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五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 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2014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五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 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2014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五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 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2014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五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 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2014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五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 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五正确使用词语(熟语),考纲阐释,粤题精讲1(2012年广东卷)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最近400年的突飞猛进,大自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已泾渭分明,不再神秘。人们不再敬畏自然,凭借手中的科学技术,肆意改变环境。人们渐生狂妄,争相掠夺自然、破坏自然,把一个本不算大的地球折腾个底朝天。人类在发展中堕落,在违背自然中自掘坟墓。忤逆自然的人类将无法在大自然里颐养天年。,A泾渭分明,B肆意,C忤逆,D颐养天年,【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2012年的命题思路与2011年大致相同,继续采用一个语段集中考查四个词语(成语)的使用的形式,稍有变化的是考查的词语调整为1个成语、1个短语,两个词语。A项“泾渭分明”意思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浊,泾河水流入渭河时,清浊分明,不相混杂,比喻是非分明,界限清楚。多用以比喻人品的清浊,或比喻对待同一事物表现出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可改为“一清二楚”或“了如指掌”。B项“肆意”意思是放肆地,任意地。C项“忤逆”意思是对父母不孝顺;违抗,冒犯。D项“颐养天年”意思是保养身体,延长寿命。,【参考答案】A,2(2011年广东卷)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学巨匠的诗文专集、选集及各种汇编的整理问世,更是卷帙浩繁,蔚为大观。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出现,使人自顾不暇,这里有各种文化珍品的精译精编,有各国新作的争奇斗艳,也有选材不严的作品,鱼目混珠,为读者所诟病,但就其主流来看,文学翻译家的辛勤劳动,大有益于我们文学的“外为中用”,大有助于文学新人的迅速成长,因此也是值得重视的。,A蔚为大观,B自顾不暇C鱼目混珠,D诟病,【名师剖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从词义、对象、色彩、语法功能等方面进行判断。A项“蔚为大观”指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B项“自顾不暇”指照顾自己都来不及(哪里还能顾到别人)。语境中指作品繁多,应付不过来。该词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可改为“目不暇接”。C项“鱼目混珠”指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D项“诟病”意思是指责;指出他人过失而加非议、辱骂;后引申为指责或嘲骂。,【参考答案】B,3(2010年广东卷)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殊途同归。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斗转星移,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今天,它们并没有因为现代高科技手段的甚嚣尘上而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A殊途同归C甚嚣尘上,B斗转星移D销声匿迹,【名师剖析】A项“殊途同归”指通过不同的道路,达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得到相同的结果。B项“斗转星移”指北斗转向,众星移位;表示时序变迁,岁月流逝。C项“甚嚣尘上”,原意是楚王说敌方晋军喧哗纷乱得很厉害,而且尘土也飞扬起来了。形容忙乱喧哗的情状。后以“甚嚣尘上”比喻对某人某事议论纷纷。现多指反动或错误的言论十分嚣张。此处褒贬失当,不合语境。D项“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现在也指事物消失。,【参考答案】C,粤考规律,近几年,广东卷都是将四个成语融入一个语境(语段)中进行考查,这是广东卷最具独特性的命题方式。2011年广东卷继续采用了这种命题形式,2014年将还会采用这种命题形式。因为,在同一语境中辨析词语的正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能较好地达到考查的目的。另外,广东卷近几年高考熟语题所涉及的熟语,绝大多数取材于教材,命题者意在引导考生立足教材,切实掌握课本中的熟语。考查的重点仍将是熟语中的成语,误用类型突出“三不辨”和“三不合”。“三不辨”是指不辨词义、不辨对象、不辨色彩;“三不合”是指不合语境、不合逻辑、不合习惯。,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改变了以往全部考查成语的命题思路,所考查的四个词语中,三个为成语,一个为双音节词语,并且在语言表达题第22题设置了一道关联词填空题。往年广东卷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考查,只考查熟语中的成语,这明显是有缺陷的。