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公司消防安全应急预案_第1页
食品公司消防安全应急预案_第2页
食品公司消防安全应急预案_第3页
食品公司消防安全应急预案_第4页
食品公司消防安全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豫龙油脂有限公司(消防安全应急方案)- 1 -消防安全应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制作目的为了提高公司对各种消防安全事故的应急反应和处理能力,建立迅速有效的应急救援机制,最大限度地减轻火灾、消防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第二条:制定依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法律依据。第三条: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河南豫龙油脂有限公司范围内发生的消防安全事故。第四条:工作原则应急措施应该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进行,公司各部门在火灾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措施中,要按照“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怠”的方针,贯彻“集中领导、等级管理、统一指挥、高效运营”的原则。第二章:紧急训练第五条:消防器材的使用原理和方法一、手提粉灭火器1、ABC干粉灭火器主要由装粉的粉桶、储藏二氧化碳的钢瓶、安装了吸气管和出粉管的容器的头和搬运粉的喷嘴组成。2、ABC干粉灭火器主要适用于拯救石油及其产品、可燃性气体和电气设备的初火。3、使用ABC干粉灭火器时,请先拔下保险销,握住喷管的前端,把喷嘴朝向火源,另一只手握住导环,按下销,喷出干粉。4、ABC干粉灭火器必须保持干燥、密封,防止干粉凝固。 同时,必须不要暴露在阳光下,防止二氧化碳因热膨胀而发生气体泄漏。 必须定期检查干粉是否凝固,二氧化碳的量是否充分。 干粉灭火器分为手提式和手推车式。二、1211灭火器1、1211灭火器主要由筒体(钢瓶)和筒盖两部分组成。 气瓶里装满了1211种灭火剂,弹壳上装有压杆、压杆、喷嘴、密封阀、虹吸管、保险销等。2、1211灭火器主要适用于油类、精密机械设备、仪器、电子设备及文物、图书、文件等贵重物品的初火。3、使用时,首先拔掉保险销,握住按压开关,按压棒打开密封阀,1211灭火剂在氮气压力下通过虹吸管从喷嘴喷出。 如果松开按钮开关,喷射就会中止。4、1211灭火器必须设置在没有日照和火灾的地方,但也要注意防潮,防止剧烈的振动和碰撞。 定期检查压力表,发现使用压力的十分之九以下时,请重新填充空气。 同时必须定期检查重量,重量的十分之九以下时,必须再次注入药物。 1211灭火器分为手提式和手推车式。三、其他消防用具1、消火栓:消火栓是连接消防供水系统的阀装置,分为室内消火栓和室外消火栓两种。2、水龙带:常用的水龙有内拉式和压缩弹簧式两种。 水龙带平时要通风、保管在干燥的地方,防止腐烂。 水龙带是连接消防栓和水枪等喷射装置的送水管路。3、消防水枪:水枪是一种改变水流速度、射程、水流形式的消防灭火工具。 根据水枪喷射的水流,分为直流水枪、开花水枪、喷雾水枪、开花直流水枪等,直流水枪是用于喷射密集充实的水流的水枪。 开花水枪是一种喷射密集充实的水流的水枪,根据灭火的需要喷射开花水,冷却容器的外壁,屏蔽辐射热,掩护消防人员接近着火点。 喷雾水枪在直流水枪枪口上安装两级离心喷雾头,以水流为离心力,以压力水为雾。 喷枪喷出的雾状水流,适用于拯救油类火灾、油浸式变压器、多油式断路器等电气设备火灾。 开花直流水枪是一种可以喷射充实的水流和伞形开花水流的水枪。第六条:每年指定负责人对驾驶、检查、安全生产管理等应急人员进行预防和火灾救助相关知识、技能训练。 如何报警,如何使用灭火器,包括逃出火场、烧伤、烧伤处理、外伤止血绷带等。第七条:本预案每两年由总经理组织各部门应急人员进行全面训练,每年进行一次组合训练和个别训练。 演习结束后,要对演习的结果进行总结评价,立即修订并完善该预案在演习中暴露的问题和不足。第八条:每年总经理对公司员工进行防火安全教育,了解各种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了解事故现场的救护方法,了解各种警报的意义和有关应急救援活动的要求。 提高股份公司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减少和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第三章:应急措施第九条: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主要以火灾、医疗急救、贵重设备的急救等为主要任务。