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修改)海南地理复习资料_第1页
(17年修改)海南地理复习资料_第2页
(17年修改)海南地理复习资料_第3页
(17年修改)海南地理复习资料_第4页
(17年修改)海南地理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南地理复习参考资料第一章 中国最南端的省份一、位置、疆域和海岛1、位置:经纬度位置:海南省地处3302017N,1081512015E,是我国最南的、纬度最低、热带面积最大的省。曾母暗沙是最南端。海陆位置:北靠祖国大陆,以18海里宽的琼洲海峡与广东雷州半岛分开;隔北部湾,西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相望,西面与越南为邻;穿越南海,东北与台湾省和港、澳特别行政区相望,东面有菲律宾,南面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优越的地理位置:海南省位于亚洲-太平洋的交接带上,居日本至新加坡的中段,邻近东南亚诸国。她把守着祖国沿海出入的南大门,扼两广之咽喉,又是连结两洲(亚洲、大洋洲)两洋(太平洋、印度洋)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2、疆域:海南省简称“琼”,1988年4月13日建省,并划定海南岛为海南经济特区。是我国最年轻的省,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岛的“四至”点和面积:海南省陆地的主体是海南岛,西起10837E的东方市鱼鳞角,东至11103E的文昌市铜鼓角,北至2010N的文昌市海南角(木栏角),南到1810N三亚市锦母角。总面积3.4万平方千米,占全省陆地面积(约3.54万平方千米)的97。海南省的范围:海南省是个海洋大省,又是个岛省。管辖海南岛以及周边岛屿和西沙、中沙、南沙三大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海域面积200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海洋面积的2/3。是我国陆地面积较小但海洋面积最大的一个省份,全国管辖范围最广的省。二、人口、民族与华侨1、海南省有901.93万人口(摘自2013年海南年鉴),平均人口密度为254.8人/平方千米,高于全国人口密度。人口密度北部、东北部和沿海地区较大,中部山区较小。2、海南省内有汉、黎、苗、回等30多个民族.汉族占总人口82,少数民族占18。黎族、苗族、回族是海南省世居的少数民族,他们多集居于海南岛的中南和西南地区。3、海南省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之一,旅居和定居海外的琼籍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有300多万人,分布在东南亚分布最多.省内的归侨、侨眷主要分布在海口、文昌、琼海、万宁等四个市。三、行政区划海南省现行行政区划,实行由省直接管辖市、县的行政建制.全省直辖4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4个县、6个民族自治县、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洋浦开发区)。 (三沙市:三沙市位于南中国海,是我国地理纬度位置最南端的城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总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城市。海南省三沙市人民政府驻地位于永兴岛,是西沙群岛同时也是整个南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详见海南省政区图).市、县名称行政中心市县名称行政中心海口市(地级)三亚市(地级)三沙市(地级)儋州市(地级)海口三亚永兴岛那大镇洋浦开发区五指山市(县级)琼海市(县级)文昌市(县级)万宁市(县级)东方市(县级)通什镇嘉积镇文城镇万城镇八所镇白沙县陵水县昌江县乐东县(黎族自治县)牙叉镇椰林镇石碌镇抱由镇保亭县琼中县(黎族苗族自治县)保城镇营根镇屯昌县定安县澄迈县临高县屯城镇定城镇金江镇临城镇第二章中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第二章 中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一、广阔的海域、众多的海岛1、辽阔的海域:海南省拥有2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2、众多的海岛:海南省是个岛省,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有280个,这些岛屿分为大陆岛、冲积岛和海洋岛(火山岛和珊瑚岛)。海南岛为大陆岛。(1)西沙群岛,其中最大的岛屿是永兴岛,是三沙市政府驻地。(2)中沙群岛,主体部分是个未露出水面的大环礁.(3)南沙群岛,是南海诸岛中最南的、岛礁最多、范围最广的一组群岛.