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工商管理专业导论_第1页
第一讲-工商管理专业导论_第2页
第一讲-工商管理专业导论_第3页
第一讲-工商管理专业导论_第4页
第一讲-工商管理专业导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商管理专业导论与学术前沿第一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吕康娟lvkangjuan311,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安排,一,基本内涵,管理经济工商管理:工商企业管理。(英文名称直译为Industry1979年3月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在北京成立;1980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会、中国数学会运筹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相继成立;1981年中国工业企业管理教育研究会成立(现为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1979年1月由中国社科院主管的我国第一本管理学学术刊物经济管理创刊;,198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主办的管理世界创刊。1979年开始,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相继恢复管理学教育,开始了管理学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人民大学陆续出版了中国工业企业管理学系列教材,1984年4月以后,教育部陆续批准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成立或恢复(经济)管理学院;1986年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并设置管理科学组;1990年,MBA教育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国九所大学开始试办MBA;1992年11月,中国技术监督局颁布国家标准的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管理学被列为一级学科。在管理学学科建设方面,1997年管理学科被升格为一个大的门类;1999年,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MPA)被批准设立;2000年9月,中国工程院正式成立了由32位首批院士组成的工程管理学部,诞生了我国首批工程管理院士;2002年8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30所高等院校开展EMBA教育;2003年,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新学位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学位(MPM)设立。在管理学研究方面.,新中国60年来,管理学经过“探索奠基”、“恢复转型”、“完善提高”三个阶段,不断发展壮大和成熟,但要认识到,我国的管理学还需要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全面发展中国管理学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如管理学基础发展不牢固,学科积累不充分、体系不完善,管理学教育质量还有待提高,管理研究方法规范性和学术水平还存在差距,尤其是面对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还没有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管理理论,对丰富、活跃的中国企业管理实践还缺乏理论归纳和指导。尤其重要的是,我国管理学还没有独立提出来自于中国管理实践,但又能有国际影响、被国际管理学界所接受、对指导管理实践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管理理论。从历史经验看,一个大国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过程,必然是以自己企业管理创新与发展为基础的。日本在二战以后推进了快速工业化进程,在20世纪70、80年代跨入发达国家行列。日本管理方式的形成以及一系列管理研究成果被世界,未来中国管理学发展应正确处理好管理研究方法的规范性与创新性、管理学科发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研究问题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这四方面关系第一,在研究方法上要正确处理管理研究的规范性与创新性的关系,推进自主创新思维与科学研究规范相结合。第二,在学科发展上要正确处理管理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系,形成既符合科学逻辑、又注重实践应用的完善的学科体系。管理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不仅要求管理学科发展按照科学的逻辑积累管理学知识,同时也要求管理学学科体系有利于管理知识指导实践、有利于转化为现实的管理生产力。第三,在研究选题上,要正确处理国际化管理问题与本土化管理问题的关系,重点关注既具有我国现实意义又具有国际学术前沿性的重大课题。第四,在研究内容上,要正确处理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关系,注重从管理实践中归纳管理理论、同时致力于应用管理科学理论指导管理实践。,三,关于管理学的学科门类划分关于学科门类的划分,目前主要有三个标准:一是1992年11月01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13745-92)(一、国家学科分类代码与国家标准中的管理学科设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于1992年11月01日正式在北京发布,1993年7月1日实施。共设五个门类、58个一级学科、573个二级学科、近6000个三级学科。,关于管理学的学科分类,国家标准如下:630管理学630.10管理思想史630.15管理理论630.20管理心理学630.25管理计量学630.30部门经济管理630.35科学学与科技管理630.40企业管理630.45行政管理630.50管理工程630.55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630.60未来学spanlang=EN-USstyle=FONT-SIZE:10pt630.99管理学其他学科120503档案学,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管理学科设置教育部于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管理类的专业设置如下:学科门类:管理学1101管理科学与工程类1102工商管理类110201工商管理110202市场营销110203会计学110204财务管理110205人力资源管理110206旅游管理1103公共管理类110301行政管理(注:可授管理学或法学学士学位)110302公共事业管理(注:可授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学学士学位)110303劳动与社会保障110304土地资源管理(注:可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1104农业经济管理类(注:可授管理学或农学学士学位)110401农林经济管理110402农村区域发展1105图书档案学类110501图书馆学110502档案学,三、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管理学的分类与设置1997年国家