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诗歌明考点PPT课件_第1页
高考专题【】诗歌明考点PPT课件_第2页
高考专题【】诗歌明考点PPT课件_第3页
高考专题【】诗歌明考点PPT课件_第4页
高考专题【】诗歌明考点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乔布斯情书(正版)-乔布斯在去年3月份,结婚20周年时写给妻子的情书。,Wedidntknowmuchabouteachothertwentyyearsago.Wewereguidedbyourintuition;yousweptmeoffmyfeet.ItwassnowingwhenwegotmarriedattheAhwahnee,Yearspassed,kidscame,goodtimes,hardtimes,butneverbadtimes.Ourloveandrespecthasenduredandgrown.Wevebeenthroughsomuchtogetherandherewearerightbackwherewestarted20yearsagoolder,wiserwithwrinklesonourfacesandhearts.Wenowknowmanyoflifesjoys,sufferings,secretsandwondersandwerestillheretogether.Myfeethaveneverreturnedtotheground.,.,3,乔布斯传中文翻译:20年前我们相知不多,我们跟着感觉走,你让我着迷得飞上了天。当我们在阿瓦尼举行婚礼时天在下雪。很多年过去了,有了孩子们,有美好的时候,有艰难的时候,但从来没有过糟糕的时候。我们的爱和尊敬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而且与日俱增。我们一起经历了那么多,现在我们回到20年前开始的地方。老了,也更有智慧了。我们的脸上和心上都有了皱纹。我们现在了解了很多生活的欢乐、痛苦、秘密和奇迹,我们依然在一起,我的双脚从未落回地面。,.,4,回首廿秋余,桃李韶光轻。相逢何必识,灵犀一点明。青青子衿裾,悠悠我心旌。飞雪皎白花,阿城永誓铭。岁月如飞矢,儿女已成荫。生涯共欢苦,同气利断金。贞爱坚磐石,相敬胜朋宾。畴昔多风雨,真情久弥新。经历愈明达,霜鬓各星星。人情交悲欢,世事纷浮云。执手同终始,白首长相亲。南柯梦未足,更约来世盟。,.,5,二十年前,未相知时。然郎情妾意,梦绕魂牵。执子之手,白雪为鉴。弹指多年,添欢膝前。苦乐相倚,不离不变。爱若磐石,相敬相谦。今二十年历经种种,料年老心睿,情如初见,唯增两鬓如霜,尘色满面。患难欢喜与君共,万千真意一笑中。便人间天上,痴心常伴侬。,.,6,二十年前未相识,随心而遇惹人痴。犹记新婚当日景,雪花飞舞阿瓦尼。光阴似箭已添丁,幸福艰难总不离。爱至深处久弥新,回首廿载似昨夕。岁增智长皱渐生,知秘解惑尝悲喜。天地无涯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7,陌人相盼至白头,二十丁丑,方寸不意,月老红线留。前夜飘雪花满楼,韶光竞走,光阴似水流。千言不尽一语莫,个中辛苦心自说。天命已知顾往昔,青丝易白,骸骨已陋,阴阳相隔,相思如红豆。今生无所求,来世再相谋。,.,8,我们要拿下字音病句翻译的1316分!,(1)已而有识者日:“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不久有能辨识古物的人告诉我:“这是五代、宋时的古董,年代很久了,应该小心地把它当作珍宝一样收藏着,不要使它毁坏。(判断句,活用)(2)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这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与平庸世俗的人趣味相同罢了。,07安徽卷,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廉颇蔺相如列传)只,独,不过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逍遥游)单独,独自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难道只不过,.,9,错误郑愁予(台湾诗人)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10,诗歌鉴赏专题(一),读诗歌,明考点,.,11,教学目标,1、通过试题分析解读考点,明确诗歌鉴赏考查的题材、体裁、题型与考查形式;2、通过课堂训练,强化读懂诗歌的方法,明确复习策略。,明确:考什么,怎样考,如何应对?,.,12,检查自己的诗词知识库存诗词的体裁?题材?何为意象?传统意象的含义?何为意境?诗词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特点?如何鉴赏一首诗(词、曲)?,这是进入到赏诗苑撷取诗苑奇葩的基础!,.,13,听专题复习课要达到的目的1、检查出鉴赏、答题时能否准确调用出自己的知识库存?2、检查自己的答题意识如何?依题作答意识;按答题模式(即结构)作答意识。3、充分了解广东近五年高考诗词鉴赏题的特点。,(讲评完后要依此小结反思的!),.,14,考纲回顾,(二)古代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3分析综合C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4鉴赏评价D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15,纵观广东近五年高考诗词鉴赏题1、体裁2、题材3、诗人4、题型、考点(解题关键)如果让你来命2013年的高考题,你会怎样命题?(选择什么体裁、什么题材、什么时代的什么诗人、哪些题型、考查什么能力?),.,16,透过真题,解读考点,.,17,2005-2012高考广东卷诗歌鉴赏,.,18,1、(2005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五律春日登楼怀归北宋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深树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透过真题,解读考点,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2分)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的是“一船夫睡舟尾,横一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19,考点:本题考察文学常识的识记与理解能力。