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丙烯丙烷精馏装置设计过程工艺与设备课程设计(二)(丙烯丙烷精馏装置设计)学 院(系):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_班 级: 环工1302_学 生 姓 名: 崔世璇_学 号: _指 导 教 师: 吴雪梅、李祥村_完 成 日 期: 2016年7月10日_前 言化工原理是化工及其相关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其课程设计涉及多学科知识,包括化工,制图,控制,机械等各种学科,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是锻炼工程观念和培养设计思维的好方法,是为以后的各种设计准备条件;是化工原理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本设计说明书包括概述、方案流程简介、精馏塔、再沸器、辅助设备、管路设计、控制方案和经济分析共八章。说明中对精馏塔的设计计算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于再沸器、辅助设备和管路和控制方案的设计也做了简要的说明。 在设计过程中,得到了吴雪梅和李祥村老师的指导,得到了同学们的帮助,同学们一起讨论更让我感受到设计工作是一种集体性的劳动,少走了许多弯路,避免了不少错误,也提高了效率。鉴于学生的经验和知识水平有限,设计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之处,请老师给予指正。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参阅! 目 录前 言I目 录II第一章 概述11.1精馏塔11.1.1塔型选择11.1.2板型选择21.2再沸器21.3冷凝器(设计从略)3第二章 方案流程简介42.1精馏装置流程42.2工艺流程42.2.1物料的储存和运输42.2.2必要的检测手段42.2.3调节装置42.3设备选用42.4处理能力及产品质量5第三章 精馏过程系统设计63.1 设计条件63.1.1 工艺条件63.1.2 操作条件63.1.3塔板形式:63.1.4处理量:63.1.5安装地点:63.1.6塔板设计位置:63.2 塔顶、塔底温度与压力的确定63.2.1 塔顶温度与压力的计算63.2.2 塔底温度与压力的计算73.2.3 平均相对挥发度73.3 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73.3.1物料衡算73.3.2 热量衡算83.3 塔板数的计算83.3.1回流比的计算83.3.2给出假设,进行迭代93.3.4计算结果143.4 精馏塔工艺设计143.4.1物性数据143.4.2初估塔径143.4.3塔高的估算163.5 溢流装置的设计163.5.1 降液管 (弓形)163.5.2溢流堰163.5.3受液盘和底隙173.6 浮阀数及排列方式173.6.1浮阀数173.6.2浮阀排列方式173.7 塔板流动性能校核183.7.1液沫夹带量的校核183.7.2塔板阻力计算183.7.3降液管液泛校核193.7.4液体在降液管内停留时间193.7.5严重漏液校核193.8 负荷性能图193.8.1过量液沫夹带线193.8.2液相下限线203.8.3严重漏液线203.8.4液相上限线203.8.5降液管液泛线203.8.6负荷性能图213.9 塔设计结果表223.9.1操作条件及物性参数223.9.2塔板主要工艺尺寸及水力学核算结果22第四章 再沸器的设计234.1 设计任务与设计条件234.1.1选用立式热虹吸式再沸器234.1.2再沸器壳程与管程的设计234.2 估算设备尺寸244.3 传热系数的校核244.3.1显热段传热系数KL244.3.2蒸发段传热系数KE计算254.3.3显热段及蒸发段长度274.3.4平均传热系数KC274.3.5传热面积裕度:274.4 循环流量校核274.4.1循环系统推动力274.4.2循环阻力Pf:284.5 再沸器设计结果31第五章 辅助设备的选型325.1冷凝器325.2 进料预热器325.3 