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子长煤质分析报告1、煤质分析煤的物理性质及煤岩特征 物理性质:5号和3号煤均呈黑、灰黑色,条痕色为褐黑色。玻璃光泽,沥青光泽,阶梯、参差断口,内生裂隙发育,局部垂直节里多被方解石薄膜充填,燃烧浓烟。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视密度:5号煤层为l.281.43g/cm3,平均1.36 g/cm3;3号煤层为l.261.39 g/cm3,平均1.31 g/cm3。 宏观煤岩特征:煤岩组分为亮煤和暗煤,多呈条带状分布。少量镜煤以条带或扁平透镜状夹于亮、暗煤之间,丝碳含量较少;煤岩类型:5号煤以半光亮型、半暗淡型为主,光亮型少量,3号煤以半光亮型为主。 煤的变质程度:根据煤的物理性质、宏、微观煤岩特征、镜煤最大反射率等特征表明,区内煤层为ll变质阶段的低变质烟煤,属气煤范畴。煤的化学性质1、工业分析(1)全水分(Mt)、水分(Mad) 5号煤层原煤全水分含量为2.75.2,平均3.61;水分含量1.703.77,平均251;浮煤水分含量l.173.30,平均l.97。 3号煤层原煤全水分含量为2.85.8,平均3.79;水分含量1.914.45,平均286;浮煤水分含量0.972.86,平均l.92。 两层煤属低水分煤。(2)灰分(Ad) 5号煤层原煤干基灰分产率(Ad)变化在3.1323.18之间,平均13.49;浮煤干基灰分产率(Ad)变化在2.379.76之间,平均5.93。3号煤层原煤干基灰分产率(Ad)变化在2.6622.51之间,平均8.62;浮煤干基灰分产率(Ad)变化在1.847.99之间,平均4.80。 两层煤均属低中灰分煤,根据区内l 00多个煤样统计结果,原煤灰分低于10的样品占73,以低灰分煤为主。经1.4比重液洗选后的浮煤,灰分较原煤有大幅度的下降,平均降幅达到55,灰份值均降到10以下,全为特低灰级煤。(3)挥发分(Vdaf) 5号煤层原煤可燃基挥发分产率(Vdaf)变化在36234666之间;浮煤可燃基挥发分产率(Vdaf)变化在35.9745.34之间,平均42.07。 3号煤层原煤可燃基挥发分产率(Vdaf)变化在36.4341.83之间,平均3952;浮煤可燃基挥发分产率(Vdaf)变化在37.0141.82之间,平均3953。两层煤浮煤可燃基挥发分产率(Vdaf)均大于37,均属高挥发分煤,这也是区内煤类单一的原因所致。 2、元素分析 5号煤层原煤平均碳(Cdaf)含量82.50、氢(Heaf)5.56、氮(Ndaf)2.01、氧(Odaf)5.67,碳氢比14.84、氮氢比0.36;浮煤平均碳(Cdaf)含量83.51、氢(Hdaf)5.57、氮(Ndaf)2.92、氧(Odaf)5.49,碳氢比14.73、氮氢比0.51。3号煤层原煤平均碳(Cdaf)含量83.53、氢(Hdaf)5.39、氮(Ndaf)2.09、氧(Odaf)8.57,碳氢比15.5、氮氢比0.39;浮煤平均碳(Cdaf)含量84.14、氢(Hdaf)5.50、氮(Ndaf)3.17、氧(Odaf)7.46,碳氢比15.30、氨氢比0.58。 3有害元素分析 (1)全硫(St,d) 原煤全硫:5号煤层原煤全硫(St,d)含量变化在O241.04之间,平均0.45;3号煤层原煤全硫(St,d)含量变化在0.351.25之间,平均0.50。 浮煤全硫:5号煤层浮煤全硫(St,d)含量变化在0.260.74之间,平均0.42;3号煤层原煤全硫(St,d)含量变化在0.400.55之间,平均0.45。 5号和3号煤层绝大地区均为特低硫煤,仅在羊马河井田y13号孔为低硫煤。洗选后的浮煤均为特低硫煤。 各种硫(St,d、Sp,d、So,d): 5号煤层硫分中的有机硫(St,d)、硫化物硫(Sp,d)和硫酸盐硫 (So,d),平均值分别为0.24、0.17和0.036;浮煤各种硫的平均值分别为O.33、0.02和0.O4。 3号煤层原煤各种硫的平均值分别为0.36、0.047和0.01 6;浮煤各种硫的平均值分别为0.18、0.74和0.06。 两层煤的硫均以有机硫和硫化物硫为主,洗选后硫化物硫降幅较大,有机硫相对变高。(2)磷(Pd) 5号煤层原煤磷含量为0.0020.61,平均0.029;浮煤磷含量为0.0020.60,平均0.021。