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安全技术知识专题讲座ppt课件_第1页
防静电安全技术知识专题讲座ppt课件_第2页
防静电安全技术知识专题讲座ppt课件_第3页
防静电安全技术知识专题讲座ppt课件_第4页
防静电安全技术知识专题讲座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静电安全技术研讨会,讲座:姚战彪2011年7月19日,1,2,3,目录,1,防静电相关术语2,常见静电放电现象3,静电危险4,静电发生原理5,静电放电形式和特性6,防静电安全技术措施7,预防静电事故和案例分析8静电场:静电在其周围形成的电场静电放电(ESD):两个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由于直接接触或静电场诱导,两个物体之间的静电电荷转移。静电电场的能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破坏其间介质放电的现象是静电放电。静电敏感度:组件能承受的静电放电电压静电敏感设备接地:对静电放电敏感设备接地:将电连接到能提供或接收大量电荷的物体,如地球、船等。中和:利用异性电荷使静电消失的防静电工作区:配备多种防静电设备和设备,限制静电电位,具有明确区域边界和防静电工作的特殊标记的工作区。5,静电感应:有静电的物体接近特定介质时,该介质表面的感应产生电荷,形成感应电场。中和:利用异性电荷消灭静电。硬接地:将接地电极直接连接到导电性的接地方法(r 10欧姆)。软接地:通过足够的电阻连接到地球电极的连接方式,使流经人体的电流达到安全值。ESD保护材料:a .防止静电摩擦和启动:b .防止静电场;c .防止与带电人体或带电物体接触而产生的直接放电;1,抗静电相关术语,6,2,一般静电放电现象,人接触静电物体的现象,7,2,一般静电放电现象,雷电也是电荷发射的一种形式8,这样!静电放电,2,一般静电放电现象,9,2,一般静电放电现象,我的天,静电太厉害了,需要买加湿器!10、3、静电的危险、静电的危险有三种(工作)。第一,它会引起爆炸和火灾。静电的能量不大,但电压高,放电容易,产生静电火花。二是可能发生电击。静电引起的电击不会导致人死亡,但通常会引起二次事故,必须预防。第三,可能影响生产。生产中静电会影响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或降低产品质量。静电还可能导致电子自动组件故障。11,静电危险(生活)1,飞机主体与空气、水蒸气、灰尘等粒子摩擦时,给飞机充电,不采取措施,将严重干扰飞机设备的正常运行,导致飞机耳聋或失明;第二,在漆黑的晚上脱下尼龙和毛皮衣服,会发出火花和“噼啪”的声音,对人体几乎没有害处。但是在手术台上,EDM会引起麻醉剂的爆炸,从而伤害医生和患者。预防静电的措施通常是采用降低流速、改变启动装置的强力工艺环节、电启动少的设备材料等。最简单可靠的方法是使用电线接地设备。这可以拖动电荷以避免静电的积累;3,静电危险,12,4,静电发生原理,13,4,静电发生原理,14,4,静电发生原理,15,4,静电发生原理,16,4,静电发生原理,生产过程中静电发生,18,5,静电释放的形式和特性,19,5,静电释放的形式和特性,火花放电,定义:在大气压或高气压下,一种气体放电形式,被命名为放电通道火焰。特征:带电体之间发生的通道单放电。火花放电有明亮的闪光和短暂的爆裂声。点火危险很大,雷电是大规模的火花放电。,20,5,静电释放的形式和特性,21,刷放电和传播刷放电是发生在绝缘体表面的声光多分支放电。当绝缘体背面紧贴金属导体时,传播笔刷放电出现在绝缘体前面。同一绝缘体中可能出现多个刷子或传播刷子放电。刷子放电有一定的点火危险。传播笔刷放电的点火危险很大。