其中,太平岛面积最大;曾母暗沙是一个水下珊瑚礁,是我国疆域的最南端。二、丰富的海洋资源1、潜力巨大海洋生物资源(1)鱼类上千种,著名的鱼类:有马鲛鱼、鲳鱼、红鳍(q)笛鲷(dio)、石斑鱼、带鱼、鲨鱼等等。还有虾、蟹、贝、鱿鱼、墨鱼、藻、海参、海龟、玳瑁等.(2)主要渔场:有昌化、清澜、三亚、西沙、中沙、南沙等.2、前景诱人的矿产资源南海是世界上一个重要的海底含油气区。海南岛东部海岸带上为钛铁矿、锆(go)英石、金红石、独居石、玻璃砂的成矿带,探明储量均居全国前列。南海中部海床上的锰结核,含有铁、锰、铜、镍(ni)等50多种金属元素,还有稀土元素和放射性元素。这些矿产储量巨大。3、丰富的海洋化学资源晒盐条件优越:海南岛沿岸气温高,阳光足,蒸发量大,海水盐度高,港湾滩涂多,地势平坦。海盐中含有多种化学元素,除食用外,还可作为化学原料。海南岛主要盐场有莺歌海盐场、东方盐场等。4、旖旎(yn)迷人的滨海风光这为海南省旅游业提供了优越条件.如亚龙湾、大东海、小东海、三亚湾、崖州湾、石梅湾、高隆湾等滨海旅游胜地。此外,还有丰富的海洋能和风能资源等可开发资源.三、开发海洋产业,加强海洋管理1、海洋的开发规划:(1)海洋开发规划的总体思路:实施“以海带陆、依海兴琼、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结合优势,扩大海洋经济规模,形成以海洋油气综合开发业为主导,以旅游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为骨干,同其他海洋产业协调发展的,既有较高的近期效益又有可持续发展的远期效益的南海资源综合开发基地和海洋经济体系,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规划的总体目标:2020年实现海洋产值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继续保持优良的海洋生态环境,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建设特色突出、结构相对完整的海洋经济区域和开发区域。形成“一环四带三区、阶梯式开发”格局,最终将海南由海洋资源大省建设成为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经济发达、海岛环境优美、海防坚固的“海洋经济强省”。2、海洋管理的任务与要求:(1)当前,海洋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海洋功能区划,制定海洋开发利用规划,鼓励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不断提高海洋产业的科技含金量和可持续发展潜能。(2)海洋权益管理: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首先是维护省管辖海域的自然资源勘探开发的主权权利,其次是保护出海通道,再次是实施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管理。同时做好国防安全工作。(3)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应该加强对海洋污染的监测、防治和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目前,海洋污染防治的重点是保护港湾近岸水域的水质,特别是抓好海口湾、三亚湾、洋浦湾、清澜港等港湾的污染综合治理,同时还要预防和控制海洋石油开发和海上石油运输溢油污染,加强对海洋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此外,海洋风暴潮、地震海啸、赤潮等自然灾害的防御与管理也是海洋管理的重要内容。第三章 海南省的地形一、地形的形成1、海南岛地处地震带边缘:海南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交界处北侧。2、海南岛与大陆上的分离:海南岛是个大陆岛,原为大陆的一部分,与雷州半岛相连。3、琼雷大地震与“71海底村庄”:1605年7月13日海南岛北部至雷州半岛之间曾发生强烈地震,不仅使古府城镇遭到毁灭,还致位于今东寨港位置的72个村庄沉入海底,东寨港遂成为现今琼北地区的最大港湾。有人在港湾海底发现不少村落遗迹,诸如牌坊、断墙、井口、瓦砾等,故有“72海底村庄”之说。二、中高周低的地形地形以台地、阶地和平原为主,这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地势中高周低.五指山和莺歌岭雄居中部,构成从里向外由山地、丘陵到台地、阶地再到平原逐级下降的环形层状结构.(1) 山地和丘陵:山地:主要分布在岛中偏南,大体有三列,呈东北一西南走向,平行分布。东列为五指山山脉,主要山峰有五指山马咀岭和大吊罗等.五指山海拔1867.1米,为海南最高峰。中列为黎母岭山脉,主峰鹦哥岭,海拔1811米,是海南岛第二高峰。西列为雅加大岭山脉。丘陵:主要散布在山地四周.(2) 台地和阶地:台地:多分布在丘陵、山地的外围,地表平坦开阔。阶地:多分布于河流两侧。(3)平原: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周边海拔较低的地区,一般多在30米以下。