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总体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演变,背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形成,汉代成为正统,宋明发展为理学,明清新发展,春秋战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和墨子的思想主张,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思想流派的形成,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的建议,两宋时期程颢、程颐和朱熹的思想主张、明朝陆九渊和王阳明的思想主张,李贽的反正统思想,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羲关于经世致用的主张和对君主专制的批判,.,2,2,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第1课,.,3,3,课标要求:,1.知道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2.知道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3.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4.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重难点:百家争鸣;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4,概念呈现,百家争鸣,“百家”泛指数量多;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争鸣”指争论和辩难。在此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的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5,2500年前的文化地图,.,6,请思考: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呢?(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7,战国七雄,春秋五霸,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1、经济:春秋战国时期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2、政治:社会大变革和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3、文化: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身份自由的思想家。,4、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国诸侯都想富国强兵,因而特别的礼贤下士。,5、现实需要:各国统治者争霸的需要,.,8,8,.,9,9,(一)孔子和早期的儒学,1春秋孔子儒家创始人2战国孟子继承和发展3战国荀子先秦儒家集大成者,.,10,10,“仁”(核心)和“礼”“为政以德”(德治)“敬鬼神而远之”,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全面发展,言论被总结为论语整理文化典籍,儒家五经,1春秋孔子儒家创始人,.,11,曾晳: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弟子的理想,子路冉有公西华,.,12,12,材料,1、子曰:“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3、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众星拱之4、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4、子曰:“有教无类。”,仁,礼,德治,.,13,什么是仁?,仁,人,二,.,14,子贡,.,15,知识联系,意思: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凡事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换位”思考,多替别人想一想!,尊重他人,求同存异适度忍让,体谅别人与同学坦诚相待,主动与别人沟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对你们处理同学关系有什么启示?,.,16,16,“仁”(核心)和“礼”“为政以德”(德治)“敬鬼神而远之”,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全面发展,言论被总结为论语整理文化典籍,儒家五经,1春秋孔子儒家创始人,.,17,教学方法,教学对象,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18,有朋自远方来,君子坦荡荡,己所不欲,三人行,三军可夺帅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亦乐乎。,小人常戚戚。,勿施于人。,必有我师焉。,匹夫不可夺志也。,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说孔子的名言,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德不孤,必有邻。,.,19,孟子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主要代表之一。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在孟子小的时候,母亲为了给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而3次搬家。后人称之为孟母三迁。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之说。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著作有孟子。被认为孔子的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20,材料:道德,材料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材料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2战国孟子继承和发展,.,21,21,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思想,发挥孔子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材料反映了孟子的什么思想?,孟子曰:“省刑罚、薄税敛”。,阅读下列材料:,.,22,22,主要思想,政治思想:发挥孔子德治,提倡仁政,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评价:,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生产发展,具有进步意义,影响深远。,孟子,道德规范:仁义礼智富贵不能淫,.,23,荀子简介,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赵国人。当时人们尊称他荀卿。早年曾游学于齐国,广泛接触各派学说。到过秦国、燕国,回过赵国。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因为年高望重,曾三次被推为祭酒。晚年到楚国,春申君黄歇任他为兰陵(今山东苍山)令。失官后家居著书,死后葬于兰陵。,.,24,稷下学宫,稷下百家争鸣,.,25,25,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3战国荀子先秦儒家集大成者,阅读下列材料:,.,26,26,荀子,主要思想,(1)政治:主张“仁义”,“君舟民水”(民本),(2)哲学思想:“天行有常”、“人道有为”“制天命而用之”等唯物思想(3)对礼的思想进行深入讨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27,孟子、荀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仁,以德治民,性相近,仁政,仁义,民贵君轻,君舟民水,性善论,性恶论,春秋,战国中期,战国末期,.,28,28,儒学思想中哪些具有现实意义?,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仁、德治、民本思想等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习探究,教育理论:,个人修养:,维护社会稳定:,伦理道德:,.,29,29,.,30,30,(二)老庄之学,1、道家学派思想的基本特征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以因循自然的“无为”“逍遥”为处世的方法,.,31,2老子的思想老子,(1)“道”是世界根本。(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材料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32,(2)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转化都是无条件的。