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5:第19章《原子核》PPT课件.ppt_第1页
选修3-5:第19章《原子核》PPT课件.ppt_第2页
选修3-5:第19章《原子核》PPT课件.ppt_第3页
选修3-5:第19章《原子核》PPT课件.ppt_第4页
选修3-5:第19章《原子核》PPT课件.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物理新人民教育版选3-5系列课件,第19章原子核,第19.1章原子核的组成,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了解自然辐射现象及其规律;(2)了解三种射线的本质以及如何通过磁场来区分它们;(3)了解原子核的组成以及原子核和同位素的概念。2、过程和方法(1)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初步学会探索方法;(2)通过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自学和归纳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树立正确严谨的科研态度;(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和世界观。教学重点:自然辐射现象及其规律,以及原子核的组成。教学难点:了解三种射线的本质,如何用磁场教学方法区分它们: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教具:幻灯片,多媒体教具,1。放射性和放射性元素在: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雷尔发现铀和含铀矿物能发出不可见的射线,这种射线能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变得敏感。物质发出的辐射的性质叫做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2.天然放射性现象33,360元素,一种自发辐射的现象,称为天然放射性现象。1.天然放射性现象,钡-铀矿石,祖母绿-铜铀矿石,斜长石-钼铀矿石,铀矿石等。放射性不是少数元素独有的。研究发现,原子序数大于82的所有元素都能自发辐射。原子序数小于83的元素,其中一些还具有放射性。铀矿放大1000倍,氦核,高速电子流,高能电磁波,光速的1/10,接近光速,弱,强,很强,容易,弱,更小,读课文,填写表格:三。质子和中子的发现。质子的发现。1919年,卢瑟福用阿尔法粒子轰击氮核,获得质子。研究证明,质子带正电荷,与电子带相同的电荷,其质量是电子质量的1836倍。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质子的性质与氢原子核的性质完全相同,所以质子是氢原子核。同样,质子是由氟、钠和铝的原子核产生的。质子是原子核的一部分。原子核只由质子组成吗?什么?卢瑟福继续猜测原子核中有不带电荷的中子。这个猜想被他的学生查德威克的实验所证实,并被普遍接受。1.原子核的组成:质子和中子2。原子核中的三个整数:(1)原子核数:质子和中子有很小的质量差,统称为核子。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称为核子数。(2)电荷数(z):的原子核总是带有质子数的整数倍。这个整数用来表示电荷量。(3)质量数(A):原子核的质量等于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所以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单个原子核质量的整数倍。这个整数叫做质量数。3.原子核中的两个方程:(1)核电荷数=质子数=元素原子数=额外电荷电子数(2)质量数=原子核数=质子和中子数,x是元素的符号,z是质子数,a是质量数,4。同位素:与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质量数当然不同),所以它们是相互的氘和氚是氢的同位素。下列关于氢、氘和氚原子的陈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1)具有相同数量的质子、中子和电子;(2)具有不同的质子数、相同的中子数和相同的电子数;(3)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和相同的电子数;(4)具有相同数量的质子、相同数量的中子和不同数量的电子。19.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知道辐射现象的本质是核衰变;(2)了解两种衰变的基本性质,掌握原子核的衰变规律;(3)理解半衰期的概念。2.过程和方法(1)能熟练运用核衰变定律写出核衰变方程;(2)可以用半衰期做简单的计算(课后自学)。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入传说,学生们接受了科学精神和唯物史观的教育。他们在不知疲倦地追求科学的过程中不断受到质疑和训练,从而将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微观世界。教学重点: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和半衰期。