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货币银行学》PPT课件_第1页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PPT课件_第2页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PPT课件_第3页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PPT课件_第4页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货币银行学,金融篇,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保险学,证券投资学,公司财务学,金融工程学,引言课程性质,基础理论,货币银行学,课程体系,货币制度,信用,利率,金融市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货币供求与均衡,货币政策,国际金融,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MONEYANDMONETARYSYSTEM,第一节货币的本质第二节货币的职能第三节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本质,一、货币的产生1、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2、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第一,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第二,扩大的价值形式;第三,一般的价值形式第四,货币价值形式,第一节货币的本质,二货币形式的发展实物货币:贝壳,牛羊等金属货币:秦:铜,黄金西方国家:白银,黄金,第一节货币的本质,一百多年前,人们已经用“一纸之符信遥传,万两之白银立集”来形容山西票号了。这句话不光是夸耀票号的经营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同时说明了票号给人们带来的便利。“万两白银”即使按今天的标准衡量,重量也将近一吨。带着这样重的贵重金属做生意,实在说不上方便、安全。用“一纸之符信遥传”这种汇票方式代替现银往来,不仅方便安全,更重要的是,它使原本凝滞的商业血脉顺畅起来,整个社会的财富随着这种顺畅得以迅速增长。经济学家马寅初曾对票号的历史贡献,做出过这样的评价:“如是既无长途运现之烦,又无中途水火盗贼之险,而收解又可两清。商业之兴,国富以增,票庄历史上贡献不可谓不大。”到清朝末年,1904年,山西票号在全国一百多个城市开设了450家分号,经营的金额高达七、八亿两白银,就连清政府的政府税收很大一部分也都由山西票号汇兑存储,山西票号获得了“汇通天下”“九州利赖”的名声。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光绪仓皇逃往西安。路过山西时,票号不仅完全支付了这个流亡朝廷的各种花销,而且还送给慈禧、光绪不小的旅费,其中仅“大德通”一家商号就拿出30万两银子。,第一节货币的本质,二货币形式的发展3.可兑换的信用货币:银行券实质是代用货币4.不兑现的信用货币:纸币5.存款货币:支票电子货币:信用卡,第一节货币的本质,三、币材的特点币材不断优化优良的币材具备的特征:价值稳定性便于携带,易于分割供给富有弹性币材不断节约,第一节货币的本质,四、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并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第二节货币的职能FUNCTIONSOFMONEY,一价值尺度(VALUEMEASURE)二流通手段(CIRCULATIONMETHODS)三贮藏手段(STOREOFVALUE)四支付手段(MEANSOFPAYMENT)五世界货币(WORLDMONEY),第二节货币的职能,一价值尺度货币体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功能。这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充当价值尺度的货币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第二节货币的职能,二流通手段货币作为商品交换媒介促进商品交换的功能,这也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之一。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3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是:货币需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2.,第二节货币的职能,三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被当作价值的独立形态或社会财富的一般形式保存起来的功能不同货币形式的贮藏手段职能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贮藏手段可以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并以此调节物价。在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贮藏手段无法调节货币流通量。,第二节货币的职能,四支付手段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的功能。货币的支付手段有两种类型与商品交换直接相联系:预付、赊销、大宗商品交易的付款方式等与商品交换脱钩: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工资费用收支、捐赠赔款等,第二节货币的职能,如果考虑到货币执行支付职能的情况,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的分子项的商品价格总额可调整为:商品的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到期应支付总额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第二节货币的职能,五世界货币货币越出国境,在国际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的职能。货币具有了世界货币职能后,其作用有作为支付手段以平衡国际收支差额作为购买手段进行国际贸易作为一般性财富转移到他国,第二节货币的职能,信用货币取得国际货币的一般性条件货币发行国的经济实力足够强大且国际贸易足够发达。币值相对稳定自由兑换货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大的需求量。