2011年的命题方式将是广东卷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新趋向。,考点透析,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但高考普遍侧重于考查对成语使用正误的辨析、判断能力,因此本专题就以成语为例介绍熟语考查的特点。结合语境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往往有以下几类常见成语误用情况:,1望文生义,熟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是有整体性的,而且多数熟语都有一定的来历,加之有些熟语中的语素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熟语在理解上的难度。如惯用语除字面意义外,还具有深层次的比喻义或引申义,如果只从字面上理解,就容易出现望文生义的错误。如“泼冷水”就不是说“把冷水泼出去”,而是指“挫伤人的积极性或让人清醒”。又如:,【剖析】“量入为出”的意思是“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入”和“出”是指“收入”和“支出”,而不是“在家”和“出门”。,2用错对象,每个成语的使用都有其适用的对象,如果在使用时不分对,象,很容易造成“牛头不对马嘴”的后果。如:,【剖析】“珠圆玉润”一般用于形容歌声优美或文字流畅,,不形容人的穿戴。,3搭配不当,词语有自己的词性,成语也有,不了解成语的词性,在运用时就可能出现搭配不当、结构混乱的情况。同时,一个熟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往往形成了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如:,【剖析】“置之度外”是指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不能和“严正声明”“强烈抗议”搭配,应改为“置之不理”或“置若罔闻”。,4褒贬误用,熟语也有感情色彩,我们在运用时,如不注意目的、场合、,对象,就会误用。如:,【剖析】“无所不为”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此处用来形容年轻父母费尽心思送孩子学钢琴、围棋、英语,感情色彩不对。,5谦敬错位,有些成语带有谦虚意味,只能用于自己;有些成语带有敬重意味,只能用于他人。如果不明白成语的谦敬色彩,运用时就会产生错误。如:,【剖析】例“蓬荜”指用蓬草、荆竹编的门,形容穷人的家。“蓬荜生辉”的意思是使穷人的家增添光辉,是谦辞,只能用于自己。例“鼎力相助”是敬辞,指别人的大力相助。,6自相矛盾,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似乎符合句意,没有错误,但从逻辑事理的角度推敲则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前后矛盾。如:,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剖析】“安土重迁”意为留恋故土,不肯轻易地迁移,而该句说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乐意告别家乡,词义与句义完全相反。,7不合语境,成语有其特定的含义,成语的使用恰当与否,关键看其是否符合语句表意的需要。如果与所在的语境不协调,使用就是不恰当的。如:,【剖析】“神气十足”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带有傲慢的神气,根据语境应是“神清气爽”。,8重复累赘,重复累赘,主要是指成语的部分意思与句中的某个词意义重复,造成成分赘余。如:“令人贻笑大方”“难言之隐的苦衷”“更加弥足珍贵”“忍俊不禁地笑了”“独自孑然一身”等。,解题指津,解答熟语运用题,正确理解语义是前提,能辨明语义的轻重、色彩的褒贬、适用对象的差异等是正确解题的保证。在具体的语境中,辨析其搭配是否得当,使用是否得体,照应是否周密是关键。如果望文生义,不求甚解,就无法对熟语的运用是否恰当做出正确的判断。,1解题的基本原则,本着词不离句的原则,在考试时应该着重结合语境来分析熟语,既要考虑熟语的基本意义,又要结合上下文瞻前顾后地考虑感情色彩、范围大小、词义轻重、词义侧重以及它与上下文的搭配。对生僻的熟语,更要慎重考虑。如:,【剖析】“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而本句说的是“夜景观”建设,搭配对象不当。,2准确把握熟语的含义,对熟语的一些关键语素,必须准确理解,防止望文生义。许多熟语都有特定含义,不能随意解释,更不能不分场合地乱用。有些熟语,或有一定的来源,或意蕴约定俗成。我们要善于追本溯源,透过字面意义去进一步深入理解,正确把握其完整的含义。切忌简单地从字面去理解,忽视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意义,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望文生义,误入歧途。如:,(2010年江西卷)露卡在美国算是穷人,经常得到政府机构,好事。,【剖析】“拾人牙慧”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做自己的话。而句子中用来形容“经常得到政府机构的接济和帮助”,显然是因为望文生义而用错了。,3理解关键语素的含义,注意细微差别,有些熟语由于具有共同的语素而义近或形似,而其不同的语素又使它们存在细微的差别,这不同的语素便是我们辨析熟语使用正误的关键语素。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个关键语素,细细推敲,辨清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再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使用是否正确。如:,【剖析】“不容置喙”与“不容置疑”形似而混淆。“喙”借指人的嘴,“不容置喙”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疑”是怀疑,“不容置疑”指不允许有什么怀疑。全句是讲文艺界遭受腐败病症的感染是事实,应为“不容置疑”。,4分析感情色彩,关注使用范围和前后搭配,有些成语本身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使用时如不辨清感情色彩,就会犯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的错误,我们要善于辨析。如:,【剖析】“俑”是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始作俑者”的意思是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成语的感情色彩与句意不合。,有些成语,有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