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热镇痛抗炎药 (课堂PPT)_第1页
解热镇痛抗炎药 (课堂PPT)_第2页
解热镇痛抗炎药 (课堂PPT)_第3页
解热镇痛抗炎药 (课堂PPT)_第4页
解热镇痛抗炎药 (课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章解热镇痛抗炎药,1,.,要求:1.重点掌握阿司匹林的作用,应用和不良作用2.了解药物的分类和每类药物的作用特点和临床适应症.3熟悉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作用及其机制,2,.,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而且大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3,.,本章所属的这些解热镇痛抗炎药虽然化学结构不同,但有共同的作用基础抑制PG合成,为了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抗炎药区别,将这类药物统称为非甾体抗炎药(NSAIDs),4,.,共同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环氧酶(cyclo-oxygenase,COX)而抑制PG的合成,COX-1,COX-2,5,.,COX-1COX-2结构型诱导型生成固有的,存在于诱导产生,存在正常组织中于受损伤的组织中功能稳定细胞功能,具有强的致炎、保护细胞致痛作用抑制不良反应治疗作用,COX-1和COX-2的特性比较,6,.,PLA2,糖皮质激素,LT支气管收缩,5-脂氧酶,PG合成酶,PG,TXA2血小板聚集,血管收缩,PGE2致炎发热致痛,血管舒张收缩子宫,PGF2血管收缩,收缩子宫,PGI2血管舒张,抑制血小板聚聚,花生四烯酸,膜磷脂,NSAIDs,7,.,药理作用:1、解热作用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发热机制:病原体及其毒素刺激中性粒细胞释放内热原下丘脑前部合成、释放PG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提高至37以上产热、散热体温。,8,.,9,.,氯丙嗪阿司匹林,药物类别抗精神病药解热镇痛抗炎药效应抑制体温调节解热机制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抑制PG的合成和释放特点1环境温度低降温只降发热体温1)环境温度越低,降温越显著不降正常体温2)可降发热、正常体温2高温环境升温用途人工冬眠疗法(降温)发热,10,.,解热镇痛药抑制PG合成酶PG合成散热体温调定点恢复正常水平。(体温是否低于正常?)特点:对正常人体温无影响。,11,.,放大疼痛,Analgesiceffect:,疼痛机制:组织损伤或炎症时,局部释放炎症介质PG缓激肽组胺,刺激痛觉感受器引起疼痛,痛觉感受器增敏,镇痛机制:解热镇痛药抑制局部PG的合成产生镇痛作用,12,.,镇痛作用特点:中度慢性钝痛(炎性)有效,对急性锐痛和内脏绞痛效果差无成瘾性(非处方药)不抑制呼吸作用部位在外周机制:抑制PG合成产生作用,13,.,镇痛特点的比较:,解热镇痛抗炎药镇痛药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中枢作用机制抑制PG合成激活阿片受体作用强度中等强大临床应用慢性钝痛急性锐痛依赖性无易产生抑制呼吸无有欣快感无有,14,.,抗炎抗风湿炎症的病理表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致炎物质:缓激肽、PG。药物作用特点:控制症状,不能根治。,15,.,解热镇痛药,协同作用,(),组织胺、缓激肽、5-HT等释放,PG合成增加,非特异性致炎物质和抗原,扩张血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致痛,扩张血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痛觉增敏,炎症(红斑、水肿、疼痛),16,.,水杨酸类阿司匹林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非那西丁吡唑酮类保泰松其他有机酸类吲哚美辛、萘普生等,分类,17,.,第二节常用药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18,.,代谢:水杨酸主要在肝脏代谢,自肾排泄;Aspirin1gt1/2=2-3h(恒比消除)Aspirin1gt1/2=15-30h(恒量消除)易中毒大剂量治疗风湿、类风湿时应根据患者的反应及血药浓度监测确定给药的剂量及间隔时间,一、体内过程,19,.,病例,某病人口服上海信谊制药厂生产的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风湿病,每次0.6g,每日3次未获满意疗效,遂增加剂量每日4次,每次0.6g,症状控制良好。但后来改用改用南京第二制药厂出品的阿司匹林,每日亦服2.4g,却出现了耳鸣、腹痛等中毒症状,降低用量为每日1.8g,毒性症状消失,疾病控制。