平原地区是海南省主要水稻和热带反季节瓜菜种植区。(4)海岸带: 海南岛海岸线曲折漫长,环岛海岸长达1823千米。海岸主要类型:有岬角基石海岸、沙滩平原海岸、红树林海岸、珊瑚礁海岸等类型。其中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是我国最典型的生物海岸,目前已开辟为国家的重点自然保护区。五指山母黎岭雅加大岭海南省地形三、奇特的地貌景观(1)五指山:至今仍保存着大面积的热带原始森林,是国家级热带原始林生态系统及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2)马鞍岭:是我国现今保留最完好的火山口之一。(3)百花岭大瀑布:是海南省最大的瀑布,已开辟为旅游景区,分为三段,有人自上而下分别起名:“双龙戏珠”、“仙丹妙药”、“仙女下凡”。(4)石花水洞:为“岩溶地形”或“喀斯特地形”。(5)天涯海角:是比较独特的海蚀地形区,已被开发为闻名中外的风景名胜区。(6)蚂蟥岭冲沟:是现代水土流失形成的特殊流水地貌。20世纪80年代,人们铲掉山坡上的灌木和草本,种上清一色的小叶桉。由于桉树没有保持水土的功能,加上林中落叶全被居民耙去当燃料,故流水侵蚀不断加强,以致变成了今天的摸样。四、深邃(su)的南海海盆海盆从周边到中心,依次分布着环状排列的大陆架、大陆坡和中央海盆。(1)大陆架:许多海洋植物、渔场、油气矿产资源都分布在大陆架上。(2)大陆坡:这里是火山、地震活动较多的地壳活动带,这里形成有星罗棋布的珊瑚礁。(3)中央海盆:盆底有一层约500多米厚的沉积物,其中含有丰富的猛结核,是非常有用的金属矿产资源。第四章 海南岛的气候与河流一、高温多雨的热带海岛季风气候1、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南岛冬季温暖,最冷月(一月)气温在16以上.南部的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更暖热.(分析海南岛冬季气温状况:最低气温在 以上,说明海南岛冬季 .最低气温处在 和 地区.三亚市成为全国避寒胜地的主要条件 .)夏季全岛普遍增温,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529之间,中部山区较凉爽.由于来自海洋的偏南夏季风的影响,海风的调节,大部分地区“夏无酷暑”,又因夏季多云雨,天气阴凉,也有“一雨成秋”之说.(分析海南岛夏季气温状况:大部分地区气温在 至 之间,说明全岛夏季 .最低气温在 区,该区有一著名的避暑山城,名叫 .)2、降水丰沛,时空差异大海南岛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除东方市为半湿润区外,其他为湿润区。(1)时间分布:海南岛降水有明显的旱、雨季之分和丰、歉年之别。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410月雨量占全年的8090。降水类型以对流雨和台风雨为主。冬、春降水较少, 北风南侵时,北部有锋面雨出现.年际之间降水量差异甚大,丰水年往往是歉水年的二至三倍,西南部超过五倍.(2)空间分布:海南岛降水分布不均,东多西少。3、风灾频繁,弊利参半海南岛每年5-11月都有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登陆或受其影响,尤以8、9月为甚.热带风暴(风力89级)、强热带风暴(风力1011级)和台风(风力12级或12级以上)一般形成于菲律宾东部太平洋洋面和南海海面上,向西北方向运动。我省主要重风害区:岛东的文昌、琼海、万宁三市.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是海南岛头号灾害性天气。4、气候评价热量充足是海南岛气候的突出优点。年均温与10积温(8150)都高于全国,全年都是喜温作物的活跃生长期,农作物可一年三熟,特别是冬季温暖的条件最为难得.充足的光热资源使海南成为全国最大的热带作物基地、南繁育种基地、冬季果菜基地和全国著名的冬泳、避寒度假旅游区.但是,海南岛是个风灾、洪灾、旱灾频发区,此外偶有寒害。5、三沙市气候状况-全年皆夏,但无酷暑;年降水量大,集中在夏季;夏秋常受台风影响二、放射奔流的河流1、放射奔流的河流:较大河流都源于中部山区,较小河流都源于山前丘陵台地,呈放射状奔流入海。2、海南岛河流主要特点:(1)河流众多,水量较丰富;(2)河流短小,呈放射状;(3)河流径流不稳定;(4)河流含沙量小;(5)河流无结冰期。(请分析原因)3、海南三大河流:南渡江、昌化江和万泉河。(在下图找出三大河流)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发源地白沙县南峰山五指山五指山出海口海口市三联村昌江县昌化港琼海市博鳌港干流流经市县白沙 儋州 琼中 屯昌 澄迈 定安 海口琼中 五指山 乐东 东方 昌江琼中 万宁 屯昌琼海流域面积7033平方千米5150平方千米3639平方千米干流长度334千米232千米157千米平均流量189立方米/秒122立方米/秒164立方米/秒4、水资源、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海南岛地处我国丰水带,但地区分布不均,东部沿海地区径流量是西部地区的3倍多,中部多雨区可达6倍多。河流径流不稳定,河水暴涨暴落。