,第三节货币制度MONETARYSYSTEM,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货币制度的演变,第三节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币材和货币单位的确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与偿付能力在金属本位制下本位币:足值货币,自由铸造,无限法偿辅币:不足值货币,限制铸造,有限法偿银行券与纸币发行流通的规定黄金准备制度:作为国际支付的最后手段。,第三节货币制度,二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金本位制信用货币本位制,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CREDITANDFINANCIALINSTRUMENT),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信用的基本形式,第一节概述,一信用的概念债权债务关系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第一节概述,二信用工具及其类型信用工具:即金融工具,是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之间资金融通时所签发的各种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第一节概述,以发行者的性质为标准,可分为直接信用工具和间接信用工具直接信用工具:非金融机构和政府、工商企业以及个人所发行或签发的国库券、商业票据、公司债券、股票等间接信用工具:金融机构所发行或签发的银行本票、存折、大额可转让存单、人寿保险单等,第一节概述,以偿还期为标准,可分为短期信用工具:票据、国库券中长期信用工具:股票、公债券不定期信用工具:纸币,第一节概述,按投资人是否掌握所投资产的所有权债务凭证所有权凭证,第一节概述,三、信用工具的特征1偿还性:(MATURITY)偿还性是指信用工具按不同偿还期偿还的要求。偿还期是指债务人全部归还本金之前所经历的时间。信用工具都规定有明确的偿还期限。,第一节概述,2流动性(LIQUIDITY):信用工具在不受或少授损失的情况下随时或迅速变为现款的能力。衡量信用工具流动性强弱,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变现的难易和变现的成本信用工具的流动性与偿还期成反比信用工具的流动性与债务人的信用能力成正比,第一节概述,3风险性:信用工具的购买者收回本金的可能性信用风险,指债务人不履行合同、不按期归还本金的风险。这类风险与债务人的信誉、经营状况有关,同时还与信用工具的种类有关。市场利率风险,是指因市场利率上升而导致信用工具价格下跌的风险。收益性,第二节信用形式及信用工具,一、商业信用及信用工具二、银行信用及银行信用工具三、国家信用及信用工具四、消费信用及信用工具,第二节信用形式及信用工具,一、商业信用及信用工具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换直接联系的信用,它的具体形式是商品的赊销和预付货款两大类。,第二节信用形式及信用工具,2商业信用的特点商业信用的主体是生产或经营商品的企业。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在生产周期的各个阶段上,商业信用的运动与产业资本的动态是一致的。,第二节信用形式及信用工具,一、商业信用及信用工具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和缺点商业信用的规模和数量有一定限制商业信用有范围上的限制商业信用有较严格的方向上的限制商业信用有期限上的限制商业信用工具:商业票据:商业汇票,商业本票,第二节信用形式及信用工具,二、银行信用及银行信用工具银行信用的定义广义的银行信用是指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向社会和个人提供的信用,狭义的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的特点银行信用的主体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银行信用的载体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金,第二节信用形式及信用工具,二、银行信用及银行信用工具银行信用的地位信用规模融资期限成本低、风险小不仅能够提供信用,而且能够创造信用,第二节信用形式及信用工具,银行信用工具:存贷款业务,银行汇票,银行本票,支票,第二节信用形式及信用工具,三、国家信用及信用工具国家信用的定义国家政府为主体的借贷行为,包括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取得信用和以债权人的身份提供信用。国家信用的工具国家信用的工具主要是发行公债,包括中长期国债和短期国库券,其次是向中央银行的短期借款,第二节信用形式及信用工具,四消费信用及信用工具消费信用的定义消费信用是工商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商品或货币的形式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消费信用工具分期付款信用卡消费贷款,第二节信用形式及信用工具,五股份信用股份信用是股份公司以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金所体现的一种信用关系,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第一节利息第二节利息率第三节利率的决定,第一节利息,一、利息的定义利息是借贷资金的增值额。从借贷关系中的债权人角度讲,利息是货币资金所有者因贷出货币或货币资本而从借款人手中获得的报酬;从债务人角度讲,利息则是借入货币或货币资本所花费的代价。,第一节利息,二、利息的来源利息来源于剩余产品或剩余利润的一部分,它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第二节利息率,一、利率的定义利息率是利息对本金的比率,利息率的计算公式为:,第二节利息率,二、利率的种类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官定利率,市场利率与基准利率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第三节利率的决定,影响利率的一般因素平均利润率借贷资金的供求与竞争社会再生产状况物价水平银行成本贷款对象及风险程度国家政策、法律规定国际利率水平,第四章商业银行,第一节商业银行概述第二节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第三节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第四节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第五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第一节商业银行概述,一、商业银行的产生二、商业银行的形成股份制商业银行旧式高利贷银行转变三、商业银行的发展美国传统模式德国式综合银行,第一节商业银行概述,一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1.