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护理PPT课件_第1页
发热护理PPT课件_第2页
发热护理PPT课件_第3页
发热护理PPT课件_第4页
发热护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发热的护理,应急一疗区张丽,.,2,主要内容,.,3,概述,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生理变化:体温存在波动,幅度不超过0.5-1影响体温的生理因素有:昼夜因素、年龄、性别、环境温度、活动、饮食等,.,4,概述,当机体在致热源(pyrogen)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5,原因,病理条件下的体温升高叫发热。原因有很多,常见的一种原因是由于人体感染了病原体,当然还有其它致热源。分述如下:1.微生物(1)细菌及其产物革兰氏阴性细菌与内毒素革兰氏阳性细菌与外毒素包括:肺炎球菌、白喉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枯草杆菌等。(2)病毒常见的有:流感病毒、麻疹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给家兔静脉注射,可引起发热。实验证明,病毒的致热性是因其能激活产内生性致热原细胞,使其释放EP所致。这种激活作用可能与病毒的血细胞凝集素有关。(3)其他微生物如螺旋体(疏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等)及真菌、分枝杆菌等也能引起机体发热。2.致炎物和炎症灶激活物非传染性致炎刺激物如尿酸盐结晶、硅酸盐结晶等,在体内除可引起炎症外,还可激活产内生性致热原细胞使其产生和释放EP。另外,各种物理、化学或机械性刺激所造成的组织坏死(如非开放性外伤、大手术、烧伤、冻伤、化学性损伤、放射性损伤及血管栓塞等)均可引起无菌性炎症,其组织蛋白的分解产物在炎灶局部或被吸收入血,均可激活产内生性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EP,引起发热。,.,6,原因,3.抗原抗体复合物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反应过程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或其引起的组织细胞坏死和炎症,均可导致EP的产生和释放,引起发热。有人用牛血清白蛋白致敏家兔,然后再用特异性抗原攻击,结果引起发热,并呈现双相热,且循环血液中出现EP。而牛血清白蛋白对正常家兔无致热作用。表明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能是产内生性致热原细胞的激活物。4.淋巴因子淋巴细胞本身不能产生和释放内生性致热原,但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对产内生性致热原细胞有激活作用。5.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细胞生长迅速,常发生坏死,并可引起无菌性炎症;坏死肿瘤细胞的某些蛋白成分可引起免疫反应,产生抗原抗体复合物或致敏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激活素(lymphokines),均可导致EP的产生和释放,引起发热。此外,某些肿瘤细胞(如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肾癌、骨髓单核细胞瘤等细胞)本身也能产生EP。,.,7,原因,6.其他某些类固醇(steroid)类物质,如原胆烷醇酮(etiocholanolone),为睾丸酮和雄甾烯二酮的代谢产物,可激活嗜中性粒细胞,产生和释放EP。在肾上腺癌、肝癌和某些原因不明发热时,血清中此类物质含量增高。此外,肽聚糖(peptidoglycan)、多核苷酸等都能激活粒细胞产生和释放EP。发热对人体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人体抵抗疾病的生理防御反应。这时白细胞增多,抗体生成活跃,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物质代谢速度加快,能使病人的抵抗力有所提高。这些变化有利于消灭致病因素,使人体恢复健康。因此,在很多急性病中,体温升高往往表示人体有良好的反应能力。另一方面,体温过高和长期发热会使病人的一些生理功能紊乱。例如,由于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可使病人出现烦躁、呓语、幻觉、甚至抽搐。这种情况在小儿更易发生。已经证明,体温超过41,体温调节中枢就会丧失调节体温的能力;等到体温达到43,只要几小时病人就会因体温过高而死亡。由于循环系统的功能障碍,可引起心跳加快,一般成年人体温每升高1,心率每分钟就增加10次,儿童可增加15次。此外,还要消耗大量的物质和能量。这些都对人体不利。遇到病人发高热,应立即请医生诊断、治疗,.,8,根据口表温度的高低可分为正常体温:正常成人清醒状态口腔温度为36.3-37.2低热37.338中等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发热的诊断,.,9,高热原因未明:发热超过两周,体温超过38.5而未明确致病病因者,少于两周为急性发热长期低烧:长期低烧超过一个月以上人体最高的耐受温度为40.641.4,直肠温度持续升高超过41,可引起永久性的脑损伤;高热持续在42以上24小时常导致休克以严重并发症。体温高达43则很少存活。,发热的诊断,.,10,发热时相,大致可分为三个时相体温上升期高热期体温下降期,.,11,发热的时相和热代谢特点,.,12,发热的热型,将体温绘制在体温单上,互相连接就构成了体温曲线,各种体温曲线的形态称为热型。1.稽留热(continuedfever):是指体温持续在3940及以上,24小时内体温波动相差不超过1。2.弛张热(remittentfever):是指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底时仍高于正常水平。,.,13,发热的热型,3.间歇热(intermittentfever):体温骤然升高到39以上,然后下降到正常或正常以下,再反复发作;4.不规则热(irregularfever):指发热病人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的热型。,.,14,伴随症状,寒战淋巴结肿大出血现象肝脾肿大结膜充血单纯疱疹关节肿痛和意识障碍,.,15,辅助检查,血白细胞和中性比列增高提示细菌感染,淋巴比列增高提示病毒感染,幼稚细胞增多提示白血病尿常规便常规其他:根据病史、症状、体征提供做相应检查,.,16,发热的护理,监测病情变化,注意生命体征,尤其已有循环衰竭、呼吸窘迫均提示病情危重,更应密切监测降低体温病情观察定时测体温补充营养和水分加强基础护理安全护理心理护理,.,17,发热的护理,.,18,物理降温,头部及血管丰富处冷敷:用冷毛巾及冰袋放于患者头部,同时也可将冰袋放于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处;酒精或温水擦浴:用30%-50%酒精或32-34温水,擦浴患者颈、胸、腋下、上肢、手心、手背、腹股沟、下肢脚背等部位,以促进机体蒸发散热。,.,19,药物降温,柴胡注射液4毫升或安痛定2毫升肌注,临床多用于高热的临时处理。消炎痛栓一枚置肛阿司匹林0.3-0.6克,每天3次,哮喘患者及有出血倾向、活动性出血患者禁用;扑热息痛:0.25-0.5克,每天3次,肝肾功能受损者禁用。,.,20,注意事项,及时观察降温处理后病人反应,实施降温措施30分钟并测量体温记录应避免大量应用退热药物,尤其对于老年病人,以免脱水、循环衰竭,关于抗生素的应用:应在病因明确或有证据支持的前提下应用,不可滥用,.,21,病情观察,测体温:每4小时测一次,正常3天后,每天一次观察热型、呼吸、脉搏、血压伴随症状治疗效果观察饮水、饮食量,.,22,定时测体温,普通病人每天测1次;新病人每天测量3次,发热病人每天测量4次,高热时应每4小时测量一次;新收病人连测3天或高热病人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每天一次。,.,23,补充营养和水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鼓励病人多饮水,以每天3000ML为宜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24,加强基础护理,促进病人舒适,休息:高热时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的清洁与舒适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皮肤护理:保持皮肤的清洁,及时更换汗湿衣服及床单;,.,25,安全护理,发生抽搐时应注意安全防护,给予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