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四园”规划详解_第1页
“一区四园”规划详解_第2页
“一区四园”规划详解_第3页
“一区四园”规划详解_第4页
“一区四园”规划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梅经济开发区“一区四园”规划详解 2010年08月15日 星期日 10:56黄梅经济开发区简介黄梅经济开发区是湖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辖大胜关山工业园、小池工业园、砖都工业园、陶瓷工业园。1、大胜关山工业园大胜关山工业园位于县城西郊,北接柳界公路,南至105国道,是黄梅经济开发区“一区四园”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底开工建设,规划面积13.6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4平方公里。按照建设新城区的开发思路和坚持“四高”的建设理念(规划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高档次、配套高规格),园区建设进程全面提速加快。一是园区配套设施完善。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通过网上招标,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院中标,规划设计出“五纵九横”的道路骨架。特别是主干道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融入市政街道要求,实行雨、污分流、道板双铺。横向发展大道通往城区,纵向创业大道连接柳界公路和105国道。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已投入亿元,形成了“两纵三横”的路网格局,完成了水、电、路、电视、电话、宽带、公汽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日供水5万吨的自来水厂、110KV的变电站等配套工程正在加紧建设。随着天鹅湖综合服务区、新农村居民小区的建设进程加快,园区主框架基本形成,正逐渐成为集工业集群、行政集群、行政办公、商业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二是园区产业特色鲜明。将园区功能定位为提高产业关联度和聚集度,立足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电子、新型建材四大产业进行功能分区,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围绕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先后引进粤梅食品、珍肴食品、通威饲料、东方希望、邢绣娘食品、稻花香酒业、东盟生态园等10个项目;围绕纺织服装产业,先后引进美祥制衣、东方汇锦、森仕服装、瑞丰服装、玉烨服装等8个项目;围绕机械电子产业,先后引进飞剑泵业、珠华国威、海恒汽配等6个项目;围绕新型建材产业,引进德赛木业、民生塑业、昊坤混凝土、星火钢构等4个项目。四大支柱行业的预计总产值为37.18亿元。其中绿色食品加工行业预计产值为21.6亿元,纺织服装行业预计产值为9.38亿元,新型建材行业预计产值为1.5亿元,机械电子行业预计产值为4.7亿元。三是项目入园势头强劲。已入园项目39个,固定投资总额30亿元。过亿元项目7个,其中投产项目23 个,年完成税收过千万,提供就业岗位5600个。其中有上市公司、有名牌产品企业、有外资企业。在建和待建项目16个(天鹅湖服务区、卓励电子、东盟生态产业园、伊隆达电子、科美特电器等)。四是园区投资环境优越。园区政策优惠,发展环境宽松。一是用地。入园企业可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50年使用权,土地出让最低地价为7.6万元/亩。二是税费。按实缴增值税额三年内地方留成部分的50%可奖给企业。企业所得税可实行先征后奖,前三年全奖,后两年可奖50%,行政规费五年免收。三是服务。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九通一平”。主管线路接至企业围墙外,并实行一个项目、一个服务专班,围墙外的事情,如审批、登记注册、外部关系协调等全部由专班协调落实,确保提供宽松的投资环境。2、小池工业园小池工业园位于小池镇,位于九江长江大桥铁路桥以东,涂咀、农科所村以西,李大墩、朱楼村以南,沿江路以北,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区内水电路基础设施完善,长江沿线有千吨以下货船码头8处,历来是各种物资的集散地,是各路商贾青睐“金三角”。2003年以来区内引进常州江边化工、曙光化工、湖北祥云集团、宜昌全旺集团等10余家医药化工企业落户,年产硫酸10万吨,磷酸6万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3000吨,次磷酸钠8000吨,肝素钠8000公斤。目前,已入园工业企业2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总投资达6.9亿元。园区产业定位为基础化工、精细化工、医药中间体化工项目和大型物流中心项目。3、砖都工业园砖都工业园位于黄梅县独山镇,位于105国道旁侧,地势平坦,公路水路运输十分便利。 砖都工业园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为年产10亿块以空心砖为主的页岩制品开发建设,争取3年完成,二期工程为年产10亿块高档页岩制品开发建设,争取在6年内完成。通过滚动开发,将砖都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新型建筑节能保温材料生产基地。4、陶瓷工业园宜兴陶瓷工业园位于黄梅县杉木乡烟铺村,是根据湖北省建材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关于“在黄梅建设鄂东陶瓷基地”的战略规划而设立的。大致范围是:南抵湖北天成陶瓷有限公司门前公路,北至刘大塘南岸沿线,西抵宛大塘及许垅沿线,东至独山镇张福村。邻近黄黄高速公路、京福高速与105国道,交通便利,运送原材料和货物十分方便。项目规划用地2600亩,拟分二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用地约1800亩。二期项目用地约800亩。目前,通过招商引资落户宜兴陶瓷工业园的企业有三家。湖北天成陶瓷有限公司是一家现代化的陶瓷瓦生产企业, 项目固定总投资7500万元,占地面积约130亩,已正式投产,日产陶瓷瓦十万片。