商业银行的产生涵义专门从事货币存、贷和办理汇兑、结算业务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是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而形成的一种金融组织。起源:银行业最早的发源地是意大利。但最早的现代商业银行产生于英格兰。,2.商业银行形成的途径,途径,通过旧有的高利贷式银行逐步转化而来,通过建立新的股份银行,通过政府出资建立起来,3.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1)以美国为代表的传统模式的商业银行指以法律的形式对商业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及信托业务作原则上的划分。,1、银行可以集中精力开拓某一市场的业务;2、防止了金融业的混乱,有利于加强监管3、有利于减少风险,增强金融体系稳定性;,1、业务较单一,收入来源少;2、风险较集中;3、流动性较差;4、较难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优点,缺点,2)以德国为代表的综合式的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一切银行业务,包括商业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及信托业务等。,优点,缺点,1、能提供广泛的金融商品与服务,满足顾客各种需要,从而节约不少时间和精力;2、能增进银行与客户的彼此了解,密切银行与客户的关系;3、能使银行业务多样化,使银行风险减少;4、能抽肥补瘦,以盈补亏,使银行经营更加稳定;5、能促进储蓄进一步增加,并能降低成本,增加盈利。,1、涉及面太宽,容易形成顾此失彼、经营不善的后果;2、各个专业的人才难找;3、银行同时经营信托、证券易形成内幕交易。,第一节商业银行概述,四、商业银行的基本性质和职能,商业银行的性质首先,商业银行具有一般企业的特征。其次,商业银行是特殊的企业再次,商业银行不同于一般的金融机构,1.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企业商业银行经营的内容特殊。商业银行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从事包括货币收付、借贷以及各种与货币有关的或与之相联系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企业的关系特殊。二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商业银行对社会的影响特殊。商业银行经营好坏可能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管理特殊。由于商业银行对社会的特殊影响,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管理要比对一般工商企业的管理严格得多,管理范围也要广泛得多。2.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与中央银行比较,商业银行面向工商企业、公众、政府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从事金融业务的主要目的是盈利。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更全面、范围更广。其他金融机构,如政策性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都属于特种金融机构,而现代商业银行则是“万能银行”或者“金融百货公司”,业务范围要广泛得多。,3.、商业银行的职能,1.信用中介: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将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起来,通过资产业务,将所集中的资金运用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去。2.支付中介:是指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3.信用创造:是指商业银行利用其吸收活期存款的有利条件,通过发放贷款、从事投资业务而衍生出更多的存款,从而扩大货币供应量。4.信息中介: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其所具有的规模经济和信息优势,能够有效解决经济金融生活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5.金融服务:如发工资、代理支付费用等。,商业银行业务,第二节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一、自有资金二、存款业务三、其他负债,第二节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一、自有资金1构成:普通资本优先资本其他资本2功能营业功能保护功能监管功能,商业银行自有资本,股本。股本是银行资本中最基本、最稳定的,包括普通股和优先股,它构成银行资本的核心部分,它代表对银行的所有权,而且具有永久的性质。盈余。主要由投资者超缴资本和资本增值构成。是银行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务资本。债务资本是作为银行补充资本的一种外源资本。债务资本的求偿权仅次于存款者。其他来源。主要是指为了防止意外损失而从收益中提留的储备金,包括资本准备金和损失准备金。,第二节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二、存款业务传统的存款业务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存款业务的创新形式自动转帐服务帐户可转让支付命令可转让定期存单,商业银行的各类存款,(1)活期存款:指可由存款户随时存取和转让的存款。持有活期存款账户的存款者可以用各种方式提取存款,活期存款账户又称为交易账户或支票账户。取款时需使用支票,在美国被称为支票存款,存户可以随时存取或支付,是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基础。活期存款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存款派生能力。流动性大,存取频繁,手续复杂,存款成本高,风险较大,因此不付利息。活期存款中相对稳定部分可以用于发放贷款。活期存款是银行密切与客户关系的桥梁。,(2)定期存款:,客户与银行预先约定存款期限的存款。定期存款的特点:利率根据期限的长短不同而存在差异,但都要高于活期存款。手续简单,费用较低,风险性小。带有投资性。由于利率高、风险小,是一种较安全的投资方式,也是银行稳定的资金来源。所要求的存款准备金率低于活期存款。,(3)储蓄存款:,是个人为了积蓄货币和取得利息收入而开立的存款帐户储蓄存款的特点:储蓄存款多是个人为积蓄购买力而进行的存款。金融监管当局对经营储蓄业务的商业银行有严格的规定,以保障储蓄存款的安全。