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25、 小石潭记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并熟练翻译课文。2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3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一、预习基础知识1、请为下列加粗字注音:如鸣佩()环()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参()差()披拂 往来翕()忽斗()折蛇行 悄()怆()幽邃 犬牙差()互寂寥()无人2、结合语境,解释词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_)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乐:_)皆若空游无所依。(空:_)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_蛇:_)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_)寂寥无人,凄神寒骨。(凄:_寒:_)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清:_)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清:_)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乐:_) 似与游者相乐。(乐:_) 、潭中鱼可百许头(可:_)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可:_) 、皆若空游无所依。(游:_)同游者:吴武陵(游:_) 4、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句:_ _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句:_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译句:_ _5、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二、讨论展示6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7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8、根据原文内容,说说作者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答三、精读课文,教师精讲。9、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10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景物描写逼真,说一说作者描写游鱼和潭水抓住了什么特点?11、这篇文章有不少地方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如第四段的景物写得幽深凄清,也与作者贬官后那种孤寂凄凉抑郁的心情一致。是找出文中一例其他的情景交融的写法,试做分析。四、拓展延伸。12、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五、课堂小结反馈。收获:疑问:27、岳阳楼记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文体特征。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3、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熟练地翻译课文。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滕子京( ) 谪守( )迁客骚人( )檣倾楫摧( )冥冥( ) 岸芷汀兰( )( )忧馋( )畏讥( )宠辱偕忘( )嗟夫( )2.将下列各句填入原文空白处。原文:若夫霪雨霏霏,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薄暮冥冥, 。虎啸猿啼樯倾楫摧连月不开日星隐耀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年),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靠刻苦攻读,1015年中进士,官至副宰相。他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极深。他不断议论朝政,切中时弊,得罪保守派,被排挤出朝廷。著有范文正公集。2、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5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触动了朝中保守派的根本利益,被罢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第二年6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即将落成,去信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一年9月15日写成的。课堂自学:1、朗读课文范读课文 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字音、语句的节奏、停顿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做到流利朗读。2、疏通文义:根据已有文言知识借助课下注释试译课文,如有不会的做上记号。合作研讨:1、把疏通课文时发现的问题提交小组解决。2、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文章首先交代 再写 然后 最后 展示交流:(各小组选派代表到黑板上翻译文段)检测延伸:1写出通假字: 百废具兴 属予作文以记之2解释古今异义词明年: 作文: 然则:3解释下列一词多义和: 政通人和( ) 至若春和景明( )通: 政通人和( ) 北通巫峡( )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空: 浊浪排空( ) 长烟一空( )极: 南极潇湘( ) 感极而悲者矣( ) 此乐何极( )以: 属予作文以记之(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或: 而或长烟一空( ) 或异二者之为( )4、翻译下列句子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翻译: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翻译: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 翻译:学后记:学了这篇课文相信你一定又有不少收获,赶快记下来哦! 岳阳楼记反馈课基础练习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1)滕子京( ) 谪守( ) 浊浪( ) 怒号( )(2)属予作文( ) 朝晖( ) 隐曜( ) 波澜( )(3)衔远山( ) 樯倾( ) 忧谗( ) 沉璧( )(4)汀兰( ) 楫摧( ) 锦鳞( ) 虎啸( )(5)骚人( ) 宠辱( ) 淫雨( ) 潜形( )2解释下列加黑词语。(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3)属予作文以记之 (4)前人之述备矣 (5)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是进亦忧,退亦忧 (8)后天下之乐而乐 3“记”是一种 。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 的旷达胸襟和 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滕子京的 之意。