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选编_第1页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选编_第2页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选编_第3页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选编_第4页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选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一、教学做合一 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方法:活的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1926年12月1928年4月中国教育改造陶行知文集第155页从教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教学兴味,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一来先生收效很少,二来学生苦恼太多,这都是教学不合一的流弊。教学合一1919年2月世界教育新思潮1号陶行知文集第14页从学习的原则看起来,事怎样做,就须怎样学。譬如游泳要在水里游,学游泳,就须在水里学。若不下水,只管在岸上读游泳的书籍,做游泳的动作,纵然学了一世,到了下水的时候,还是要沉下去的。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1919年10月新教育2卷2期陶行知文集第19页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1926年12月新教育评论3卷1期陶行知文集第135页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教学做合一1927年11月2日1951年7月教学做合一讨论集陶行知文集第185页教学做合一有两种涵义:一是方法;二是生活的说明。在方法方面,它主张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不然,便要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了。在又一方面,它是生活的说明,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不成教;学也不成学。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己才是学,对人说是教。湘湖教学做讨论会记1927年陶行知文集第214页中国教育的一个普通的误解是以为:用嘴讲便是教;用耳听便是学;用手干便是做。这样不但是误解了做,也误解了学与教了。中国教育的第二个普通的误解,便是一提到教育就联想到笔杆和书本,以为教育便是读书、写字,除了读书、写字以外,便不是教育。答朱端琰之问1951年7月教学做合一讨论集陶行知文集第224页从“教授”写到“教学”,从“教学”写到“教学做”,人家怕要疑我前后思想矛盾,其实我的矛盾处,便我的长进处。自序1917年清明日1928年4月中国教育改造陶行知文集第237页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不是不要书;它要用的书的数目之大,比现在的教科书要多得多。它只是不要纯粹以文字来做中心的教科书,因为这些书是木头刀切不下菜来。过什么生活用什么书,做什么事用什么书。教学做合一之教科书1931年10月中华教育界19卷4期陶行知文集第302页教育法的演进大概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 凭先生教授,不许学生发问;第二个阶段 师生共同讨论,彼此质疑问难;第三个阶段师生共同在做上学,在做上教,在做上讨论,在做上质疑问难;第四个阶段师生运用科学方法在做上追求做之所以然,并发现比现在可以做得好一些的道理。给徐君企周的一封信1931年12月1932年斋夫自由谈陶行知文集第327页“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时代是过去了。我们必须问为什么耕?种的是什么?不管是犁耕也好,笔耕也好,而种出来的东西都是麻醉人的大烟,那末,虽能愉快一时,前途怎么办呢?通不通?1935年9月生活教育2卷8期陶行知文集第471页教学做合一,即知即传是大众的生活法,即是大众的教育法。总说一句,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大众自己办的教育,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生活教育之特质1936年3月16日生活教育3卷2期陶行知文集第529页育才学校之一般“教学做”的过程,有三种形式:(一)以工作或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做过程;(二)以事物之历史发展为中心的教学做过程;(三)各学科各系统的学习与研究的教学做过程。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1943年4月行知教育论文选集陶行知文集第675页“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为要避去瞎做、瞎学、瞎教所以提出在“劳力上劳心”以期理论与实践之统一。“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即知即传”这一原则要把学问从私人的荷包里解放出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教人源头上去追求真理。工学团或集体主义之自我教育是在团体生活里争取自觉之进步。“教育是民族解放、大众解放、人类解放之武器”,这种教育观是把教育从游戏场、陈列室解放出来输送到战场上去。谈生活教育1939年12月1943年4月行知教育论文选集陶行知文集第694页我对于植物学的根底很浅,而且完全是书本的。对于实物认识很少,所以我和小朋友只可以说是共学而不能说是教导。我们立了几条共学的原则:(一)从生物到书本;(二)从实践到原理;(三)从具体到抽象;(四)从个体到系统;(五)从近处到远处;(六)从用手到用脑;(七)从肉眼到显微镜;(八)从好玩到学习;(九)从不用钱到不得不用钱;(十)从不轻采摘到不得不采摘。写在创刊号之后1951年4月育才学校陶行知文集第725页二、劳力与劳心人家怎样做,我也怎样做,而不求其所以然,便是无意义的做。在劳力上劳心。手到心到才是意义的做。原载方与严编教学做合一讨论集“做”字在晓庄有个特别定义。这定义便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答朱瑞琰之问1927年1951年7月教学做合一讨论集陶行知文集第224页我们既以在劳力上劳心算为“做”的定义,当然不能承认身体与精神分家。自动的涵义便同时具有力与心之作用,即同时要求身体与精神之合作。答朱瑞琰之问1927年1951年7月教学做合一讨论集陶行知文集第231页文明是人类用头脑和双手造成的。只会劳心而不会劳力和只会劳力而不会劳心的人都是没有希望,何况爱用空嘴说白庆的人,那是列不可救药了。莫轻看徒弟1931年11月1932年斋夫自由谈陶行知文集第320页我们换一条路走是要使手脑联盟:教用脑的人用手,教用手的人用脑,救一切的人都把双手和脑拿出来用。