,目前存款业务的发展,1、可转让支付命令帐户(NOW)2、货币市场存款帐户(MMDA)3、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帐户(SUPERNOW)4、协定帐户5、电话转帐服务帐户(TTA)6、股金汇票7、个人退休金帐户(IRA)8、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存单)9、货币市场存单,第二节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三其他负债向银行同业借款回购协议从金融市场上借款向央行借款再贴现再贷款,商业银行的长、短期借款,(1)短期借款。指一年以内的银行债务,包括同业借款、向中央银行借款和其他渠道的短期借款。同业借款。指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融通,主要用于支持日常性的资金周转,解决银行短期资金余缺,调剂法定准备金头寸。中央银行借款。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信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再贴现,二是再贷款。其他短期借款。主要有转贴现、回购协议、大额定期存单和欧洲货币市场借款等方式。商业银行短期借款的主要特点:对时间上和金额上的流动性需要十分明确。对流动性的需要相对集中。存在较高的利率风险。主要用于短期头寸不足的需要。,(2)长期借款:指偿还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借款。主要采取发行金融债券的形式。金融债券可分为资本性债券、一般性金融债券和国际金融债券。,第三节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资产业务及构成指商业银行运用资金并取得收益的基本业务,主要包括放款业务与投资业务两大类。构成:,现金资产贷款票据贴现证券投资其他资产,第三节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一现金资产现金资产是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以及与现金等同的可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资产。库存现金是保存在商业银行金库中的现钞和硬币。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存放同业存款是商业银行存放在代理行和相关银行的存款。在途资金是本行通过对方银行向外地付款单位或个人收取的票据。,第三节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二贷款贷款的概念。贷款是商业银行作为贷款人,按照一定的贷款原则和政策,以还本付息为条件,将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提供给借款人使用的一种借贷行为。贷款是商业银行最大的资产业务。贷款的分类。商业银行的贷款,可以按照贷款期限、贷款保障条件、贷款用途、贷款偿还方式和贷款风险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贷款的分类:,按贷款期限划分,活期贷款定期贷款透支,按贷款的保障条件划分,信用放款担保抵押放款票据贴现,按贷款使用的行业划分,工业贷款商业贷款农业贷款科技贷款消费贷款,按贷款的偿还方式划分,一次性偿还贷款分期偿还贷款,按贷款风险度划分,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按贷款具体用途划分,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金贷款,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分类的标准:,正常贷款: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本息。关注贷款: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是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次级贷款: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可疑贷款: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损失贷款: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商业银行贷款必须遵循的基本程序:,贷款的申请,贷款的调查,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贷款合同的审批,借款合同的签订和担保,贷款发放,贷款检查,贷款收回,商业银行贷款的“6C”原则,品德(Characters)才能(Capability)资本(Capital)放款的担保(Collateral)经营情况(Circumstance)事业的连续性(Continue),贷款定价,贷款定价的原则:贷款的价格构成:,贷款利率贷款承诺费补偿余额隐含价格,利润最大化原则;扩大市场份额原则;保证贷款安全原则;维护银行形象原则。,商业银行贷款定价要考虑的因素:资金成本;贷款风险程度;贷款费用;借款人的信用及与银行的关系;贷款的目标收益;贷款的供求状况。,贷款定价方法,1、成本加成贷款定价法贷款利率=筹集资金的边际成本+银行的其他经营成本+预计违约风险补偿费用+银行预期的利润2、价格领导模型贷款利率=优惠利率(包括各种成本和银行预期的利润)+加成部分=优惠利率+违约风险贴水+期限风险贴水3、成本-收益定价法银行贷款税前收益率=贷款总收入/借款人实际使用的资金额,实例:贷款定价,某客户向银行申请500万元的信用额度,贷款利率为15%,银行要求客户将贷款额度的20%作为补偿余额存入银行,并对补偿余额收取1%的承担费,计算该银行贷款的税前收益率。解:贷款总收入=500*15%+100*1%=76万元借款人实际使用的资金额=500-500*20%=400万元银行贷款的税前收益率=76/400=19%,三、票据贴现业务,(1)贴现、转贴现、再贴现的概念贴现:指持票人在需要资金时,将其持有的商业汇票,经过背书转让给银行,银行从票面金额中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款支付给申请贴现人的票据行为。转贴现:指贴现银行向其他商业银行转让汇票。再贴现:指贴现银行向中央银行再转让汇票。(2)贴息和贴现付款额的计算贴息=票面金额*年贴现率*未到期天数/360贴现付款额=票面金额-贴息,实例:贴现,某企业持有一张面额为10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承兑日为2005年5月8日,到期日为2005年8月8日。该企业于2005年6月9日向银行申请贴现,贴现率为月息3,计算贴息和贴现实付金额。