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噪声、拥挤和空气污染PPT课件_第1页
第五章噪声、拥挤和空气污染PPT课件_第2页
第五章噪声、拥挤和空气污染PPT课件_第3页
第五章噪声、拥挤和空气污染PPT课件_第4页
第五章噪声、拥挤和空气污染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噪声、拥挤和空气污染,噪声、拥挤、空气污染和光污染等都可被看作背景应激物。虽然其强度不如灾变事件和某些个人应激物,由于它们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和长时间作用,对个人的危害不可低估。,.,2,第一节噪声,一、噪声的定义噪声背景应激物,并非指所有的听觉刺激。自然界的声音,如鸟声、虫声、雨声、涛声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噪声是指“不需要的声音”或“不爱听的声音”。二、影响噪声评价因素评价取决于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一)响度声音越响,所引起的唤醒水平和应激水平也越高。测量仪器为声级计。,.,3,声级计构造及工作原理图4.1声级计工作原理方框图,.,4,第一节噪声,.,5,第一节噪声,人对特定噪声的感知除受其响度影响外,还取决于该噪声与背景噪声的对比强度。喧嚣的闹市,人对一般的声音不敏感。夜深人静,窃窃私语和水龙头的滴水声可能成为噪音。(二)可预见性对不太响的恒定不变的噪声容易适应。周期性的爆发声也可以适应。无规则的不可预见的非周期爆发声让人难以适应和忍受。,.,6,第一节噪声,(三)控制感如果有办法停止或隔离噪声,即使不采取行动,噪声所引起的烦恼也会明显减少。能够对噪声进行控制的感觉可以缓解噪声所引起的烦恼和应激。由以上三种因素可能以任何组合形式出现,其中以响度高、不可预见性和不可控制的噪声对人的不利影响最大。,.,7,第一节噪声,三、噪声对行为的影响(一)噪声与助人行为噪声会引起不愉快的心境,影响助人行为。噪声导致人们忽视那些表明他人需要帮助的暗示。具有噪声控制感的人更愿意提供帮助。(二)噪声与绩效噪声所引起的恰当水平的唤醒可以提高任务的绩效,而过高水平的唤醒则会妨碍任务绩效。不可预见的、引人注意的噪声对绩效的干扰严重。,.,8,第一节噪声,噪声对绩效的影响还表现在其后效应。,.,9,第一节噪声,(三)噪声与交往强背景噪声可以掩蔽人的谈话声而引起交往和困难。如在易受噪声干扰的学校。,.,10,第一节噪声,(四)噪声对健康的影响听力损伤、眼睛识别、色觉能力下降。曝露于高噪声会产生应激,引发心理和生理的疾病。影响睡眠导致神经衰弱、高血压等。四、减少噪声危害的措施1、减少或避免交通噪声的干扰:,.,11,第一节噪声,对学校、住宅和医院等进行合理规划。,.,12,第一节噪声,.,13,第一节噪声,合理绿化(乔木、灌木、花草的合理配置)。,.,14,第一节噪声,.,15,第一节噪声,.,16,第一节噪声,选择适当的沿街墙体材料和建筑造型。,.,17,第一节噪声,对交通工具加以改进。在城市干道设置噪声监测系统。,.,18,第一节噪声,2、在规划中采取功能分区隔离交通噪声、工厂噪声和施工噪声。,.,19,第一节噪声,.,20,道路规划和干道两侧土地使用规划,在噪声源与噪声敏感区域间可设置噪声不敏感的建筑,如停车场、商业设施等。可使用植被、障碍物等进一步保护噪声敏感区域。,噪声敏感区域的距离尽量远离噪声源,以充分利用声能的自然衰减。,空间距离建筑物布局集簇式及混合式土地使用道路规划,.,21,.,22,龙阳花苑环境噪声预测计算与测试,图1预测点布置图,.,23,苏嘉杭高速公路苏州高架桥(SP12标)声屏障插入损失计算报告,.,24,第二节拥挤,.,25,第二节拥挤,.,26,第二节拥挤,.,27,第二节拥挤,一、高密度对人类的影响内密度(InsideDensity):每一房间或每幢住宅中居民的人数。外密度(OutsideDensity):每英亩中居民、住宅和建筑物的数量。以每一房间的人数定义的密度似乎更直接影响人际关系和行为反应。,.,28,第二节拥挤,一、高密度对人类的影响社会密度(SocialDensity):使用空间的人数。