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五上《声音的产生》ppt课件1.ppt_第1页
青岛版科学五上《声音的产生》ppt课件1.ppt_第2页
青岛版科学五上《声音的产生》ppt课件1.ppt_第3页
青岛版科学五上《声音的产生》ppt课件1.ppt_第4页
青岛版科学五上《声音的产生》ppt课件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2、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一把直尺,一根橡皮筋,大家想办法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1、发出“啊”的声音,同时用手摸喉头,这些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点,在它们发声的时候让它们停止发声,看它们不发声时又有什么共同特点。,你知道下列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吗?,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说出以下各种不同声音是由哪些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二胡声、蚊子嗡嗡声、水滴入水声、笛子声、气球破裂声二胡声是弦振动而产生的,蚊子嗡嗡声是蚊子的翅膀振动而产生的,水滴入水声是水振动产生的,笛子声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气球破裂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生活中的疑问:我们平常听唱片、录音是怎么回事?,声音怎样从发声体向远处传播?,1、老师说话的声音是怎样传到同学们耳中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以击鼓为例:鼓面向左振动时压缩左侧的空气,使得这部分空气变密;鼓面向右振动时,又会使左侧的空气变稀疏.鼓面不断左右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个过程和水波的传播相似.用一支铅笔不断轻点水面,水面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断向远处传播.因此,声音也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小实验,土电话是靠什么传递声音的?两次听到敲桌子的声音相同吗,这说明了什么?,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1.在游泳池游泳的人,潜入水底时仍能听到岸边人的谈话声.2.钓鱼时要保持周边环境的安静.3.渔民们常用电子发声器发出鱼喜欢的声音,将鱼诱入鱼网.4.把正在响铃的闹钟由塑料袋包好,把它放入水中,仍能听到铃声.,阅读答题,问题1: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多大?问题2:对比表中的数据,关于声音的传播速度,你有哪些发现?,一根充满水的长钢管的一端被敲击后,站在钢管另一端的人能听到几次敲击声?,不同物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钢最快,空气最慢,三种介质,钢、水、空气先后把声音传播到另一端,就会使人听到三次敲击声。,当我们在山上对着对面的大山大喊一声,会有什么现象?,声音在向前传播的过程中,遇到大的障碍物会被反射形成回声。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对着高墙说话,声音会被高墙反射回来,再传入耳朵,就听到了回声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慢0.1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别开,那么,要听到回声,高墙距离喊话的人的最短距离是多少m?,回声测距,利用声纳探测海深北京天坛公园回声妙用,2、1994年,天文学家观察到苏梅尔列维慧星裂成二十多块大的碎片,撞击木星,产生巨大的爆炸。但是地球上的人们却没有听到一丝声响。以下猜想最符合科学性的是:()A、这种爆炸本身不会发出声音;B、这种爆炸发出的声音太小;C、爆炸声传到地球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D、木星与地球之间存在很长的真空带,没有传声介质,3、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的速度变为1米秒,则我们周围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一位学生提出了下列四个有关的场景,请你判断不正确的是()A、教室内学生能更清楚地听到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