,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2分),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的是“一船夫睡舟尾,横一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考点: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情感的把握能力,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与意境的理解能力,.,20,2、(2006年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注】艭:小船。海幢,即海幢寺。,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3分),考查对诗歌意象的把握。,考查炼字,品味其语言的精炼和意蕴的深厚。,1、体裁2、题材3、诗人4、题型5、考点,.,21,3、(2007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体裁:宋代律诗,题材:即景抒情诗,本题考查对意象的理解能力,本题考查“炼字”,.,22,炼字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2、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23,4、(2008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1)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咏物诗:托物言志,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理解能力,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24,4、(2009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月杜甫万里瞿塘月,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爽合风襟静,高当泪满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思乡怀人,(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语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考点:炼字,品味其语言的精炼和意蕴。,考点: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情感的把握能力,.,25,【考点】鉴赏评价D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明考点,.,26,题型,设两句第一问:一般考查的是“读懂”的问题第二问:一般考查的是“鉴赏”的问题,由浅入深,鉴赏诗歌有规律可循,首先是读懂,而后是鉴赏,.,27,如何读懂一道诗?,关注题目:题目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题材类型等诸多重要信息。聚焦题眼,旁及其余。练习:请根据诗歌题目写出你对诗歌内容的猜读:登科后军城早秋寄远雪中看梅花月邯郸冬至夜思家,.,28,.,29,考纲回顾,(二)古代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3分析综合C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4鉴赏评价D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诗歌“分析综合”这个考点较少考查,.,30,广东卷诗歌鉴赏的选材、题型特点,总结,1、选材:以写景抒情诗为主;2、题型特点(1)常识题,如“颈联中的对仗”(2)诗歌意象或诗歌内容,(3)炼字题,如“带”“穿”“数”的妙处(4)表现手法,如修辞等(5)诗词传达的感情,如感情变化,.,31,第二课时,透过真题,依题作答,.,32,.,33,5.翻译专力则精,杂学则粗文中画线的句子。,词学以浙中为盛,余少时尝效焉。一日,嘉定王凤喈(ji)语休宁戴东原曰:“吾昔畏姬传,今不畏之矣。”东原曰:“何耶?”凤喈曰:“彼好多能,见人一长辄思并之。夫专力则精,杂学则粗,故不足畏也。”东原以见告,余悚其言,多所舍弃,词其一也。,代词,他们,动词,敬畏,动词,兼并、学会,全句翻译:他追求多种才能,看到人家有一项专长就也想着兼并它(学会它)。,全句翻译:戴东原把这些话告诉我。,.,34,1、(2005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五律春日登楼怀归北宋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深树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2分)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的是“一船夫睡舟尾,横一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1、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此诗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2、旧业,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35,五律春日登楼怀归北宋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首联)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颔联)荒村生断霭,深树语流莺。(颈联)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尾联),.,36,五律春日登楼怀归北宋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首联)解读:首联点明登楼远望,总览所见之景。聊,姑且;引,长,远。