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脏腑经络,2,脏腑:即人体内脏,五脏:指心、肺、脾、肝、肾,从形态上为实体性器官,其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气血、津液、精气等精微物质。六腑: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从形态上为中空管腔性器官,其共同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奇恒之腑: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它们在形态方面与六腑相近,但在生理功能方面主藏蓄精气,与五脏雷同,故另立一类,称之为奇恒之腑。,3,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中医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结合六腑、奇恒之腑、精、气、血、津液、形体、管窍通过经络相互络属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同时精、气、血、津液周流全身。脏腑、精、气、血、津液、形体、管窍的生理功能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维系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和稳定,维持人体的正常的生命活动。,4,肝,5,肝的生理特性,1、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古人把肝比喻为“将军”,用将军的刚强躁急、好动不静的性格来形容肝的生理特性。体阴:一是指肝为藏血之脏,属阴。用阳:肝的生理功能,依赖于肝的阴血滋养才能正常。肝为刚脏,非柔润不能正常。一般而言,诸脏之阴虚导致阳气皆易偏于虚,唯有肝阴、肝血易虚,肝之阳气易亢。常可见到阳气亢逆及动风之象,如眩晕,筋膜拘挛,甚则抽搐,角弓反张等。,6,2、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肝属木,应自然界春生之气,宜保持柔和、舒畅、升发、条达,既不抑郁也不亢奋的充和之象,才能维持正常的疏泄功能。而暴怒,或抑郁的精神状态,低沉的情绪,最易影响肝的疏泄功能。暴怒可致肝阳亢逆,出现面红目赤,头胀头痛;情绪低沉,则肝气郁结,气郁日久,又可化火生热,导致肝火、肝风等病变。,7,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一)主疏泄所谓“疏泄”,即指疏通、畅达、宣散、流通、排泄等综合生理功能。肝主疏泄关系着人体气机的调畅。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调和,经脉通利,所有脏腑器官的活动正常协调,各种富有营养的物质不断化生,水液和糟粕排出通畅。若肝失疏泄,气机不畅,不但会引起情志、消化、气血水液运行等多方面异常表现,还会出现肝郁、肝火、肝风等多种肝的病理变化。,8,(二)主藏血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人体的血液由脾胃消化吸收来的水谷精微所化生后,一部分运行于全身,被各脏腑组织器官所利用,另一部分则流入到肝脏而储藏之,以备应急的情况下使用。当人体在睡眠、休息等安静状态下,机体各部位对血液的需求量就减少,则一部分血液回归于肝而藏之。当在劳动、学习等活动量增加的情况下,人体对血液的需求量就相对增加,肝脏就把其储藏的血液排出,从而增加其有效血循环量,以适应机体对血液的需要。,9,肝的附属功能,(一)主筋:筋,即筋膜,包括肌腱、韧带等组织结构。肝主筋,是说全身筋膜的弛张收缩活动与肝有关。人体筋膜的营养来源于肝脏。肝的血液充盈,筋膜得养,从而使筋力强健,运动有力,关节活动灵活自如。“若肝血不足,筋膜失养,可引起肢体麻木,运动不利,关节活动不灵或肢体屈伸不利,筋脉拘急,手足震颤等症。,10,(二)其华在爪爪,包括指甲和趾甲。中医学认为爪为筋之余。肝血的盛衰,常反映于爪甲。肝的阴血充足,筋膜得养,则爪甲坚韧,光泽红润,富有华色。若肝血不足,爪甲失其滋养,则爪甲苍白,软薄,或枯而色夭,容易变形,脆裂。临床上即可根据爪甲色泽的荣枯等变化,来推论肝的气血盛衰。,11,(三)开窍于目肝的经脉上联于目系,目的视力主要依赖于肝血的滋养。