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法律思想史,第一讲破碎的城邦,一、教学内容城邦的产生、发展;城邦中的公民;城邦中的法律;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城邦以及法律问题的论述。二、重点难点(一)基础知识城邦、苏格拉底的死及其原因、城邦中的公民身份、关于城邦的论著。(二)重点内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关于法律、城邦、正义问题的论述。(三)难点内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关于正义问题的论述。三、教学目标对古希腊城邦及其宗教、法律制度与理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四、授课方案本讲将占用45次课的课时。,五、参考书目1.古希腊荷马:伊利亚特、奥德赛,罗念生、王焕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2.英H.D.F.基托:希腊人,徐卫翔、黄韬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3.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4.古希腊柏拉图: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严群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6.法库朗热:古代城邦,谭立铸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一、何谓城邦?,“一个喜欢在自己的人中挑起可怕的战斗的人,是一个没有族盟籍贯、没有炉灶、不守法律的人”。荷马:伊利亚特,63。对何为城邦,它对希腊人有何意义这样的问题缺乏明确的观念,是不可能正确理解希腊历史、希腊人的心灵以及希腊人的成就的。,(一)荷马史诗描述的城邦图景,古希腊(Hellenes)的盲诗人荷马(Homeros,公元前9世纪公元前8世纪)是伊奥尼亚人(Ionians)。他流传下来的荷马史诗被誉为希腊的圣经,从而成为我们了解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希腊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状况的重要依据。荷马史诗所描述的古希腊尚处于一种青铜时代,其政治组织形式也具有鲜明的特色。关于这一时期的统治模式,亚里士多德将其称为“史诗(英雄)时代的王制”。这些王是由人们公推出来的,其王位运用世袭制度而传承。“这种王室具有三项统治的权位:战时为统帅;祭时为主祭,除另有祭司职掌的宗教事务外,他们主管着氏族的祀典;遇有法律上的争端也由他们做最后的判决”。虽说亚里士多德的描述不一定能够适用于所有的希腊城邦,但至少对当时大部分城邦的描述还是比较客观的。,(二)“polis”的意蕴,Polis是希腊语,在英语中一般被翻译为“citystate”,在汉语中则被普遍地翻译为“城邦”。在此,我们将亚里士多德关于城邦的定义,作为分析城邦的出发点:“城邦的一般含义就是为了要维持自给生活而具有足够人数的一个公民集团”。,1.城邦存在的条件第一,在地理方面,波罗奔尼撒半岛的多山地貌为独立城邦的出现奠定了先天的条件。第二,在经济方面,城邦应该能保证基本的自足。第三,希腊人各城邦的宗教性,是城邦独立存在的重要原因。第四,希腊人与自然和谐地生活的理念应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城邦的形成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第一,相互依存的男女两性为了实现种的繁衍,自然地组合成家庭。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就成为人类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建立的社会的基本形式”。第二,为了适应更广泛的生活需要,若干家庭联合组成村坊。“村坊最自然的形式是由一个家庭繁殖而衍生的聚落”。第三,在若干村坊组合成城邦后,人类“社会就进化到高级而完备的境界”。3.城邦的数量和规模4.城邦的衰落,(三)城邦的特点和功能,城邦的特点1.自然的形成过程。2.个体的绝对独立。3.浓厚的宗教色彩。城邦的功能1.族群团体的安全。2.经济生活的自足。3.社会事务的共治。,二、古希腊时期关于城邦的重要理论著述(一)柏拉图关于城邦的重要理论著述,1.柏拉图其人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8年或347年),生于雅典的名门望族。作为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说在西方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柏拉图在二十岁时师从苏格拉底学习哲学。