5,静电释放的形式和特性,22,5,静电释放的形式和特性,23,5,静电释放的形式和特性,传播刷放电,24,电晕放电,5,静电释放的形式和特性是在带电体末端或曲率半径很小的附近发生的局部放电。电晕放电可能伴有轻微的嘶嘶声和微弱的淡紫色光。电晕放电通常没有点火危险。尖端放电:电荷的末端最容易积累电荷,放电现象称为尖端放电。避雷针通常利用尖端放电形成尖头。尖端放电是强电场作用下物体尖锐部位发生的一种放电现象。属于一种电晕放电。25,放电特性:尖端放电形式主要为电晕放电和火花放电;导体带小,尖端尖,尖端放电大部分是电晕放电。这种放电只发生在末端附近的部分区域,伴随着微弱的荧光和嘶嘶的声音电离这部分空气。由于放电能量小,这种放电一般不会成为易燃易爆物质的火灾来源,但会引起其他危险。导体带电量大的电位高的情况下,尖端放电大部分是火花放电。此放电伴随强烈的发光和破坏声,电离区从尖端扩展到接地体(或放电体),在两者之间形成放电通道。这种放电由于能量大,引起点燃爆炸和人体电击的危险很大。5,静电释放的形式和特性,26,5,静电释放的形式和特性,锥形放电,在尺寸较大的容器中填充绝缘粉时发生的锥形表面放电称为气缸放电。气缸放电的确切条件并不能确定,但是如果粉末的粒度大于1mm,粉末的电阻率大于1010 m,则很容易发生气缸放电。想法?1,我们工作中存在什么形式的放电?2、需要控制哪种静电释放?27,6,防静电安全技术措施,1,接地2,等电位3,中和4,静电场屏蔽5,湿度控制6,材料选择和工艺控制防静电,静电控制的6个方案,28,1,接地,6,防静电安全技术措施,具体实施方法:1,所有设备都接地2,所有工具和辅助设施都接地3,一线所有人都穿着防静电服装4,所有金属导体都采取接地措施,防静电鞋,29,静电接地分为直接接地和间接接地:直接接地-通过金属导体将物体的静电接地称为直接静电接地,简单地直接直接间接接地通过非金属导体、抗静电材料或其产品,物体的静电接地称为间接静电接地、间接接地。危险的静电场所常用的另一种方法是跳线(连接)。跳线(搭接):如果有几个彼此靠近静电危险现场的小金属物体,则可以将这些金属体串联起来,然后直接接地这些金属物体中的一个。这种金属物体称为跳线(包裹)。6,抗静电安全技术措施,30,静电漏电电阻和静电接地电阻概念和强度不同。一般情况下,静电漏电电阻不等于接地电阻或静电接地电阻。静电漏电电阻几乎等于静电接地电阻,只有当金属物体直接接地(也就是说,接地体本身的电阻可以忽略)时。对于间接接地的静电导体或静电子导体来说,这两种导体往往是截然不同的,因为接地物体本身的电阻必须相关。注意!6、防静电安全技术措施,防静电接地电阻小知识1,接地电阻抗一般应小于100欧姆的一套特殊静电接地主体;2、静电接地点、干线等金属体电阻值可以忽略;31,2,等电位连接,6,防静电安全技术措施,基本原则:用静电导线连接所有部件,防止静电释放。具体实施方法:1,将所有组件连接到2,将所有设备和工具连接到3,所有接触设备或部分具有公用静电接地释放点。32,3,中和(电离),6,抗静电安全技术措施,基本原理:电离空气正负离子生成,静电电荷中和。具体实施方法:1,使用离子风扇、离子气枪、离子棒等,使用对象:绝缘体或静电过大的接地放电太慢。离子棒,离子风扇,33,4,静电场屏蔽,6,静电防护安全技术措施,静电屏蔽作用下从带电体发出的电力线,金属屏蔽体内部的感应电荷中的部分或全部终止,从而减少或消除周围导体中带电体的静电感应效果,防止屏蔽体周围带电体中的静电感应效果。静电接地是静电屏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屏蔽物的自由电荷通过接地连接系统流入大地。接地方法是直接接地。34,6,防静电安全技术措施,5,湿度控制,空气相对湿度超过65-70%,物体表面经常形成非常薄的水膜。水膜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大大降低表面电阻率,静态电荷就不容易积累。如果环境空气的相对湿度下降到40 1 50%,静电不容易消失,就会形成高电位。