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溶剂对人体的危害ppt课件_第1页
有机溶剂对人体的危害ppt课件_第2页
有机溶剂对人体的危害ppt课件_第3页
有机溶剂对人体的危害ppt课件_第4页
有机溶剂对人体的危害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机溶剂.(1)有机溶剂的分类(2)理化作用和毒作用的特征(3)有机溶剂对健康的影响(4)ccl常用溶剂介绍.(1)有机溶剂的分类,一种溶剂:致癌性物质; 可疑致癌物环境危害物请勿使用两种溶剂:非基因动物致癌物; 三种可能引起神经性中毒、畸形等不可逆中毒的其他可逆中毒的溶剂:对人体有潜在毒性,能接触,但在50m g /天以下。 低毒性,(一)有机溶剂的分类,一种溶剂苯,四氯化碳,1,2 -二氯乙烷,1,1 -二氯乙烷,1,1,1 -三氯乙烷。 (一)有机溶剂的分类,两种溶剂2-甲氧基乙醇、氯仿、1,1,2 -三氯乙烯、1,2 -二甲氧基乙烷、1,2,3, 4-四氢萘、2-乙氧基乙醇、环丁砜、嘧啶、甲酰胺、正己烷、氯苯、乙腈、二氯甲烷、乙烯基乙二醇、n,N-二甲基甲酰胺、甲苯、 (1)有机溶剂的分类,三种溶剂:戊烷、甲酸、醋酸、乙醚、丙酮、苯甲醚、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戊醇、乙酸丁酯、三丁基甲基醚异丙基苯、乙酸乙酯、甲酸乙酯、乙酸异丁酯、乙酸甲酯、3-甲基-1-丁醇、甲基异丁基酮、2-甲基-1-丙醇、乙酸丙酯。 (1)有机溶剂的分类,(2)理化特性和毒作用的特征,1 .挥发性、可溶性和可燃性有机溶剂容易挥发,接触路径以吸入为主。 脂溶性决定着与神经系统的亲和性,是具有麻醉作用的重要因素,但同时也兼具水溶性,可通过皮肤进入体内。 很多有机溶剂具有可燃性,可以用作燃料。 (二)理化特性和毒作用特征,二.化学结构根据化学结构可将有机溶剂分为几类,同类毒性相似。 例如,氯化烃类肝脏毒性多,醛类具有刺激性等。 基本化学结构为脂肪族、脂环族和芳香族其功能基为卤素、醇类、酮类、乙二醇类、酯类、羧酸类、胺类、酰胺类。 (二)理化特性和毒作用的特征,3 .吸收分布了大量有机溶剂后,肺内滞留40%80%,体力劳动能使通过肺摄取的量增加到23倍。 由于有机溶剂的脂溶性多,摄取后多分布在富含脂肪的组织中,由于包含神经系统、肝脏等的血-组织膜屏障富含脂肪,有机溶剂也是血流充分的骨架和分布在肌肉组织中的肥胖者接触到有机溶剂后,在体内蓄积的量变多,排出变慢。 另外,很多有机溶剂可以通过胎盘进入母乳,影响胎儿和婴儿的健康。(二)理化特性和毒作用特征,4 .代谢和排出不同溶剂的代谢程度不同,有的能充分代谢,有的几乎不代谢。 体内的溶剂主要是原形物排出到呼气中,少量作为代谢物排出到尿中。 大多数溶剂生物半衰期短,一般是几分钟到几天。(三)有机溶剂对健康的影响,1 .皮肤溶剂引起的职业性皮炎约占总数的20%。 大多数有机溶剂会对皮肤进行脱脂,溶解脂质,变成原发性皮肤刺激物。 典型皮炎也有急性刺激性皮炎的特征,如具有红斑和水肿的慢性龟裂性湿疹。 少数工业溶剂引起过敏性接触皮炎的个别有机溶剂会引起严重的剥离性皮炎(三氯乙烯等)。 (三)有机溶剂对健康的影响,2 .中枢神经系统容易挥发的脂溶性有机溶剂大部分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多为非特异性抑制或全身麻醉。 急性有机溶剂中毒时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与酒精中毒类似,因呼吸抑制而死亡。 严重过度接触后,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持续的脑功能不全,伴昏迷,导致脑水肿。有机溶剂的慢性接触可能引起慢性神经行为障碍,小脑障碍也可能引起前庭动眼失调和获得性有机溶剂超耐量综合征。(三)有机溶剂对健康的影响,三.心脏有机溶剂对心脏的主要影响是心肌内源性肾上腺素敏感性的增强。 健康工人接触过量工业溶剂后,会发生心率不平衡,甚至会因心室颤动猝死。有机溶剂影响健康,4 .呼吸系统有机溶剂对呼吸系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高浓度的醇、酮、醛类能使蛋白质变性。 溶剂引起呼吸道刺激的部位通常位于上呼吸道,接触溶解度高刺激性强的溶剂,如甲醛类,尤其如此。 过度接触溶解度低、刺激性弱的溶剂,多在呼吸器深部溶解,引起急性肺水肿。 长期接触刺激性强的溶剂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 (三)有机溶剂对健康的影响,5 .周围神经和脑神经有机溶剂有可能引起感觉异常、运动障碍、肌肉萎缩等周围神经障碍,三叉神经、视神经等脑神经功能障碍。 (3)有机溶剂对健康的影响是:6.肝脏大量、长时间接触什么样的有机溶剂,都会对肝脏造成损伤。 (3)有机溶剂影响健康,7 .肾脏四氯化碳急性中毒时,会出现肾小管坏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如果多种溶剂和混合溶剂慢性接触,就会引起肾小管功能不全,出现蛋白尿、尿酶尿。 溶剂接触也可能与原发性肾小球性肾炎有关。(三)有机溶剂对健康的影响,8 .血液苯能损害造血系统,引起白血球和全血球减少症,进而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某些二醇醚类可引起溶血性贫血(渗透脆性增加)和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抑制)。