该公司是中国瓷都景德镇和陶都宜兴两地精华陶瓷的完美结合,引进最先进的整套生产设备,建立了高标准的生产车间,采用当今高科技生产技术,聘请专业设计结合当今潮流风格,溶入艺术陶瓷的精华,全心策划设计,将产品实用性与美观性有机结合,向市场推出具有艺术风范的全瓷彩瓦。湖北丰成陶瓷有限公司已顺利签约,占地面积50亩,固定总投资5000万元,其中一期投资3000万元。湖北(黄梅)宜佳陶瓷有限公司固定总投资2500万元,占地面积70亩,土地已经平整完毕,正在规划建设之中。项目2011年建成后将形成20条建陶生产线,年产各类建陶产品1亿,产品高中低档相结合,以满足不同层次市场的需求。记者秦卫飞 通讯员刘明昌)6月8日,利川召开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评审会,组织专家对腾龙工业园、谋道天然气化工园、石坝建材工业园和苏家桥农业科技园的控制性详规进行评审。市领导张康明、郭益超、吴洪枢出席评审会。 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提出,以城市经济引领市域经济经济发展,打造工业经济发展第一支撑。随着“两路”的开通,工业园已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利川工业发展的平台,加快推进经济开发区建设、规划园区产业布局已迫在眉睫。 由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利川四大工业园规划包括:以清洁能源、轻工电子、医药化工为主的腾龙工业园;以天然气脱硫和下游产品开发为主的谋道天然气化工园;以水泥、石膏矿开发为主的石坝建材工业园;以农业科技示范、农业生态观光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苏家桥农业科技园。四个园区规划总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 与会专家经认真评议后认为,规划方案依据较为充分,确定的规划布局、建设强度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基本合理。建议设计单位要进一步补充现状基础资料,做好现状用地分析评价;要进一步做好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城市景观的协调;同时要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湖北利川市域经济正转型升级2011-4-1 13:55恩施日报【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日前,香港宗源集团与利川市政府签订意向性协议,该集团将在利川投资8亿元人民币开发大水井及甘溪山。这是利川市招商引资发展第三产业的又一大手笔。 利川工业块头的逐年壮大及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使过去传统的农业大市相对变“小”,一、二、三产业占比呈现加速逆转态势。“十一五”初期,利川一、二、三产业比为42.233.424.4,2007年烟厂破产搬迁,三次产业结构比变为551332。为扭转这一局面,利川提出了“推进工业兴市、旅游强市、项目立市,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工业、特色旅游业,打造实力利川、活力利川、魅力利川”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城市经济引领市域经济发展,以旅游业带动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 近年来,这个市通过发展特色工业,深入实施“百亿元产业投资工程”、“亿元企业工程”,培育清洁能源、食品加工、矿产建材、医药化工、加工制造五大工业支柱产业,工业经济支撑力不断增强。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78家,亿元企业达到12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4亿元,同比增长50.9%;实现工业增加值7.5亿元,同比增长25%。全市园区建设加速推进,完成了利川经济开发区,腾龙工业园、苏家桥农业科技园、谋道化工园、石坝建材工业园“一区四园”的规划编制工作,总规划面积达到16平方公里。利川经济开发区格局基本形成;苏家桥农业科技园建设顺利开工;腾龙工业园实现园区工业总产值2.24亿元。全年新签招商引资项目合同30个,实际到位资金10.2亿元,同比增长103.6%;直接利用外资200万美元,同比增长21.2%,增幅居全州首位。实现外贸出口750万美元,同比增长43.8%。通过实施增收工程,将烟叶、米业、蔬菜、畜牧、茶叶、药材、林(果)业七大特色农业产业作为工业“第一车间”,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2010年全市的省级龙头企业2家、州级龙头企业22家、市级龙头企业19家,目前有9家企业正申报州级龙头企业。 全市加紧发展特色旅游业,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通过实施“魅力工程”、“清江工程”,使旅游支柱产业内涵不断丰富。腾龙洞、龙船水乡等重点景区不断完善,佛宝山成功申报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其风情漂流项目进入试营业阶段。基斯顿、腾龙国际两家五星级酒店开工建设。旅游客源市场不断拓展,2010年共接待游客2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5亿元。 工业和旅游业的突破性发展,带来利川经济结构的显著变化。统计资料显示,利川市域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33.3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52.78亿元,剔除烟厂破产搬迁因素,年均增长12.8%。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2.18亿元,年均增长6.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91亿元,年均增长24.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9.69亿元,年均增长17%。三次产业结构比由烟厂破产搬迁后的551332调整为2010年的422137。进入“十二五”,利川市将通过突破性发展新型工业,着力实施支柱工程、财源工程,力争在“十二五”末全市第二产业产值达100亿元以上,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