解:贴息=100万元*月息3*59/30=0.59万元贴现实付金额=100万元-0.59万元=99.41万元答:该持票人应付贴息0.59万元和应得贴现实付金额99.41万元,第三节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按照贷款的保障条件分类(1)信用贷款(2)担保贷款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第三节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证券投资业务,三证券投资业务银行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各种有价证券的业务活动银行证券投资的主要品种国库券(TreasuryBill)中长期国债(TreasuryNotesandBonds)政府机构证券(GovernmentSecurities)市政债券或地方政府债券(MunicipalSecurities)公司债券(CorporateBonds)为保障商业银行投资的安全,许多国家在银行法中规定,仅允许商业银行购买信用等级在投资级别以上的公司债券,第三节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证券投资业务,75,200,381,41,1929年10月,道琼斯股票指数,第三节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证券投资业务,破产企业,银行倒闭,3700万,.万多家,.万多家,股市泡沫的破碎带来的巨大社会灾难,失业人口,第三节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证券投资业务,美国“格拉斯斯蒂格尔法”(GlassSteagullAct)对一般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实行严格的分离,禁止美国的商业银行从事股票的承销和投资,允许商业银行投资国库券,中长期国债,政府机构债券,市政债券和投资级的公司债券。,第三节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证券投资业务,分散风险补充流动性获取稳定收益合理避税,证券投资的功能,第四节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一、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定义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构成:汇兑、信用证、代收、代客买卖和信托等。近年来,银行开办的新兴中间业务有:租赁、咨询、情报和电子计算机服务等。表外业务(off-balancesheetactivities)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经营活动。广义: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业务。包括结算、代理、咨询等。狭义: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转化为表内业务。即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构成:有风险的和无风险的。无风险的,即传统的中间业务。有风险的:担保、承诺、衍生工具等。,二、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发展的原因,1、规避资本管制,增加盈利来源2、为了适应金融环境的变化3、为了转移和分散风险4、为了适应客户对银行服务多样化的需要5、银行自身拥有的有利条件促使银行发展表外业务6、科技进步推动了银行表外业务,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简介,1)汇兑业务:银行把款项支付给异地的受款人的一种业务2)信用证业务:是由银行保证付款的业务3)代收业务:是银行根据各种凭证以客户的名义代替客户收取款项的业务4)代客买卖业务:是指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代替客户买卖有价证券、贵金属和外汇的业务。5)承兑业务:是银行为客户开出的汇票或签章承诺,保证到期一定付款的业务。,6)信托业务:是指银行经营金融性质的委托代理业务,即银行作为委托人按客户委托人的委托,代为管理、经营、处理有关财产方面的事项。7)代理融通业务:指银行或专业代理融通公司代顾客收取应收帐款并向顾客提供资金融通的一种业务方式8)银行卡业务:银行发行信用卡、支票卡、记帐卡、智能卡等供顾客办理存取款和转帐的业务。9)电子化服务:指银行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为客户提供快速、简洁的银行业务处理。10)担保:银行向交易活动中的第三者的现行债务提供担保,并承担现行的风险。11)贷款承诺12)衍生工具:期货业务与期权业务,案例:爱立信“倒戈”事件,爱立信南京公司是南京市最大的外资企业,多年来,一直由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交通银行南京分行、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和招商银行南京分行为其提供金融服务。然而,从2001年下半年起,该公司陆续归还了中资银行的贷款。到2002年3月底在中资银行的贷款余额只剩下0.5亿元。与此同时,该公司开始向外资银行贷款,2001年9月向花旗银行上海分行贷了6000万美元等值的人民币贷款;12月底与汇丰、渣打等外资银行签订了1亿美元等值的人民币贷款,2002年3月28日与花旗银行上海分行签订了金额为5亿元人民币的无追索权保理贷款协议。“爱立信投奔花旗”一说就是指这一协议。协议的含义是,爱立信将其持有的一定数量的应收账款出售给花旗银行,同时花旗银行给爱立信5亿元人民币贷款,即花旗银行将爱立信的应收账款买断,如果花旗银行收购的应收账款到期不能收回,爱立信不负责购回。,四、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1.涵义指所有涉及外币或外国客户的活动,包括银行在国外的业务活动以及在国内所从事的有关国际业务。2.内容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经营范围相当广泛,可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即国际负债业务、国际资产业务和国际中间业务。,国际负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外汇资金来源的业务,主要有两项内容:外汇存款和境外借款。国际资产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外汇资金运用业务,主要有三项内容:外汇贷款、国际投资和外汇投机。国际中间业务:主要是指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此外,还包括外汇信托存放款和投资业务、国际融资租赁业务、代理客户外汇买卖业务、外汇咨询业务、担保和信用卡业务等。,案例:花旗集团业务运作,花旗集团是美国最大的金融机构,也是全球著名的跨国金融控股公司。1998年后,花旗集团通过收购、兼并,尤其是1998年4月与旅行者集团的合并,开始形成全资控股三大子公司和三大业务类别:花旗银行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商业银行业务;所罗门.