肝与目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所以肝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常常可以从眼目中反映出来。在临床实践中,很多目疾常从肝治疗。肝血不足,则视物昏花,或夜盲。肝阴亏耗,则双目干涩,视力减退。肝火上炎,可见目赤肿痛。肝阳上亢,可见目眩。肝风内动,可见目睛斜视和目睛上吊。肝胆湿热,可出现巩膜黄染等。,12,心,13,心的生理特性,1、心为阳脏,而主阳气:心的阳气相当旺盛,既能温煦人体,又能推动血液运行,营养全身,维持生命,凡脾胃之腐熟运化,肾阳之温煦蒸腾,以及全身水液代谢等,均依赖于心阳的温化作用。故古人把心脏比喻为天体的太阳。2、心与夏气相互通应:是与心为阳脏而主阳气的特性相一致的。心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反应最强。如果心脏有病,适逢夏季自然界阳热之气滋助,则能病情缓解,特别是心阳虚衰患者,在夏季自觉症状多有减轻。,14,(2)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一)主血脉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全身的血,都在脉中运行,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它推动血液在脉管内按一定方向流动,从而运行周身,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中医学把心脏的正常搏动、推动血液循环的这一动力和物质,称之为心气。心气旺盛、心血充盈、脉道通利,心主血脉的功能才能正常,血液才能在脉管内正常运行。心的气血不足,推动血液循环的力量减弱,则产生病变。例如,心血瘀阻、血脉阻滞,则出现心悸、胸闷,甚至心前区剧烈疼痛等心功能失调的症状。,15,(二)主神志心主神志,即心主神明,或称心藏神。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主要归属于心的生理功能。心是藏神之所,是神志活动的发源地。若心有病变,主神志的功能失常,即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异常。心的气血不足,则必然影响到心神,表现为失眠、多梦、健忘、神志不宁;血中有热,扰动心神,则表现为烦躁、谵语,甚至昏迷,不省人事;若痰火扰动心神,神志昏乱,则表现为狂躁不安、哭笑无常、打人毁物、登高而歌、弃衣而走。,16,(3)心的附属功能(一)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和精神情志与“喜”有关。一般说来,喜是属于良性的刺激,有益于心主血脉等生理功能。喜乐过度,则又可使心神受伤。心主神志的功能过亢,则使人喜笑不止;心主神志的功能不及,则使人易悲。,17,(二)在液为汗由于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又同出一源,因此有“汗血同源”之说。而血又为心所主,故有“汗为心之液”之称。汗出太多则心慌的现象,也表明了这一点。(三)在体合脉心气的强弱,心血的盛衰,可从脉象反映出来。心合脉是切脉的理论根据。,18,(四)其华在面人的面部血脉丰富、皮肤薄嫩,易于观察,望面色常作为推论心脏气血盛衰的指标。若心的气血旺盛,则面色红润有光泽。若心脏发生病变,气血受损,则常在面部有所表现。心的气血不足,可见面色(白光)白、晦滞;心血瘀阻,则面部青紫;如血分有热,则面色红赤;心血暴脱,则面色苍白或枯槁无华。,19,(四)在窍为舌心开窍于舌,是指舌为心之外候,又称舌为心之苗。舌主司味觉、表达语言。心的功能正常,则舌质柔软、语言清晰,味觉灵敏。若心有病变,可以从舌上反映出来。例如,心血不足,则舌质淡白;心火上炎,则舌尖红赤,甚至舌质糜烂生疮;心血瘀阻,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热入心包或痰迷心窍,则可见舌强语謇。,20,脾,21,脾的生理特性,1、喜燥而恶湿。恶湿指脾易为湿邪所困而功能失常,如湿邪外侵或过食生冷导致水湿困脾可见脘腑胀满。喜燥指芳香温燥之品有助于脾化湿或健运。2、脾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位于人体中焦,心肺居其上,肝肾居其下。所以人体气机升降运动,皆以脾为其枢纽。