大概意思是作者在公务之余,闲着也是闲着,姑且登高远望,只见眼前一片广袤无际的原野,此时心情如何?,.,37,五律春日登楼怀归北宋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首联)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颔联)颔联解读:颔联俯察。诗人从平野尽头收回视线,细看周围有没有别致的风景。只见原野中一条河流,水边还有一条孤舟,既不见渡者,更不见船家。(取自韦应物的滁州西涧“野渡无人舟自横”),.,38,五律春日登楼怀归北宋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首联)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颔联)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颈联)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尾联)尾联解读:或是渡船、村庄、炊烟勾起了诗人对故乡类似景物的回忆,抑或是黄莺的几声啼啭唤起诗人的思乡之情,总之,诗人就不可遏止的怀念起自己的故乡:家乡的水,家里的田园家业,自己的亲人。沉浸其中,蓦然一阵心惊,回过神来,此时自己还在异乡!,.,39,1、答案:(分)荒村与深树断霭与流莺生与语(写出其中任意一组,给分。),.,40,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3分)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能力审题圈划出题目中关键的要求!,由“高楼聊引望”可看出当时诗人的心中充满了闲情与愉快,漫步郊外,看到野外的沟流无人过渡,孤舟一日到晚横间流的孤寂之景,看到了荒村的荒芜,感到了百姓的生活十分困难,诗人离乡别井,沉思间便觉得自己的官职责任很大。,请打分,说说问题所在,1分,没有关注题目提示的信息,.,41,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同学答案:作者从开始观望景色的愉快心情转变到回想起田园家业的思乡之情。,请打分,说说问题所在,1分,.,42,参考答案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意思答对即可。答出“闲情”给分,答出“触景生情”或结合诗句的景、情分析给分,答出“思乡之情”给分。“惊”理解为“惊恐、害怕”不给分!,.,43,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的是“一船夫睡舟尾,横一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3分)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与意境的理解能力审题圈划出题目中关键的要求!,这幅画能表现诗句的内容。画上只有小船和船夫,而没有行人,船夫睡在船上,表现了“野水无人渡”的情景;而船夫身边横放着一支横笛,从画面可以揣摩,船夫边吹笛边等渡客,久久无人过渡,困倦不堪,只得放下笛子,自己睡去,从而衬托出过客稀少,凸显出小船“尽日”等待的漫长和寂寞。所以这幅画传神地表现了诗句的内容。(分析给分。答出画面的内容给分。写出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以酌情给分。),.,44,2、(2006年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注】艭:小船。海幢,即海幢寺。,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3分),考查对诗歌意象的把握。,考查炼字,品味其语言的精炼和意蕴的深厚。,1、体裁2、题材3、诗人4、题型5、考点,.,45,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解读:谭敬昭与诗友黄香石(黄培芳,字香石,与谭敬昭、张维屏合称粤东三子)等,登上越秀山顶,在暮色中极目远眺,只觉得襟怀萧爽,遐想联翩。这首七绝,以爽利的语言、明快的调子,抒写出诗人对羊城江山的这一愉悦感受。江上青山,即诗人驻足的粤秀峰;山外江,指南国第一大川珠江。粤秀峰距离从它南边流过的珠江不过数里之遥,这样一个距离,恰好构成一个有效的审美跨度。在这个跨度之内,青翠苍郁的越秀山,矗立在珠江之上;烟波浩渺的珠江,横流在越秀山之外,山水相得,如诗如画,极富情趣。,.,46,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解读:“横空老鹤南飞去”。这个场景有时态,有动感,与上两句所写景物动静不同,相映成趣,且能牵引诗情。古时广州多鹤,咏羊城风物者多以鹤入诗。如明代黎民表坡山诗:“紫气双龙直,青天一鹤横。”谭敬昭笔下“老鹤”信非虚构,而正是触发诗人灵感、赋予全诗活力的一个契机。,.,47,:“带得钟声到海幢”。海幢,海幢寺,广州有名的古寺,在珠江南岸,与北岸的越秀山迢迢相对,即今海幢公园。老鹤自北向南腾起飞去,方向恰好是海幢寺,诗人相信它能把山上钟声带往海幢寺去。事实上,粤秀峰上的向晚钟声,并不能以老鹤为载体。它把看不见的音波当作看得见的动作写,把想像中的意念当作事实上的存在写,造成一种出人意外、耐人寻味的效果。这四句诗用墨不多,但四句之中,起承转合,条理俨然。第一句起得别致,第二句承得巧妙,第三句转得突兀,第四句合得隽永,传神地写出了粤秀峰晚望的清新隽逸的特色。,.,48,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审题圈划出题目中关键的要求!,晚:归艭;望:青山,江,远帆,空,老鹤(答出体现“晚”的意象1分,“望”的写出4个可给2分。),.,49,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3分)审题圈划出题目中关键的要求!,“带”是带往,带去的意思。诗人运用了比拟(拟人)的手法(1分)。老鹤与钟声之间本无联系,一个“带”字,把无形的钟声物态化,把老鹤拟人化,不仅写活了老鹤,而且也写活了钟声,(代入原句分析1分)从而使整首诗在动与静、听觉与视觉、实写与虚写几方面有机结合,耐人寻味。(作用分析1分),炼字题:,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和语里意义。2、还原句中描摹景象。3、如有手法要点明。4、点出烘托出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什么感情。