美邦控股国际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投资银行业务;旅行者保险集团国际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保险业务。三大子公司和三大业务类别横向组合为三大业务板块:,花旗集团业务概况,全球散户业务:花旗零售银行业务、所.史.邦私人客户服务、私人银行业务、信用卡服务、散户融资服务、生命保险服务、个人财产保险服务等。全球资产管理业务:所.史.邦资产管理集团、花旗银行资产管理集团全球公司业务:所.史.邦投行与资本市场业务、花旗银行新兴市场业务、花旗全球关联银行业务、企业财产保险业务。2002年全球散户、全球公司、全球资产管理的收入分别占集团总收入的48%、34%和12%。,案例:招商银行业务,储蓄业务:储蓄存款业务、自动转存服务、约定转存服务、存款托收服务。个人贷款:自助贷款服务、个人住房贷款、汽车消费贷款、综合消费贷款、助学教育贷款、国债质押贷款、定期存款与小额质押贷款。中间业务:证券转帐服务、代发工资服务、代理扣款业务、代收签证申请费服务。外汇业务:外汇买卖、境外汇款服务。理财业务:安泰系列基金、金癸花理财、个人综合投资理财服务。电子银行:长话通服务、手机服务、一网通、网上个人银行。,第五节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与管理,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一般原则1.盈利性原则1)盈利性既是评价商业银行经营水平的核心指标,也是商业银行最终效益的体现。2)原因:(1)充实资本和扩大经营;(2)增强信誉;(3)提高竞争力;(4)有利于宏观经济活动进行;(5)便于资本的筹集3)盈利性指标: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性指标的因素主要有存贷款规模、资产结构、自有资金比例和资金自给率水平,以及资金管理体制和经营效率等。分析商业银行盈利水平,通常用以下衡量标准:利差收益率、银行利润率、资产收益率、资本盈利率,2.流动性原则,1)流动性的涵义: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随时应付客户提现和满足客户借贷的能力。流动性包含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资产在不受损失的前提下随时变现的能力。负债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能经常以合理的成本吸收各种存款和其他所需资金。通常所说的流动性是指前者,即资产的变现能力。2)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主要因素:客户的平均存款规模;资金自给率水平;清算资金的变化规律;贷款经营方针;银行资产质量;银行资金管理体制。3)商业银行保持流动性的必要性:作为资金来源的客户存款和银行的其他借入资金要求银行能够保证随时提取和按期归还;企业、家庭和政府在不同时期产生的多种贷款需求,也需要银行及时组织资金来源加以满足;银行资金运动的不规则性和不确定性,需要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来保证;在银行业激烈的竞争中,投资风险难以预料,经营目标并非能完全实现,需要一定的流动性作为预防措施。,4)衡量流动性指标,3.安全性原则,1)安全性是指银行的资产、收益、信誉以及所有经营生存发展的条件免遭损失的可靠程度。安全性原则就是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风险。2)影响商业银行安全性原则的因素主要有客户的平均贷款规模、贷款的平均期限、贷款方式、贷款对象的行业和地区分布以及贷款管理体制等。3)银行安全性原则的主要意义在于: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永恒课题;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决定其是否存在潜伏危机;商业银行开展业务必须坚持稳定经营的方针。,贷款对存款的比率。这一比率越大,风险就越高;比率越小,风险也就越小。资产对资本的比率。这一比率既反映盈利能力,又表现风险程度。比率越大,风险越大。负债对流动资产的比率。这一比率越高,能作为清偿准备的流动资产越显得不足。有问题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率。此类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率越大,说明有问题贷款越多,因而银行的风险也就越大,安全性就越低。,4)衡量商业银行安全性的指标,4.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三原则的协调,流动性是商业银行正常经营的前提条件,是商业银行资产安全性的重要保证。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原则,离开安全性,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也就无从谈起。盈利性原则是商业银行的最终目标,保持盈利是维持商业银行流动性和保证银行安全的重要基础。商业银行的经营者应依据自身条件,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通过多种金融资产的组合,寻求“三性”的最优化。,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1资产管理理论与方法2负债管理理论与方法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与方法4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1.资产管理理论,主要研究如何把筹集到的资金恰当地分配到现金资产、证券投资、贷款和固定资产等不同资产上。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历史上依次经历了由商业贷款理论向资产转移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发展的演变过程。,(1)商业性贷款理论,A、历史背景: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探究中有论述。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广度和深度有限;一般企业的运营资金多数来自自有资本,只有临时或季节性不足时才借款;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活期存款,定期和储蓄不多B、理论依据:资金来源决定资金运用,资金来源的高流动性决定资金运用的高流动性。C、主要内容:银行的资产业务应集中短期自偿性贷款上;从销售收入中自动清偿;以真正的商业行为为基础的自偿性贷款可以随贸易额的增减而自动伸缩,对货币和信用具有自动调节作用。D、评价:积极意义:强调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为银行安全经营、降低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主张信贷服务于商品交易,有利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易的发展。