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平民政府判处死刑的事件,对柏拉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柏拉图留下了大量的著作,以他的名字流传下来的对话体裁的著作有四十多篇。当然,这些流传下来的著作中亦不乏赝品。在政治法律理论方面,柏拉图的主要著作有理想国、政治家和法律篇。,2.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或许理想国是柏拉图最为著名的哲学著作,它构建了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体系。这篇以对话题材撰写的著作,囊括了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诸多领域。在理想国的乌托邦破碎之后,柏拉图撰写了政治家。该书论证的前提是:所有的城邦都会毁灭。如果城邦的毁灭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规划一个害处最少的城邦就是人们的重要任务。法律篇是柏拉图最后的作品,它调整了斯巴达和克里特的法律以构建最好的城邦。该书倡导的主题,表明了柏拉图从“人治”向“法治”的过渡,从理想国向对既存的东西进行改革从而规划更好的城邦的过渡。,(二)亚里士多德关于城邦的重要理论著述,1.亚里士多德其人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古希腊著名的学者和伟大的思想家。他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涉猎,并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因此马克思称他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也认为他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亚里士多德生于希腊北部色雷斯的斯塔吉亚城,其父乃马其顿国王菲利浦二世的御医。他十七岁来到雅典,进柏拉图学园学习了20年,并成为柏拉图的得意门生。后来亚里士多德同老师发生了学术上的分歧,“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即是二者之间学术分歧的最好反映。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有400多卷,但只有47卷流传至今。其政治理论方面的著作,以政治学、雅典政制和尼各马可伦理学最为著名。,2.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雅典政制政治学可以说是西方政治学、法学的奠基之作,它由正文8卷、附录4卷组成。正文的部分论述了城邦的组织形式、治理模式、教育方式、法律制度等问题;附录的部分主要是对前八卷的内容摘要和目录。尼各马可伦理学在亚里士多德关于伦理学的著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主题涉及到幸福、美德、正义、友谊以及人的品格,以及城邦的产生、本质、特征甚至法律等广泛的问题。尼各马可伦理学是公认的研究亚里士多德的重要著作。雅典政制大约成书于公元前328年到325年,是亚里士多德在其弟子的协助下对希腊各国的政治制度展开比较研究的一小部分成果。该书为我们提供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古希腊的史料。,三、城邦中的人从苏格拉底之死说起(一)苏格拉底之死,1.苏格拉底的个人基本情况苏格拉底(约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9年),诞生并成长于伯利克里(Pericles,公元前495公元前429年)担任雅典执政官的伟大时代。史料中关于苏格拉底的纪录,像关于耶稣的记录一样少得可怜。通过对相关材料的阅读,我们首先可以推出年轻时期的苏格拉底掌握了那个时代的丰富的科学知识以及人文主义文化这与柏拉图的描述基本吻合。其次,被认为是智者的苏格拉底(实际上,苏格拉底是痛恨智者的)的声誉,在其前半生就已经确立并远播于雅典以外的区域。,2.苏格拉底被审判的原因及审判结果苏格拉底被审判的原因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公元前404年)的大背景紧密相关。苏格拉底与“叛国者们”的密切联系,引起了重建民主制领袖们的不信任。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带到了审判台前。梅勒托作为指控人,认为苏格拉底的罪过是“(1)不崇拜本城邦所崇拜的神,而是介绍新的和不熟悉的宗教实践;(2)更有甚者,他腐蚀青年。除了为自己进行了辩护而外,苏格拉底还以温和、委婉而不失尊严的口吻请求法庭不要处死他,但法庭最后还是以微弱的多数判决苏格拉底有罪。