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_第1页
3.2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_第2页
3.2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_第3页
3.2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_第4页
3.2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本节结构:,(一)农业生产的发展;(二)繁盛的洛阳;(三)北方民族大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人认为:“以往对孝文帝改革的描述和评价有不妥之处,孝文帝的汉化不值得肯定,他的文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你认为这一观点正确吗?为什么?,评价孝文帝改革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进,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进步为标准。,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1、经济上: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表现:,农业生产的发展,洛阳的繁盛,(1)农业生产的发展;,1、改革前北方的经济状况;,1)经济状况;2)原因;,“中原萧条,千里无烟”,近百年战乱的影响。,(1)农业生产的发展;,2、改革后北方的经济状况;,1)经济状况;2)原因;,北方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并迅速发展。,均田制的推行;吏治的改善农民负担的调整;水利工程的修建;新的耕作技术的推广。,(2)洛阳的繁盛,洛阳的历史概况及城市变迁,思考1:历史上的洛阳是怎么样的?试回顾他曾经作过哪几个王朝的都城?,思考2:为了洛阳的重新繁盛,孝文帝做了哪些积极的贡献?结果?,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重建洛阳城(P35),2、政治上: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巩固了北魏统治。,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3、民族关系上: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注意:民族融合,1)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2)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3)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民族大融合的原因(途径):,政治因素:,国家分裂或战乱,民族迁徙、杂居、兼并战争。,阶级因素:,在各族人民联合反抗统治者压迫的斗争中。,经济因素:,少数民族由游牧生活转向农业生活的封建化过程中。,统治者政策因素:,开明的民族政策、汉化政策、“和亲”、“册封”。,友好交往。,中国民族融合的几个高潮,1、三国至南北朝2、五代十国3、元朝,“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3、北方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境内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时代。,1、表现:2、影响:,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改革的影响,1、经济上: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2、政治上: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巩固了北魏统治。,3、民族关系上: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延伸: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1)孝文帝改革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趋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