,22,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一)主运化:脾的运化功能可分为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运化水谷,即是指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将水谷消化成为精微物质并将其运输、布散到全身。脾运化水谷精微,维持着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和皮毛筋骨等脏腑组织器官生理功能。,23,运化水湿,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布散和排泄的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摄入到体内的水液,需经过脾的运化转输,气化成为津液,并输布于肺,通过心肺而布达周身脏腑器官,发挥其濡养、滋润作用。二是将全身各组织器官利用后多余的水液,及时地输送到相应的器官(如肺、肾、膀胱、皮毛等),变成汗和尿液被排出体外。因此,在水液代谢的全部过程中,脾都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促进着水液的环流和排泄。,24,(二)脾气主升,其一是脾主升清。即指精微物质的上升布散。经过脾、胃和小肠等消化后生成的精微物质是在脾的升清作用下,上输于肺,并通过心肺,分布到周身各处。其二是维持人体各内脏的正常位置。中医学认为,脏腑能固定于一定的部位,全赖脾气主升的作用。因为,支持和固定这些内脏的肌肉、韧带、筋膜,也要依靠脾运化生成的水谷精微的充养,才能强健有力。若脾气不升,反而下陷,则可出现胃、肾、子宫等内脏的位置下移或脱肛等。,25,(三)主生血、统血,脾统血的机理,实际上是脾气对血液的固摄作用。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在脉内循行而不逸出脉外。脾气旺盛,就能保证体内气血充足,气能摄血,这样,生成之血就能在脉管内运行,不致逸出脉外。脾气虚弱,统血功能失职,血液运行将失其常规而逸出脉外,以致出血,如便血、尿血、皮下出血等。中医学习惯上将这种因脾虚而引起的出血病证称为脾不统血。这种出血的特点是:出血时间较长,血的颜色浅淡,出血多在身体下部等。对此,临床常采用补脾益气、引血归经的方法治疗。,26,(3)脾的附属功能,(一)在志为思思,即思考、思虑,是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正常的思考问题,对机体的生理活动并无不良影响,思虑过度,所思不遂则伤脾。思则气结。脾气结滞,则见不思饮食,脘腹胀闷,影响运化升清和化生气血的功能,而导致头目眩晕、烦闷、健忘、手足无力等。,27,(二)在液为涎涎为口津,唾液中较清稀的称作涎,它具有保护口腔粘膜,润泽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较多,有助于食品的吞咽和消化。在正常情况下,涎液上行于口,但不溢于口外。若脾胃不和,则往往导致涎液分泌急剧增加,而发生口涎自出等现象。,28,(三)在体合肌肉、主四肢脾主肌肉是指脾能维持肌肉的正常功能。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和津液化生气血,输布到全身各处以供应肌肉的营养,使肌肉发达丰满,壮实有力,四肢运动有力。若脾的运化功能失职,肌肉失去滋养,则肌肉逐渐消瘦,甚则痿软松驰。临床上,消化系统慢性病变,使身体逐渐消瘦者,多从健脾益气入手治疗,往往能改善身体虚弱状态,取得满意效果。,29,(四)开窍为口脾开窍于口,是指人的饮食、口味等与脾的生理功能有关。若脾气健运,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若脾有病变,则容易出现食欲的改变和口味的异常,如食欲不振、口淡乏味等。若湿困脾气,则可出现口甜、口粘的感觉。(五)其华在唇口唇的色泽不但是全身气血盛衰的反映,又与脾运化功能是否正常有密切的关系。脾气健运,气血旺盛,则口唇红润,有光泽。若脾虚不运,气血不足,则唇淡白不泽,或者萎黄。,30,肺,31,肺的生理特性,肺为娇脏,不耐寒热:通过喉和鼻与外界直接相通。因此,肺的生理功能直接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自然界之风、寒、燥、热等邪气,尤其是温热邪气,多直接从口鼻而入,影响到肺,出现肺卫失宣,肺窍不利等病变,产生咳喘等症状。