缺陷:忽略了贷款需求的多样化;没有意识到银行存款的相对稳定性;忽视了贷款清偿的外部条件;助长了经济波动。,(2)资产可转换性理论,A、历史背景:美国的莫尔顿于1918年提出资产可转换性理论。一次世界大战末,美国政府大量发行公债支持战争,银行购买支持战争并盈利。大量的公债所形成的二级市场,使银行随时变现,应付存款人提款的需要。B、理论依据:商业银行能否保持流动性,关键在于其资产的迅速变现能力,只要银行的资产在需要时能够迅速变现、不受损失地出售变为现金,银行的流动性就有较大的保证。C、主要内容:银行不仅拥有短期自偿性贷款,还可有易于变现的资产。D、评价积极意义:使银行把一部分注意力从贷款转向投资,使银行资产多样化;银行开始建立以流动性资产为内容的二级准备,实现了流动性和盈利性的良好结合。不足:短期债券的持有量难以具体确定;短期债券未必能及时无损地转移出去.,(3)预期收入理论,A、历史背景:普鲁克诺于1949年提出此理论。二战后,西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贷款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增长,尤其是生产资料的更新需求增长,需要期限较长的贷款。B、理论依据:只要借款人有可靠的预期收入,贷款的偿还就有保障,即使发放长期贷款也不会影响银行的流动性。C、主要内容:银行不仅可以发放短期商业性贷款,而且可以发放分期偿还的中长期设备贷款和不动产贷款等。D、评价:贷款可以不受期限和种类的限制,促进了银行业务的发展。但未来的收入难以准确地“预期”。,2.负债管理理论,1)历史背景:(1)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2)金融创新;(3)金融业竞争的加剧;(4)金融管制的加强;(5)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2)理论依据: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理获得,而且可以通过加强负债管理获得。3)主要内容: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寻找资金来源(即购入资金)的方法,特别是利用短期负债增加银行资金来源,从而增加银行的资金运用,满足贷款或其他资产的需求。4)三个阶段:(1)存款理论(2)购买理论(3)销售理论5)评价:(1)贡献:为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使银行的经营管理思想发生了转变:单一资产管理向资产负债结合管理;为银行的业务扩张创造了条件。(2)不足:不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银行的经营风险增加;银行经营成本提高,3.资产负债管理理论,1)历史背景:(1)70年代中后期,市场利率的大幅上涨,负债管理成本提高和风险加大;(2)70年代世界经济的“滞胀”,要求银行控制信贷规模以稳定货币,调整信贷结构以刺激经济增长;(3)金融市场的发展也为银行全面管理提供了条件。2)理论依据:(1)资产和负债的内在联系;(2)应保持总量和结构的均衡3)主要内容:根据规模对称、结构对称、偿还期对称、目标互补、资产分散的原则,对资产和负债实行全面管理。包括规模、结构、利率等方面的管理。4)管理方法:缺口管理法利差管理法,4.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1)历史背景:(1)80年代,各国对银行的金融管制普遍放松、金融自由化;(2)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加剧;(3)经济衰退、银行经营环境恶化、利差收益减少;(4)银行业务领域的扩大和追求大利润的要求。2)理论依据:一切与金融服务、信息有关的领域,银行都可介入。应当经营多样化的表外业务3)主要内容:(1)银行可从事表外业务(2)提倡将表内业务转化为表外业务,降低成本。(3)以信息处理为核心,1988年7月,“十国集团”在巴塞尔正式通过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建议,简称巴塞尔协议。规定了银行资本充足率计算标准,以促进各国银行重视信用风险管理,消除国际金融市场上各国银行之间的不平等竞争。该协议受到各国银行管理当局的欢迎,并得到各国银行的积极推进。该协议主要针对信用风险,对银行的资本比率、资本结构、各类资产的风险权数等方面作了统一规定。(2)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资本的组成。巴塞尔委员会将资本分为两层:一层为“核心资本”,包括股本和公开的准备金,这部分至少占全部资本的50%。另一层为:“附属资本”,包括未公开的准备金、资产重估准备金,普通准备金或呆帐准备金,带有股本性质的债券工具和次级债券工具。,巴塞尔协议对资本的划分,核心资本,普通股永久性非累积优先股公开储备(溢价、公积金、未分配利润),附属资本,未公开储备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和普通呆帐准备金带有债务性质的资本工具附属长期债券,风险加权制。协议对不同资产分别给予0%、10%、20%、50%、100%的风险权数。关于表内资产:风险加权计算是指根据不同类型的资产,赋予它们五种不同的加权数,即0、和,风险越大,加权数就越高。(具体见后表).表内风险资产=表内资产风险权重关于表外资产:先用“信用转换系数”将表外资产额转化为表内资产额,然后再视同相应的表内业务进行风险加权.如100%转换的表外业务:保证和承兑。表外风险资产=表外资产信用转换系数表内相同性质资产的风险权重,附录:资产负债表内的资产风险权数(部分规定),第一类:权数的资产:()现金。()以本国货币定值并以此通货对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融通资金的债权。()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的其他债权。第二类:权数的资产:()对多边发展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欧洲投资银行)的债权,以及由这类银行提供担保,或以这类银行发行的债券作押品的债权。()对国家内的注册的银行的债权以及由国家内注册银行提供担保的贷款。第三类:权数的资产完全以居住用途的房产作抵押的贷款,这些房产为借款人所占有使用,或由他们出租。第四类:权数的资产:()对私人机构的债权。()对以外的国家的法人银行余期在一年以上的债权。,设计目标标准比率。协议确立了到1992年底,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的比例必须达到8%(其中核心资本不低于4%)的目标。资本比率的标准:即资本充足率=总资本/风险加权资产一级资本比率=核心资本/风险加权资产100%4%二级资本比率=附属资本/风险加权资产100%总风险资本比率=一级资本比率+二级资本比率8%过渡期及实施安排。巴塞尔协议规定,从年底到年底为实施过渡期,年底必须达到的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目标。,2.巴塞尔协议的补充规定,1996年初,十国集团签署了资本协议关于市场风险的补充规定。