夏秋洪水期,冬春旱季,全岛普遍缺水。兴修水利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主要途径。目前,省内已修好了南渡江上的松涛水库、万泉河上的牛路岭水库和昌化江上的大广坝水库、石碌水库等蓄水工程。海南省水力资源并不富裕,人均蕴藏量仅占全国人均量的1/4。全岛已建成南丰、牛路岭、大广坝等几十座中小型水电站。大广坝是全省规模最大的水电工程。第五章 海南省的自然资源一、土地资源海南省拥有全国最多的热带土地资源,全省353.54万公顷土地处于热带,占全国热带陆地面积的42.5%。土地利用类型:多种多样,(主要有)耕地、林地、园地、水域和牧场都各占相当的比重.这为我省建立完整的、富有热带特色的大农业基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耕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和沿海平原、台地和阶地上,。林地:是全省面积最主要的土地类型,分为天然林地和人工林地.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带,以尖峰岭、吊罗山、霸王岭、黎母岭和五指山较为集中。人工林以木麻黄、桉树和松树为主,木麻黄主要分布在环岛海岸地带,后两者主要分布在丘陵、台地.园地:以橡胶园用地分布最广,以儋州、琼海、万宁橡胶园面积最大。椰子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以文昌、陵水和三亚等居多。芒果、剑麻、腰果和油棕等热带作物多分布在西、南部的昌江、东方、乐东、三亚和陵水一带。水域:以滩涂地面积最大,其次是水库、河流,还有坑塘、沟渠和湖泊等。都是发展水产人工养殖的良好场所.牧草地和荒草地:主要由森林砍伐后演变而成的草坡和草地。二、生物资源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热带动植物“博物馆”和天然动植物园,也是我国最大的热带物种基因库。1、珍稀林木:海南的天然林属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是我国仅存的两个热带林区之一(另一个是云南西双版纳林区)。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特有和珍稀林木有20余种,如海南五大特类木材:坡垒、花梨、野荔枝、母生、子京等,还有红椆、苦梓、油楠、海南粗榧(fi)和见血封喉也很有名.另有一种特殊林木叫红树林,因对海岸有保护作用而被称为“海岸卫士”.以海口市的东寨港和文昌市的清澜港最为著名,三亚市有少量分布。2、热作、南药与水果:热带作物主要有:橡胶、胡椒、咖啡、可可、腰果、剑麻、椰子、香茅等,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南药:海南是我国三大南药产地之一,著名四大南药:有槟榔、益智、砂仁、巴戟四种。水果:海南素有“百果园”之誉。主要品种:有著名的菠萝、荔枝、龙眼、柑橘、番石榴、香蕉、杨桃、番木瓜、黄皮。热带特有水果:芒果、菠萝蜜、榴莲、红毛丹、火龙果等。3、珍禽异兽:(1)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海南坡鹿(称“稀世之宝”)、黑冠长臂猿(世界最濒危的四大类人猿之一),以及云豹、海南孔雀雉(zh)、海南山鹧鸪(zhg)巨蜥、蟒蛇等珍惜动物。(2)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猕猴、黑熊、穿山甲、水獭(t)等。三、矿产资源海南省矿产主要分布在两大矿带。一是西部原生矿带:以石碌铁矿最著名.石碌铁矿规模大、品位高,平均品位5115%,最高可达68%,露天开采,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富铁矿。另一条东南海岸砂矿带:主要矿产有钛铁矿、锆(go)英石、金红石、独居石等,其储量均居全国前列。屯昌县羊角岭的水晶矿规模之大和质量之优实属罕见。石油和天然气在南海大陆架有丰富储量,莺歌海盆地的崖131号气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海上天然气田。海南缺煤。四、地下水资源海南岛地下水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岛北和沿海地带。海南热矿水和矿泉水资源丰富。主要为温泉:著名的有兴隆温泉、七仙岭温泉、蓝洋温泉、官塘温泉、九曲江温泉、南田温泉等,均已被开辟为旅游胜地。符合天然饮用矿泉水标准的、有益人体健康矿泉水中椰树牌矿泉水被命名为“中国国宴饮料”。五、海岛资源三沙市的西中南沙群岛上有不少特殊资源。海鸟资源:较常见的有白鲣鸟、军舰鸟、海鸥、蓝翡翠鸟、锈眼鸟等。鸟粪储量十分丰富,是很好的天然肥料。植物资源:海岛上生长有200多种高等植物。几个主要岛屿上有茂密的树林。第六章 从经济特区到国际旅游岛一、海南建省及经济特区的建立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正式宣告成立。