,32,肺的生理功能,(一)主气,司呼吸,主音声肺主呼吸之气。呼吸功能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肺既是主司呼吸运动的器官,又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功能,从自然界吸入清气,又把体内的浊气排出体外,从而保证了新陈代谢的顺利进行。主音声,是指音声的产生与肺的功能有关,肺气充足,则声音洪亮,肺气不足,语音低微。,33,(二)肺朝百脉、助心行血肺朝百脉:即全身血液都朝会于肺。肺朝百脉的生理意义在于:全身血液通过肺脉流注于肺,通过肺的呼吸功能,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输布全身。心脏的搏动是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但血液的运行也有赖于肺气的推动,即肺化生的宗气。中医家把肺称为“相傅之官”,把肺比喻为辅助一国之君主的宰相,协助心君,,34,(三)通调水道指肺对人体的水液的输布、运行、利用和代谢后水液的排泄起疏通和调节的作用。肺调节汗液的排泄。肺主宣发,将水谷精微和津液宣散于周身,特别是使布散到体表的津液,通过汗孔,以汗的方式排泄于体外。在生理情况下,则汗的排泄适度,起到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肺将水液向下输送至肾,经汽化为尿液排除体外。在病理情况下,肺的宣发功能失常,就会引起水肿、小便不利等病变。,35,(3)肺的附属功能,(一)在志为忧(悲)以五志分属五脏来说,肺之志为忧(悲)。忧愁和悲伤,均属非良性刺激的情绪反映,它对于人体的主要影响,是使气不断地消耗。由于肺主气,所以悲忧易于伤肺。反之,在肺气虚时,机体对外来非良性刺激的耐受性就下降,而易于产生悲忧的情绪变化。(二)在液为涕涕是由鼻粘膜分泌的粘液,并有润泽鼻窍的功能。鼻为肺窍,正常情况下,鼻涕润泽鼻窍而不外流。若肺寒,则鼻流清涕;肺热,则涕黄浊;肺燥,则鼻干。,36,(三)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肺与皮毛在生理方面关系密切,病理方面常相互影响。外界邪气伤人,常先从皮毛而入,首先影响到肺的生理功能,出现恶寒、发热、鼻塞、咳嗽等症状;若肺气虚弱,宣发功能失职,卫气、精津布散障碍,则肌肤苍白、憔悴,皮毛枯槁;卫气机能虚弱,则自汗出,易于感受外邪;肺气闭塞,毛窍闭敛,则可出现无汗而喘等症。,37,(四)开窍于鼻鼻是肺之门户,为气体出入之通道,其生理功能包括通气和嗅觉,而鼻的功能主要依赖肺气的作用。肺气调和,则鼻窍通畅,呼吸通利,嗅觉灵敏。肺或者鼻发生病变时,常相互影响。邪气犯肺,肺气失宣,则鼻的功能失常,可见鼻塞,流涕,不闻香臭,或鼻衄等。外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可直接影响到肺,特别是温热邪气,多首先侵犯肺脏,从而出现发热,口渴,咳嗽,痰黄,鼻翼煽动等症状;,38,肾,39,肾的生理特性,1、肾性潜藏,为固摄之本。在五脏之中,肾的位置最下,在生理功能方面主藏蓄阴精,肾的封藏固摄作用,使体内精微物质得以保留,元阴元阳得以闭藏,人的生命力才能旺盛,身体才能健康。肾有病变,使肾的封藏、固摄机能失职,就会引起阴精过度耗损妄泄病症,表现为遗精、带下、滑胎、尿浊、尿甜等。,40,(2)肾的主要生理功能(一)肾藏精,主人体的生殖与生长发育藏精,是肾对于精气具有闭藏作用。肾藏精是生养身体的根本。肾中精气的盛衰,决定着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和生殖机能的旺盛与衰减。肾主生殖:人体的生殖机能包括两个方面,即性功能和生殖能力,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生殖机能,主要和肾有关。一方面,肾藏精,肾精是人体胚胎发育的基本物质,是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肾精又能促进生殖器官发育,使生殖机能成熟并维持生殖机能旺盛不衰。,41,肾主生长发育:人体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均和肾中精气的盛衰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内在联系。