,两药厂生产的阿司匹林肠溶片的生物利用度不一,在用药量为每日1.8g时,病人的血药浓度有差别:南京第二制药厂的阿司匹林200-230g/ml上海信谊制药厂的阿司匹林125-165g/ml,20,.,排泄:尿液pH值对水杨酸盐排泄影响很大,水杨酸为弱酸性,尿液碱化时药物解离多,肾小管重吸收少。如药物过量中毒时,可用NaHCO3碱化尿液,使排泄加速,降低血药浓度。,体内过程,21,.,药理作用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较强抗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小剂量:抑制血小板血栓素(TXA2)合成大剂量:抑制血管壁前列环素(PGI2)合成。临床用药时剂量的选择,22,.,血小板膜磷脂,环氧化酶,磷脂酶A2,花生四烯酸,环内过氧化物(PGG2、PGH2),血小板聚集,血小板释放ADP,TXA2,阿司匹林,小(),PGI2合成酶,PGI2,拮抗,大(),抑制血小板聚集,23,.,酸化胆道用于治疗胆道蛔虫抑制尿酸再吸收;促尿酸排出用于治疗痛风症,3其他作用,24,.,临床用途,各种慢性钝痛和感冒发热(复方制剂)急性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首选小剂量防止血栓形成(50-100mg/d)胆道蛔虫病,25,.,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最常见,溃疡病禁用凝血障碍:严重肝损害、低凝血酶原血症及VitK缺乏者禁用。过敏反应:“阿司匹林哮喘”。哮喘、鼻息肉、慢性荨麻疹禁用。,26,.,水杨酸反应:剂量5g/d,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听力,甚至过度呼吸、酸碱平衡失调、精神错乱等中毒表现。急救:碳酸氢钠静脉滴注。瑞氏(Reye)综合征:1、少见,但后果严重2、儿童,青年伴病毒性感染和发热多见3、慎用:水痘,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感染者,27,.,药物相互作用,将某些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从结合部位置换出来游离型作用:与香豆素合用抗凝作用出血;与甲磺丁脲合用降糖作用低血糖;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用抗炎作用诱发溃疡。与呋噻米合用竞争肾小管分泌部位水杨酸排泄蓄积中毒;与甲氨蝶呤合用防碍其从肾小管分泌毒性,28,.,二、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29,.,作用特点解热镇痛作用强几乎无抗炎抗风湿作用各种慢性钝痛及感冒发热。小儿退热首选。,30,.,三、其他抗炎有机酸类吲哚美辛(消炎痛),31,.,药理作用为最强的PG合成酶抑制药之一。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均强。临床用途仅用于其他药物不能耐受或疗效不显著者。急性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强直性脊椎炎。癌性发热。,32,.,不良反应发生率3050。胃肠反应。CNS反应2550,头疼、眩晕、精神失常造血系统粒细胞、血小板、再障。过敏反应皮疹、哮喘。,33,.,布洛芬:主要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胃肠道反应小,易于耐受。其缓释胶囊称“芬必得”.萘普生:高效低毒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强,34,.,双氯酚酸:与同类药相比无优点主要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吡罗昔康疗效与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相似,不良反应较少.,35,.,常用解热镇痛药作用强度比较,药物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布洛芬+消炎痛+保泰松+炎痛喜康+,36,.,思考题1.比较解热镇痛药与氯丙嗪对体温的影响有何不同?2.比较解热镇痛药与麻醉性镇痛药在镇痛作用方面有何不同?,37,.,抗痛风药,原因: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表现为血中尿酸持续增高,尿酸盐在关节、肾及结缔组织中析出结晶,38,.,别嘌醇,次黄嘌呤的异构体。次黄嘌呤及黄嘌呤可被黄嘌呤氧化酶催化而生成尿酸别嘌醇也被黄嘌呤氧化酶催化而转变成别黄嘌呤;它及别黄嘌呤都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在别嘌醇作用下,尿酸生成及排泄都减少,避免尿酸盐微结晶的沉积,防止发展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