,3.苏格拉底的死苏格拉底拒绝了逃跑的机会。在执行死刑的那一天,他镇静地将碗里的毒药一饮而尽。在付出生命的同时,苏格拉底以自己恪守城邦法律的行为践行了公民的美德。4.苏格拉底为什么不选择逃跑?第一,苏格拉底的年纪是他不选择逃跑的原因之一。第二,苏格拉底具有相当自制的品性。第三,苏格拉底选择死亡还有其人生观的因素。第四,苏格拉底向往生存,但生存在道德上的不光彩使他决然赴死。第五,生存在法律上的不正当,也是苏格拉底选择死亡的原因。,(二)城邦中的公民,1.城邦公民身份的获得公民,在希腊语中被称为“波里德”,就是生活在城邦中的人。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较适合于民主政体的公民概念:“凡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就可说它是那一城邦的公民”。城邦公民的身份还取决于他在城邦祭祀中的地位。概言之,“若脱离宗教,亦即脱离权利”。一个城邦的公民受该城邦守护神的保护,这种宗教性也决定了他不能同时成为两个城邦的公民,因为一个公民不能同时信奉两种宗教。,2.城邦公民的表征第一,城邦的公民是由不同的阶层构成的。第二,城邦的公民必须爱城邦。第三,城邦公民强烈的集体信念。3.城邦公民的处罚陶片放逐法城邦既然如此重要,因此把某个公民逐出城邦应该是最严厉的惩罚。陶片放逐法就是将威胁民主政体的雅典公民逐出城邦的法律手段。陶片放逐法(Ostracism),也被翻译为“陶片放逐制”、“陶片流放法”、“贝壳放逐法”或“贝壳放逐制”等。由于陶片放逐法针对的是威胁雅典民主政治的人,因此该程序的发动并不频繁,而且被放逐的人也不会受到更多的附加惩罚。在被放逐期间,被放逐者的公民权和财产权被保留,回到城邦后自动恢复。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看似民主的措施并不必然造就公正的结果。,(二)人的群性,1.人的群性的基础人的群性是经验性的。柏拉图认为,人的群性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人们的相互需要。用现在的话来表述,人与人之间的分工需要是构建人群的重要前提。此外,柏拉图同样强调政治的重要性。人既然天然是城邦的动物,城邦又必然是政治性的,因此人天然也就成了政治的动物。人的政治性,也恰恰就是参与公共事务的本性。,2.人的群性实现的途径无论是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他们认为人的群性得以实现的基本途径只有一条:组建城邦。柏拉图把城邦中的公民分成若干等级的思路,其目的就在于维持城邦的正常运转。运转起来的城邦中,才能生活着真正的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中庸”最能实现城邦的目的使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因此“中庸”便成为组建城邦的指导原则。,四、城邦的组织城邦的政体分析(一)柏拉图的政体理论,1.柏拉图早期的政体理论在柏拉图看来,人的灵魂由理性、激情和欲望构成。三个组成部分除了与构成城邦的三个阶层有密切联系之外,还与政体的不同分类相关。最理想的政体形式中理性占统治地位;而实现理性统治的最好途径就是哲学家担任国王。哲学家通过其最完整的理性,永远能保证城邦按照“善”的要求运转。除了最理想的贤人政体外,柏拉图还论述了其他五种较差的政体形式。“第一种被叫做斯巴达和克里特政制,受到广泛赞扬的。第二种被叫做寡头政制,少数人的统治,在荣誉上居第二位,有很多害处的。第三种被叫做民主政制,是接着寡头政制之后产生的,又是与之相反对的。最后,第四种,乃是与前述所有这三种都不同的高贵的僭主政制,是城邦的最后的祸害”。,思考:为什么柏拉图在这里提出了五种政体呢?如果是三种政体形式以与其所提出的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相适应不是更好理解么?,2.政治家中的政体理论在理想国提出的理想政体形式在现实中碰壁后,柏拉图于政治家中提出了较切合实际的政体理论。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政体形式,柏拉图提出了两个分类标准:第一,执政人数的多寡;第二,执政者是否依法而治。根据这两项原则,柏拉图把政体分为以下六种:,第一,一人执政,按国家法律进行统治的政体为君王政体;不按法律也不按惯例实施统治的政体被称为僭主政体。第二,少数人执政,依法律而统治的政体为贵族政体;反之则为寡头政体。第三,多数人执政的政体形式为民主政体。根据是否依法而治,民主政体也可以被分为两种。,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设计的城邦图景,1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2实行哲学王的统治3实行公有制4对公民实行教育,(二)亚里士多德的政体理论,“政体”这个名词的意义相同于“公务团体”,而公务团体就是每一个城邦“最高治权的执行者”,最高治权的执行者则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少数人,又可以是多数人。