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 桩与地基基础施工本工程桩基础包括了钻孔灌注桩和钻孔灌注素砼桩两种类型。桩基础为地基处理的重中之重,任何项目都将地基处理放在第一。1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1.1.工程概况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尖要求进入圆砾层,桩长暂定为13.15m和14.65m,桩身砼强度等级为C25,桩直径为700mm。1.2.施工总体布置 根据本工程施工场地条件,结合施工用电量等因素,计划投入4台SPJ10型钻机,同时施工,昼夜连续作业。为缩短施工工期,本工程施工总体思路是:根据我公司在这一带的施工经验,建议试锚桩与工程桩同时施工,施工一般顺序为试锚桩先行施工,工程桩则分区块全面展开,从周边往内施工钻孔灌注桩,以便为围护桩施工创造必要的施工条件。1.3.主要技术措施1.3.1.测量定位 测量定位由专职测量员负责,采用J2经纬仪和钢卷尺测量放样定位,用钢筋打入地下作为定位标志。1.3.2.埋设护筒 护筒埋设是保护孔口、隔离杂土的必要措施。也是控制定位、标高控制的基准点。因此,每个桩孔就位前必须埋护筒,护筒选用大于桩径10cm的钢制护筒,埋设深度必须能隔离杂填土层,护筒四周间隙用粘土回填并捣实,以确保护筒的稳定,防止地表土的坍塌。1.3.3.工程桩成孔施工措施 (1)本工程地质情况上部较为复杂,填土中杂质较多,可能有未挖除的建筑基础等地下障碍物,钻进成孔有一定难度。挖护筒时尽量挖穿人工填土层,砾径较大块石和其它地下障碍物等。土层部分先用结构简单、小刀片。长出刃的钻头。遇含砾粉质粘土时,宜用低速钻进,如进尺困难,先采用筒状钻具小径掏取块石,然后采用特殊合金钻头挤扩,入岩后选用大刀片三翼合金刮刀钻头,采用大泵量正循环钻进,以自制泥浆排渣、护壁。 (2)钻进时应根据地层变化合理选择钻进参数,开孔时应低速慢转。换层时中速钻进,正常时中高速钻进,进入硬塑层面应减压钻进,防止产生台阶。入岩后由于阻力大宜用中低速钻进。 (3)打到设计孔深前后,采集孔内泥浆携带出的岩渣,确认嵌岩深度达设计要求后方可终孔。 (4)钻孔形成自由面时,由于受地层覆盖土压力的作用,使自由面产生变形,泥浆使用得当可以抑制变形的产生,根据本工程地质岩土物理性能,选用原地层自然造浆,地表调节泥浆物理性能。根据不同的地层情况,选用不同的泥浆性能参数,来平衡地层的侧压力,以抑制孔壁的缩颈坍塌。 泥浆性能参数指标控制范围如下: 漏斗粘度:1820s 泥浆比重:1.101.30 泥浆性能参数一般选择原则是:易塌孔地层选用较大值,反之则选用较小值。1.3.4.清孔清孔质量的好坏是保证桩基承载力和关键,本工程清孔分二次进行。(1)正循环换浆清孔在钻孔结束后,提上钻头离孔底100-200mm,缓慢转动,同时输入优质泥浆替换孔内陈浆,携带岩、土屑上返孔口,清孔时间302发钟以上,经技术人员测定,沉渣未超值,方可提钻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在下好钢筋笼和导管后进行第二次清孔,要求孔底沉渣小于50mm,清孔后的泥浆比重小于1.2 ,并经现场监理确认后方可进行浇灌混凝土。(2)如正循环清孔达不到要求时,采用空压机进行气举反循环清孔气举反循环清孔系统包括空压机、出水管(灌浆导管)、送风管、气水混合器等。空压机风量6m3,风压0.7Mpa,送风管直径2025 mm,管路系统要求连接良好,无漏气、漏水现象。出水管(灌浆导管)下入深度以管底距沉渣面300500mm为宜,风管下入深度一般以混合器至水位面高度与孔深之比为0.550.65确定。开始送风时,应先向孔内供水,然后送风,停止清孔时,应先关气后停水,防止水头损失发生塌孔。送风量应从小到大,风压稍大于孔底水头压力。但孔底沉渣较厚,块度较大或沉淀板结时,适当加大风量,并摇动导管,以利排渣。孔底沉渣减少后,导管应适时跟进,孔径较大的桩孔,在清孔时应经常改变导管在孔底位置,但不得碰撞孔壁和钢筋笼。1.3.5.钢筋笼制作与安放(1)钢筋笼在制作前将主筋校直除锈,下料时准确控制下料长度,钢筋笼允许偏差: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钢筋笼直径+10mm,钢筋笼长度+50mm,保护层厚度+20mm。(2)制笼时应注意同一截面接头数不超过总数的50%,每节钢筋笼的保护层垫块不少于三组,每组垫块不少于3块;主筋焊接采用焊缝平直饱满,焊缝长度孔口焊按采用单面焊,长度10d,箍筋焊接采用点焊连接,螺旋筋的焊接采用间隔点焊固定,成型钢筋笼应该堆放整齐,运输时应避免变形,安放钢筋笼之前进行质量验收,并且做好钢筋笼保护层。(3)钢筋笼安放时保持垂直状态对准孔口缓缓放下,避免碰撞孔壁;笼顶标高允许误差+10cm,钢筋笼下放前,人工将钢筋笼抬到孔口钻机起吊、调直,放入孔内,将第一节钢笼用钢管插到加强筋下,架在枕木上,绑焊注浆管及沉降观测管,下节钢笼放入孔内时,若遇阻,上提出孔口,清理后再旋转慢下,后一节依此入孔,直至最后一节,焊上吊筋。插上钢管,架到机台面上。1.3.6.混凝土灌注技术措施(1)采用250无缝钢管丝扣连接导管,配置长度离孔底距离500左右。(2)根据各种桩径计算混凝土初灌量,以满足开浇后导管底端埋入混凝土中1.0m以上。