二、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战略定位为:(1)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2)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3)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4)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5)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6)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三、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1、基础设施大大改善建省办经济特区以后,大大加强了全省基础设施建设,使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主要基础设施明显改观,大大改善了投资环境。2、经济结构调整卓有成效通过调整,热带现代农业、海岛旅游业、新型工业迅速崛起,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3、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4、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环境保护取得新的成绩,文明生态村和文明生态社区的建设如火如荼。四、经济开发的空间布局海南省根据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战略定位,按照“整体设计、系统推进、滚动开发”的空间发展模式,确定功能组团。1、北部组团:以海口市为中心,包括澄迈、文昌、定安三市县,重点发展文化娱乐、会议展览、商业餐饮、高尔夫休闲、金融保险、教育培训、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和汽车制造、生物制药、食品加工、高新技术等产业。海口市应发挥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功能和旅游集散地的作用,应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带动周边发展。文昌应逐步建设成为集卫星发射、航天科普、度假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航天城。2、南部组团:以三亚为中心,包括陵水、保亭、乐东三县,重点发展酒店住宿业,文体娱乐、疗养休闲、商业餐饮等产业,适度布局建设特色旅游项目,发展一批文化节庆、会展活动和体育赛事。建设好三亚热带风景名胜区,将三亚打造成为世界级热带滨海度假旅游城市。3、中部组团:包括五指山、琼中、屯昌、白沙四市县。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在加强保护热带雨林和水源地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热带特色农业、林业经济、生态旅游、民族风情旅游、民族工艺品制造等,重点建设国家森林公园和黎族、苗族文化旅游项目。4、东部组团:包括琼海、万宁两市。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热带特色农业、海洋渔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将博鳌建设成为世界级国际会议中心。5、西部组团:包括儋州、临高、昌江、东方四市县和洋浦经济开发区。依托洋浦经济开发区等工业园区,集中布局发展临港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把儋州建设为西部中心城市,规划建设东坡文化园,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探奇旅游、工业旅游、滨海旅游等。第七章 热带现代农业一、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1、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全省地处热带,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日照强烈;平地广阔,土地肥沃,宜耕地广,类型多样;海域广阔,生物繁多,为发展热带现代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2、社会经济状况良好建省办特区后,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水利、电力、交通运输、通信等行业建设成果被广泛用于农业,加上畅通的流通渠道、优惠的特区政策、灵活的经济体系,为发展现代化农业创造了优越的条件。3、市场需求强劲热带农业资源正是全国稀缺资源,这为海南热带农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随旅游业的发展,也是促进热带高效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二、农业经济的迅猛发展1、农业经济快速增长2、农业发展前景可观海南农业战线拥有三支主力军:即原有的农村农业生产系统、农垦系统、以公司牵头的农业开发区系统。