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X安全性管理及注意事项_第1页
ABX安全性管理及注意事项_第2页
ABX安全性管理及注意事项_第3页
ABX安全性管理及注意事项_第4页
ABX安全性管理及注意事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纳米白蛋白紫杉醇安全性管理及注意事项,内容,简介主要不良反应及处理注意事项关于不良反应报告,2,简介,传统紫杉醇由于不溶于水,在输注时需要应用聚氧乙烯蓖麻油等溶剂,而溶剂本身与过敏、神经毒性、血液学毒性等副反应相关。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Abraxane,以下简称纳米白蛋白紫杉醇)是一种新型的紫杉醇制剂,去除了溶剂的纳米白蛋白紫杉醇在疗效和安全性上都有了大幅提升。本文概括了与纳米白蛋白紫杉醇安全性相关的常用信息及更新,对说明书构成补充,供参考。,全球范围内适应症一览,4,禁忌症,治疗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1,500/mm3。对紫杉醇或人血白蛋白过敏的患者,禁用本品。哺乳期女性建议停止哺乳。,常见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脱发、中性粒细胞减少、感觉神经毒性、皮疹、心电图异常、疲劳/乏力、肌肉痛/关节痛、AST水平升高、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贫血、恶心、感染、腹泻、外周水肿等。,主要不良反应及处理,中性粒细胞减少周围神经病变皮肤反应其他,7,中性粒细胞减少,基线时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低于1500/mm3的患者请勿使用本品治疗。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会导致感染,为了能监测患者可能出现的骨髓抑制(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建议对接受本品治疗的所有患者定期进行外周血细胞计数检查。尽管纳米白蛋白结合型使用剂量提高,但3级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仍低于传统紫杉醇(见下表)。,8,中性粒细胞减少,9,治疗期间如患者出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ANC500/mm3持续1周或1周以上),需要在后续疗程减量。对于转移性乳腺癌260mg/m2的标准剂量,降低剂量的方法为:初次出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后续疗程减量至220mg/m2;再次出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后续疗程减量至180mg/m2(更多剂量降低的信息详见“剂量调整”部分)在260mg/m2每3周用药组,ANC最低值常出现在第1周,恢复至基线的时间常为第3周;在150mg/m2每周用药组,ANC最低值常出现在第2周,恢复至基线的时间常为第4周。,周围神经病变,紫杉烷类药物的神经毒性主要表现为周围感觉神经病变,偶见运动和植物神经病变。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末梢对称麻木、针刺感、烧灼感,感觉减退或改变,感觉过敏,感觉异常(由双脚/趾至双手/指呈手套袜套样分布);甚至位置觉、振动觉、温度觉及触/痛觉减弱或消失,深腱反射消失(先远端后近端)。紫杉烷类药物引起神经毒性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是通过抑制微管解聚干扰了神经元内蛋白质和其他物质的正常运输引起神经元损害。紫杉烷类药物的助溶剂如Cremophor可以对神经病变产生协同作用。常于化疗几个疗程后出现并进行性加重;高剂量时可在用药24-72小时后出现。轻症可于停药后数月内改善或痊愈;严重伴疼痛的神经病变恢复时间长。,10,周围神经病变:危险因素,最重要的因素是用药剂量,无论单次给药剂量还是累积剂量。,周围神经病变:处理方法,12,紫杉类药物引发的周围神经病变仍是治疗难题,主要应对方法是剂量调整。,周围神经病变:处理方法,剂量调整原则:出现1度或2度感觉神经毒性不需要调整用药剂量,出现3度神经毒性需要停止治疗,直到恢复至2度或小于2度,并在后续治疗中降低用药剂量。对于转移性乳腺癌260mg/m2的标准剂量,降低剂量的方法为:初次出现严重感觉神经毒性,后续疗程减量至220mg/m2;再次出现严重感觉神经毒性,后续疗程减量至180mg/m2(更多剂量降低的信息详见“剂量调整”部分)另外在纳米白蛋白紫杉醇的乳腺癌和肺癌临床研究中发现,单周方案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低于三周方案,且出现时间较晚。,13,皮肤反应,纳米白蛋白紫杉醇引起皮疹的机制主要与过敏反应相关,白蛋白和紫杉醇本身均有可能引起组胺释放、补体活化等机制的过敏反应,引发红斑、脓疱、丘疹、剥脱性皮炎等多种类型的皮肤毒性临床试验和上市后经验显示,中国患者人群应用纳米白蛋白紫杉醇后的皮肤反应发生率高于欧美人群。乳腺癌的随机对照临床中,8%的欧美患者和26%的中国患者出现皮疹,6%的欧美患者和21%的中国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皮肤症状多在开始的几个疗程用药后2-3天出现,通常在数天后能自行缓解或仅需对症处理。如果皮疹发生,不要立即停止治疗,根据严重性程度,考虑处理方法或减量,皮肤反应:处理方法,其他,肌肉痛/关节痛:通常为一过性,在给药后23天出现,几天后可恢复。另外国外乳腺癌III期研究报道,采用扑热息痛治疗后无需剂量改变或治疗中断即可缓解。超敏反应:罕见。如果患者曾发生对纳米白蛋白紫杉醇的超敏反应,则不应再次用药。肺炎:本品和吉西他滨联合使用的患者(包括部分致死性病例)中有4%患者出现肺炎。对疑似肺炎进行评价期间,监测肺炎体征和症状并暂停本品和吉西他滨治疗。在排除感染性疾病因并确诊肺炎后,永久停止本品和吉西他滨治疗。,注意事项,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剂量调整,17,肝功能异常,紫杉醇主要在肝脏代谢,紫杉醇的暴露量和毒性可因肝功能异常而增加,对肝功能异常的患者进行本品治疗时应谨慎。对于初始剂量的调整推荐见下表:,18,ULN:正常上限;AST/SGOT:谷草转氨酶,肾功能异常,本品主要经肝脏代谢,肾脏清除不是药物排泄的主要途径。轻到中度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估算值30ml/min至90ml/min)的患者,起始剂量不需要减量。对重度肾功能异常或终末期肾病(肌酐清除率估算值30ml/min)的患者,尚无充分的数据推荐用药剂量。本品治疗后有11%的欧美患者出现肌酐升高(1%为重度)。1%中国患者给药后出现轻度肌酐升高。未出现由于肾毒性而导致终止治疗、减低剂量或推迟给药。,19,剂量调整:转移性乳腺癌,出现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ANC500/mm3持续1周或1周以上)或出现重度感觉神经毒性,将后续疗程的剂量降低:对于出现3级感觉神经毒性的患者应暂停给药,待神经毒性恢复至2级后方可继续治疗,并在后续治疗时需降低剂量。首次出现,后续剂量由260mg/m2减到220mg/m2。再次出现,后续剂量进一步减到180mg/m2。,20,剂量调整:转移性胰腺癌,21,转移性胰腺癌剂量水平如下表:,剂量调整:转移性胰腺癌,22,胰腺癌患者在一个疗程开始时或在一个疗程之中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和/或血小板减少时的剂量推荐和剂量调整,剂量调整:转移性胰腺癌,23,不良反应报告,不良事件四要素:(无论事件严重程度、与药物是否相关、说明书是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