这样,我们就可以说,这一人或少数人或多数人的统治要是旨在照顾全邦共同的利益,则由他或他们所执掌的公务团体就是正宗政体。反之,如果他或他们所执掌的公务团体只照顾自己一人或少数人或平民群众的私利,那就必然是变态政体。,1.政体的划分标准与分类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整体的划分标准有二:第一,掌握国家最高治权者人数的多寡。第二,国家最高治权者实施统治的目的,是否旨在照顾全邦共同的利益。根据第一个标准,亚里士多德把政体分为一个人、少数人和多数人掌握国家最高治权三种形式;根据第二个标准,政体又可以被分为正宗政体和变态政体。二者结合起来,组成了以下六种政体形式:正宗政体包括:王制(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变态政体包括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2.政体的循环与优良的政体关于政体的循环问题,亚里士多德大致讲述了以下规律:(1)古代各邦一般都通行王制,因为古代贤哲之人稀少,加之这些贤哲有功于人民;(2)立宪政体,由于有才德的人逐渐增多,他们不甘心受制于一人而促成;(3)这些贤良逐渐腐败、侵吞财物,从而转化为寡头(财阀)政体;(4)寡头政体再转变为僭主政体;(5)僭主政体再转变为平民(民主)政体。在论述了不同的城邦可以运用不同的政体以达到最优的政体问题后,亚里士多德指出现实生活中能够真正达到这种理想状态的政体如凤毛麟角。而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应该有一种适合于大多数人和城邦的较为优良的政体。亚里士多德从其一贯的中道原则出发,指出这种政体就是共和政体。作为一个社会团体的城邦,它要求其组成人员应该尽可能地相等或相同以即不极富也不极贫的中产阶级构成的共和政体,恰恰是这种城邦。,3.政体的要素议事机能是城邦整体的最高要素,具有最高权力;它决定城邦的和平、战争、结盟、解盟、立法、行政人员的选任等重要事项。行政机能是一个城邦能够正常运转所必需的要素,该机能由一些从事公职的人来实现。审判职能中比较重要的问题是:“(一)法庭的成员、(二)所受理的案件和(三)司法人员的任用手续”。,五、城邦的治理人治与法治(一)城邦中的实在法,城邦中的实在法是什么?亚里士多德从两个层面给予了说明。1.法律就是城邦制定的规章、制度。2.法律就是社会中形成的某种特定秩序。关于实在法的定位,柏拉图在理想国的第二章中也曾作过和亚里士多德类似的表述。法律是一种社会行为准则,是公道与正义的标志,是人们协议的结果。,(二)实在法的特点,1.法律与宗教之间紧密相关。2.法律是对习惯的表达或总结。3.法律不能改变、不能解释。4.法律从属于政体。,(三)人治还是法治?,1.柏拉图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激进的城邦组织方案,认为贤人政体亦即哲学王的统治是最优良的政体。在贤人政治作为“第七种政体形式”无法实现的情况下,一人依法执政的君王政体仍然是最好的政体。因此,最好的不是法治而是人治有智慧的过往的统治。作为向法治思想过渡的作品,柏拉图认为法治虽然不是好的选择,但却是必要的。法律能“集体性地给予所有人以规则”,使法律有助于城邦中的正义的实现。,这里需要注意柏拉图所强调的法律发生作用的两个重要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指法律的目的。柏拉图认为法律的目的在于城邦的善,即“一个国家应当自由而明智,内部要和谐。这才是立法者立法时要集中注意的”。第二个前提是城邦的政体。因为任何城邦都存在着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因此柏拉图经过推论后认为:之于一个城邦而言,有一个“年轻,有自制力,学得快,记忆力强,勇敢,高尚,运气”的独裁者作为立法者,是最好的事情。毕竟,一个独裁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轻松地、尽快地改变一个国家的道德面貌。桑德斯对法律篇所倡导的新理想国的指导原则的概括:(1)存在着一些绝对的道德准则。(2)这些道德准则,无论多么不完美,都包含在法典中。(3)国家的大多数居民,由于对哲学的无知,不应当让他们主动修改道德理念或者反映道德理念的法典;相反,他们必须完全并无条件地服从立法者为他们制定的不能变更的规则和规定。,2.亚里士多德的法治理论(1)法治的内涵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明确给出了法治的含义:“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2)法治优于人治第一,法律是没有感情的统治者。第二,法律符合中庸的美德。第三,法律的规定更周详、决定更审慎。第四,法治可以防止出现暴君的统治。,六、城邦的“善”正义问题的探讨,“善”或曰“善的相”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探讨的核心问题。