两端产品冷却器335.3.1塔顶产品冷却器335.3.2塔底产品冷却器335.4 容器335.4.1进料罐(常温贮料)345.4.2回流罐(43)345.4.3塔顶产品罐345.4.4塔底产品罐345.5辅助设备设计汇总355.5.1换热器设计汇总355.5.1储罐设计汇总35第六章 管路设计及泵的选择366.1管路设计366.1.1进料管366.1.2塔顶蒸气管366.1.3塔顶产品管366.1.4回流管366.1.5釜液流出管376.1.6仪表接管376.1.7塔底蒸汽回流管376.1.8管线设计结果376.2 泵的选择386.2.1进料泵(两台,一用一备)386.2.2回流泵(两台,一用一备)386.2.3釜液泵(两台,一用一备)396.2.4料液输出泵406.2.5 泵设计结果40第七章 控制方案41第八章 经济概算428.1 项目总投资估算428.2 项目生产成本分析438.2.1 直接生产成本438.2.2 设备折旧成本438.2.3 项目生产成本438.3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43设计心得及总结44附录一 主要符号说明45附录二 参考文献47III第一章 概述精馏是分离过程中的重要单元操作之一,在能量剂驱动下使气、液两相多次直接接触和分离,利用液相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使易挥发组分由液相向气相转移,难挥发组分由气相向液相转移,实现原料混合液中各组分的分离。该过程是同时进行传热、传质的过程。所用设备主体核心设备是精馏塔、再沸器、冷凝器,辅助设备包括储罐、预热器及冷却器。1.1精馏塔精馏塔是一圆形筒体,塔内装有多层塔板或填料,塔中部适宜位置设有进料板。两相在塔板上相互接触时,液相被加热,液相中易挥发组分向气相中转移;气相被部分冷凝,气相中难挥发组分向液相中转移,从而使混合物中的组分得到高程度的分离。简单精馏中,只有一股进料,进料位置将塔分为精馏段和提馏段,而在塔顶和塔底分别引出一股产品。精馏塔内,气、液两相的温度和压力自上而下逐渐增加,塔顶最低,塔底最高。1.1.1塔型选择板式塔填料塔压力降一般比填料塔大适于要求压力降小的场合空塔气速(生产能力)小大塔效率稳定,大塔比小塔有所提高塔径在1400mm以下效率较高;塔径增大,效率会下降液气比适应范围较大对液体喷淋量有一定要求持液量较大较小安装维修较容易较困难造价直径大时一般比填料塔低直径小于800mm,一般比板式塔便宜;直径增大,造价显著增加表1- 1 板式塔和填料塔的性能比较在本次设计中采用板式塔,一方面板式塔的设计比较成形,可借鉴的数据和设计结果较多;另一方面,板式塔的造价相对低廉,安装维修都更为简便。1.1.2板型选择塔板类型泡罩塔板筛板塔板浮阀塔板优点塔板操作弹性大,塔效率也比较高,不易堵结构简单、造价低、塔板阻力小操作弹性大,塔板压降低,塔板效率较高缺点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塔板阻力大,生产能力小容易漏液、操作弹性小,且易堵塞浮阀易脱落或损坏表1- 2 不同类型塔板的优缺点比较本设计为浮阀塔,浮阀的突出优点是效率较高取消了结构复杂的上升管和泡罩。当气体负荷较低时,浮阀的开度较小,漏液量不多;气体负荷较高时,开度较大,阻力又不至于增加较大,所以这种塔板操作弹性较大,阻力比泡罩塔板大为减小,生产能力比其大。缺点是使用久后,由于频繁活动而易脱落或被卡住,操作失常。所以塔板和浮阀一般采用不锈钢材料。且经长期研究发现其能满足生产要求,目前应用较为广泛。1.2再沸器再沸器将塔底液体部分汽化后送回塔内,使塔内气液相接触传质得以进行。立式虹吸式卧式虹吸式强制循环式釜式再沸器内置式优点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传热系数高维护、清理方便适于高粘度、热敏性物料,固体悬浮液和长显热段和低蒸发比的高阻力系统可靠性高,维护、清理方便结构简单,传热面积小缺点壳程不能机械清洗,不适宜高粘度或较脏的传热介质占地面积大,传热系数中等耗能大传热系数小 ,壳体容积大,占地面积大,造价高,易结垢传热效果不理想表1- 3 不同类型再沸器性能比较本设计采用立式虹吸式再沸器,它是一垂直放置的管壳式换热器。循环推动力釜液和换热器传热管气液混合物的密度差,塔釜提供气液分离空间和缓冲区,液体在自下而上通过换热器管程时部分汽化,由在壳程内的载热体供热。