“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不吃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老。”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1934年1935年陶行知教育论文选辑陶行知文集第436页世界上有四种人:一种是劳心的人;一种是劳力的人;一种是劳心兼劳力的人;一种是在劳力上劳心的人。劳力而不劳心,则一切动作都是囿于故常,不能开创新的途径;劳心而不劳力则一切思想难免玄之又玄,不能印证于经验。劳力与劳心分家,则一切进步发明都是不可能了。所以单单劳力,单单劳心都不能算是真正之做。真正之做须是在劳力上劳心。我们主张在劳力上劳心,不是主张劳力与劳心并重。真正之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用心以制力。这样做的人要用心思去指挥力量,使能轻重得宜,以明对象变化的道理。这种人能以人力胜天工。在劳力上劳心1927年11月3日乡教丛讯2卷2期陶行知文集第187页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聪明,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教学做合一之教科书1931年10月中华教育界19卷4期陶行知文集第303页中国有两种病。一种是“软手软脚病”,一种是“笨头笨脑病”。害“软手软脚病”的人,便是读书人,他的头脑一家靠不住,是呆头呆脑的。而一般工人农民都是害的“笨头笨脑病”,所以都是粗手粗脚。一个人要有贡献于社会,一定要手与脑缔结大同盟。 手脑相长原载1933年1月16日新社会第4卷第2号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605页我们从此要改造教育,使教育普及于大众;使受教育者都能实践力行,从行动上去求得真知识;并使大众组织起来,自动去做他们的事;而仅用脑的知识分子,要使他们变成兼用手的工人,仅用手的工人、农人等都变成兼用脑的知识分子。国难与教育1932年8月30日讲出自孙铭勋、戴自俺所编晓庄批判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587页学爱迪生决不是读读爱迪生传和他的发明报告就算完事。我们必得象他一样在电气实验上亲自动手去做,用脑去想,才不愧为他的学生。这还不够,我们必得天天想,一年到头,一世到老都在这上面下工夫才能希望有所成就。尝一尝,试一试,就放下手来,就是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的贡献的。怎样学爱同生1931年10月1932年斋夫自由谈陶行知文集第312页育才十字诀:一个大脑。二只壮手。三圈连环。四把锁匙。五路探讨。六组学习。七(集)体创造。八位顾问。九九难关。十(誓)必克服。育才十字诀1942年12月4日1951年4月育才学校陶行知文集第732页乡下先生小影(十一) 天赋两个宝, 双手与大脑。 宁做农和工, 联合避荒岛。1929年冬陶行知文集第274页三、才能与兴趣大凡选择职业科止之标准,不在适与不适,而在最适与非最适。所谓最适者有二,一曰才能;二曰兴味。吾人对于一业,才能兴味皆最高,则此业为最适;因其最适而选之,则才能足以成事,兴味足以乐业,将见学当其性,用当其学,群与我皆食无穷之益矣。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1918年11月3日教育与职业陶行知文集第7页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学校里面先生都有笑容,学生也有笑容。有些学校,先生板了脸孔,学生都畏惧他,那是难免有逃学的事了。所以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是很要紧的事。原载1919年9月新教育第1卷第4期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我们要晓得受教的人在生长历程中之能力需要,然后才能晓得要教他什么和怎样教他;晓得了教他什么和怎样教他,然后才能晓得如何去训练那教他的先生。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1926年12月新教育评论3卷1期陶行知文集第135页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成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就不必教甚至必不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体操不教了,农艺不教了,工艺不教了,科学的实验不做了,所谓课内课外的活动也没有了。所教的只是书,只是考的书,中是会考指南。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好玩吧,中国之传统教育!杀人的会考与创造的考成1934年6月1日生活教育1卷8期陶行知文集第385页中国现行之会考制度是对自己所委任之校长教职员表示总不信任,把活泼的青年一起变成书呆子,一群一群的赶进牛角筒里去。贺客与吊客1934年11月生活教育1卷19期陶行知文集第411页灌注的教授法最要不得。他把接爱文化的人当作天津鸭儿填。中国大众教育问题1943年4月行知教育论文选集陶行知文集第550页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锁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从前有一个故事提到有一位道人用手一指,点石为金,一位徒弟在旁呆看,道人说:“你把金子搬去可以致富。”徒弟摇摇头。道人问他为何不要金子,徒弟说:“我看中你那个指头。”世上有多少被金子迷惑而忘了点金的指头,文化锁匙虽可分班度人,但要在开锁上指点。如当作死读书,上起锈来,又失掉锁匙的效用了。育才二周岁前夜1951年4月育才学校陶行知文集第711页需要因材施教。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展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服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创造的儿童教育1944年12月16日大公报陶行知文集第754页民主的教育方法,要使学生自动,而且要启发学生使能自觉,要客观,要科学,不限于一种,要多种多样,因材施教,要生活与教育联系起来。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1945年5月战时教育陶行知文集第784页“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之亲切。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以教人者教己1927年11月5日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48页我现在试验一种十分钟教育。这十分钟的支配是两分钟的唱歌,两分钟说一条科学,两分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