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专题直击(一)_第1页
高三化学专题直击(一)_第2页
高三化学专题直击(一)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高三三轮复习 编写人: 审核人:高三化学组 使用日期:2018.4 审批人: 高三化学 专题直击(一)1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5.6L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5NAB.室温下,1L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为0.1NAC.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AD.5NH4NO3=2HNO3+4N2+9H2O反应中,生成56gN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A2.工业上电解法处理含镍酸性废水并得到单质Ni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Ni2+在弱酸性溶液中发生水解 氧化性:Ni2+ (高浓度) H+ Ni2+ (低浓度)A .碳棒上发生氧化B.为了提高Ni的产率,电解过程中需保证电解质为合适的PHC.电解过程中,B中需要不断补充NaCl D.若将图中阳离子膜去掉,将A、B两室合并,总方程式随之改变3.已知:2FeSO4Fe2O3+SO2+SO3,用下图所示装置检验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甲乙丙丁中的试剂是足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先点燃酒精灯,加热;再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B.乙、丙、丁中依次盛装BaCl2溶液、品红溶液、NaOH溶液C.若乙中盛装BaCl2溶液,可检验产物SO2D.取实验后甲中残留固体,加稀盐酸溶解,再滴加KSCN,溶液变红色证明产物为Fe2O34.一种香豆素的衍生物结构如图所示,关于该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9H8O3B.该有机物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C.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时最多消耗3mol D.1mol该有机物与NaOH溶液反应时最多消耗2mol5.在25时,将 1.0 L wmoI/L CH3COOH 溶液与 0.1 mol NaOH固体混合,充分反应。然后向混合液中加入CH3COOH或CH3COONa固体(忽略体积和温度变化),引起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c对应的混合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b Bb点混合液中 c(Na+) c(CH3COO-)C加入CH3COOH过程中,增大D25时,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a=mol/L6.化学探究小组拟用铜片制取Cu(NO3)2并探究其化学性质. (一)同学把铜粉放在空气中灼烧,在与稀反应制取硝酸铜. (1)如果直接用铜屑与HNO3反应来制取硝酸铜,可能导致的两个不利因素是 (2)欲从反应后的溶液中得到硝酸铜晶体,实验操作步骤按顺序分别 过滤 (二)为了探究Cu(NO3)2热稳定性,探究小组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铁夹和加热设备均略去) 往左试管中放入研细的无水Cu(NO3)2晶体并加热,观察到左试管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用U型管除去红棕色气体,在右试管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1)红棕色气体是 (2)当导管口不再有气泡冒出时,停止反应,这时在操作上应注意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纳米铜是一种性能优异的超导材料,以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2S)为原料制备纳米铜粉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1)用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废铜渣和稀硫酸共同作用可获得较纯净的Cu2S,其原理如图2所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从辉铜矿中浸取铜元素时,可用FeCl3溶液作浸取剂。反应:Cu2S+4FeCl3=2CuCl2+4FeCl2+S,每生成1molCuCl2,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浸取时,在有氧环境下可维持Fe2+较高浓度,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浸取过程中加入洗涤剂溶解硫时,铜元素浸取率的变化如图3 所示,未洗硫时铜元素浸取率较低,其原因是_。(3) “萃取”时,两种金属离子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图4 所示,当pH1.7时,pH越大,金属离子萃取率越低,其中Fe3+萃取率降低的原因是_。(4)用“反萃取”得到的CuSO4溶液制备纳米铜粉时,该反应中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质量之比为_。(5)在萃取后的“水相”中加入适量氨水,静置,再经过滤、_、干燥、_等操作可得到Fe2O3产品。8.辉铜矿(主要成分是Cu2S)含铜量高,是最重要的炼铜矿石。I.已知:2Cu2S(s)+3O2(g)=2Cu2O(s)+2SO2(g)H=-768.2kJ.mol-1Cu2S(s)+O2(g)=2Cu(s)+SO2(g)H=-217.4kJ.mol-1(1) Cu2S与Cu2O反应生成Cu和SO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Cu2O可催化二甲醚合成乙醇。反应:CH3OCH3 (g)+CO(g)CH3COOCH3(g)H1反应:CH3COOCH3(g)+ 2H2(g)CH3OH(g)+C2H5OH(g)H2(2)压强为pkPa时,温度对二甲醚和乙酸甲酯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则H1_(填“”或“”,下同)0、H2_0。温度对平衡体系中乙酸甲酯的含量和乙醇含量的影响如图2所示。在300600K范围内,乙酸甲酯的百分含量逐渐增大,而乙醇的百分含量逐渐减小的原因是_。(3)若压强为pkPa、温度为800K时,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H3OCH3和1molCO发生反应,2min时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