4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商旅/不行,樯倾/楫摧C衔/远山,吞/长江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5一词多义现象在本文中较多。请给下列句中加黑的多义词一一作解。(1)夫:予观夫巴陵胜状。( ) 未几,夫齁声起。( )(2)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极: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4)去: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5)开: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 )6反复阅读课文,参看注释翻译下列句子,尤其要注意加黑字的落实。(1)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译: (2)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译: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译: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译: 7用原文回答问题。(1)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 , 。(2)从空间上写洞庭湖景色的句子是 。(3)与“喜”相照应的八个字是 。(4)表明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句子是 。(5)表明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6)“进”指: ,“退”指 。提高练习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庆历四年春,滕予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予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揖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平。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8范仲淹是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一首词是 。9解释下列句中加黑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增其旧制( ) (2)属予作文以记之( )(3)前人之述备矣( ) (4)去国怀乡( )10第三段、第四段具体表现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请结合这两段内容,分别以“悲”和“喜”为首字,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11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的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12沙尘暴虐之下,人们对蓝天碧水、茂林修竹的珍爱愈加强烈。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请借用古诗文岳阳楼记中的名句来表达,写出连续的两句。 1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你的体会。 热点考题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令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4解释文中加黑的词语。胜: 晖: 15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6概括第二段文字的中心思想。 17“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具体指什么? 28、醉翁亭记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3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2)积累文言词汇。(3)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学习时间: 2课时学法指导: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文字浅易,文笔生动,可以结合工具书,结合课文注释,自己阅读课文,了解大意。要加强朗读,首先读通读顺,然后注意骈散结合的句法,体会“也”、“而”不同语气的读法和用法,增强语感。要加强背诵,可采用理“文脉”、抓线索的方法。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篇,古往今来,多少人对此文百读不厌,感慨万千,沉醉其中。它就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那么人们为何而醉?本文有何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吧。二、资料收集大汇报:1、了解作者:(1)本文作者是 _代 _家 。 字 _, 自号 _, 又号 _, 本文选自 。本 文 是 作者被贬为 _ _时所写,丰乐亭记是它的姊妹篇 。2、我来帮你读?本文中有21个也字,朗读时要注意个“也”语气不尽相同。“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陈述(用于描述景物)。如:环滁皆山也。 琅琊也。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 太守自谓也。感叹(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间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朗读时还要注意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句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若夫/日出/而林罪开,云归/而岩穴螟,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三、初读课文 神游“醉翁亭”1我积累这些字词:壑(h) 潺潺(chn)辄(zh) 霏(fi)晦(hu)提携(xi 酒洌(li) 2我理解这些词语意: 。 秀: 。 翼然: 。酣: 。丝: 。竹: 。弈: 。谓: 。野芳: 。蔚然: 。翼然: 。颓然: 。苍颜: 。阴翳: 。风霜高洁: 。伛偻提携: 。山肴野蔌: 。觥筹交错: 。水落石出: 。峰回路转: 。醉翁之意不在酒: 。 3我能译课文(参考课后注释)4课文内容我把握: 第一段:引子写亭周边的环境(环滁皆山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和亭名的由来:(作亭者名之者命名之意) 第二段:写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总括“乐亦无穷”) 第三段:写游写宴(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第四段:写归(太守归宾客从游人去禽鸟乐)5我能完成以下问题!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是什么? 。 文中写出了谁之“乐”? 。 太守,众宾为何而“乐”?太守: 。 众宾客: 。合作交流四、研读课文 走进“醉翁亭”1研读第一段:(1)滁州的地理特点? 。(2)西南诸峰的特点? 。(3)琅琊山的特点? 。 (4)亭的位置? 。 (5)“来饮于此”中“此”指? 。(6)自号醉翁的原因? 。(7)划分层次:第一层:亭的自然环境。( )第二层:亭的得名,醉翁二字的深意。