该煤层仅在羊马河井田y9孔为中磷煤,其他区均为低磷煤。 3号煤层原煤磷含量为O.0010.052,平均0.013;浮煤磷含量为0.0010.002,平均0.021。该煤层仅在羊马河井田y16孔为中磷煤,其他区均为低磷煤。 5号煤层经洗选后含量变化不大,仍为低磷煤;3号煤层经洗选后磷含量降幅较大,降为低磷煤。(3)砷(As,ad) 5号煤层原煤砷含量为116l0-6,平均3.3310-6;浮煤砷含量为1l0-6,平均1l0-6。 3号煤层原煤砷含量为116l0-6。平均3.33l0-6;浮煤砷含量为1l0-6,平均1l0-6。 两层煤原煤砷含量均较低,变化在1 l610-6之间,平均值均为410-6,经洗选后两层煤砷含量值均低于l10-6。(4)氟(Fad) 5号煤层原煤氟含量为7516710-6,平均97.1710-6;浮煤氟含量为412010-6,平均69.2010-6。 3号煤层原煤氟含量为416710-6,平均61.510-6;浮煤氟含量为32510-6,平均l0.3310-6。 两层煤经洗选后氟含量均有所下降。煤在燃烧后,仅有5氟化物残留在煤灰中,95氟化物多以SiF4-H2F2等形态挥发出来而污染环境。但由于本区煤氟含量低,不会造成对环境的危害和污染。(5)氯(Cl,d) 5号煤层原煤氯含量为0.0360.361,平均0.184;浮煤氯含量为0.2080.365,平均0.265。 3号煤层原煤氯含量为0.1490.284,平均0.204;浮煤氯含量为0.1780.329,平均0.243。 3号煤主要质量指标全水分Mtar478胶质层最大收缩度X(mm)30空气干燥基水分Mad338胶质层体积曲线微波型干燥基灰分Ad497出焦率849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3868焦渣特征CRC6干燥基硫分Std0.43碳Cad()7638抗碎强度SS%849氢Had()49哈氏可磨性指数HGI31氮Nad()1.76干燥基高位发热量Qgr.d(MJ/kg)33.08氧Oad()8.36应用基低位发热量Qnet.ar(MJ/kg)30.39煤灰熔性DT()1280粘结指数GR.I 77煤灰熔性ST()1350胶质层最大厚度Y(mm)12 煤灰熔性ST()13805号煤主要质量指标全水分Mtar3.35胶质层最大收缩度X(mm)34空气干燥基水分Mad3.14胶质层体积曲线微波型干燥基灰分Ad8.07出焦率75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38.92焦渣特征CRC5干燥基硫分Std0.47碳Cad()74.3抗碎强度SS%81.84氢Had()4.62哈氏可磨性指数HGI32煤灰熔性DT()1360应用基低位发热量Qnet.ar(MJ/kg)29.14煤灰熔性ST()1380粘结指数GR.I 32煤灰熔性ST()1390胶质层最大厚度Y(mm)13煤的工艺性能发热量两层煤原煤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ar)为23.3033.40MJ/kg,平均31.5531.82 MJ/kg,原煤分析基低位发热量(Qnet,d)25.0332.8 MJ/kg,平均17.5430.75 MJ/kg;浮煤分析基低位发热量(Qnet,d)32.7933.65MJ/kg,平均33.3133.37MJ/kg。 两层煤均属中高发热量煤。 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 (1)胶质层测定: 5号煤层的胶质层最终收缩(x)平均为54.04mm;胶质层厚度8.021.0mm,平均14.8mm;出焦率7092,平均74.3;曲线形态大部分为微波形和平滑下降,少量为波形。 3号煤层的胶质层最终收缩(X)平均为53.08mm;胶质层厚度1122mm,平均13.1mm;出焦率平均71.5;曲线形态大部分为微波形和平滑下降,少量为波形。 (2)粘结指数:5号煤层粘结指数变化在2195之间,平均为84;3号煤层粘结指数变化在6496之间,平均为85。 (3)胶渣特征:两层煤焦渣特征一般为57。 (4)结焦性:5号煤层焦型一般为F型和G型。 