,.,50,.,51,3、(2007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体裁:宋代律诗,题材:即景抒情诗,本题考查对意象的理解能力,清秋日暮初白的月落叶流萤孤灯,.,52,3、(2007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体裁:宋代律诗,题材:即景抒情诗,本题考查“炼字”,诗人于清秋日暮的溪亭散步,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2分)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孤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2分),.,53,4、(2009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月杜甫万里瞿塘月,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爽合风襟静,高当泪满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思乡怀人,【注】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故故:常常,频频。,.,54,4、(2009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月杜甫万里瞿塘月,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爽合风襟静,高当泪满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思乡怀人,【注】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故故:常常,频频。,(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全诗以明月兴思情,作者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的月下景色,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漂泊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55,4、(2009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月杜甫万里瞿塘月,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爽合风襟静,高当泪满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2)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语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考点:炼字,品味其语言的精炼和意蕴。,.,56,“万里”一词,表示空间的距离,喻含作者离家万里的漂泊感。“夜久”一词,表示时间的延续,暗示作者因思乡怀归而夜深难寐。或:表示时间之长,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漂泊无依,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时时”一词,表示动作的频率,意为“屡屡、常常”,言外之意是作者一次次望月思归的企盼。,.,57,1、(2010广东)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注】阑:阻隔;阻拦。直饶:纵使。分付:交付。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4分),1、“隔”指视觉上的阻隔(江水、烟树隔断归路)(1分),更是情感上的阻隔(思念之情无法传递)(2分)2、上片:前两句实写远望不见江东路(1分),后两句虚写梦中相见(1分)。想象中的相见反衬了现实中的孤独。(2分)(下片:前两句实写灯前写信无人传递,后两句虚写想象寻得大雁传信,而暮秋雁断烘托了现实中的情感阻隔。),客观,主观,.,58,6、(2011广东)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减字木兰花苏轼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3分)(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1)初春(1分)。这时莺儿开始鸣叫,细雨滋润大地,青草长出嫩芽,花朵含苞欲放,万物充满了生机,所以初春的时节最美好。(2分)(2)上片描写“莺语”“草色”“微雨”等景物,表现春天开始时的生机与美丽;下片叙写花开易谢、年华易老,感叹美景易逝,劝人一醉方休。全词表达了珍惜春光、尽情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的情感(热爱生活,享受人生的豪放情感)。(答出思想感情给2分,结合词句分析给2分),.,59,除了认真研读诗歌主体外还需“六看”,如何把握诗歌思想情感,1、看标题,认识对象2、看作者,知人论世3、看序注,破解难点4、看意象,把握情感5、看情句,参透主旨6、看题干,得到启示,.,60,一关注题目与首尾句,首句开篇扣题、奠定情感基调卒章显志:尾句隐含或点化主题,二关注意象,把握意境,意象即寄情藏意的物象。迅速把握住意象,并瞬即联系意象的特定含义加以诠释,把握意境特点,诗歌的主旨即能呈现。,.,61,三关注情意关键词,古诗词最讲究炼字,诗词中这些炼出的情,炼出了意的字往往就是诗词的情意关键词。,.,62,广东卷诗歌鉴赏的选材、题型特点,总结,1、选材:以写景抒情诗为主;2、题型特点(1)常识题,如“颈联中的对仗”(2)诗歌意象或诗歌内容,(3)炼字题,如“带”“穿”“数”的妙处(4)表现手法,如修辞等(5)诗词传达的感情,如感情变化,.,63,读下面的词,完成下列的问题:,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南宋辛弃疾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注释:“高人”,指叶衡,即叶丞相,南宋主战派人物,很有才干。,第十周每天一练25,.,64,这首词上片画线句用怎样的艺术手法?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3分),答:画线句用了化静为动/或拟人、比喻的手法,本是人望山,却说青山想要向叶丞相倾诉衷肠,如万马奔腾而来(联系诗句内容具体说明艺术手法1分。答“拟人、比喻”,也得1分。但只答“拟人”或只答“比喻”,不得分。不联系诗句内容,不得分。)