1.3冷凝器(设计从略)冷凝器将塔顶蒸气冷凝成液体,部分冷凝液作塔顶产品,其余作回流液返回塔顶,使塔内气液两相间的接触传质得以进行,最常用的冷凝器是管壳式换热器。本设计塔顶温度约为42C,选用普通的循环水即可满足要求。第二章 方案流程简介2.1精馏装置流程精馏就是通过多级蒸馏,使混合气液两相经多次混合接触和分离,并进行质量和热量的传递,使混合物中的组分达到高程度的分离,进而得到高纯度的产品。流程如下:原料(丙烯和丙烷的混合液体)经进料管由精馏塔中的某一位置(进料板处)流入塔内,开始精馏操作;当釜中的料液建立起适当液位时,再沸器进行加热,使之部分汽化返回塔内。气相沿塔上升直至塔顶,由塔顶冷凝器将其进行全部或部分冷凝。将塔顶蒸气凝液部分作为塔顶产品取出,称为馏出物。另一部分凝液作为回流返回塔顶。回流液从塔顶沿塔流下,在下降过程中与来自塔底的上升蒸气多次逆向接触和分离。当流至塔底时,被再沸器加热部分汽化,其气相返回塔内作为气相回流,而其液相则作为塔底产品采出。2.2工艺流程2.2.1物料的储存和运输精馏过程必须在适当的位置设置一定数量不同容积的原料储罐、泵和各种换热器,以暂时储存,运输和预热(或冷却)所用原料,从而保证装置能连续稳定的运行。2.2.2必要的检测手段为了方便解决操作中的问题,需在流程中的适当位置设置必要的仪表,以及时获取压力、温度、液位等各项参数。另外,常在特定地方设置人孔和手孔,以便定期的检测维修。2.2.3调节装置由于实际生产中各状态参数都不是定值,应在适当的位置放置一定数量的阀门进行调节,以保证达到生产要求,可设双调节,即自动和手动两种调节方式并存,且随时进行切换。2.3设备选用精馏塔选用浮阀塔,配以立式热虹吸再沸器。2.4处理能力及产品质量处理量:50kmol/h产品质量:(以丙烯摩尔百分数计)进料:xf65塔顶产品:xD98塔底产品: xw2第三章 精馏过程系统设计3.1 设计条件3.1.1 工艺条件饱和液体进料,进料丙烯含量xf65(摩尔分数)塔顶丙烯含量xD98,釜液丙烯含量xw2,总板效率为0.6。3.1.2 操作条件1)塔顶操作压力:P=1.62MPa(表压)2)加热剂及加热方法:加热剂热水 加热方法间接加热3)冷却剂:循环冷却水4)回流比系数:R/Rmin=1.4。3.1.3塔板形式:浮阀3.1.4处理量:=50kmol/h3.1.5安装地点:大连3.1.6塔板设计位置:塔底3.2 塔顶、塔底温度与压力的确定3.2.1 塔顶温度与压力的计算已知:塔顶压力(绝压), ,设塔顶=43,查PTK图得,由得,|1.008-1|=0.008,所选温度基本符合,故假设正确,塔顶温度为316K,3.2.2 塔底温度与压力的计算工程经验每块塔板压降100mm液柱,丙烷-丙烯密度约450kg/m3,则塔底压力(绝压),N为假设实际塔板数。设塔底=53,查PTK图得,得3.2.3 平均相对挥发度3.3 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3.3.1物料衡算1) 全塔物料衡算其中: 塔顶采出量 塔底采出量 进料量 塔顶产品组成,摩尔分数 塔底产品组成,摩尔分数 进料组成,摩尔分数解得结果: 换算为质量流量:其中:塔顶,塔底,进料物流摩尔质量,kg/kmol; 塔顶,塔底,进料物流质量流量kg/h。换算为体积流量:查物性手册得,40C下密度(kg/m3)60C下密度(kg/m3)丙烷液体466.8427.6丙烯液体478.0435.0表3- 1 不同温度下丙烯丙烷的密度塔顶:98%丙烯,按43C的纯丙烯计算密度,塔底:98%丙烷,按53C的纯丙烷计算密度,进料混合液体取密度,2) 塔内气、液相流量:精馏段:,提馏段:, 饱和液体进料,q=1,则: 3.3.2 热量衡算1)再沸器热流量: 再沸器加热蒸气的质量流量:2) 冷凝器热流量: 冷凝器冷却剂的质量流量:3.3 塔板数的计算3.3.1回流比的计算联立q线方程和相平衡关系,有 ,3.3.2给出假设,进行迭代具体为:假设实际板数确定塔顶塔底压力根据压力和组成算出相对挥发度平均相对挥发度理论板数 实际板数与假设比较精馏线方程提馏线方程第一次:首先假设80/0.6=134块实际板。