三、主要农业部门1、种植业:主要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热带水果、反季节瓜菜的种植和南繁育制种。(1)粮食是最大宗的农产品,以水稻为主,番薯为辅。水稻主要分布在环岛平原丰水地带和河流两岸。琼海是我省最大的商品粮基地。(2)糖蔗是我省最大宗的传统经济作物,除中部山区外,全省都可大面积种植。其中,以西北部和北部的儋州、海口、临高和西部的白沙、昌江等市县种植面积最大.(3)热带水果品种繁多,遍布全岛,主要有菠萝、芒果、香蕉、荔枝、龙眼、杨桃、红毛丹、柑橘、橙子、菠萝蜜、黄皮、木瓜等。芒果是我省水果之王。东方、昌江、乐东、三亚、儋州、陵水等是全国较大的芒果基地.(4)冬季瓜菜是海南冬季农业生产的主导产业,主要品种有椒类、瓜类、茄类、豆类等,产品主要销往我国北方省份和香港。(5)热带作物以橡胶为主, 其次是椰子、油棕、胡椒、剑麻、槟樃、香茅、咖啡、腰果和可可等。(6)南繁育制种主要是为全国各省培育高梁、玉米和水稻等良种.主要基地在三亚、陵水、乐东境内。(7)名贵花卉的栽培也成了新兴的种植业项目。2、林业 :海南岛是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的原生地,植物种类繁多。主要有尖峰岭、坝王岭、吊罗山、黎母岭、五指山等五大林区。主要珍稀树种有花梨木、坡垒、子京、母生、陆均松、青梅等。目前,森林覆盖率达60.2,居全国前列。3、畜牧业:海南水草丰盛,草场广阔,饲料充足,发展畜牧业条件优越。以饲养猪、牛、羊和鸡、鸭、鹅为主。早已远近闻名的畜禽品种有文昌鸡、加积鸭、白莲鹅、临高猪、五指山小黄牛、东山羊等。4、水产业:(1)海南渔讯和海产品:有25月的昌化渔讯,59月的清澜渔讯,10次年1月的三亚渔讯。主要海产品有各种鱼类、虾、蟹、海参等。(3)水产养殖业:淡水养殖主要有罗非鱼、白鲳鱼、甲鱼、青蛙、罗氏沼虾等。海水养殖主要有石斑鱼、海鲤、海鳗、白鳝、对虾、龙虾、螃蟹、珍珠、贝类、海参、麒麟菜、藻类等。养殖基地遍布全岛沿海,其中以三亚鹿回头、陵水新村港、琼海沙荖(lo)港最为著名。第八章 新型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一、工业发展条件分析海南省发展工业具有许多有利的因素。1、地理位置优越,四面环海,良港众多,十分有利于发展港口加工工业。2、这里有亚洲最大的富铁矿,储量可观;还有石英砂、钛矿等,为发展钢铁工业和冶金工业提供了重要条件。3、丰富的橡胶、甘蔗、热带水果、热带木林等农产品,是汽车制造、食品、制糖、建材和造纸等工业的重要原料。4、特别是省内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对石油化工乃至整个工业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5、齐全的基础设施为海南工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6、政策的优势,又能为海南的工业发展保驾护航。7、比较薄弱的方面是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等。二、新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按照点状园区化集中布局,优化园区产业定位。洋浦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乙烯、浆纸等产业,进一步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东方工业区重点发展天然气化工和能源产业,建立临港精细化工基地;海口高新区重点发展汽车、制药产业,形成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太阳能光伏应用;老城开发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加快海口保税区西移,实现老城和海口工业的一体化发展。昌江国家循环经济区发展铁矿资源利用、新型建材、核电等产业,发挥循环经济区的示范作用;临高金牌港经济开发区发展电子、水产品深加工等产业。三、海南的主要工业区洋浦经济开发区是我国第四个保税港区,也是我国在华南地区设立的首个保税港区。如今已成为海南工业发展的龙头,初步形成了全省石油化工和浆纸一体化产业集群。海口保税区建立于1992年10月,现有100多家中外工业企业。形成了以生物制药、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机电、加工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成为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和示范区。老城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88年5月,现已引进300多家企业500多个项目,是以电力、精细化工、建材、制药、食品、纺织、饲料为重点的多门类新兴工业区。