(3)随着灌注混凝土的上升,要及时测量,并适当提升和拆卸导管,一般保持导管底部在混凝土中2m以上。(4)灌注混凝土必须连续进行,任何故障中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中断时间不得超过半小时,防止桩身质量事故。整根桩灌注时间一般不得超过4小时。1.3.7.碴土处置措施 对於钻孔灌注桩工地来说,影响施工进度,尤其是影响文明施工莫过于碴土处置问题。本工程可利用场地小,碴土临时存放尤为重要。 钻孔灌注桩排放出的废弃泥浆,及时用封闭式罐车运出场外,在政府部门许可的场地上处置。 对于现场施工中产生的废弃碴土,及时清理,集中地方堆放,一部分将碴土袋装回填工程桩空孔,剩余部分,不定时清运出场。1.4.施工质量控制1.4.1.桩位定位 (1)根据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和基线,汇同监理及有关单位复核认定后,方可作为测量基点使用,并经常复核。 (2)桩位采用三次校正复核措施。即第一次放样定出桩位中心,并用十字交叉法确定护筒坑的挖掘埋设位置,第二次测量校正护筒位置,打入定位钢筋,并提请监理复核,第三次钻孔就位时,使用铅锤校正,使转盘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1.4.2.成孔质量控制措施 (1)钻机定位必须水平、稳固。天车、转盘、桩位三心成一铅垂线。 (2)合理设计钻头,钻头上部加设护正圈,使钻头回转平稳,主动钻杆上设导正装置,以防主动钻杆晃动过大。 (3)经常检查钻杆,发现弯曲立即更换。 (4)开孔和换层时,采取轻压慢转;发现有地下障碍物,立即采取措施处理,不能盲目强行钻进。 (5)发现钻孔偏斜时,应采取纠斜措施,或用粘土回填,重新成孔。 (6)合理调配泥浆性能,防止缩径和坍孔。 (7)经常检查钻头直径,发现磨损及时修复,以防止因钻头磨损影响钻孔的正常直径。 (8)第一次、第二次清孔,沉渣必须满足设计与施工规范要求,工程桩一般控制在5cm以内。1.4.3.钢筋笼制作质量控制 (1)钢筋笼主筋分布与加强筋连接在专用制模上点焊成形,以使主筋分布均匀、平直,确保其成形质量。再按设计间距,缠绕螺旋箍筋,并点焊与主筋固定,点焊时要合理选用电焊电流,以免烧伤钢筋。 (2)对现场制作好的钢筋笼每节均需进行检查,检查钢筋笼长度、直径和主筋间距和箍筋间距,同时还要检查其外观情况,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不合格者勒令整顿。钢筋接头采用单面焊,焊接长度不小于10d,按规定对焊接接头抽样检查,检查期焊接质量。 (3)经验收合格的每节钢筋笼,使用前,平放在平整的场地上,严禁堆放。 (4)钢筋笼定位标高,为确保其定位的准确性,必须用水准仪测量桩位地面标高和核实计划无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边缘计算硬件架构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优化报告
- XX眼科器械厂2022年度ESG实践报告:创新眼科技术守护视力健康
- 2025年开关插座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塑料助剂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及增长策略研究报告
- 支气管镜图谱课件
- 操作工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2025年职业技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资格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5年社会工作者之初级社会综合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 2025全国普法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5年河南省濮阳市考研专业综合预测试题含答案
- GB/T 276-2013滚动轴承深沟球轴承外形尺寸
- GB/T 17737.105-2018同轴通信电缆第1-105部分:电气试验方法电缆介质的耐电压试验
- GB 9959.1-2001鲜、冻片猪肉
- 关于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的思考
- 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光学课件(大全)李林
- 院前急救120出诊流程图
- 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2021年版)
- 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 工作桌面pad相关gec3000通讯协议v2
- 正压式呼吸器使用与管理规范
- GB∕T 37004-2018 国家物品编码通用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