空间密度(SpatialDensity):空间的大小。社会高密度比空间高密度会引起更明显的不良反应。,.,29,第二节拥挤,(一)短期拥挤的研究1、高密度与情感反应在改变密度实验中,男性在高密度时比在低密度时体验到更多的消极心境。女性则能友好相处,以比较合作的方式对待拥挤的情境。这反映了男性具有更强的竞争性社会倾向;女性具有更合群的社会倾向。,.,30,第二节拥挤,(一)短期拥挤的研究2、高密度与攻击性实验显示,增加空间密度,男性的攻击行为随之增加,而女性类似行为不明显。若空间不受限制,仅仅是出现更多的人,人们往往采取退缩行为。攻击性是一个与空间大小有关,与资源多少及分配有关。而不是过多的人存在而引起的。,.,31,第二节拥挤,3、高密度对任务绩效的影响早期研究表明:针对简单任务,发无论是空间高密度或社会高密度对任务绩效都没有影响。社会高密度和空间高密度都会导致复杂任务迷律绩效的降低。社会高密度是更为显著的应激物。只有在高密度和被试者之间相互接触共同作用的条件下才会发生任务绩效降低的现象。,.,32,第二节拥挤,.,33,第二节拥挤,(二)长期拥挤的研究1监狱拥挤的研究被试者没有选择的自由,生活在紧张又无法逃避的高密度环境中。这种高密度环境会导致消极的情感和不愉快的唤醒。,.,34,第二节拥挤,(二)长期拥挤的研究1监狱拥挤的研究监狱的高密度环境必然对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狱室关押的犯人越多,犯人的高血压、精神病等发病率越高,死亡率也越高。,.,35,第二节拥挤,2、学校宿舍拥挤的研究大学宿舍可以用来研究拥挤的实验室。同在押犯人相比,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控制。研究往往集中在不同类型宿舍中学生之间的差异:Baum&Valins以分配住在成套宿舍和住在走廊式宿舍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36,第二节拥挤,走廊式宿舍:学生不得不时常与别人进行不必要的接触,感到既多余又不方便,因而更多地显示出回避他人的倾向。彼此极少去交朋友和建立友谊。在不与他人发生冲突时,完成任务较好,但比成套式宿舍的学生要差得多。当两者人均面积与成套式宿相同时,走廊式的学生会感受到更拥挤。,.,37,第二节拥挤,成套式宿舍:布局有利于学生建立群体,有利于团结和生活协调,因而减少拥挤感。在助人行为和在自助餐厅中将用完的餐具放回指定地点的行为观察时发现:高密度会导致这类行为的减少。,.,38,第二节拥挤,3、住宅拥挤的研究住宅是与我们生活质量关系最密切的环境。是私密性最强的领域。也是最不好研究的领域,这方面的资料很少。Rodin的研究表明:高密度家庭的儿童的任务绩效和控制能力都较差,表现出更明显的习得性失助。社会学相关研究显示住宅的内密度与疾病有关。,.,39,第二节拥挤,3、住宅拥挤的研究四合院:20世纪二十年代:长幼尊卑的大家庭。20世纪四十年代:机关办公场所、官邸。20世纪六十八十年代:大杂院。,.,40,第二节拥挤,.,41,第二节拥挤,.,42,第二节拥挤,二、对拥挤的理论解释(一)信息超载大城市:物质、信息资源丰富,机会多;空间资源贫乏,是人口高密度的环境。人们被动接受许多不需要的剌激,以及不得不应付的社会交往,始终处于过度的唤醒和信息超载状态。忽略次要和微弱的信息,显得人情冷漠。,.,43,第二节拥挤,二、对拥挤的理论解释乡村和小镇:慢节奏的生活,使人容易注意那些次要的和微妙的信息。有时还会感到信息不足时,需要寻找一些剌激。人与人之间显得亲切和热情。,.,44,第二节拥挤,(二)行为约束高密度妨碍人的自由和行为选择,但不致于引起拥挤感和应激反应。当高密度造成环境拥挤和交通阻塞,才会产生应激反应。,.,45,第二节拥挤,(三)生态心理学拥挤是过多的人争夺过少的资源。在拥挤的环境中总是缺乏秩序、礼貌和尊重。在缺乏道德与文明的社会中,拥挤导致了行为堕落。拥挤的环境必然也是严重污染的环境,产生心理应激、生理应激和受到传染病的威胁。,.,46,第二节拥挤,三、减少拥挤感的措施(一)空间分隔空间分隔是减少视觉剌激的有效方法。在办公或居住场所适当的空间分隔,可降低拥挤感。,.,47,第二节拥挤,三、减少拥挤感的措施住宅:应有起码住得下的可用面积。