东方工业区分为重化工区、精细化工区、能源工业区和辅助工业区等四个区域。区内入驻中海化学和华能海南东方电厂两大企业。海口“药谷”创建于2004年3月。第一期入驻9家药厂,第二期预计入驻60家医药生产企业。昌江循环经济工业区创建于2007年12月。是国家第二批海南省首个循环经济示范试点,现已入驻矿业、钢铁、水泥、糖业等生产企业11家。四、主要工业部门及工业企业1、主要工业部门:冶金采矿工业、石油化工、医药工业、制糖业、食品饮料加工业、造纸业、橡胶制品业、建材工业、机械工业、汽车制造业、电力工业。2、主要工业企业: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海南电网海口供电公司、海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盛之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海口电厂、椰树集团有限公司、海南海宇锡板工业有限公司等。五、海南工业布局1、工业布局的原则:一是因地制宜,集中分布的原则;二是科学规划,集群化发展的原则;三是循环经济原则,尽可能地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来规划,以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排放物、环境污染减量化。2、工业分区布局的构架东轻西重北综合(1)东部的文昌、琼海、万宁和陵水等沿海市县:以各具特色的资源和旅游市场为依托,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旅游工艺品、水产品加工、木材加工和家具业等轻工业。(2)西部:依托港口、铁路、粤海通道、工业园区,建设从老城、洋浦、昌江到东方的西部工业走廊,形成油气加工、浆纸、能源、冶金、建材等原材料重化工业为主的海南重化工业产业带或产业基地。(3)北部的海口:依托现有基础,重点发展汽车、制药、食品饮料等产业,其他相邻市县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工业,将海口及周边地区建设成为海南省的综合工业基地。(4)中部地区各市县:属海南省生态护育区,不宜建设工业园区,可与西部、北部工业园区协商合作,适度发展。第九章 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海南省第三产业发展十分迅速,旅游、交通、邮电、金融、贸易、社会事业等都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一、欣欣向荣的旅游业1、旅游资源得天独厚(1)宜人的热带气候:海南地处热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长青,鸟语花香,是避寒、冬泳、观光、度假的好去处。(2)旖旎的滨海风光:多数地方风平浪静、海水清澈、千里银沙、蓝天白云、椰风海韵,令人陶醉。此类特色景点有:亚龙湾、大东海、小洞天、海口西海岸带状公园、铜鼓角、东郊椰林、桂林洋、临高角、棋子湾等.(3)秀丽的山水风光:海南岛地形多样,植被繁茂,有青山绿水、奇石怪洞、温泉彩蝶、叠溪飞瀑,景色别致。如五指山、尖峰岭、吊罗山、霸王岭、落笔洞、万泉河、七仙岭、太平山、百花岭、仙安石林、兴隆温泉、东山石景、南山游览区、毛公山等景点.(4)珍稀动植物种:海南是个物种基因库,保留了许多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和珍稀林木。如霸王岭的黑冠长臂猿、大田和邦溪的海南坡鹿、南湾半岛的猕猴、大洲岛的金丝燕、东寨港和清澜港的红树林等,都成为了我国重点保护对象.(5)诸多的古迹名胜:海南有历代名人纪念地以及古塔、古庙、古牌坊,还有革命先驱纪念碑等,可供人们参观凭吊.如东坡书院、五公祠、琼台书院、海瑞墓、民族博物馆、李硕勋纪念园、梅山烈士陵园、母瑞山革命纪念地、白沙起义纪念碑等.(6)纯朴的民族风情:我省是多民族杂居地,黎苗回汉习俗迥(jing)异,生活各具特色。如五指山山庄的竹筒饭、番茅黎寨的歌舞、毛岸苗村的民居和服饰,还有黎、苗族的“三月三”盛会和回族的“古尔邦” 节以及三亚的赛龙舟、海口府城的元宵节的换花、儋州的调声、海口和定安的闹军坡等,皆有较浓厚的民族特色.(7)精湛的民间工艺:黎锦是黎族独特的“史书”,浓缩了黎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被称作“三千年的活化石”,已被列入首批国家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天南贡品”的椰雕历代闻名。贝雕、角雕、盆景、龙虾造型、海龟造型、珠贝首饰及各类藤编、竹编和手工纺织、刺绣等工艺品,历来备受青睐(li)。(8)丰富的美味佳肴:如文昌椰子、昌江芒果、永兴荔枝、定安龙眼、崖城香蕉、梅山西瓜等,称得上果中精品;五指山和白沙的茶叶、兴隆的可和咖啡为海南三大名饮;文昌鸡、加积鸭、东山羊、和乐蟹、曲口海鲜等都名扬四海。2、主要旅游区(1)海府游览区:以海口市为中心,这里有五公祠、海瑞墓、丘濬墓、琼台书院、李硕勋纪念园、海口公园、万绿园、秀英炮台、东山野生动物园、中国琼雷世界地质公园海口火山群园区、西海岸带状公园以及众多的高级宾馆、酒店、购物中心等,堪称度假休闲、品尝佳肴和购物的“天堂”。