其核心内容是,银行必须量化市场风险并计算相应的资本要求。委员会同意各银行自1997年起使用各自的模型来衡量市场风险价值(不包括信贷风险)。规定每家银行应当对银行账户的信用风险和交易账户的市场风险分别设立资本要求。银行应付全部风险所需的最低资本为:巴塞尔协议确定的银行账户的信用风险和补充规定确定的银行交易账户的市场风险所需资本之和。,3.新巴塞尔协议,随着国际经济、金融市场的日益复杂,金融衍生品的种类和交易方式日新月异,金融风险的特征发生了很多重要的变化,20世纪末,当大多数银行和巴塞尔委员会仍然将关注的目光聚焦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之时,1995年巴林银行的倒闭引起了它们的震惊,也给全球金融机构敲响了警钟,操作风险正成为金融机构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为了给各国银行提出一个完整的风险监管框架和要求,巴塞尔委员会从1999年开始将新资本协议草案提交各成员国进行讨论,修改了三次,2004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经过长达5年的广泛征求意见并进行修订之后,颁布了新巴塞尔协议,要求在2006年开始执行。,新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从单纯的资本金要求演变为“三管齐下”的监管框架涵盖了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允许银行使用“内部评级法”计量信用风险,强调银行内控机制建设强调了完善会计制度和会计原则的重要性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共条,个附录。新协议由三大支柱组成:最低资本金要求外部监管市场约束.最低资本要求考虑到了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之后的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仍然为8%.新巴塞尔协议中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资本充足率=资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12.5*市场风险资本要求+12.5*操作风险资本要求),4.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1)风险种类国家风险:由于债务国政治动乱或经济衰退而导致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使债权人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指借贷双方发生借贷行为后,借款方不能按时归还贷款方的本息而使贷款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利率风险:由于金融市场上利率的变动而使经济主体在筹集资金或运用资金时可能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汇率风险:由于汇率的变动而使经济主体所持有是资产和负债的实际价值发生变动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掌握的可用于即时支付的流动性资产不足以满足支付需要,从而使其丧失清偿能力的可能性.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办法(1)风险回避:主动放弃或拒绝承担风险.(2)风险分散:通过资产结构多样化分散风险.(3)风险抑制:采用积极措施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破坏程度.(4)风险转移:在风险发生以前,通过各种交易活动把可能发生的风险转移给其他人承担.(5)风险补偿:银行用资本.利润.提取呆帐准备金的方法补偿风险发生后的损失.,案例:美国伊利诺伊大陆银行,1984年,伊利诺伊大陆银行(ContinentalIllinoisNationalBank)是美国第7大银行,同时也是美国最大的商业贷款银行,有21000位股东,29处外国分行。伊利诺伊州是实行“单一银行制”的州,正是因为法律不允许设立分行,导致大陆银行是美国拥有最多资金联行的银行。大陆银行的大部分资金都是向其他银行拆借来的,或是通过控股公司发行商业票据,再转给大陆银行。该行300亿美元存款中,有90以上是没有存款保险的外国人存款,以及远超过10万美元保障上限的存款(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不对超过10万美元的存款提供保险)。1982年以后,大陆银行固定每天晚上都要拆借80亿美元的联邦资金。危机的起因大陆银行深信能够以较高的利率将借来的钱贷出去,所以四处放款。在它的放款对象中,有一家叫做宝恩广场银行(PennSquareBank)。它是后者最大的资金来源。宝恩广场银行是开设在俄克拉荷马市一处购物中心的银行,专门承放油气钻探贷款。它的大部分资金都是用较高的利率,从银行间拆借市场借来的,然后再以更高的利率贷出去。大陆银行持有宝恩广场银行发行的贷款债券面值就高达10亿美元。,1982年,宝恩广场银行倒闭,在该行存款的银行金融机构共计有28家商业银行、44家存贷银行和221家信用合作社。大陆银行因此受到牵连,不再是其他银行愿意拆借的对象。另一方面,由于大陆银行追求较高的贷款利润,所以它的贷款对象往往是一些风险很大的项目。危机的爆发1984年5月,大陆银行遭到资金联行的挤兑。起因有两个:(1)一些美国投资银行家希望争取业务,于是向日本银行表示,或许可以廉价并购大陆银行;(2)政府监管部门到一些小型银行检查时,质疑它们存放到大陆银行的资金是否安全。谣言一传开,挤兑就开始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从大陆银行的账户中提出了5000万美元。这个消息传出去以后(这种事情根本无法隐瞒),10天之内大陆银行流失了60亿美元的资金。为了挽救大陆银行,芝加哥储备银行向大陆银行出借了36亿美元,并且强迫其他16家银行提供45亿美元的30天信用额度,借给大陆银行。这个消息是星期五宣布的,但是到了星期二,大部分钱就用光了。,第五章中央银行,第一节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中央银行的职能第三节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第四节金融监管,第一节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中央银行的产生信用货币的发行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金融业的稳健运行政府融资中央银行的发展中央银行的普遍推行时期(19世纪初20世纪中叶)中央银行的强化时期(20世纪中叶现在),1.中央银行的产生的经济背景中央银行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形成于19世纪初。1)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