算出塔底压力,查PTK图得,得平均相对挥发度,精馏线方程提馏线方程相平衡方程利用逐板计算法计算理论板数,用excel输出结果如下:板数xy板数xy10.0.98540.0.20.0.550.0.30.0.560.0.40.0.570.0.50.0.580.0.60.0.590.0.70.0.600.0.80.0.610.0.90.0.620.0.100.0.630.0.110.0.640.0.120.0.650.0.130.0.660.0.140.0.670.0.150.0.680.0.160.0.690.0.170.0.700.0.180.0.710.0.190.0.720.0.200.0.730.0.210.0.740.0.220.0.750.0.230.0.760.0.240.0.770.0.250.0.780.0.260.0.790.0.270.0.800.0.280.0.810.0.290.0.820.0.300.0.830.0.310.0.840.0.320.0.850.0.330.0.860.0.340.0.870.0.350.0.880.0.360.0.890.0.370.0.900.0.380.0.910.0.390.0.920.0.400.0.930.0.410.0.940.0.420.0.950.0.430.0.960.0.440.0.970.0.450.0.980.0.460.0.990.0.470.0.1000.0.480.0.1010.0.490.0.1020.0.500.0.1030.0.510.0.1040.0.520.0.1050.0.530.0.1060.0.1070.0.得理论进料为52块板,理论总板数为107块(不含釜) 则实际板数为107/0.6=178.333块。第二次:设实际板为179块。算出塔底压力,查PTK图得,得平均相对挥发度,精馏线方程提馏线方程相平衡方程同上,通过excel利用逐板计算法计算理论板数,板数xy板数xy10.0.98540.0.20.0.550.0.30.0.560.0.40.0.570.0.50.0.580.0.60.0.590.0.70.0.600.0.80.0.610.0.90.0.620.0.100.0.630.0.110.0.640.0.120.0.650.0.130.0.660.0.140.0.670.0.150.0.680.0.160.0.690.0.170.0.700.0.180.0.710.0.190.0.720.0.200.0.730.0.210.0.740.0.220.0.750.0.230.0.760.0.240.0.770.0.250.0.780.0.260.0.790.0.270.0.800.0.280.0.810.0.290.0.820.0.300.0.830.0.310.0.840.0.320.0.850.0.330.0.860.0.340.0.870.0.350.0.880.0.360.0.890.0.370.0.900.0.380.0.910.0.390.0.920.0.400.0.930.0.410.0.940.0.420.0.950.0.430.0.960.0.440.0.970.0.450.0.980.0.460.0.990.0.470.0.1000.0.480.0.1010.0.490.0.1020.0.500.0.1030.0.510.0.1040.0.520.0.1050.0.530.0.1060.0.1070.0.得理论进料为53块板,理论总板数为107块(不含釜),则实际板数为107/0.6=178.333块。假设成立。结论:理论进料为53块板,理论总板数为108块(含釜)实际进料第88块板,实际总塔板数为180块(含釜)。回流比R=15.12塔底压力(绝压)塔底温度:=53流量:精馏段: 提馏段: 3.3.4计算结果名 称数 值理论塔板数 NT107进料板位置 NF53回流比R15.12相对挥发度 1.133塔顶产品量 qnD (mol/h)32.8125塔底产品量qnW (mol/h)17.1875精馏段气相流量qnV (kmol/h)528.94精馏段液相流量 qnL (kmol/h)496.13提馏段气相流量 qnV (kmol/h)528.94提馏段液相流量 qnL (kmol/h)546.13塔顶温度TD ()43塔底温度TW ()53塔顶压力PD (MPa)1.72(绝)塔底压力PW( MPa)1.799(绝)表3- 2 精馏塔计算结果3.4 精馏塔工艺设计3.4.1物性数据1.80Mpa,53下,丙烷的物性数据(以塔底为标准):查得气相密度:液相密度:液相表面张力:3.4.2初估塔径两相流动参数:设塔板间距(一般取值范围为0.40.6m),查费克关联图得图3- 1 费克关联图气体负荷因子C: 液泛气速:泛点率取(一般取值范围为0.60.8),操作气速所需气体流道截面积选取单流型,弓形降液管板,取(一般取值范围为0.60.12),则故塔板截面积塔径,圆整,取1.6m则实际塔板截面面积, 实际降液管截面积, 实际气体流道截面积, 实际操作气速, 实际泛点率,在0.60.8之内且选,符合经验关系。