(2)亚龙湾国家度假区:是我国最南的国家级风景旅游区。国外游客赞叹这里“不是夏威夷,胜似夏威夷”。(3)天涯海角游览区:该区集苍山、银滩、巨石、椰林、波涛、渔帆、海岛为一体。(4)五指山游览区:这里有巍巍的五指山、鹦哥岭,翡翠山城五指山市、百花岭瀑布。(5)兴隆温泉游览区:以兴隆温泉为中心,包括森林公园、万宁水库、南药研究所、神州半岛、石梅湾、仙女潭瀑布、小管苗寨风情,是个温泉、风景、物种、民情、野趣等大融合的综合性游览区。(6)万泉河游览区:以万泉河流域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开发重点。主要景点有白石岭、官塘温泉度假区、红色娘子军纪念园、沙洲岛、博鳌海滨玉带滩、“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等,其中万泉河峡谷漂流最受游客欢迎。万泉河入海口的风光被认为是世界上河流入海口自然景观保存最完美的处女地。二、交通运输业“十五”之后,海南实现了“公路四通八达、火车跨海通行、海轮神游世界、飞机纵横晴空”的现代立体运输体系。如今,由航空、铁路、水运、公路、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的海南岛立体交通网已初具规模。1、公路运输:公路运输一直是海南的主要交通方式。海南公路布局是以环岛高速公路、海文高速公路和“三纵四横”的国、省道为框架。2、海上运输:我省地处东亚东南亚海上交通必经之地,航线四通八达。目前,已形成北有海口港,南有三亚港,西有八所港、洋浦港,东有龙湾港的“四方五港”的格局。目前,海南省船队国内航线可达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各港口;70多条对外贸易航线可达俄罗斯、日本、朝鲜、东南亚、非洲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3、航空运输:海南已形成“南有凤凰,北有美兰”的空港新格局。4、铁路交通:到20世纪90年代,全岛有三亚八所石碌的西南半环铁路。现已建起了“粤海铁路通道”,与全国铁路网连接。2010年12月海南东环快铁建成并投入营业。2015年12月30日西环快铁建成通车。5、管道运输:此外,海南省近年来快速发展管道运输。南山至八所的天然气管道已铺通使用,海口市生活管道煤气也越来越普及。第十章 快速的城市建设建省办特区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建省初的不到20上升到20世纪末的34,至今城市人口比重占48(2004年)。一、主要城市 1、海口市:别称“椰城”,是海南省省会,是海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海南省的通信和海陆空交通枢纽,是海南省最大的城市,工业发展迅速。近年来,陆续被评为“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全国投资硬环境40优”“全国环境模范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中国旅游优秀城市”。2004年12月被授予“中国人居环境奖”。目前,海口市按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进行总体规划,力争建设成集“林城、花城、水城”于一体的宜居城市。2、三亚市:别称“鹿城”,位于海南岛最南端。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海陆空交通发达,自然风光优美,海域水质良好,海产品多样,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是中国重要的热带生态农业、冬季瓜果菜和南繁育制种基地。2004年被评为“中国最佳魅力城市”。3、三沙市:位于中国南海,是我国纬度位置最南的城市。2012年7月24日三沙市人民政府成立,为我省第三个地级市。下辖西沙、南沙、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总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城市。三沙市人民政府驻地永兴岛。永兴岛是南海诸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3、儋州市:是海南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是海南省西部经济、交通、通信和文化中心。市政府驻那大镇。4、琼海市:是著名的侨乡、鱼米之乡、红色娘子军的故乡和举世闻名的博鳌亚洲论坛会址所在地。是海南省主要粮食、热带经济作物、瓜果菜生产基地。市政府驻嘉积镇。5、文昌市:是著名的“华侨之乡”“椰子之乡”“文化之乡”“排球之乡”。文昌市旅游景观有东郊椰林、宋氏祖居、铜鼓岭旅游区、高龙湾旅游区等。“文昌鸡”是海南四大名菜之一。东郊椰林被世人誉为“椰子王国”“黄金海岸”“海上森林公园”,为海南一绝。国家卫星发射基地和大型航天主题公园相继在此落成。市政府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