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PPT课件_第1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PPT课件_第2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PPT课件_第3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PPT课件_第4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考纲说明: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2,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侧面,远近高低观察角度的变化或色彩的描绘、白描或细节描写,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相关术语:,借景抒情,借事抒情,借物抒情,.,3,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以求得动中显静,静中有动构成一种情趣。【分析思路】寻找诗歌中所写的景物,按“动”与“静”标准分两类;把握整首诗歌的意境,明确以“动”“静”中何者为主;若以“静”为主,则判断为“以动衬静”,若以“动”为主,则判断为“以静衬动”,若二者兼有,不分主次,则判断为“动静互衬”;,描写方式:、动与静,.,4,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歌中所写景物如花落、月出、鸟鸣等都是动景,“鸟鸣山更幽”,通过这些动景,动中见静,愈见其静。更加突出显示了春涧的幽静。,品味下面的诗,分析有关表达技巧:,结合诗句内容,分“静景、动景、动静关系及效果”三个层次组织答案。,.,5,全国卷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参考答案: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塘雨后幽美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6,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神仙鬼怪世界和梦景: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已逝之景: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想象之景: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得到延伸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虚与实,.,7,陇西行四首(其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虚实结合,第三句实写战场的惨烈场面,第四句虚写亲人的思念。这一虚一实形成鲜明的对比,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果。,.,8,解答这类手法的思路是:首先指出实写什么景或事,虚写什么景或事,然后指出它们如何相互映衬、交织一起表达怎样的情感。,.,9,分析:本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前两句写诗人此时的孤寂,是实。后两句写家人围坐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人,是虚。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问: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全国卷),高考题例,.,10,3.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例8】阅读长诗陌上桑的开头部分,然后回答问题。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段描写突出了罗敷的美丽动人,诗歌是怎样体现的?运用了什么手法?,.,11,答案主要是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突出人物的美丽动人。极力描写罗敷的衣着打扮,属正面描写;极力描写行人的痴态,是侧面描写。正面和侧面相结合,刻画了罗敷的美丽非凡。,.,12,4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看似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诗人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一首诗歌,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揭示主题思想等作用。,.,13,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闲敲棋子”虽是诗人一个小小的动作,却将诗人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请结合全诗作简要的赏析。,.,14,答案末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下棋,可是时间已过夜半,客人还未到来,诗人百无聊赖之际,有意无意地拿起棋子在棋盘上敲击,将灯花都震落了。这一细节貌似闲暇,实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烦闷,.,15,5白描,白描主要用简练的文字描摹对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具有传神和突出主体的作用。,.,16,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田家聂夷中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本诗表现“田家”的悲苦命运,却没有一句议论和抒情的句子,诗歌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请作简要赏析。,.,17,答案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耕耘劳作、官家筑仓虎视以待的画面,表现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18,(三)抒情手法,1、直接抒情2、间接抒情,.,19,1.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诗人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1、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直接通过登幽州台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20,2.间接抒情间接抒情主要有三大类:(1)广义借景抒情,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狭义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或融情于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2)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即诗人借日常生活或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情感或志向。(3)借事抒情,即借事件来抒发感情或讽喻时事。(若借历史上的人、事来抒发感情或讽喻时事,则术语为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或用典抒情),.,21,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请从“景”与“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这首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中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木,有山有水,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显出了山中的凄清。借此描写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一、(借景抒情),.,22,蝉虞世南垂緌(ru)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ji)秋风。请简析此诗的艺术手法。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蝉饮清露、居高声远的独特感受,说明自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清高的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二、托物言志(借物抒情),.,23,台城刘禹锡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说一说本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技巧。1、借古讽今、对比。2、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现在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3、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并以此告诫当朝统治者。,(3)借事抒情用典抒情:借用典故(古人、古事、古文等)来抒发感情,讽刺时事借古讽今:叙述描写历史上的人或事件来讽喻当朝。叙事抒情:叙事诗,写当时的某些事件来抒情。如:兵车行卖炭翁。,.,24,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送温台唐朱放渺渺天涯君去时,浮云流水自相随。人生一世长如客,何必今朝是别离!雨夜宋张咏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25,上面两首诗的结尾两句抒情方式有何异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_,解析此题考查了考生在抒情方式上对比阅读的能力。抒情方式包含直接和间接抒情,思考时做出正确判断,答题时结合诗句加以分析。答案同:都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第一首“何必”表达了面对别离的豁达,对朋友的宽慰;第二首“无端”表现幽怨之情,“思乡万里心”表现思乡之情。异:第二首还运用了间接抒情的方式,“一夜空阶雨”烘托思乡之情。,.,26,问题: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绝句漫兴九首(其三)杜甫,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死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注】这首词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08年福建卷),.,27,参考答案:,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