在幼年开始,肾中精气开始充盛,人体生长、发育迅速,生机活泼,七、八岁时,由于肾中精气的逐渐充盛,出现了齿更发长的生理变化。到了青壮年,肾中精气更加充盛,不仅具备了生殖能力,而且身体强壮,筋骨坚强,精神饱满,牙齿坚固,头发黑亮,处于人生中身体最强壮的时期。进入老年,由于肾中精气开始衰减,人的形体逐渐衰老,不仅生殖机能丧失,而且头发斑白,牙齿动摇,弯腰驼背,步履不稳,耳聋失聪,面憔无华。,42,肾中精气不足时,往往出现生长发育方面的异常。如在幼年时期,肾中精气不足,则可致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或“五迟”(立迟、行迟、齿迟、语迟、发迟)、“五软”(手足软、头软、颈软、肌肉软、口软);在成年时期,如肾中精气亏损过度,则可未老先衰,表现为发脱齿摇,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性功能衰弱。因此,临床上常采用补肾精的方法治疗,能获得一定疗效。另外,在肾主生长发育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对于抗衰老的预防,历代医家都极为重视调补肾脏,目前研制的抗衰老药物,尤以补肾者为多。,43,(二)主纳气肾主纳气,是指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之清气而调节呼吸的功能,防止呼吸表浅,保证体内外气体的正常交换。肺肾协调一致,呼吸功能才会正常。肾的纳气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和调。肾的纳气功能减退,摄纳无权,则肺吸入之清气上逆而不能下行,即可出现呼吸表浅,动则气喘,呼多吸少,或呼吸困难等病症。从临床实际来看,往往在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疾患中,可见到肾不纳气的征象,治疗常用补肾纳气的方法,多可获得较好的效果。,44,肾的附属功能,(一)肾主骨、生髓、通于脑,齿为骨之余:肾主骨、生髓的生理功能,中医学认为,肾藏精,精生髓,髓藏于骨腔之中,髓养骨,促其生长发育。肾精充足,髓化生有源,骨质得养,则发育旺盛,骨质致密,坚固有力。如肾精亏虚,骨髓化生无源,骨骼失其滋养。在小儿,就会骨骼发育不良或生长迟缓,骨软无力,囱门迟闭等;在成人,则可见腰膝酸软,步履蹒跚,甚则脚痿不能行动;在老年,则骨质脆弱,易于骨折等。,45,髓,有骨髓、脊髓、脑髓之分。中医学认为“脑为髓之海”,因为脊髓上通于脑,聚而为脑髓。肾精充沛,髓海满盈,脑得其养,则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耳目聪明,记忆力强。若肾精不足,髓海失充,在小儿,则表现为大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或形成傻呆病;在成年人,多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精神萎顿,思维缓慢,头晕,眼花,耳鸣,失眠;严重者,则可发展成为健忘症。牙齿属骨的一部分,牙齿与骨同出一源,所以牙齿也依赖于肾中精气所充养。肾精充足,则牙齿坚固、齐全。若精髓不足,则牙齿松动,甚或脱落。,46,(二)其华在发头发的生长,根本在于肾,这是因为肾藏精,精能化血而充养头发的缘故。头发的荣枯、黑白等变化常随着肾中精气盛衰的变化而变化。从幼年时期开始,肾的精气开始充盛,头发开始生长;青壮年时期,肾的精气旺盛,因而头发乌黑发亮,到了老年,肾中精气渐衰,故头发变白,枯槁少华,容易断落。这些都属于正常的生理变化。在临床所见,凡未老先衰,头发枯萎,或早脱早白者,多与肾中精气亏损有关。,47,(三)开窍于耳及二阴肾窍有上窍和下窍之分,上开窍于耳,在下开窍于二阴。耳是听觉器官。听觉灵敏与否,与肾中精气的盛衰有密切关系。只有肾精充足,才能使听觉灵敏。若肾精不足,则可引起耳的听力减退,甚或耳聋。至于老年人的耳聋失聪等,则是由肾中精气生理性衰减所致。二阴,包括前阴和后阴。前阴,指外生殖器,有排尿和生殖功能。排尿异常和生殖系统功能受到肾功能影响,如肾虚则会出现阳痿,遗精,早泄等症。后阴,即肛门,肾病时,常影响到粪便的排泄。例如,肾阴虚,可见大便秘结;肾阳虚则大便溏泻;肾气不固,则久泄滑脱。,48,六腑,49,胆,胆附于肝,是一中空囊性器官。胆的主要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汁由肝化生分泌。由胆囊贮存。在进食后,通过肝的疏泄作用,胆汁排入肠道,协助脾胃,维持正常消化。