善的相是世界的本源性的存在、是不可被描述也是不可企及的。因此,善的相只能成为思考的对象,成为人们永远的、也是永远的人们的追求目标。对柏拉图所谓的“善的相”或“善的理念”做一个一般的概括,就应该是指在一切具体事物和行为活动之上,存在着一种作为终极原因和目的的唯一真实的实体,它是我们要达到幸福生活所必须追求的东西。从这个角度出发,善的相在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它在城邦中的表现就是城邦的“善”、城邦的正义。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这种抽象的“善的相”的理论进行了反驳,他认为讨论这种抽象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太多意义的。在现实生活中,一切科学、技艺、活动都在追求自己的善、特定的善和目标,而根本不会去追求柏拉图所谓的普遍的善、至善、善的相。从这个角度出发,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把特殊的、具体的行为活动和事物,而不是抽象的善作为伦理学的研究目标,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伦理学和政治学都成了关于实践的学问。由于伦理学的目标也是推进城邦的善德,这样亚里士多德把伦理学纳入到政治学的范畴之内。对于“善”的城邦的最终评价标准,二人的观点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善的或曰正义的城邦,都是让人们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在如何才能使人们过上幸福生活的制度安排上,二人的观点却出现了分歧。,(一)柏拉图的正义理论,1.正义概念的提出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是通过让苏格拉底反驳色拉叙马霍斯的观点而引出正义问题的。苏格拉底得出结论:“一个真正的治国者追求的不是他自己的利益,而是老百姓的利益。所以有识之士宁可受人之惠,也不愿多管闲事加惠于人。因此我绝对不能同意色拉叙马霍斯那个正义是强者的利益的说法”,“正义是至善之一,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之一。那些所谓最好的东西,就是指不仅它们的结果好,尤其指它们本身好”。,2.正义的分类与安排在说明了正义的基本内涵后,柏拉图进一步论述了正义的分类。正义包括城邦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两种基本类型。因为城邦的规模比个人大,因此理解了城邦的正义也就理解了个人的正义。人类对社会分工的需要是组建城邦的最大动因。当劳动者拥有节制的美德、护卫者拥有勇敢的美德、谋划者拥有智慧的美德时,城邦的正义也就实现了。正义“就是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是建立城邦的总原则、是协调上述三种美德的指导思想。也只有实现了“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的城邦,才符合建立城邦的目的,才能实现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城邦构成的正义要素也同样适用于人。人的灵魂(心灵)由三部分组成:理性、激情和欲望。个人的正义也像国家的正义一样,“我们每一个人如果自身内的各种品质在自身内各起各的作用,那他就也是正义的,就也是做他本分的事情的”。这样,无论是城邦还是个人,其三个方面的组成部分最终必须由正义进行统帅。这也构成了柏拉图所强调的、能够推动城邦不断趋于善业的四种道德:智慧、勇敢、节制、正义。,3.正义的最终目标柏拉图正义理论的最终目标是全邦的幸福生活不仅仅是生活,而是幸福的生活。“我们的立法不是为城邦任何一个阶级的特殊幸福,而是为了造成全国作为一个整体的幸福。它运用说服或强制,使全体公民彼此协调和谐,使他们把各自能向集体提供的利益让大家分享。而它在城邦里造就这样的人,其目的就在于让他们不致各行其是,把他们团结成为一个不可分的城邦公民集体”。“当一个国家最最象一个人的时候,它是管理得最好的国家。管理得最好的国家最象各部分痛痒相关的一个有机体”。只有在这种象一个有机体似的国家中,正义才能获得最终的保障。,(二)亚里士多德的正义理论,1.城邦的最终目标就是善德在政治学的第一卷,亚里士多德即开宗明义地写道:“我们见到每一个城邦(城市)各是某一种类的社会团体,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其目的总是为了完成某些善业所有人类的每一种作为,在他们自己看来,其本意总是在求取某一善果。既然一切社会团体都以善业为目的,那么我们也可说社会团体中最高而包含最广的一种,它所求的善业也一定是最高而最广的:这种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就是所谓“城邦”,即政治社团(城市社团)”。