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地理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考点专项复习10_第1页
2011届高考地理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考点专项复习10_第2页
2011届高考地理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考点专项复习10_第3页
2011届高考地理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考点专项复习10_第4页
2011届高考地理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考点专项复习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02011届高考地理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考点专项复习10原则内容要求公平性原则时间方面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公平空间方面地区与地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公平共享资源、环境和财富,任何一方对资源和环境的利用都不能处于绝对支配地位持续性原则资源和环境的永续利用,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其前提应必须保持在它们的承载能力之内人类应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原则内容要求共同性原则只有全球协调一致共同奋斗,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惟一途径地方性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的整体协调;许多跨国界的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必须进行全球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等特别提醒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01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原则中“公平性”侧重的是“权利”,“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持续性”侧重的是“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三层内涵实际表述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不同层面的发展。2发达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应采取的积极措施为承担更多的责任,加大本国的节能减排力度;加快资本和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帮助发展中国家使用新能源、新工艺,减少能源资源的浪费;避免污染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留民营生态农业的形成发展及未来的方向特别提醒1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实施资源的节约利用、综合利用;工业废弃物的重复利用,实行清洁生产;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2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深层次原因是能源、资源供应紧张、环境恶化。3我国近几年GDP的增长是建立在劳动力价格低廉,大量消耗原料及燃料,以及环境恶化作为代价的基础之上。4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耕地资源减少、土地资源紧张、农业基础薄弱、生态环境恶化、能源供应紧张。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105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结构向轻型化方向转变的原因为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例1】2009安徽皖北5月某企业以循环经济的新观念、新模式建立了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读图回答12题。1在我国,关于最适宜推广该产业链的自治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区兼有沿海和沿边优势,又是西南的出海口,区位优势明显B该区首府既是该区工业中心,又是全国铁路交通枢纽C该区地处亚热带,热量、水分充足,有大面积的季风水田农业D该区喀斯特地貌发育,旅游业发达2关于该产业链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B提高了糖的产量和质量C实现了生态、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D该产业链中,主导产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市场【解析】本题组以循环经济为背景,考查区域特征、循环经济意义,难度不大。第1题,图中显示该地主要是甘蔗制糖,我国五大自治区中,唯有广西最适宜推广;广西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10首府南宁有南昆铁路等经过,但不是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同时广西的工业中心是柳州。第2题,该产业链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利用。【答案】1B2C【例2】2009北京崇文4月2009年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其主题是“上游到下游,湿地连接你和我”。湿地与森林、海洋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完成12题。2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没有体现可持续发展的A共同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D合理性原则【解析】本题组考查湿地破坏原因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第1题,长江流域中下游的围湖造田、上中游的森林破坏,以及环境污染都对湿地造成严重的破坏;第2题,可持续发展三原则中没有合理性原则。【答案】1C2D【例3】2008汕头5月读下面“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回答12题。1该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A杂草秸秆、沼渣、化肥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10B沼渣、粪肥、塘泥C化肥、植物的秸秆、沼渣D菌渣、沼渣、塘泥2该地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是A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B由于杂草填入沼气池减少了秸秆还田,所以土壤的肥力下降C饲料、肥料、燃料之间相争激烈,农民需要根据实际调整三者关系D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但不利于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箭头指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有粪肥、沼渣、墉泥。第2题,南方为低山丘陵区,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可以降低对山地植被的破坏,减少水土流失,可以减轻燃烧秸秆、煤等产生的大气污染,利于净化环境。【答案】1B2A【例4】2010江苏南京2月下面为19542000年我国冷冻灾害频次分布图。回答13题。1据上图分析,我国冷冻灾害空间分布的总体特点是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10A自东南向西北递减B北方重于南方C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且南方多于北方D分布在东部季风区2从2008年1月10日到2月8日,我国南方地区十多个省级行政区经历了四次低温、雨雪、冻雨以及冰冻天气过程。这次气象灾害在很多地方都为50年一遇,部分地区的灾害甚至为百年一遇。冻雨在落到地面的过程中A地面温度大于零度B地面温度小于零度C空中气温小于零度D空中气温小于零度,地面温度大于零度3皇帝企鹅APTENODYTESFORSTERI,简称帝企鹅,是现存企鹅家族中个体最大的,是企鹅世界中的巨人。一般体高在90厘米以上,最大可达到120厘米,体重达3040公斤。而这种企鹅近些年每逢夏季大批被冻死,请选出正确的原因A融冰耗热B海水污染C全球变暖D西风漂流强大【解析】第1题,从题图中我国冷冻灾害频次分布看,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且南多30次北少15次左右。第2题,地面温度小于零度,气温更低。第3题,全球变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10暖致使冰川融化,消耗大量热量,使气温下降。【答案】1C2B3C【例1】2009全国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据此完成13题。1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厂应接近A原料产地B销售市场C能源基地D研发基地2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用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A减轻大气污染B减轻“白色污染”C促进生物多样性D减轻酸雨危害3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原料在我国的最大产地是A河南省B山东省C四川省D吉林省【解析】第1题,购物袋利用了玉米叶片加工,制成品重量、体积大大减少,因此生产厂应接近原料产地。第2题,目前购物袋使用的原料是化工产品,易造成“白色污染”。因此广泛使用这种易分解的生物购物袋,可减轻“白色污染”。第3题,吉林省是我国最大玉米生产基地,因此选D项。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8/10【答案】1A2B3D【例2】2009浙江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完成12题。1对全球变暖的环境效应,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2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篮【解析】第1题,全球变暖会导致洪涝、干旱、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频繁;温度升高,热量增多会使中国的自然带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移动,例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会移至秦岭淮河以北。故选B。第2题,控制全球变暖关键是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和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都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且公众可积极参与。B项中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公众不可能参与。C项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9/10中多种水稻会增加用水量。D项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不能抑制全球变暖。【答案】1B2A【例3】2009福建下图为某流域示意图。该流域是我国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L分别说出甲、乙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说明理由。2针对甲地区近年来水资源供需紧张的形势,提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措施。【解析】第L题,由图中经纬度及河流水系特点可确定图示地区为珠江流域。甲位于珠江口,乙位于北部低山丘陵区。故甲地环境保护应以防治水污染、保护河口湿地为主。乙地以保护植被、水土保持为主。再联系两地的自然、人文特征分析原因。第2题,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主干知识,应从开源节流两方面组织答案。【答案】1甲地区以防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