尽量考虑每个家庭成员的特殊需求,有恰当的分隔,住得开。简单地用人均面积衡量居住条件不能说明问题。大多数家庭需要的是温馨、舒适、紧凑、方便的居住环境。,.,48,第二节拥挤,三、减少拥挤感的措施日本人是如何利用建筑空间的:城市一般居民住宅都设计得很紧凑方便。旅馆经营者讲求实际,建造了大量小型旅店。,.,49,第二节拥挤,.,50,第二节拥挤,.,51,第二节拥挤,.,52,第二节拥挤,(二)缓解交通拥挤行路难是一种行为约束,买票难、挤车累。火车站、汽车站应改进服务。减少市区交通拥挤,限制私家车,发展地铁、轻轨等公共交通。城市交通状况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的速度感、距离感和拥挤感受。需要适当的资源投入。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管理水平。,.,53,第二节拥挤,.,54,第三节空气污染,空气污染作为背景应激物,弥漫于空间和无孔不入,并日益成为威胁城市环境的严重问题。空气污染用空气污染指数(API)表示,我国空气质量按API划分为五级。1997年报告显示: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有10个在中国。中国城市区域空气中悬浮微粒和SO2含量居世界之首。,.,55,第三节空气污染,.,56,第三节空气污染,一、空气污染的来源(一)汽车尾气机动车的迅速增长,机动车尾气成为城市最主要的污染源。尾气中主要有铅、一氧化碳、氮氢化物、碳氢化合物。尾气在光作用下产生一种具有强氧化作用的浅蓝色烟雾。(洛杉矶光化学雾事件)。应对机动车尾气进行严格监测和控制。,.,57,第三节空气污染,(二)煤烟工业和采暖燃煤排放SO2酸雨。酸雨的后果:危害健康,腐蚀建筑材料,破坏生态系统。,.,58,第三节空气污染,(二)煤烟减少SO2排放的措施:采用含硫低的优质或其他更好的燃料取代煤。在建筑设计中,采用保温性能好的围护结构。对取暖供热进行计量收费。,.,59,第三节空气污染,以酸沉降量超过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值(酸沉降临界负荷)来表示生态系统受酸沉降影响的区域。,.,60,.,61,.,62,第三节空气污染,.,63,第三节空气污染,.,64,第三节空气污染,(三)工业废气是造成酸雨的第二大成因,如炼钢厂、化工厂、造纸厂排放的废气使许多地方酸雨频频出现。,.,65,第三节空气污染,(四)餐馆与街头烧烤餐馆油烟挟带着各种气味对周围居民有影响,不能开窗透气。使周围墙壁、家具蒙上一层油污。使患有支气管炎的人咳嗽加重。街头烧烤,占道经营,烟雾弥漫,污染环境。,.,66,第三节空气污染,(五)室内污染病态建筑:按国际标准,一个建筑如果有20%以上的人对居住或办公时感觉不适进行投诉,这个建筑可被判定为病态建筑。10%的建筑物有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感染”,也会传染给使用者。建筑物内过多的人构成了污染源。通风系统输送的新风不足会引起“大楼综合症”。,.,67,第三节空气污染,二、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尽管人对空气污染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这种适应能力是有限度的。在主要空气污染物中:NO2:损害呼吸功能,降低免疫力。CO:造成缺氧、视听损伤、头痛乏力等。光化学烟雾:眼睛发炎、呼吸道、心血管疾病。SO2:呼吸系统疾病。空气污染是多种污染物同时作用,引起了空气污染综合症。,.,68,第三节空气污染,三、对空气污染的知觉及其对行为的影响判断空气污染主要是凭视觉和嗅觉线索视觉线索包括大气的可见度、可见烟雾、所用物品上的灰尘。嗅觉线索:难闻的剌激气味,特别是对阵发性的剌激气味敏感。,.,69,第三节空气污染,三、对空气污染的知觉及其对行为的影响判断空气污染主要是凭视觉和嗅觉线索凭视觉和嗅觉可明显感知到的空气污染对行为的直接影响是减少户外活动。难闻气味会引起人们的条件反射和联想: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