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精品课件-第一章-伤科学发展简史_第1页
中医学精品课件-第一章-伤科学发展简史_第2页
中医学精品课件-第一章-伤科学发展简史_第3页
中医学精品课件-第一章-伤科学发展简史_第4页
中医学精品课件-第一章-伤科学发展简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伤科发展简史,中医伤科学是研究和防治损伤性疾病的学科。损伤性疾病(骨折、脱位、伤筋、内伤、骨病)是人类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在治伤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常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第一课件网在线网站,商周时期(公元前16-8世纪)春秋战国汉代(公元前722-公元220年)晋唐代(公元220-960年)宋元时代(公元9601368年)明清民国时代(公元1368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商,甲骨文中有“疾手”、“疾胫”的记载。,(下一页),周,把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类,其中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所谓“折疡”是指骨折。,(返回),春秋战国汉代,1、黄帝内经的问世对中医伤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1)解剖学:内经提到的骨胳名称有30多块,关节名称个。,(下一页),第一课件网在线网站,春秋战国汉代,(2)生理、病理学:气血理论:“气伤痛,形伤肿”,“有所堕坠,恶血内留,不得前后.”。脏腑学说:“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肺主皮毛”,“心主血脉、藏神”。,(下一页),春秋战国汉代,2、骨折的医疗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左传“三折肱知为良医”。华佗“刮骨疗毒”。,(返回),晋,葛洪著肘后救卒方,记载了用竹简固定骨折的方法和颞颌关节脱位的口腔内整法。,(下一页),隋,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对创伤骨折的病因、病理、症状和并发症作了较为详细论述,并且提出了很多合理的处理方法。,(下一页),唐,蔺道人在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介绍了治疗骨折的四个步骤:“捺正”(复位)、“夹缚”(固定)、“时时屈转”(功能锻炼)、中药外敷和煎服(药物治疗)。肩关节脱位采用椅背整复法;髋关节脱位的手牵足蹬法。,(下一页),蔺道人的肩关节脱位“椅背整复法”,(下一页),第一课件网在线网站,蔺道人的髋关节脱位“手牵足蹬”复位法。,(返回),宋,出现了医治骨与关节疾病的专科:“折疡科”。张杲在医说中介绍了切开复位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用脚踏竹管滚搓等下肢功能锻炼方法。,(下一页),元,成立“正骨科”。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报导了采用悬吊复位法正复脊柱骨折。,(下一页),危亦林采用“悬吊复位法”正复脊柱骨折,(返回),明,薛己著正体类要,根据内经气血理论和脏腑学说,从整体观念出发论述了骨伤疾病的辨证施治原则,载方71首,验案65则,为中医伤科学内治法的完善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下一页),明,异远真人著跌损妙方,着重研究十二经脉气血流注与损伤的关系,指出治疗伤科疾病,应按损伤部位、损伤时间、和损伤穴位的不同而选方用药。书中载方143首,其中按部位施治31首;按穴位施治71首。,(下一页),清,1、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对清以前骨伤疾病的治疗作了全面、系统总结。2、钱秀昌伤科补要中记有杨木接骨的案例。,(下一页),18401949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西医骨科的传入,使中医伤科受到冲击,特别是晚清政府的腐败以及民国政府对中医的歧视和排挤,人为造成中、西医对立,严重阻碍了中医伤科的发展。,(下一页),第一课件网在线网站,西医骨科和中医伤科是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类在与损伤性疾病斗争中创造的不同医疗体系,虽然两者的理论差异很大,但对伤病的治疗原则基本相同,并且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两者互补性很强,因而不应该互相对立。,(下一页),中、西医治疗骨折的基本方法对照:,、整复,中医,(下一页),西医,(下一页),、固定,中医,(下一页),第一课件网在线网站,西医,(下一页),、药物治疗中医:中药外敷、内服。以气血学说、脏腑理论为基础,按早、中、后三期辨证施治。西医:以对症处理为主,暂无系统药物治疗理论。,(下一页),、功能煅练中医:夹板固定后,即可按早、中、后三期指导活动。西医:因固定范围大,早期难以进行活动,通常在中、后期才可功能煅练。,(下一页),5、其它(诊断方法、基础理论)中医:通过望、问、闻、切(触摸)获取病症,结合粗略的解剖学知识,运用中医传统理论辨证施治。西医:通过望、触、叩、听、线等理化检查获取病症,运用现代解剖、生理、病理学知识,分析病理特点,制定治疗方案。,(返回),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建立各级中医院,组织各地中医骨伤科人才,总结各地名老中医经验:上海:石筱山正骨疗法;四川:郑怀贤伤科疗法;河南:平乐郭氏正骨法;北京:刘寿山正骨经验;福建:林如高正骨经验。,(下一页),号召西医学习中医,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对传统中医骨伤科理论进行研究探索。天津:方先之、尚天裕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对正骨手法和小夹板固定进行总结和研究。上海:伤科研究所中西结合骨科科研论文集1-3辑,开展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