( )(8)描写角度:视觉角度:俯仰 空间角度:远近;大小;整体局部个体。(9)第一段作者利用空间的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 图 图 图 图。(10)小结: 总写醉翁亭秀丽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并指出“醉翁”二字的深意。2研读第二段:(1)本段描写朝暮、四时之景,采用什么方式?(2)朝暮景色的特点? (3)春夏秋冬景色? (4)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景时各抓住了什么特点?(5)“乐亦无穷”的原因? (6)小结:分别描写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3研读第三段:(1)为什么在写“太守宴”前要先写“滁人游”?这个内容与上段有何联系? (2) 描写“宴酣之乐”的句子? (3)描写太守形象的句子? (4)我们如何来理解太守的醉呢? (5)小结:描写太守与滁人游山宴饮之乐。4研读第四段:(1)描写傍晚情景的句子? (2)写醉与乐统一,点明主旨的句子? (3)理解本段衬托手法的运用: 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4)找出文中一议论语句,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含义?三、思读课文 欣赏“醉翁亭”1、作者围绕乐宇写了哪些具体的景和事?2、作者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仙水之间”,你认为真的仅仅在于山水之间吗?写滁人游与太守“乐”有何关系? 3、太守欧阳修在乐的同时,字里行间有没有流露曲别的情绪?请你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说说你的理解。4、如何理解“醉翁”的含义?5、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6、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究竟是什么?7、比较阅读:对比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的异同点:1、相同点:(1) ;(2) ;(3) 。2、不同点:巩固拓展一阅读理解【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予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予,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2)余至扶风之明年( ) (3)既而弥月不雨 ( )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 (2)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译文: 19喜雨亭记突出表现出苏轼 的思想感情,这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旨 有共通之处。(4分) 20甲、乙两文中画线句子句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的表达效果是怎样的?(4分) 答: 二 走进历史,拓展延伸在浩瀚的中国历史上,被贬文人很多。能像欧阳修一样失意而不消沉,寂寞而积极入世的中国文人有许多,你能说说你所熟知的吗?如:附:喜雨亭记译文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之事。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的篇名;汉武帝得了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狄人侨如,便用侨如作为儿子的名字。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作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是个好年成。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而高兴,生病的人因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 于是,我在亭子里向客人举杯劝酒,问他们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吗?你们会回答说:五天不下雨,就长不成麦子了。又问十天不下雨可以吗?你们会回答说:十天不下雨就养不活稻子了。没有麦没有稻,年成自然荒歉了,诉讼案件多了,而盗贼也猖獗起来。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难道可能做得到吗?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有旱象便降下雨来,使我与你们能够一起在这亭子上游玩赏乐的,都靠这雨的恩赐啊!这难道又能忘记的吗?”29、满井游记导学案导学目标:1、了解“公安三袁”及其写作风格。2、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春回大地的喜悦之情,对自然界重新焕发生机的欣赏和赞美。3、积累部分实词和虚词,翻译课文。导学重点:积累文言词句导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导学课时:一课时导学方法: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教师点拨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资料搜集1、袁宏道,字 ,号 ,湖广公安人,现在湖北公安人。明代文学家。其作品真率自然、清新活泼,内容则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有 。2、“公安派”或“公安三袁”,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故世称“公安派”。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3、写作背景:万历二十七年(1599),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闷,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二、读一读,查一查1、给下列词语注上拼音。燕地( )廿( )二月花朝节( )呷( )浪鲜妍( ) 堕事( )恶能无纪( )飞沙走砾( )曝( )沙之鸟 浅鬣寸许( ) 髻鬟( )( )靧面( )红装而蹇( )者 脱笼之鹄( ) 汗出浃( )背 罍而歌者( )2、朗读课文:(1)小组内互读课文。(2)检查朗读情况。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余寒犹厉( ) (2)土膏微润( ) (3)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4)山峦为晴雪所洗( )(5)娟然如拭( ) (6)将舒未舒( )(7)凡曝沙之鸟( )(8)夫不能以游堕事( ) (9)恶能无记( )4、一词多义(解释):时:冻风时( )作 于时( )冰皮始解始:冰皮始( )解始( )知郊田之外未始( )无春 髻鬟之始( )掠乍:波色乍( )明 冷光之乍( )出于匣也得:欲出不得( ) 悠然自得( )然:晶晶然( ) 然( )徒步则汗出浃背5、词类活用(解释):名词活用作动词:泉( )而茗( )者,罍( )而歌者,红装( )而蹇( )者动词的使动用法:作则飞( )沙走( )砾6、下列三组短语中的“之”字,有的表示修饰关系,可译成“的”;有的表示限定关系,可译成“以”;有的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不译。加以辨析,并说说这些用法现在是否还在用。一室之内 郊田之外 脱笼之鹄曝沙之鸟 倩女之面髻鬟之始掠三、翻译课文1、翻译下列句子。