教学难度:半衰期描述的对象。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幻灯片、多媒体教具。综述:三种放射性射线、三种射线和三种射线的性质:氦核、电子、1。原子核衰变,2。衰变遵循的原则: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原子核释放或粒子。随着核电荷数量的变化,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也发生变化,成为另一个核。核衰变:我们称原子核的变化为由于某种粒子衰变(衰变)的释放而产生的新原子核。(1)释放粒子的原子核的衰变称为衰变。(3)核衰变的分类:(1)释放粒子的原子核的分类称为衰变。释放粒子的原子核的分类叫做衰变。(2)释放粒子的原子核衰变称为衰变。思考和讨论,原子核中没有电子,衰变中的电子从何而来?(1):核发射粒子的衰变称为衰变。(3)核衰变的分类。(2):核发射的粒子的衰变称为衰变。(3):的衰变伴随着射线或射线的产生。注:1。放射性元素衰变不能有单一的伽马衰变!2.衰变后元素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新的原子核产生了!例如:经过一系列的衰变和衰变后,能成为稳定元素的铅206,请问这个过程的衰变和衰变时间?解决方案:假设钍232在六次和四次衰变后成为稳定元素,238=206 4x,92=822x-y,x=8y=6。它的质量是多少?它的原子序数是多少?放射性元素原子核衰变所需的半衰期半衰期称为该元素的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剩余质量与原始质量的关系:2。不同的放射性元素有不同的半衰期。例如,氡222衰变为钋218的半衰期为3.8天。镭226衰变为氡222的半衰期是1620年。铀238衰变为钍234的半衰期长达4.5109年。3.半衰期的计算。例如,钍234的半衰期已知为24天。1g钍120天后还剩下多少?铋210的半衰期是5天,多少天后,1.25克仍保留在20克铋中?从2.10克镭226到氡222的半衰期是1620年。有人说,在1620年镭的一半衰变后,还有5克镭(226),而在1620年镭的另一半衰变后,就没有镭226了,对吗?为什么?(1)“单个微观事件是不可预测的”,因此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描述了统计规律。(2)半衰期的长短由原子核的内部因素决定,与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无关。(1)人们利用地壳岩石中微量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确定地球的年龄为46亿年。地壳有着漫长的进化历史,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历史。2.碳14定年技术,14C是放射性碳的同位素,可以自发地经历衰变并变成氮。1.核衰变2。衰变原理:质量和电荷守恒。核衰变:我们称原子核的变化为一个新的原子核,这是由于某些粒子的释放而导致的核衰变。(1)发射粒子的原子核的衰变称为衰变。(2)发射粒子的原子核的衰变称为衰变。(3)衰变:总是伴随着辐射或射线。2.半衰期。1.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一半原子核衰变所需的时间称为该元素的半衰期。不同的放射性元素有不同的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率由原子核的内部因素决定。该班得出结论,放射性元素的半衰变是一种统计规律。14C测年法通常用于确定古代生物的年龄。几万年前,始祖鸟通过摄食吸收植物中的14C营养物质,并在死后停止吸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体内的14C含量相当于现代鸟类。众所周知,地球表面的14C含量基本相同,14C的半衰期为t年。试着判断可追溯到当代的始祖鸟:ABCD2,高考复习题,高考复习题,高考复习题,1。在图中,p是放置在均匀电场中的天然放射源,它发出的辐射在电场的作用下被分成三束a、b和c。下列判断是正确的:a. a是射线,b是射线,b. a是射线,b是射线,c. b是射线,c是射线,d. b是射线,c是射线,BC,上海,2002,10。完成核反应方程式:th pa。衰变的半衰期是1.2分钟,然后64克在6分钟后没有衰变。为了确定容器的存储容量,将一瓶放射性同位素溶液倒入容器中。已知这种溶液每分钟衰减8107次。这种同位素的半衰期是2天。放射性同位素溶液在短时间内与储器中的水均匀混合。10天后,从水库中取出1m3的水,每分钟腐烂10次。水库的蓄水量是多少?在本主题中,大写字母用于表示原子核,e衰变为到f,到g,和到h。上述衰变系列可记录为以下公式:另一系列衰变如下:假设p和f是同位素,则()A.Q和g是同位素,R和h是同位素。R和e是同位素,s和f是同位素。R和g是同位素。 s和h是同位素D、Q和e是同位素,r和f是同位素,b是一个分析例子,一个例子:在垂直于纸面的均匀磁场中,有一个原本静止的原子核。 核衰变后,释放的带电粒子和反冲核的轨迹分别显示在图A和B中。从图中可以看出,原子核的衰变,原子核的衰变。磁场方向必须垂直于纸面向内。磁场方向是向内还是向外不能确定。