3.4.3塔高的估算实际板数,塔板间距,塔高,设釜液停留时间为30min,釜液高度,设置10个人孔(一般每隔1520块板设一人孔),人孔及进料所在处两板间距增大为0.9m,裙座取5m,塔顶空间高度1.5m,釜液上方气液分离高度取4m。所以,总塔高h=80.55+(10+1)*(0.9-0.45)+0.43+4+5+1.5=96.43m。3.5 溢流装置的设计3.5.1 降液管 (弓形)由上述计算可得降液管截面积,由,查化工原理下册P235图10.2.23得,所以堰长,。溢流强度,符合要求。3.5.2溢流堰E:液流收缩系数,一般可近似取 E =1。堰上方液头高度 取堰高。3.5.3受液盘和底隙取平形受液盘,底隙hb取0.04m(通常在3040mm),液体流经底隙的流速,符合要求。3.6 浮阀数及排列方式3.6.1浮阀数受液区和降液区面积相等,总面积为,入口安定区和出口安定区,边缘区,单流型弓形降液管塔板,有效传质面积,其中:, 求得。采用F1型浮阀,浮阀孔的直径。初选阀动能因子,计算阀孔气速,浮阀个数。3.6.2浮阀排列方式选择正三角形排列,按t=125mm进行布孔,实排阀数n=102个,重新计算塔板以下参数:1) 浮阀的开孔率2)3) ,所以正确。3.7 塔板流动性能校核3.7.1液沫夹带量的校核 ,故不会产生过量的液沫夹带。3.7.2塔板阻力计算1) 干板阻力ho临界气速因阀孔气速大于其临界气速,所以在浮阀全开状态计算干板阻力2) 塔板清液层阻力hL液相为碳氢化合物=0.5(一般取值为0.40.5) 3) 表面张力阻力ha所以塔板阻力3.7.3降液管液泛校核 液面落差一般较小,可不计,取=0。取降液管中泡沫层密度=0.4,则,而,故不会发生降液管液泛。3.7.4液体在降液管内停留时间 液体在降液管中的停留时间应大于35s,故可避免严重的气泡夹带。3.7.5严重漏液校核 漏液点气速稳定系数,不会发生严重漏液。3.8 负荷性能图3.8.1过量液沫夹带线,令,即,整理得,由上述关系可作得线3.8.2液相下限线由得,由上述关系可作得线3.8.3严重漏液线令,得, 由上述关系可作得线3.8.4液相上限线令,得,由上述关系可作得线3.8.5降液管液泛线取降液管中泡沫层密度,取0.5,忽略,整理得,则上述关系可作得降液管液泛线3.8.6负荷性能图操作作点为:,将以上曲线绘制如下:图3- 2 负荷性能图设计点位于封闭中间偏右下,操作弹性操作弹性:,所以基本满足要求。3.9 塔设计结果表3.9.1操作条件及物性参数操作压力:塔顶 1.72 MPa(绝压) 塔底 1.79902 MPa(绝压)操作温度:塔顶 43 塔底 53 名称气相密度(Kg/m3)35.5液相密度(Kg/m3)441.32气相体积流率(m3/h)655.59液相体积流率(m3/h)49.46液相表面张力(mN/m)4.762表3- 3 相关物性参数3.9.2塔板主要工艺尺寸及水力学核算结果名称名称塔内径D(m)1.6空塔气速u(m/s)0.0995板间距HT(m)0.45泛点率u/uf0.65液流型式单流式动能因子F08.902降液管截面积与塔截面积比AD/AT0.09孔口流速u0(m/s)1.494出口堰堰长lw(m)1.088稳定系数k1.78弓形降液管宽度bd(m)0.208溢流强度(m3/mh)45.46出口堰堰高hw(m)0.04堰上液层高度how(m)0.0362降液管底隙hb(m)0.04每块塔板阻力hf(m)0.0871底隙流速ub(m/s)0.36降液管清液层高度Hd(m)0.1785边缘区宽度bc(m)0.05降液管泡沫层高度Hd/(m)0.446安定区宽度bs(m)0.06降液管液体停留时间(s)5.95每块板浮阀个数n102液相负荷上限(m3/h)58.644开孔率(%)6.06液相负荷下限(m3/h)36.675浮阀直径(m)0.039操作弹性1.60表3- 4 塔板主要工艺尺寸及水力学核算结果第四章 再沸器的设计4.1 