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译: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译: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译:2、小组内互译课文四、继续朗读课文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2、品读课文,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3、理解“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的丰富意蕴。导学重点:描写的表达效果导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导学课时:一课时导学过程:一、梳理文章思路1、课文每一段写了什么内容第1段: 第2段: 第3段:2、第一段描写了何时何地何景?本文要写“满井”,第一段却不着一字,反而抒发作者郁闷的心用意何在?答:3本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出城游玩的轻松喜悦之情的? 4、找出表明全文主旨的句子: 此句是作者对自己冒寒出游,并对“城居者”困坐京城不知大好春光表示惋惜。5、理解“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一句的内涵。二、问题探究1、第二段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仿例句,完成下题。例句:“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写出了柳枝初展的神韵。“土膏微润” “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麦田浅鬣寸许” 2、手法、修辞探讨(1)白描手法句子a: 句子b: 白描这种表现方法,没有夸张、渲染和烘托,而形象却鲜明如画。(2)拟人句子a 句子b拟人这种表现方法,可以增加景物的动感或“灵气”,同时也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感。(3)比喻例1:句子 “若脱笼之鹄”作者把自己比喻从笼中飞出的天鹅成,写出了自己出城游玩时的欣喜的心理。例2: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新开的明镜比喻新绿水波,写出了水光的明丽,贴切而有新意。a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b “麦田浅鬣寸许” (4)对比衬托:本文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反衬出北国早春美好景象的?三、小结四、当堂检测练习册30、诗五首导学案一、课前预习:1、给划横线的字词注音:结庐( )金樽( )突兀( )风掣( )瀚海( )挂罥( )珍羞( )宗悫( )投箸( )塘坳( )大庇( )狐裘( )岑参( )2、默写或理解性填空。山气日夕佳,_ _。 _ _ _ _,吟鞭东指即天涯。饮酒中体现陶渊明爱菊的名言是_ , _ _ 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语句是_ _, 。己亥杂诗中,形容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精神的诗句是_ _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过渡句是_ _ _, 。3、反复朗读五首诗歌,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二、课堂导学: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三、整体感知:1.饮酒(其五)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共20首),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全诗抒写归隐田园,远离世俗的宁静安详、闲适自得的心境。2行路难(其一)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这里选的是第一首,表达诗人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的情怀。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全诗通过写自家茅屋被秋风吹破的窘状,表现诗人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济世情怀。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是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他的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也成为边塞诗的名篇佳作。全诗共十八句,按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部分,即“咏雪”(前十句)和“送别”(后八句)。全诗以雪景衬托别情,情景交融。全诗歌咏塞外奇特雪景,抒发送归的不舍、惆怅之情。5己亥杂诗 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全诗表现了诗人辞官离京的愁苦情绪,同时也表达了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的爱国热忱。四、课后练习:(一)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完成1-4题。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全诗表达诗人什么感情?答: 2、这首诗的诗眼是_ 3、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中的“真”?答: 4、 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3节 简单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说课稿初中物理教科版2024九年级上册-教科版2024
-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 唱歌 樱花教学设计初中音乐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六年级上册-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
- 安全知识培训分类目录课件
- 5.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安全相关培训课程课件
- 教学设计-平均数
-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1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2
- 3.2 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教学设计-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 民事案件撤诉申请书
- 设备类风险辨识培训课件
- 黔菜菜名英译规范
- 神经病学诱发电位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 (浙江6月) 【备课精讲精研】 详细评讲
- 结婚函调报告表
- JJG 1036-2022电子天平
- FZ/T 64087-2022木棉纤维絮片
- GB/T 19812.6-2022塑料节水灌溉器材第6部分:输水用聚乙烯(PE)管材
- GB/T 7131-1986裂解气相色谱法鉴定聚合物
- GB/T 11379-2008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铬电镀层
- CSCCP宫颈细胞病理学理论考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