BD,a,b,19.3 探测射线的方法,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了解放射性粒子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一些现象;(2)知道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的辐射可以通过适当的仪器检测到;(3)了解云室、气泡室和计数器的简单结构和基本原理。2.过程和方法(1)可以分析射线检测过程中的现象;(2)培养学生运用已知结论进行正确类比推理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科学分析问题的素质;(2)从知识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观点出发,培养学生事物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根据探测器探测到的现象,分析和探测各种运动粒子。教学难点(1)探测器的结构和基本原理。(2)如何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粒子的电荷、动量、能量等特性,从而判断什么是射线,区分什么是射线的本质。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教学工具:(1)挂图、实验设备模型、课件等。(2)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可用于物理投影、视频回放、课件播放氦核,高速电子流,高能电磁波,光速的1/10,接近光速,光速,弱,强,非常强,非常容易,弱,更小。1.粒子电离气体或液体。以这些离子为核心,过饱和蒸汽会产生云雾。过热的液体会产生气泡2,使照相底片感光3,使荧光物质产生荧光,光线中的粒子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会产生现象:1。威尔逊云室:结构:一个圆柱形容器,其下部可以上下移动,上盖是透明的,并含有清洁的空气。在实验过程中,加入少量的酒精使酒精蒸汽过饱和。根据射线的电离能力,A射线在云室中的轨迹是直的和粗糙的。原因是粒子质量大,不易改变方向。电离能很大。沿着涂层产生的颗粒很大。云室中光线的轨迹相对较薄,并且经常是弯曲的。原因是粒子质量小,与气体碰撞时容易改变方向。电离能很小。沿途产生的离子很少。其次,气泡室是高能物理实验中最常用的检测设备。气泡室由一个封闭的容器组成。该容器装有工作液体。液体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绝热膨胀。由于液体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如50毫秒)处于过热状态,液体不会立即沸腾。如果高速带电粒子穿过液体,它们将不断与带电粒子轨道上的液体原子碰撞,产生低能电子,从而形成离子对。这些离子复合时会引起局部加热,从而形成以这些离子为核心的胚胎泡。经过一小段时间后,胚胎泡逐渐长大,沿着粒子行进的路径留下痕迹。如果在此时拍摄,可以拍摄一系列气泡,从而获得高能带电粒子轨迹的负记录。拍照后,在液体沸腾前立即压缩工作液体,气泡消失,整个系统迅速恢复到初始状态,为下一次检测做好准备。气泡室中带电粒子的轨迹,气泡室的优点:它的高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工作周期短,背景干净,轨迹清晰,操作可重复。然而,也有缺点:扫描和测量时间太长;(3)盖革-米勒计数器,一种可以自动计数放射性粒子的仪器,使用辐射的电离功率,19.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知道什么是核反应,人们可以写一个人工转换方程;(2)了解什么是放射性同位素以及人造和天然放射性物质的主要区别;(3)了解放射性在生产和科学中的应用;(4)了解放射性污染及其对人类和自然的严重危害,了解辐射防护措施,树立防护意识。2.过程和方法:渗透和安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应用现有知识、处理信息和寻求新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人工转化的两个核反应方程及反应过程中遵循的规律。教学难点:两个核反应方程手动改变,反应过程遵循的教学方法:教师的启发和指导,学生的讨论和交流。教学工具:(1)挂图、实验设备模型、课件等。(2)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可用于物理投影、视频回放、课件播放等。虽然辐射是不可见的,但我们可以根据一些现象来探测辐射的存在,例如:探测辐射的方法,1,电离气体,2,感光底片,3,荧光物质产生荧光,以及,威尔勒孙云室,观察威尔勒孙云室的结构,研究云室中的辐射轨迹:光线轨迹,轨迹的长度和厚度可以知道粒子的性质;粒子轨迹的弯曲方向可以知道正负带电粒子。光线轨迹,气泡室充满了液体。控制室内的温度和压力,使室内温度略低于液体的沸点。当气泡室内的压力突然降低时,液体的沸点降低,使液体过热。穿过房间的粒子周围会形成气泡。充电、动量、能量等。可以通过照片中记录的条件进行分析。气泡室,德国物理学家盖革于1928年与弥勒佛合作开发的计数器非常便于检测放射性。盖革管的结构如图所示:盖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