设计任务与设计条件4.1.1选用立式热虹吸式再沸器塔顶压力:塔底压力:4.1.2再沸器壳程与管程的设计壳程(蒸汽)管程温度()10053压力(绝压)/Kpa101.3251799蒸发量(kg/s)6.4648物性数据1) 壳程凝液在温度(100)下的物性数据:潜热:热导率:粘度:密度:2) 管程流体在(53,1.7990MPa)下的物性数据:潜热:液相热导率:液相粘度:液相密度: 液相定比压热容:液相表面张力:气相粘度:气相密度: 蒸气压曲线斜率4.2 估算设备尺寸热流量:估算传热温差: 假设传热系数:估算传热面积:拟用传热管规格为:,管长L=3000mm则传热管数:若将传热管按正三角形排列,按式管心距:t=32mm则壳径:圆整后,取,校核,合适。取管程进口直径,管程出口直径。4.3 传热系数的校核4.3.1显热段传热系数KL假设传热管出口汽化率则循环气量:1) 计算显热段管内传热膜系数传热管内径:管内流通截面积:传热管内质量流速:雷诺数:普朗特数:,显热段传热管内表面系数:2) 计算壳程冷凝传热膜系数蒸气冷凝的质量流量:传热管外单位润湿周边上凝液质量流量:管外冷凝表面传热系数:3) 污垢热阻及管壁热阻沸腾侧:冷凝侧:管壁热阻:4) 显热段传热系数 4.3.2蒸发段传热系数KE计算传热管内的质量流量:1) 泡核沸腾压抑系数当,用式计算Lockhat-Martinell参数为,由,查垂直管内流型图(Fair)得。当,用式计算Lockhat-Martinell参数为,由,查垂直管内流型图(Fair)得。则泡核沸腾压抑系数。2) 泡核沸腾表面传热系数 3)以液体单独存在为基准的对流表面传热系数 4) 沸腾表面传热系数对流沸腾因子两相对流表面传热系数沸腾传热膜系数则沸腾传热系数 4.3.3显热段及蒸发段长度 显热段LBC=0.02L=0.06m蒸发段LCD=L-LBC=3-0.06=2.94m4.3.4平均传热系数KC 实际需要传热面积: 4.3.5传热面积裕度:,满足要求。4.4 循环流量校核4.4.1循环系统推动力1)当时,两相流的液相分率: 蒸发段两相流平均密度:2)当时,两相流的液相分率: 管程出口管内两相流平均密度: 查得再沸器上部管板到接管入塔口间高度l取0.9m,则循环系统的推动力4.4.2循环阻力Pf:1) 管程进口管阻力P1 进口管内质量流速 釜液进口管内流动雷诺数进口管内流体流动摩擦系数进口管长度与局部阻力当量长度管程进口管阻力2) 传热管显热段阻力P2 釜液在传热管内的质量流速釜液在传热管内流动的雷诺数 传热管内流体流动摩擦系数传热管显热段阻力3) 传热管蒸发段阻力P3 1 气相流动阻力PV3釜液总质量流速,取,则气相质量流速气相雷诺数气相摩擦系数气相流动阻力2 液相流动阻力PL3液相质量流速液相雷诺数液相摩擦系数液相流动阻力3 传热管蒸发段阻力4) 管内动能变化产生阻力P4釜液总质量流速,动量变化引起的阻力系数:管内动能变化产生阻力5) 管程出口段阻力P5 1 气相流动阻力PV5 气液总质量流速 气相质量流速管程出口长度与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之和 气相雷诺数气相摩擦系数气相流动阻力2 液相流动阻力PL5液相质量流速液相雷诺数液相摩擦系数液相流动阻力3 管程出口段阻力P5 循环阻力 校核,在0.010.05之间。循环推动力略大于循环阻力,说明所设的出口汽化率Xe=0.20基本正确,因此所设计的再沸器可以满足传热过程对循环流量的要求。 4.5 再沸器设计结果表4-1 再沸器设计结果汇总第五章 辅助设备的选型5.1冷凝器拟用10水为冷却剂,出口温度为30。走壳程。管程温度为43,管程流率:取潜热传热速率:壳程取焓变:取则壳程流率:假设传热系数:则传热面积:,圆整后取A=110m2。5.2 进料预热器用80水为热源,出口约为60,走壳程。料液由20加热至45,走管程,传热温差, 管程液体流率:管程液体焓变:取传热速率:壳程水焓变:壳程水流率:假设传热系数:则传热面积:,圆整后取A=8m2。5.3 两端产品冷却器5.3.1塔顶产品冷却器拟用10水为冷却剂,出口温度为20,走壳程。管程温度由43降至25,管程流率: 取潜热:则传热速率:壳程焓变:取则壳程流率:假设传热系数:则传热面积,圆整后取A=9m2。5.3.2塔底产品冷却器拟用10水为冷却剂,出口温度为20,走壳程。