提高空气湿度的一般方法是在空气中喷洒雾。一般使用旋转式风扇喷雾器。但是这台机器不能防止爆炸,必须把它吹到墙外。35,6,防静电安全技术措施,6,材料选择和工艺控制防止静电,防止使用带绝缘体的容器,内部有绝缘涂层的金属容器和工具。即使将绝缘容器接地,如果不释放电荷,也可能发生静电灾害。特别是最好不要使用最低点火能量在3mJ以下的粉末。同时要注意工人受到电击。在工艺设计过程中,将静电安全设计纳入设计范围,利用导电性能好的设施非常重要。(不锈钢管等),36,7,预防静电事故和案例分析,静电放电引起的燃烧和爆炸条件,燃烧或爆炸,静电释放能量是周围可燃物的最小点火能量,周围可燃物的爆炸极限或燃烧浓度,氧气浓度是燃烧或爆炸条件,1)产生静电的条件;2)能积累足够的电荷和足够的放电电压。3)有适当的间隙,可以引起放电爆炸。4)火焰必须具有足够的能量。5)点燃的可燃气体在爆炸限制范围内。37,上述公式不能简单地用于判断绝缘体的爆破危险。因为带电物体是绝缘体时各部分的电势不一定相等,或者一次放电全部释放电荷,实际放电能量远小于计算值。放电火花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如果这种气体与空气混合的比例在最佳爆炸限制范围内,爆炸的火花能量具有很小的值,通常称为最小点火火花能量,是判断可燃气体能否爆炸的重要数据。静电火花能量可以计算如下:W=1/2CV2=1/2QV-Q2/2C,7,预防静电事故和案例分析,38,影响静电放电大小的几个因素,7,预防静电事故和案例分析,39,7,预防静电事故和案例分析,大约11点20分,黄某在向双锥烘干机进行真空供应时爆炸引起火灾,事故导致黄某当场死亡,王某受伤住院。爆炸导致双锥吹风机供应端口对面的墙(北墙,非承重墙)倒塌,南充电墙位移,东西充电墙上出现多个电位和偏移裂纹,干燥室窗玻璃被爆炸冲击波打破。案例1,分析事故原因吗?42,7,根据静电事故预防和案例分析,a公司工作人员在塑料盆地中真空吸入大量环己烷溶剂的苯胺衍生物,在双锥真空干燥器中(环己烷:闪点:-25.5,沸点:68.7,爆炸范围:1.2-负压下更具挥发性。)、快速流动的材料和塑料输送管壁摩擦引起的静电放电、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放电引起的火花、双锥真空干燥器内部吸入在空气和负压下挥发的n-己烷引起的爆炸性混合气体、静电火焰引起的爆炸、现场材料爆炸等可燃物的爆炸。原因分析:43,7,预防静电事故和案例分析,2010年4月6日上午4点左右,化工有限公司(以下b公司)工厂运营工唐氏将结晶机中含有石油醚的物质放入萃取罐中,先用真空抽气分离石油醚,约5点30分,唐氏使用带有防静电接地铜带的塑料软管,进入真空干燥器由于塑料软管上戴的防静电接地铜条的变形,管道堵塞影响了进料,唐先生任意去除了塑料软管上戴的防静电接地铜,继续抽,扑灭了抽中的泵过滤器的火灾,时间约为5小时50分钟。 经过企业和消防员的迅速营救,在没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短时间内扑灭了火灾。案例2,分析事故原因。44,7,预防静电事故和案例分析,b公司车间真空萃取分离后挥发性低闪点易燃溶剂石油醚(熔点(c):-73,闪点(c):-20,点火温度(c): 280,燃烧时有很多烟。会引起氧化剂和强烈的反应。高速冲击,流动,振动后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的燃烧爆炸。蒸汽可以从比空气重、低的地方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到火源的话,火会再次点燃。),起球时,在没有防静电接地铜带的塑料软管中,快速流动的材料和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