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城邦和正义之间是紧密的不可分割的关系。理想而幸福的生活的达成,需要实现“身外诸善,身体诸善,灵魂诸善。幸福生活重在灵魂诸善:城邦和个人相同,应各修四德(智、勇、礼、义)庶几可得真正的快乐”。因之,正义是城邦能够获得善德的基本保证。,2.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概念与分类亚里士多德在正义理论方面,继承并突破了柏拉图的观点。关于正义的分析更具现实性、也更为详尽。“亚氏之论公道,承柏氏之余绪,而推广其意,其思虑也精而切,其分析也微而审,可谓盛矣”。,正义的概念,亚里士多德说:“政治学上的善就是正义,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归。按照一般的认识,正义是某些事物的平等(均等)观念。在这方面,这种世俗之见恰好和我们在伦理学上作哲学研究时所得的结论相同。简而言之,正义包含两个因素事物和应该接受事物的人;大家认为相等的人就该配给到相等的事物”。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将正义的特点概括为:“公正自身是一种完全的德行,.在各种德性之中,唯有公正是关心他人的善”。概括起来,正义就是为了公共利益,个人内心希望的对利益的一种正当分配;基于利益的正当分配,人与人之间实现了完全的协调与合作。也就是说,正义包括内心的善和行为正当两个部分的内容。,正义的早期形态,亚里士多德正义分类的理论逻辑,一、引论,正义已经成为人类永远也无法斩断的戈尔迪之结。对正义问题的讨论,历史上从未停止;现在没有停止;将来不会停止戈尔迪之结(GordianKnot),希腊神话故事。古代弗里加王戈尔迪系了一个绳结,称能解此结者可为亚细亚王。亚历山大干净利落地用宝剑斩断了戈尔迪的绳结。预言应验了:亚历山大大帝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建立了欧洲大陆上第一个宏伟的帝国马其顿王国。此后,戈尔迪之结特指某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英国学者J.H.哈洛维尔等人认为,亚里士多德把正义分成了抽象的正义和具体的正义两类,而具体的正义又包括分配的正义、矫正的正义、交换的正义和公平四类。英国法学家莫里森则将具体的正义分为分配的正义和交换的正义两类。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也有很大差别。吕世伦教授认为,亚里士多德将正义分为普遍的正义和特殊的正义,而特殊的正义又称为政治正义、法律正义,它包括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两种;谷春德教授认为,亚里士多德将正义分为自然的政治正义和习惯的政治正义、普遍正义和个别正义两大类别。其中个别的正义又包括分配的正义和矫正的正义,而矫正的正义在某些情况下又被称为交换的正义;还有学者主张,亚里士多德将正义分为立法正义与司法正义、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两大类,而矫正的正义与司法正义相近。,二、应有的理论准备,1.二因正义分类的哲学框架2.中道正义分类的伦理基础3.反证正义分类的表达方式4.政体正义分类的组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助理广告师职业能力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关系探讨试题及答案
- 检验员在质量风险控制中的作用试题及答案
- 月考试题大全及答案
- 环境与可持续性纺织设计师试题及答案
- 中级面点考试题及答案
- 农大附中数学试题及答案
- 广告设计师考试创意理念的实际运用试题及答案
- php上机面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设计师实务操作需求试题及答案
- 成功备考的窍门2024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揭阳市揭西县招聘卫生健康事业单位笔试真题
- 肝硬化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 数据资产的确认与计量问题研究
- 惠州一中、珠海一中等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考前热身物理试卷含解析
- 七年级地理下册 7.1 日本教学设计 湘教版
- 法律行业法律风险评估与合规性方案
- 某县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 2025年纳米镍粉市场规模分析
- 2024年山东淄博中考满分作文《从“阅”到“悦”》5
- 拒绝校园霸凌守护美好校园
- 不要慌太阳下山有月光二部合唱简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