管程温度由53降至25,管程流率: 丙烷液体焓变:则传热速率:壳程焓变:取则壳程流率:假设传热系数:则传热面积,圆整后取A=4m2。5.4 容器容器填充系数取:k=0.75.4.1进料罐(常温贮料)20丙烯,丙烷 压力进料,丙烯质量分率为, 则。进料质量流量设停留时间,则进料罐容积,圆整后,取。5.4.2回流罐(43)质量流量,设停留时间为,则回流罐容积,圆整后,取。5.4.3塔顶产品罐质量流量,产品在产品罐中停留时间,则产品罐容积,圆整后,取。5.4.4塔底产品罐设停留时间为,质量流量, 则釜液罐容积,圆整后,取。5.5辅助设备设计汇总5.5.1换热器设计汇总序号名称面积/m21冷凝器1102进料预热器83塔顶产品冷却器94塔底产品冷却器4表5- 1 换热器估算结果汇总5.5.1储罐设计汇总序号名称停留时间/h容积/m31进料罐965702回流罐0.25183塔顶产品罐723204塔底产品罐120300表5- 2 储罐容积估算结果汇总第六章 管路设计及泵的选择6.1管路设计6.1.1进料管取料液流速:,体积流量,则,取管子规格663的管材,其内径为0.060m,其实际流速为0.5m/s。6.1.2塔顶蒸气管取原料流速:,体积流量,则,取管子规格16010的管材,其内径为0.140m,其实际流速为。6.1.3塔顶产品管取原料流速,体积流量,则,取管子规格605的管材,其内径为0.050m,其实际流速为。6.1.4回流管取原料流速,体积流量,则,取管子规格15010的管材,其内径为0.130m,其实际流速为。6.1.5釜液流出管取原料流速,体积流量则,取管子规格507.5的管材,其内径为0.035m,其实际流速为0.5m/s。6.1.6仪表接管选管规格:323 .6.1.7塔底蒸汽回流管取原料流速,体积流量,则取管子规格13010的管材,其内径为110mm,其实际流速为。6.1.8管线设计结果名称管内液体流速(m/s)管线规格(mm)进料管0.5663塔顶蒸气管11.8316010塔顶产品管0.43605回流管1.0315010釜液流出管0.5507.5仪表接管-323塔底蒸气回流管19.1613010表6- 1 管线设计结果汇总表6.2 泵的选择6.2.1进料泵(两台,一用一备)液体流速:,液体密度, 选用663的管材,内径d=60mm,液体粘度, 取,相对粗糙度,查得取管路长度, 取90度弯管2个,;截止阀一个,;突然缩小,;文氏管流量计1个,;泵吸入段装有洗滤框和底阀,;喷嘴阻力; 取,则选取泵的型号:AY,扬程:3065m,流量:2.560m3/h。6.2.2回流泵(两台,一用一备)液体流速,液体密度:,选用15010的管材,内径d=130mm,液体粘度取,相对粗糙度,查得取管路长度, 取90度弯管3个,;截止阀一个,;突然缩小,;文氏管流量计1个,;泵吸入段装有洗滤框和底阀,;喷嘴阻力; 取,则 选取泵的型号:GSJH,扬程:80330m,流量:7.5280m3/h。6.2.3釜液泵(两台,一用一备)取液体流速,液体密度:,选用507.5的管材,内径d=35mm,液体粘度取,相对粗糙度,查得取管路长度, 取90度弯管1个,;截止阀一个,;突然缩小,;文氏管流量计1个,;泵吸入段装有洗滤框和底阀,;喷嘴阻力; 取,则 该处泵扬程为负值,正常工作时不使用,但非正常工作或停止工作时,需要使用。选取泵的型号:ZA,扬程:2250m,流量:22100m3/h。6.2.4料液输出泵为了方便储罐中的产品运输出去,所以在两个产品储罐中还设了两个料液输出泵。6.2.5 泵设计结果名称型号流量(m3/h)扬程(m)进料泵AY2.5603065回料泵GSJH7.528080330釜液泵ZA221002250表6- 2 泵设计结果汇总第七章 控制方案精馏塔的控制方案要求从质量指标、产品产量和能量消耗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精馏塔最直接的质量指标是产品浓度。由于检测上的困难,难以直接按产品纯度进行控制。最常用的间接质量指标是温度。将本设计的控制方案列于下表序号位置用途控制参数介质物性 (kg/m3)1FIC-01进料流量控制03000kg/h丙烷丙烯L=516.32FIC-02回流定量控制01500kg/h丙烯L=441.323PIC-01塔压控制02MPa丙烯V=35.54HIC-01釜液面控制03m丙烷L=4605HIC-02回流罐液面控制01m丙烯L=4706TIC-01釜温控制4060丙烷V=2846第八章 经济概算8.1 项目总投资估算总投资=总固定投资+流动资金+贷款利息,其中总固定投资以项目设备投资为依据,分别采用不同系数估算建筑工程费、安装费、工艺管路费以及其他费用(建筑工程费用系数取0.72,安装工程费用系数取0.15,工艺管道费用系数取0.35,其他费用系数取0.37)。