肝的功能正常,则胆汁化生有源,排泄通畅,消化才能正常。若肝有病,则影响到胆汁的生成、排泄,使消化功能失常。例如,胆气上逆,胆汁上泛,则口苦;胆汁排泄障碍,不能顺利排入肠道,则出现厌食、腹胀、便溏等症状;胆病及胃,又可引起恶心、呕吐;若肝胆疏泄失职,胆汁不循常道,反而溢于肌肤,则可发为黄疸;若胆汁滞留,蕴而化热,湿热蕴结,进一步煎熬胆汁,又可形成砂石。,50,胆主决断:胆为中正之官,指人的判断能力与胆的功能有关,胆气足,功能正常,则人之判断能力强,胆气虚,功能失常,则出现言行上的准确失度,或表现为处物的优柔寡断。胆之决断,关系到人之勇怯,决断果敢,准确,就敢作敢为,故其人勇称为“胆大”,反之,办事迟疑,犹豫不决,不敢做不敢为,其人怯称为“胆小”。,51,胃,胃位于膈下,其上口名贲门,与食道相接,下口为幽门,通于小肠。胃又称胃脘,分上、中、下三部,上部为上脘,包括贲门;下部为下脘,包括幽门;上、下脘之间名中脘,即胃体部分。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受纳腐熟水谷:饮食物从口而入,经过食道,进入胃中,由胃容纳之,故称胃为水谷之海如胃有病变,就容易影响到胃的受纳水谷功能,出现纳呆、厌食等症状。腐熟,有初步加工消化的含义。饮食物在胃内,经过揉磨和消化作用,使之变为食糜,并下移于小肠,为进一步消化打下基础。,52,小肠,小肠位于腹中,上接幽门,与胃相通;下接阑门,与大肠相接。小肠的生理功能(一)受盛和化物受盛就是以器盛物,即接受的意思。小肠接受由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故小肠是接受胃内容物的盛器。饮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较长,以利于进一步的消化,从而使水谷化为精微,以营养全身。如果小肠受盛饮食功能失常,可导致消化、吸收障碍,表现为腹胀、腹泻、便溏等。化物,有变化、消化、化生的意思,小肠的化物功能是将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进一步消化吸收。,53,(二)泌别清浊清:即指各种精微物质;所谓浊,即指饮食物经消化后剩余的残渣部分。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将经过小肠消化后的饮食物分别为二部分,即精微物质和糟粕;吸收水谷精微,并将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水液,并将无用水液泌渗进入膀胱而为尿。,54,大肠,大肠亦居腹中,上接小肠,其交接处为阑门,大肠之末端为肛门,又称魄门。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传导糟粕:大肠接受小肠泌别清浊后下传的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车辆挂靠经营双方权利义务协议书版B版
- 坚果种植气候智慧农业实践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城市规划与设计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全国注册建筑师考试设计综合模拟试题(附含答案)
- 水培-气雾栽培技术培训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招投标保密协议(合同模板(协议))9篇
- 高中生物多样性教学活动方案
- 工业设备保养计划模板
- 建筑施工机械管理规程
- 2025年水利云播五大员考试题库(含答案)
- 隧道安全质量培训课件
-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句子专项训练及答案
- 2019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UNIT 1 People of Achievement 单词表
- 电力变压器基础知识课件
- JJG 373-1997四球摩擦试验机
- GB/T 37785-2019烟气脱硫石膏
- GB/T 29343-2012木薯淀粉
- GB/T 16714-2007连续式粮食干燥机
- 班组长能力提升培训讲义课件
- 少先队大队委申请表
- 柴油机负荷特性曲线比较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