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论文关于基于不同模型方法的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顺周期性的比较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1页
商业银行论文关于基于不同模型方法的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顺周期性的比较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2页
商业银行论文关于基于不同模型方法的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顺周期性的比较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3页
商业银行论文关于基于不同模型方法的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顺周期性的比较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4页
商业银行论文关于基于不同模型方法的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顺周期性的比较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业银行论文关于基于不同模型方法的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顺周期性的比较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摘 要: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及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框架内,本文分别从资本要求计量策略、资本要求计量结果、与违约概率的相关性、顺周期性等方面,对巴塞尔资本协议II计量资本要求的模型和CreditRisk+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作了实证。结果表明,两种策略计量出的资本要求呈现出相似的趋势,它们随违约概率变化的幅度基本一致,均存在显著的顺周期效应,且两者在顺周期效应上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由于两种策略在计量和顺周期效应方面表现出的趋同性,商业银行可以采用同一种策略对它们进行逆周期调整。它们在计量结果和内涵上表现出的差异性,商业银行可用于经济资本管理的不同阶段,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资本要求;顺周期性;违约概率;CreditRisk+模型;巴塞尔资本协议 1003-9031(xx)07-0009-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xx.07.02 xx年颁布的巴塞尔资本协议II提出了计量资本要求的策略,即单因素模型,20世纪末业界开始也逐渐提出了很多计量经济资本的策略。xx年的 _暴露出资本要求计量的顺周期性,对商业银行进行经济资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彭建刚等(xx)认为CreditRisk+模型比较适合我国商业银行计量经济资本,但鉴于商业银行数据储备不足、对债务人的信息收集尚不完备等特点,需对CreditRisk+模型进行修正1。 本文试图将单因素模型和修正后的CreditRisk+模型在策略、计量结果和顺周期性方面做比较分析,其结果可为商业银行在巴塞尔资本协议II和巴塞尔资本协议III的基础上进行逆周期调整下的经济资本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1.巴塞尔资本协议II推荐使用的单因素模型和CreditRisk+模型都是信用风险度量模型2-3。 2. 两种模型都要求有四个输入参数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暴露及期限,且从一定作用上来说,它们的计量结果都可以看作是贷款组合的经济资本。单因素模型是监管当局使用的计量资本要求的策略,也是计算资本充足率的基础,从这个作用上讲,单因素模型的计量结果也是监管资本要求。 3. 两种模型都假设了分布函数。单因素模型假设债务人的资产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CreditRisk+模型假设系统风险因子服从Gamma分布。 4. 两种模型都在VaR的基础上减去预期损失得出组合资本占用额。 5. 两种模型都考虑了违约相关性。 1.分布函数的假设不同。单因素模型假设债务人的贷款都是同质的并服从正态分布,正态分布假设显然与实际的“偏峰厚尾”的特征不能吻合。CreditRisk+模型并未假设债务人的违约分布,它只是假设同一部门违约率的波动受到同一系统性风险因子的影响。而这一风险因子是一随机变量,服从Gamma分布。 3.考虑违约相关性的原理不同。两种策略都考虑了违约相关性的理由。巴塞尔资本协议II中使用的单因素模型加入了相关性参数,它是通过考虑债务人之间资产的相关性来反映违约的相关性,而且相关性参数R的表达式使用的是统计出的经验值。CreditRisk+模型假设同一部门受相同系统风险的影响,进而影响部门违约率的波动性,并假设这一系统性风险因子服从Gamma分布。 4.组合资本占用额的计量策略和原理不同。单因素模型假设不同债务人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它并没有涉及组合的概念,组合的资本要求都等于组合内所有贷款占用的资本要求的直接加总。CreditRisk+模型假设同一部门债务人之间不是独立的,但不同部门间是相互独立的。它将组合的概念融入其中,它首先使用概率生成函数计算出单一部门的违约损失分布,然后将各部门违约损失分布的概率生成函数相乘得出整个组合违约损失分布的概率生成函数。 使用我国商业银行违约模型与经济资本配置研究课题组(xx)使用的策略计算了上市公司1996xx年的年均违约概率(见表1)。违约损失率使用巴塞尔资本协议II中的规定统一为45%4。 选取我国某银行发放的300笔公司贷款作为样本数据,期限为1年。这些公司贷款分别建筑业和制造业,其中建筑业70笔贷款、制造业230笔贷款。两种策略计量出的资本如图1所示(为了表述方便,本文将使用巴塞尔资本协议II的策略计算得出的结果称为资本要求K,CreditRisk+模型计算得出的结果称为经济资本EC)。 从图1中可得出两点:一是按照巴塞尔资本协议规定计算得出的资本要求K要高于使用CreditRisk+模型计算得出的经济资本量。两种策略的计量结果存在的数值上的差异,可能是由于两种策略计量资本的原理不同造成的。单因素模型并没有考虑组合的作用,组合的资本要求等于单笔贷款的资本要求相加,而CreditRisk+模型综合了组合的分散化效应,组合占用的经济资本EC要小于组合内所有单笔贷款的直接加和。二是随着违约概率的不断变化,资本要求K和经济资本EC均发生了转变,而且资本要求K和经济资本EC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四、违约概率变化对两种策略计量结果影响的实证比较分析 (一)违约概率的变化对两种策略计量结果影响的比较为了观察违约概率的变化给两种策略计量结果带来的变化趋势,笔者依次变动了债务人的违约概率,即在初始违约概率的基础上增加1%、5%、10%、20%、50%、100%和200%,初始违约概率记为PD,违约概率PD1、PD2、PD3、PD4、PD5、PD6和PD7,分别计算从1996年至xx年的资本要求K和经济资本EC。 它进一步证明了本文的观点:无论违约率如何变化,使用巴塞尔资本协议II的策略计量出资本要求K和CreditRisk+模型计量出的经济资本EC之间总会保持着相似的差距,而且违约率的变化会引起资本要求和经济资本发生同趋势的变化。 在计算过程中,两种策略的四个输入参数中的期限、违约损失率和暴露都是固定的,唯一发生变化的参数为违约概率,那么可推断出是违约概率的变化引起的资本要求K和经济资本EC发生的变化。 既然资本要求K和经济资本EC的变化是同趋势的,那么它们变化的幅度是否也与违约概率变化的幅度相同呢资本要求K和经济资本EC的变化幅度是否也相同呢为了更好地比较违约率变化引起的K和EC趋势的变化,我们计算了随违约概率的变化,两种策略计量结果的变化幅度。 从计量结果上看,随着违约概率的变化,违约概率分别从增加1%、增加5%到增加200%,资本要求K和经济资本EC也发生了相同方向的变化,只是两者的变化幅度上有微弱差距。 (二)两种策略的计量结果与违约概率的相关性分析 本文在前文已分析出两种策略随违约概率的变动而发生同趋势的变动,而且总体上来讲,资本要求K和经济资本EC随违约概率的变化幅度是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