则,流动资金取总固定投资的0.2倍,建设期贷款利息取总固定投资的0.12倍。又因为,所以。,取,则。精馏塔设计压力,精馏塔壁厚所以,取,。,再沸器壳体壁厚,所以。则。总投资。8.2 项目生产成本分析8.2.1 直接生产成本直接生产成本为8.2.2 设备折旧成本设备折旧费为总设备费用的10%,即8.2.3 项目生产成本项目生产成本为8.3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该生产工艺不盈利。设计心得及总结课程设计的两周是充实,充满困难,辛苦和收获。在这两周中,我几乎将化原的浮阀塔设计和课程设计的第三,五章翻烂了。尤其是在设计再沸器的时候,我还编了个excel表格,用于假设气化率和几何尺寸,并观察裕度和阻力的变化,快速的找到最佳的参数,减少了计算的的时间,提高了效率。在本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感觉最累的就是输公式,每次都要调公式,输完后还得排版,万一发现数算错了还得返工。很是费力。不过当看着近50页自己的成果,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对于计算理论板数,我以excel计算。采用先假设,用两次迭代计算出了实际塔板数,很有效率。我觉得,在设计中,找资料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从物性参数到标准件尺寸和各种图表,都需要找资料,查图表,算参数等等。这都锻炼了我这方面的能力,所谓设计就是查资料的能力,现阶段的设计都需要标准。而且由于化工过程参数多,所以查图表也变得尤为重要。这次课程设计给了我很多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可以总结为先看例子,利用其数据练习查图表,并与结果相比较,熟练后在用自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物联网应用申请报告: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布局策略
- 202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与医疗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报告
- 2026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现代旗袍简介
- 现代文品析鉴赏类课件
- 2025年注册房地产估价师考试 房地产估价案例分析专项训练试卷
- 2025年营养师职业资格考试培训试卷:营养师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
- 2025年Python边缘计算实战演练试卷 技能提升
- 严师作文题目及答案高中
- 2025年度茶艺馆场地租赁与服务协议书
- SJ∕T 11614-2016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用金属化薄膜电容器规范
- 绿化种植工程合同范本
- 初中英语单词表大全(2182个带音标)
- 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协议书
- 《二维动画制作》课程标准
-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课件
- 第7章 显微镜下常见矿物特征
- 中海物业服务程序培训资料
- 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和管理
- 《生活中的数学》课件
- PPT稻草人读书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