引蒸汽升温,以 60/h 的速度升温至指标,同时调整塔压 (可使用热旁路)。 9.当 V202 液位达 50时,启动 P202 打回流,控制量大约在 8.0th 左右,此时产品不外送,打 全回流,争取顶产品尽快合格。 10.当温度、压力、回流建立正常后,当 T201 底液化气高于 80时可启用塔底碳四出装置阀,调 节出装置量。 11.当 V202 液位达 50,联系化验分析 T201 顶点产品质量,如产品合格,可根据 V102 液位调整 向 T102 进料。 12.T201 产品质量合格后向 T202 进料,根据 V202 液位适当调整进料量,当 T202 底液位至 50后 E203 用循环热水缓慢升温至指标。当 V203 液位达 50启动 P203 向 T202 打回流,据 V203 液位调整回 流量的大小,利用排不凝气调节阀控制好 T202 压力。 13.T202 操作正常后,T202 底液位至 80,引塔底产品向 T203A 进料,利用 T203A 中间进料口进 料。当 T203A 底液位至 50后,E204 缓慢引循环热水提温至指标,当 V204 液位达 50时,启动 P205 向 T203B 打回流,回流量控制在 25th 左右,当 T203B 底液达 70时,启动 P204 向 T203A 打回流, 据 T203B 底液位调整 T203A 塔回流量。 14.利用热旁路控制好 T203 压力至指标。 15.当 T203 各部分参数达指标后,V204 液位达 50%时,联系取样分析塔底产品质量,若合格可视 V204 液位情况向成品罐区送料。当 T203A 底液位 80以上后,可根据液位调整塔底出装置量。 16.当各塔操作正常后,产品质量合格后,可提量生产。 开工注意事项开工注意事项 (1)、在刚打回流时,回流量可适当小一点,根据回流罐液位逐步加大回流量至指标。 (2)、在刚进料时,各塔要打全回流,使产品质量较快地合格。 (3)、开工过程中,在第一个塔操作正常后,再向下塔进料,否则会造成下塔操作不正常。 (4)、塔底重沸器升温时,一定要慢,不能过快,防止重沸器漏。 (5)、引蒸汽要慢,防止水击。 (6)、产品出装置要联系好,防止跑、冒、串、漏。 第三章第三章 气体分馏岗位操作法气体分馏岗位操作法 一、气分岗位操作原则一、气分岗位操作原则 1.在生产过程中,确保各塔压力、液位平稳,流量无大幅变化,视产品质量及时调节塔底温度和 塔顶回流,确保精丙烯质量,提高精丙烯收率。 2.详细熟悉工艺流程及自动控制,经常检查工作状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操作波动时,及时处理,及时汇报班长和车间,严防事故扩大而引起超温超压、串油、着火、 爆炸。 4.作好与调度、其它车间或装置的联系工作,必要时,本系统内循环或紧急停工。 丙烯装置操作规程 第 22 页 共 50 页 二、正常开工二、正常开工 指不退料基础上的开工生产,接开工指示后按以下步骤开工: 1.联系仪表启用所有仪表。 2.联系罐区接收产品,通知化验室准备采样分析。 3.详细检查流程,防止跑冒串。 4.投各冷却器循环水,塔底重沸器投热源。 5.开 P201 向 T201 进料,E202 升温升压,开 P202 打回流,调整参数至指标。 6.T201 顶产品合格后,启动 P202 向 T202 进料,同时升温升压,调节参数至指标,启动 P203 向 T202 打回流,底产品向 T203 进料。 7.T203 升温升压,启动 P204、P205 打回流,调整操作。 8.T203 顶底产品合格后,根据液位外送。 三、三、正常停工正常停工( (紧急停工紧急停工) ) 指不退料的停工,接停工指示后按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