提出“弱者道之用”,阐发了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方法论原则。材料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最后的结果)?,.,33,台风来了,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弱者道之用”,.,34,(3)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材料: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35,3庄子庄子,(1)把“道”作为世界最高原则,宣扬天道与自然无为;,.,36,(2)提出“齐物论”,追求逍遥自得的精神境界。齐物论:道无所不在,没有界限与差别,万物也是没有界限和差别的材料: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37,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q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是我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38,4评价,老庄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美学等。,.,39,39,现实社会中,哪些观念能找到老子思想的影子?,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恬淡朴素、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以德报怨、大智若愚的思想,问题探究,.,40,40,(三)法家思想,代表人物李悝吴起商鞅韩非子申不害,.,41,(1)推行“尽地力之教”,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国家田租收入(2)严酷的刑罚确立新的政治秩序,以加强君权。法经是中国古代第一步较为完整的法典,1李悝,.,42,商鞅(约前390前338)战国时卫国人,初为魏相公叔痤家臣,后入秦,被秦孝公任左庶长,实行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鼓励人民为国家利军功,并且,废除井田制和贵族世袭特权,加强中央集权,推行县制。商鞅虽然后来被旧贵族杀害,但是,变法却推行下去,“商君虽死而秦法行”,秦国从此强大起来。,.,43,2商鞅变法(两次),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根据军功制定尊卑爵秩的等级,奖励耕战,废除井田制度,并加强中央集权,.,44,韩非子,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前281年-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韩非与李斯同师。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同时又吸取了他以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多次上书韩王变法图强,不见用,乃发愤著书立说,以求闻达。秦王政慕其名,遗书韩王强邀其出使秦国。在秦遭李斯、姚贾诬害,死狱中。比较各国变法得失,提出“以法为主”,法、术、势结合的理论,集法家思想大成。今存韩非子五十五篇。,.,45,45,韩非子,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阅读下列材料:,请思考:韩非子子哪些思想主张?,.,46,46,韩非子,理论来源,观点主张,集权观:加强君主集权,改革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法、术、势三派,道家思想,法治观: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发展趋势,作用,两汉以后,独立体系逐渐消失,被儒家吸收,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理论基础,3韩非,.,47,47,“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守株待兔,请思考:韩非子守株待免的故事反映了法家什么样的政治观点?,认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知识点拔,.,48,48,课堂探究:结合韩非思想分析为什么说法家思想是战国时期最“有用”的思想?,.,49,49,适应地主阶级建立新政权的需要,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适应了地主阶级兼并战争的需要,参考答案,.,50,秦王借法家思想振兴国家,实现统一大业。统一后,秦始皇继续厉行法治,结果呢?,法家理论可得天下而不能治天下。,天下大乱,15年便灭亡。历史启示?,.,51,儒家:法家:,道家:,如果你是信奉儒法道的老师,如何遏制学生晚自修说话的现象?,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自我觉悟,.,52,52,墨子,阅读下列材料:,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战争使)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墨子,请思考:墨子有哪些思想主张?,.,53,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墨子曾学习周礼,“修先圣之术,通六艺之伦”。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的烦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背周道而用夏政”,舍掉了儒学,“法夏宗禹”,创立了自己的墨家学派。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他的选择也是很有魄力的。墨子擅长工巧和制作,在军事技术方面高于其他诸子,堪称博学多才。据说他能在顷刻之间将三寸之木削为可载300公斤重的轴承。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败。”他利用杠杆原理研制成桔槔,用于提水。他还制造了辘轳、滑车、云梯等,用于生产和军事。他还擅长守城技术(即所谓的“墨守”),其弟子将他的经验总结成城守二十一篇。,.,54,(四)墨家的主张,1墨家学派的基本特征2墨子的思想3汉代以后,逐渐湮没失传。,.,55,1墨家学派的基本特征,(1)学习大禹刻苦俭朴的精神,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的精神。(2)主旨:“兼相爱、交相利”。(3)创始人:战国初期的墨翟。(4)成员:小生产者,.,56,2墨子的思想,(1)讲求实用的精神: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2)认识论:认识以客观实践为来源;判别知识的“三表法”。(3)逻辑学贡献:建立了“类”、“故”等中国最早的逻辑术语;建立了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的初步基础;后期墨学中有“墨辩学派”。,.,57,兼爱非攻非乐非命尚贤尚同节用节葬,刻苦俭朴自我牺牲讲求功利,反对侵略战争,维护和平,反对奢靡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反对命运之说,主张强力从事,不分贵贱,使用德才兼备的人,上下思想统一起来.是行政管理之根本,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爱是相互的,精神,墨子(约前468-376年),名翟,鲁国人。,.,58,三表法,墨子非命上:“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古者圣王之事。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以读书与成长为话题的作文(8篇)
- (正式版)DB15∕T 3357-2024 《羔羊早期断奶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 电厂检修考试题及答案
- 《光合作用的原理与过程:高二植物学教学教案》
- 南京中医院护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农村畜牧养殖业供需供应合同
- 合法操作使用保证承诺书(4篇)
- 多场景决策分析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 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框架协议
- 企业内训与知识分享模板
- 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考试真题及答案
- 可复制的领导力心得
- 《小猪变形记》一年级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MirrorView切换手册模板
- 急救车必备药品和物品 急救车物品药品管理
- GB/T 3253.8-2009锑及三氧化二锑化学分析方法三氧化二锑量的测定碘量法
- GB/T 24720-2009交通锥
- GB/T 15065-2009电线电缆用黑色聚乙烯塑料
- 陈嘉庚生平介绍(中文+英文版)
- DB21T 3354-2020 辽宁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