作用: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之连绵(内容上作用1分),并借此含蓄表达对叶丞相的倾慕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指挥千军万马驰骋疆场的热切希望(情感上的作用1分。答对所表现的情感其中一点即可得这1分)。,考点?如何作答?,手法+分析、作用+分析,作用分析类题目有哪些答题角度?,.,65,作用分析类题目解答,要具备下面几种意识:结构意识(结构上的作用)内容意识(意象内涵,全诗内容表达上的作用)情感意识(对于诗人情感表达的作用)表达意识(运用了什么表达手法,有何作用)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66,有人认为“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表现出诗人的豁达,有人则说表现的是诗人沉重的忧伤。你的看法怎样?为什么?请联系全诗说明。(3分),参考答案一:我认为“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表现的是诗人沉重的忧伤。(观点1分)人们都说头发总是在愁在变白,那沙鸥岂不一身都是愁?(对诗句内容分析1分)明写鸟之愁,实写人之愁,因为所盼望的事情“望来终不来”,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理想无法实现,故诗人心中充满无尽的愁情。(对诗人情感分析1分)(评分标准:观点1分;分析2分对诗句内容的解说1分,对诗人情感的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考点?如何作答?,开放类:评价题型、比较题型、综合表述题型,.,67,参考答案二:我认为“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表现的是诗人豁达的心境。(观点1分)人们都说头发总是在愁在变白,那沙鸥岂不一身都是愁?(对诗句内容分析1分)诗人故意发此痴想,而且拍手而笑,是对沙鸥的调侃,也是对自己的调侃,显得诙谐幽默。表明诗人虽然因为所盼望的事情“望来终不来”,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理想无法实现而心情充满忧愤,但却想要努力驱散心中的阴霾,表现了诗人的豁达。(情感分析1分)(评分标准:观点1分;分析2分对诗句内容的解说1分,对诗人情感的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68,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赏析。,玉楼春欧阳修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歌。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注:游丝,蛛丝。,第十周每天一练27,.,69,(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图景?在整首诗中有什么作用?(3分),开头两句描写了洛阳美丽热闹的洛阳春景图:花木繁盛,色彩艳丽,百花相继开放,争奇斗艳,清香扑鼻。(图景加分析1分)作用:点明了告别的地点和季节,(内容上的作用1分)以乐景衬哀情,反衬下文深沉的离别愁绪。(结构、情感上的作用1分),考点?如何作答?,分析意境型:找出意象+再现画面+概括图景(两个双音节词+时地)+情感,.,70,诗的最后两句选用了怎样的意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4分),选用了两个传统意象:“孤馆”和“月”(1分)。作者身处旅途,只有清冷的月亮和孤馆相伴,这恰恰与洛阳的繁华形成鲜明的对比,(分析1分、手法1分)从而表达了作者孤独凄凉悲伤的心情。(情感1分),考点?,分析意象、情感,意象+解释(手法)+情感,.,71,(3)从下片看,抒情主人公为什么会产生“寂寥”之感?请概括说明。旅途春光无限,愁思也无边无际;和繁华的洛阳形成鲜明的对照,驿舍偏僻寂静;抒情主人公夜不成眠,望月思人,备感“寂寥”。,.,72,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赏析。(7分)玉楼春欧阳修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歌。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注:游丝,蛛丝。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图景?在整首诗中有何作用?(4分)考点:形象(景象)得分点:意境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2.诗的最后两句选用了怎样的意象?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3分)考点:意象感情,(1)开头两句描写了洛阳美丽、热闹的春景(意境分):花木繁盛,色彩艳丽,百花相继开放,争奇斗艳,清香扑鼻。(景物描述分)作用:点明了告别的地点和季节,以乐景衬哀情,(内容上的作用分)自然引出下文。(结构上的作用分),选用了两个传统意象:“孤馆”和“月”。(点明意象分)作者身处旅途,只有清冷的月亮和孤馆相伴,这恰恰与洛阳的繁华形成鲜明的对照,(结合诗句分析分)从而表达了作者凄凉悲伤的心情。(情感分),.,73,.,74,4、(2008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注】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咏物诗:托物言志,.,75,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解析:本题考察对诗歌的理解和修辞手法的运用,描述了木芙蓉耐寒、傲然怒放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审题圈划出题目中关键的要求!,.,76,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解析:本题考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吕诗着重描写了木芙蓉“雨后霜前”仍“着意红”的风姿,是一种傲然独立、挑战困难而不受他人摆布的充满自信的形象(人格形象)(2分);范诗描写了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