综上所述,5号煤层和3号煤层的胶质层平均厚度分别为14.8mm和13.1mm;粘结指数平均为84和85;焦渣特征一般为57;焦型一般为F型和G型。故两层均为中强粘结强粘结性、中等结焦煤。葛金低温干馏指标也与上述结果一致。煤灰成分及其特征 (1)煤灰成分:两层煤的煤灰成分以Si02、Al203、Fe203、CaO为主,其中以Si02的含量最高。 (2)煤灰熔融性: 5号煤层煤灰熔融性和变形(DT)、软化(ST)、流动(FT)温度平均值为1240、l248、l305。其中软化温度(ST)变化在11201500之间,为低熔高熔难熔灰分。 (3)煤灰的熔渣指数和结污指数: 在粉煤锅炉的燃烧过程中,炉内灰沉积为熔渣和结污两种类型。 煤灰的熔渣指数变化在0.120.1 5之间,属于低等熔渣倾向,即煤在燃烧过程中,煤灰在耐火砖壁及其直接暴露于热辐射面壁上的粘附性很小。 煤灰的结污指数变化在0.170.25之间,属中等结污程度,表明两层煤均具有较强的结污性。煤的低温干馏 两层煤的葛金低温干馏试验表明:两层煤的总水分(Wt,ad)平均值为5.25.5;焦油产率(Tar,ad)平均值为l3.4114.58;半焦产率(Crad)平均值为70.0771.48;气体产率平均值为8.68.92。 两层煤原煤低温干馏焦油产率(Tar,ad)均大于13,属高油煤。煤气化指标 (1)煤对C02的反应性(a):两层煤在1100时对二氧化碳的还原率综合平均值为52.063.7,属化学反应中等的煤。 (2)热稳定性(TS):南家咀井田生产、大样热稳定性测定结果为粘结,证明热稳定性好。 (3)可磨性(HGI):两层煤的哈氏可磨性指数在53-57之间,平均为54.2和54.5,表明可磨性指数较小,属较难磨煤。泥化试验 矸石泥化程度试验结果表 煤层编号 项目 平均值+500m 97.03-500m+10m 0O7 5号-10m 0Ol泥化比, 0O7试样水分(Mad), 2.9+500m 84.19500m+10m 11.02 3号10m 0O9泥化比, 11.11试样水分(Mad), 4.7试验条件:(1)使用标准:MT/T1091996安氏法(2)沉降温度:25 (3)沉降时间:l8min10s (4)稀释体积:1升 (5)试样粒度:36mm。注:泥化比即是小于500m筛下物的百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告验收合同(标准版)
- 2025《建筑施工安全合同》
- 第10课声音记录数字化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科技泰山版2024四年级上册-泰山版2024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七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说课稿2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 Reading and writing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基础课-基础模块第一册-高教版-(英语)-52
- 2025企业办公楼装修合同模板
- 2025企业培训导师劳动合同样本
- 人教版地理七上2.1大洲和大洋 说课稿
- 2025太阳能光伏电站合作开发合同协议书范本 正式版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一单元 让爱驻我家 第二课 我们共有一个家 第1框 我爱你中国说课稿 鲁教版
- 电力工程服务方案
- 2025年个人车位转租协议书
- 2025至2030中国焦磷酸测序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秋天的校园课件
- 军事审判学自考讲解课件
- 小学体育教师业务考试试卷及答案
- 国家德育工作指南
- 土地估价技术培训课件
- 经典酶基因变异功能-洞察及研究
- 2025政府机关保密协议书的范文
- 安徽省滁州市名校2026届中考冲刺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