第十条:消防安全事故突然发生时可以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公司全体人员保证了自己的安全,按照负责人的指挥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公司的财产安全,按照“救人第一和迅速有效”的事故处理原则,立即消除灭火、危险,抑制事态发展,事故第十一条:公司消防设备以指定的车辆、照明设备、防护设备、救护物品等为应急装备资源。第四章:紧急联系第十二条:紧急联系内部紧急电话: 6689288外部急救电话: 119,120第五章:设置紧急救援指挥机构第十三条:豫龙公司成立消防安全应急救援指挥指导小组组长:张立峰(公司法人)成员:张世华张宏林蔡帅李自广张永伟紧急指挥指导小组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公司总经理,张立峰兼任办公室主任,李自广担任办公室副主任。 电话: 6689288一、紧急指挥指导小组的责任(1)、现场工作在领导的指导下组织和调整紧急处理,在处理过程中,根据现场紧急指挥小组的即时信息报告,确定紧急处理方案。(二)各有关部门全力保障救助现场物资、资金、人员、交通工具的需要。(三)有责任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火灾情况。(4)、组织火灾调查、分析和工作关闭。二、紧急指挥室的主要责任如下负责消防安全应急方案的制定,鼓励所属机关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和设立消防应急小组,在发生大火灾事故后,传达公司领导的指令,所属机关和合作机构的应急小组参加应急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火灾应急的进展情况,政府三、现场紧急指挥组成员和责任:(紧急救援结束后,转到常态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组)组长:张世华副组长:事件部门的经理成员:事件部门安全副社长、部门经理、安全管理者(数人)组长的责任:(一)负责火灾事故调查和应急处理,领导各组开展工作。(2)及时准确地向紧急指挥指导组领导报告火灾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和最新情况,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按照紧急指挥指导组的指示开展工作。(3)特殊紧急情况可以先处理后报告。四、医疗救护小组成员和责任:各部门负责组织,由人决定责任。主要责任:1、拯救火场人:(1)避难者在避难时有秩序地让避难者从火场撤退。(2)寻找人的方法和地点:进入室内自主喊叫,观察动作,注意哪里有求助的声音、呼气的声音、呻吟的声音,注意寻找出口(门和走廊等)。(3)救人的方法:意识清楚,但在烟中找不到方向的人或找不到出口的人,确定通道,自己脱离危险,可以直接让他们撤退的人的通道被切断的情况下,消防楼梯, 如果有必须通过安全绳索等设施救出人的烟花将人关在建筑物内的话,借消防水枪打开救人通道,必须掩护的急救队员也可以用湿衣服和被子等复盖被救人和自己的露出部分,以免被火焰烧伤。2 .转移物资(一)受火灾威胁的物资必须转移,阻碍或影响火灾侦察、灭火、救援人员等行动的物资必须转移(2)超过建筑物耐力的物资,用水救助的话,建筑物内的单位面积的重量急剧增加,有可能引起地板变形和崩落的情况下,应该把物资移到安全地带(3)部分物资体积大、分量重或数量大、火势剧烈无法转移时,可以用阻燃、防水材料遮盖或用水枪冷却等方法进行保护第十八条:警戒和治安门冈保卫所在火灾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现场通道关闭,维持火灾现场的治安秩序,防止与应急救援无关的人员侵入火灾现场,保障救援队、物资运输和避难等交通的顺利化。五、物流保障集团:由公司、各部门、工会派遣人组成。 主要任务是处理火灾事故所需车辆的采购使用和处理事故所需物品的采购、物资器材、生活用品的保障。六、善后处理小组由总经理、工会、会计部、法务部组成,负责接待、安慰、体谅和善后处理死伤者家属,处理事故诉讼、保险请求等。第六章:紧急行动组织的实施第十四条:发生火灾时,根据火灾的严重程度,组织总部消防成员灭火,或向119指挥中心报警,同时向总部第一负责人和第一指挥人报告。 第一指挥可以根据情况随时带消防成员去火灾现场。 在第一负责人、第一指挥人员内部或外部的增援力到达事故现场前,事故人员应在确保安全的状态下迅速实施灭火救援,首先关闭电源,利用附近的灭火器、消火栓、铁剪、沙袋等工具进行灭火,以充分的灭火力和最快的速度消灭初火第十五条:各部门第一负责人应当在火灾发生后立即动员人员成立临时指挥小组,负责人员、车辆、避难、供水、医疗和急救等工作,配合消防部门灭火,查明火灾的原因和损失,并提出处理意见。第十五条:群众的避难和部署在火灾事故的应急方案中,对避难的紧急状况和决策、预防性避难准备、避难区域、避难距离、避难路径、避难运输手段、安全防护场所、取材等做了细致的规定和准备,必须考虑避难人数、必要的时间和可以利用的时间、环境变化等问题。 对实施临时避难的人们,必须做临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