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讲 普通注射模设计实训(课题1)指导(一)4.10.ppt_第1页
第25讲 普通注射模设计实训(课题1)指导(一)4.10.ppt_第2页
第25讲 普通注射模设计实训(课题1)指导(一)4.10.ppt_第3页
第25讲 普通注射模设计实训(课题1)指导(一)4.10.ppt_第4页
第25讲 普通注射模设计实训(课题1)指导(一)4.10.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三普通注射模设计任务十一、注射模课题设计(课题1)指导(一),设计实训课题1第一阶段:完成塑件分析与模具构思、绘制模具总结构草图,一、课题1塑件(产品图)分析,1、塑件的材料性能分析尼龙属于热塑性塑料,尼龙6抗弯、抗压、耐磨。抗冲击强度特高,且具有消音和自润滑性能,是较好的机械零件材料。无毒、无味、不霉烂,但吸水性强,热稳定性差,一般只在80度以下使用。尼龙6收缩率大,为0.82.5%;其熔体粘度低,流动性好(易产生飞边),由于吸水性强,成型加工前必须进行干燥处理,壁厚和浇口厚度对成型收缩率影响很大。粘流态温度200230度,成型要求模具的温度为60100度,因此模具必须设有冷却系统,由于其热稳定性差,易降解,因此在料筒内停留的时间不允许过长2、塑件结构工艺分析此塑件为壳体件,尺寸大小中等,尺寸精度过高,最低精度达MT2A,因此应建议修改公差值(尼龙最高MT3,一般取MT4);平均壁厚3.75mm最大壁厚望4mm,且壁厚较均匀,能满足成型工艺要求;形状较规则,结构特点;有侧孔和凸台,内底上有两凸台和孔;内表面要求较高,整个填充饱满。内外底部有小圆角,利于成型,但没有脱模斜度,由于尼龙的收缩率较大,建议给予凸模30的脱模斜度。,二、课题1模具总结构设计(构思),1、工艺参数初定(查表):注射温度:200230注射压力:80110MPa注射时间:04s2、模具结构构思和初选注射机:为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考虑到塑件尺寸较大、有侧孔和凸台需设侧抽芯和分型机构,模具采用一模两腔,侧浇口浇注系统;单分型面;一次推出机构(推件板与推管共同推出);对应于侧孔和侧向凸台设侧抽芯和分型机构;由于模具温度要求低且塑件壁厚较大,需设冷却系统;由于整个模具尺寸较大,合模导向设四导柱,同时推出机构也应设导向装置。根据一模两塑件和浇注系统计算所需塑料量(注射量:约为520g)及所需注射压力(80110MPa),初选注射机型号为XS-ZY-1000,三、课题1模具总结构草图绘制,注射模课题设计(课题1)指导(一),第一阶段的任务要求在两天内完成,实训课题1指导,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内容1、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是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一个教学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比较全面的塑料注射模设计的训练,其目的是:(1)巩固和深化前面所学的知识;(2)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塑料模具设计的能力:(3)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实训课题1指导,2、课程设计的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下两个课题:课题1、单分型面带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注射模设计课题2、定、动模双向推出结构的注射模设计各课题具体内容:(1)装配图一张(按比例,规范绘制,带零件明细表)(2)零件图若干张(按比例,按制图标准规范绘制,附技术要求)(3)编写设计说明书1份(50008000字,包括塑料、塑件分析、模具结构设计思路、方案论证、相关计算),实训课题1指导,二、课程设计的一般进程(步骤)第一阶段:明确设计任务;产品图分析(塑料与塑件分析)确定工艺方案、确定分型面、浇系统、构思模具总体结构;绘制总装配图(草图);初选注射机。第二阶段:主要零部件结构设计与尺寸计算,零件图、组件图的绘制(标注尺寸与公差,注明技术要求)。第三阶段:注射机各参数的效核;装配图绘制(带零件明表)。第四阶段:设计说明书编写(50008000字),1、设计说明书编写项目与内容:(1)目录(项目标题及页码)(2)设计任务书(课题及其要求)(3)塑件成型工艺分析;初选注射机(4)分型面的选择及模具各组成部分的设计(构思),绘制总结构草图(5)主要零部件设计计算及零件图绘制(6)装配图绘制;注射机各参数效核(7)设计体会(8)参考资料目录2、设计说明书编写的基本要求:,实训课题设计指导,2、设计说明书编写的基本要求:(1)编写的规范性格式按指导与资料汇编表2-3和表2-4要求书写工整,行文精炼。(2)计算的正确性计算的已知条件和公式必须正确计算公式及重要数据正确、来源可靠计算过程必须条理清楚,具体的演算过程可以略去,但数据必须准确,数据处理应符合要求,应附有与计算有关的必要插图对计算结果应有简短的结论(3)内容的完整性编写完后,应检查设计计算说明书中所包括的内容简介是否完整,实训课题1指导,三、课程设计的注意事项:1、正确处理设计与创新的关系即要继承或借鉴前人的设计经验,又不能全盘照搬.正确的途径是:在充分现有设计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设计条件和要求,发挥独立思考的能力,大胆地进行改进和创新.实践证明,只有这样才能使课程设计达到满意的效果。2、学会应用“三边”设计方法即边计算、边绘图、边修改。3、讲究和提高工作效率事先制定好工作计划;经常查阅有关设计资料和标准;在草稿纸上编写设计说明书时所必需的计算过程及有关数据或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