(三)有机溶剂影响健康,9 .致癌性是常用溶剂中,苯是确实的人致癌性物质,会引起急性或慢性白血病。 氯乙烯会引起肝血管肉瘤。(三)有机溶剂影响健康,10 .生殖系统的大部分溶剂容易通过胎盘脂质屏障,也可进入睾丸。 二硫化碳等溶剂影响女性的生殖功能和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四)根据CCL常用溶剂,二甲基甲酰胺的丙酮甲基乙基酮的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环己酮,二甲基甲酰胺,理化性质无色,淡氨味的液体。 分子式C3-H7-N-O。 分子量73.10。 相对密度0.9445(25)。 熔点-61。 沸点152.8。 闪点为57.78。 蒸汽密度2.51。 蒸气压0.49kpa(3.7mmHg25)。 从着火点445开始。 折射率1.42817,溶解度参数=12.1。 二甲基甲酰胺、接触机会和入侵途径主要用于有机合成、染料、制药、石油精制和树脂等工业。 在以上工作场所接触DMF蒸汽会中毒。 急性中毒的发生原因多是生产故障、设备破裂或检查设备时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大量接触毒物,因此中毒往往并发吸入和皮肤吸收,以皮肤吸收为主。 二甲基甲酰胺、毒性机制DMF的毒性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被认为与体内代谢过程有关。 DMF被甲基烃基化,生成n甲基甲醇酰胺(HMMF ),HMMF部分分解为脱羟甲基甲酰胺(NMF )和甲醛,NMF进一步被羟基化,进一步分解为甲酰胺(f ),进一步分解为DMF的一部分实验表明,NMF比DNF和HMMF毒性强。 NMF或HMMF生成N-甲基氨基甲酰半胱氨酸(AMCC )过程中的活性中间产物(可能是异氰酸酯)具有亲电性,与蛋白质、DNA、RNA等大分子的亲核中心共价键合,引起生物肝肾器官的损伤。 丙酮、理化性质为无色液体,具有香味(辣味)。 容易挥发。 可以与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氯仿、醚等多种油类混合。 相对密度(d25)0.7845。 熔点-94.7。 沸点56.05。 折射率(n20D)1.3588。 闪点-20。 容易燃烧。 半数致死量(大鼠,口服) 10.7ml/kg。 有刺激性。丙酮、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容易乏力、恶心、头痛、头晕、兴奋。 重症者发生呕吐、气喘、痉挛,陷入昏迷状态。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产品后,出现眩晕、灼热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感、容易兴奋等。 皮肤长时间反复接触会引起皮炎。 爆炸的危险:这个东西非常易燃,有刺激性。 丙酮、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下被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清洗皮肤。 眼睛接触:抬起眼皮,用流动的清水和生理盐水冲洗。 看医生。 吸入:马上从现场离开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确保呼吸道。 如果呼吸困难,就供给氧气。 呼吸停止后,马上进行人工呼吸。 看医生。 吃饭:喝足够量的温水,然后吐。 看医生。 甲乙酮,性能接近丙酮,沸点79.6,比丙酮稍高。 其优点是溶解性强,挥发性比丙酮低,是中沸点酮系溶剂,环己酮、环己酮是羰基碳原子包含在六元环中的饱和环酮,有很强的刺鼻气味。 沸点: 155.6()通常制备低沸点溶剂、中沸点溶剂和混合溶剂,得到适当的挥发速度和粘度。 环己酮,健康危害:该品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 急性中毒:主要有眼、鼻、喉粘膜刺激症状和晕眩、胸部压迫感、全身无力等症状。 重症患者出现休克、昏迷、四肢痉挛、肺水肿,最后因呼吸衰竭死亡。以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醚和二醇醚为同一二醇醚系溶剂为特征,丙二醇醚对人体的毒性比二醇醚系产品低,为低毒性醚系。 丙二醇单甲醚具有弱的醚味,但没有强的刺激性气味,其用途更广泛且安全。 由于其分子结构中有醚基和羟基,其溶解性能非常优异,具有适当的挥发速度和反应活性等特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丙二醇单甲醚,外观:无色透明液体含量: 99%水分: 8890.1 %馏程:116-126C酸度: 8890.02 %沸点: 120C燃点: 31.1C (闭杯)比重(d 420 ):0.919-0 27.7mN/m .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特征: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PMA )是高级溶剂,分子中有醚键和羰基,羰基形成酯结构,同时也包括烷基同一分子有无极性部分和极性部分,这两部分的官能团相互制约排斥,分别发挥着固有的作用。 因此,非极性物质和极性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