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把管理学分为五个一级学科,内容如下:12管理学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注: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1202工商管理120201会计学120202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120203旅游管理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1203农林经济管理120301农业经济管理120302林业经济管理1204公共管理120401行政管理1204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可授管理学、医学学位)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学位)120404社会保障120405土地资源管理1205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120501图书馆学120502情报学,四,管理学的学科属性,1,学科属性2,逻辑起点3,与经济学的关系,推动管理科学发展的价值,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理论价值:中国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管理活动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管理科学化,属性,雅努斯缺乏统一的研究方法、范式和有效的知识积累模式,知识来源复杂各部相关,科学、科学方法与学科分类源于古希腊理性文化,什么是科学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政治学、科学心理学、科学道德学、科学形而上学、科学哲学科学哲学的认识论:分析主义、结构主义、诠释学、辩证法科学划界的标准:经验实证原则,实证原则,证伪原则、权威约定、经验符合论、经验构建论,康德:每一种学问,只要其任务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的话,皆可被称为科学科学与知识有关,正确的陈述;不是简单的积累,而是体系,相互联系的具有说理性和论证性,通过一定程序和方法得到的正确结果,科学哲学对科学的定义,科学方法,(1)从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有客观性,客观的立场和研究对象。“实然”(2)从科学研究过程看,严格的规范要求,可检验证实性、逻辑一致性、知识可积累性、方法简练性(3)从科学结论或知识看,广泛性、有效性和精确性,学科,人文科学研究个人、一次性事件和不可重复的现象,是描述一次性事件的科学,不是提出规律的科学。理解与解释人文学科,不是科学学科是科学的形式。,学科的区别,(1)关于学科的本体规定(对象、范围和结构)(2)关于知识来源的规定(3)关于知识是否正确的判定(4)有关学科的学术研究规范问题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人文科学:哲学、文学、宗教学、心理学、历史学、人类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强弱,研究方法、科学性,普遍原理、历史科学、单独构成规范系统、难以归类,中国学科的二分法,管理科学性与科学化的基本内涵,管理科学性的内涵:(1)管理活动的科学性(理性和非理性)(2)管理学的科学性(普遍原理?规律?学科定位的频谱位置)(3)管理现象认识和问题研究的科学性(科学方法,常识和思辨),管理科学化的内涵:(1)管理实践层面(科学理性取代直觉经验)(2)管理现象认识和问题研究(3)管理学科发展(提高学科属性、促进知识积累和系统化),范式,被理解为每一种科学在某一定时间内具有的一个固定的、自身不再被问题化,亦即不再受到质疑的基本看法。没有范式就没有科学,因为范式是理论化的坐标或者罗盘。,管理学的科学属性(弱),参与者行为的目的性:事实要素、价值要素(道德成分)比彻的学科属性分析框架,学科认知维度,学科规范维度,硬:认同程度软:,纯:是什么杂:如何做,城市乡村集中度,边界,趋同分野,关于方法与方法论的一般认识,人类活动三要素:目的、条件、方法理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形成的关于事物本质的理论认识;方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运用的方式、法则、手段和规范的总和。方法的特性:可操作性(可学习性),可判别性(过程、结果的可检验),目的性,创造性,经济性,认识方法人类求知的方法,学习与研究的方法,因袭方法,权威方法,常识或试验方法,科学方法,直觉思辨方法(研究方法)学习是研究的基础,研究是新知识的来源。实践方法改造世界的方法,是认识方法的应用和检验,方法的分类,科学研究方法,哲学认识论方法(唯物辩证法)、一般意义的科学研究方法(观察、实验、模拟,分类、综合、归纳、演绎、类比,公理方法、系统方法、模拟方法、发生学方法)具体学科所特有的方法。,论证方法类型,实验研究问卷法实证研究统计研究调查访谈法非实验研究实地研究论证方法文本分析无干扰研究现有分析数据历程比较分析理论研究,方法论,是关于方法本身的形成、应用的学问及哲学反思的统称。分类:认识方法论,实践方法论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层次:哲学层次的方法论、一般意义科学研究方法论,具体学科特色的方法论。,科学研究过程中科学方法的使用过程,(存在)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本体论)(历史),感性,知性,感性,属性,现象,质的规定,具体,具体,抽象,理论,(规律)科学的理论体系(逻辑),认识论认识的发展过程,逻辑学逻辑的上升过程,科学方法论方法的运用过程,整理科学事实的方法(分析、分类、综合、演绎),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观察、实验、模拟),建立科学体系的方法(公理化方法、模型方法、系统、发生学),管理学为什么存在管理理论丛林,孔茨的管理理论丛林,6个学派(School):管理过程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数量学派12Approach,麦肯锡7-S,StrategyStructureSystemStyleStaffShared-valueSkill,由于管理学的各个学派的管理理论“硬核”(“研究范式”)不同,而且不能被推翻,“管理理论丛林”也就难以打破,管理科学的多元学科方法论,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系统科学,数学,历史学,物理学,管理学独立学派的研究范式,管理研究方法分类,管理学弱科学性的原因,管理理论学家不愿意或不能够相互理解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具有思维能力、文化、个性差异人是组织中的人,不是追求理性和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个体组织本身处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科学方法迄今无法解决的问题,(1)科学主义与个人主义价值观存在潜在冲突(2)科学无法保证人类道德进步和理想的实现。(3)科学无法回答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管理科学化仍是管理学发展的主流方向,20世纪后管理科学化的进程复杂科学的发展,杰克逊的管理系统方法论孤立主义(isolationism)帝国主义(imperialism)实用主义(pragmatism)多元主义(multiplism),工商管理的学习研究内容,1,研究对象2,行业特征3,企业内部职能4,研究趋势:超企业,工商管理的学习目标,培养管理思维,思考题,什么是企业,读书单,1,管理世界2,经济研究3,哈佛商业评论4,企业管理5,国际企业管理6,人力资源管理7,战略管理8,市场营销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