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的创新技法_第1页
话题作文的创新技法_第2页
话题作文的创新技法_第3页
话题作文的创新技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话题作文中的创新技法新的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一项中,明确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命题,少写命题作文。”同时,它还强调,写文章要“注重真情实感,鼓励学生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怀,真正要求学生做到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一规定犹如浩荡的东风,融化了积压长年的坚冰,彻底打破了“命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话题作文作为命题改革的成果,已成主流,蔚然成风,越来越受命题者的青睐。这是因为,在一个指定的话题内,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供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的余地也很大,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写作欲望,使每位学生都有话可说,有利于思维的发散、有利于创造精神的考察。既如此,那么是否话题作文就可以随情由性、海阔天空、为所欲为呢?怎样切中话题作文的要害、把握实质、正确理解话题的“开放”与“创新”的含义?渗透在话题作文中便是对创新技法的探究。因此,我针对这些谈一些我个人粗浅的看法。一、 立意的创新 立意是文章的灵魂,立意创新是话题作文的关键一环。如果囿于常有的观察点,那么美丽的庐山只能给你固定不变的老面孔;假若你调整视觉去“横看”“侧眺”,那么奇峰异岭就会扑面而来。逆向求异、反弹琵琶、另辟蹊径、超凡脱俗,想别人所未想、说别人所未说,往往会别有洞天,确实能开辟话题新领域,创造立意新天地。这样,就可以在写作实践中克服陈旧的思维定势,打破常规的思维方法,找出一条解决问题的新路,从而实现立意上的创新。例如,在众人“永不言弃”的认识中,我班有一位同学却以“生活使我懂得了放弃”为题目和主题,的确令人耳目一新。但切记“立意创新不等于观点偏激”,不能只看一枝,不看根本;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那就大错特错。可见,立意的创新,必须把握好尺寸,我希望学生进行“创新的写作”,但不提倡文章太奇怪。要求学生“带着镣铐跳舞”,也就是说,创新要有所顾忌:要知道创新与偏激是有区别的,不管你的观点如何“新颖”,提出是一定要经得起考验。二、 构思的创新独特新颖的构思,往往是话题作文创新成功的一半。但有不少同学却没抓住这关键一环,他们在构思上往往犯一些浮躁的毛病,要么想象荒谬,不可思议;要么情节失真,不合情理;要么自相矛盾,不合逻辑,这些都是一意孤行,想当然,不要章法的做法。尤其在情节方面,有的学生为了引起老师的关注,往往不惜虚构自己的是“父母双亡的孤儿”,住院遇到了“下肢瘫痪的残疾人”等等,这种看似“热血涟涟”的感人“情景”,实则是掩耳盗铃的骗局,让人一看便知是哄人的把戏。这种构思,不是真正的“创新”,真正的“创新”应是以“深刻的体验”来打动人,以“真实的情感”来震撼人。所以我常找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来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话题能联系学生的人生经历。如“盼”“成长”“同自己谈话”等等,这些题目多以“我”为中心命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实际,他们体会最深,感受也多,容易下笔;再如,像“善良”“宽容”等话题的选择,无不是引导学生关注人性人情中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深入思考中加深对真、善、美的体验和向往。三、 形式的创新“文体不限”是话题作文的一大亮点,也是话题作文“开放性”的重要标志。其实质是解放了学生的“手脚”,为学生创造了充分展示特长的自由空间,有利于他们发挥出最佳的写作水平,从而使得一批有才华的学生脱颖而出。 但面对“文体不限”四字,有一部分同学却不能很好地把握,要么苦于“不限”,无所适从,难以确定,迟迟找不到下笔的“入口”;要么随心所欲,东拉西扯,不知所云;要么文体杂糅,不伦不类,其结果是有的为文体所累,有的为文体所害。其实,虽说“文体不限”,但是对每一个同学来说还是“有限”的。只不过是为学生设计了一种选择文体的自由而已。学生写起来,还是要遵循一定的文体规范,体现相应文体的特点与要求。再者,有的同学为了追求“文体创新”,硬是选择那些自己不熟悉的文体,如话剧、小品、电视脚本等,其结果只能是丢了形式,也撒了内容。 所以,写作中我教学生在审题时,首先应根据自己的特长,确定要选的文体,然后再去构思,如你喜欢编故事,那么就可以选择记叙性文体,如童话、小小说、寓言等;如你长于说理,那就可以选择议论性文体,如议论文、辩论文、演讲稿等;如你善于抒情,那就可以选择抒情性文体,如抒情散文、日记、书信等;如你想象丰富,那么就可以编写科幻小品,这样,你才可以写出最理想的文章。形式的创新,是“开放性”作文的最显著特征。比如在以“环境”为话题的写作训练中,一位同学就借用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为文题,引其句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分别为小标题,巧妙串联四个画面,构成了一幅情调低沉的“环境惨景图”。它赋古诗以新意,警示人们都来保护环境,这种独出心裁的形式令人拍案叫绝。 当然,话题作文的创新技法还有很多,这里不再赘述。夸美纽斯曾说:“一切语文以实践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可见,话题作文中的创新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