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淮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语文(文)_第1页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语文(文)_第2页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语文(文)_第3页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语文(文)_第4页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语文(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淮海中学 2017 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语文试题(文科卷) 、语言文字运用及文学名著阅读( 34 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 分 ) “谁筑孤亭望瑶鹤,至今不见一归来。”这诗写给过去还是现在?读者 要问:为什么不见白鹤飞来呢?四十年沧海桑田,一切都在 。只是改变了不该改变的 东西 ,这才 。 A不禁 改变 匪夷所思 B难免 变迁 难以想象 C不禁 变迁 不可思议 D难免 改变 难以琢磨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 分 ) A作为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是世界多极化进程中两支重要力量,中国和印度能否处理好彼此间的关系,关乎两国的快速发展。 B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是发达国家长期积累的结果,在此前提下,延迟退休年龄成为发达国家解决劳动力短缺等问题的有效政策选择。 C智能运动手环为用户利用智能技术提供人性化的便捷服务,并且根据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操作习惯来满足其功能诉求和心理需求。 D虽然有些城市已经开启跨境电子商务试点,但是其发展 依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跨境电子商务要实现发展,重在打破制度壁垒是关键。 3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 3 分 ) A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B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4将 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 “元诗四大家”之一的杨载 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此是春来第一声。 A落红满地乳鸦啼 B柳梢听得黄 鹂语 C春山一路鸟空啼 D楼阁新成花欲语 5下面是一厂家附在产品包装袋里的“回函卡”中的一段文字,符合准确、得体要求的一项是 ( 3分 ) 亲爱的顾客,谢谢您的惠顾。本厂产品刚刚面市,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顾客,请您对本厂产品提出宝贵意见,并寄回该厂,以便我们改进。我们将回赠薄礼,请多多海涵。 A. 谢谢您的惠顾 B. 对本厂产品提出宝贵意见 2 C. 并寄回该厂 D. 我们将回赠 薄礼,请多多海涵 6下列各句中,对相关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王勃滕王阁诗中,颔联“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营造冷落凄凉的意境,描绘了昔盛今衰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盛世繁华的向往。 B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对仗工整,动静结合,借雄浑阔大的景色,反衬诗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靠的凄怆心情。 C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命运变化的急剧,表达了无罪遭贬的怨愤之情。 D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中,尾联“古往今来只 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故作超然物外旷达洒脱,曲折含蓄地表达了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 分 ) , , , _ _。 , 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 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船 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 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A B C D 8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四海”在古代典籍中一般用来指天下、全国。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杜牧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 一”。 B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解元。 C“五经”中存有中国古代丰富的历史资料,是封建时代教育的必读教科书,并被统治阶级作为宣传宗法封建思想的理论依据。 D“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9 下列 各 项中与 三国演义 原著不相符的两项是 ( 5 分) A“未劈曹颅千古恨,曾医关臂一军惊”,这副对联所写主人公是华佗。“未劈曹颅千古恨”所写的 3 是曹操得风疾,华佗欲用利斧劈开头颅 治病,曹操猜忌,处死了华佗一事。“曾医关臂一军惊”指关羽受伤,华佗为其刮骨疗毒一事。 B三国演义中三大战役分别是“夷陵之战”, 曹操扫除北方最强劲的对手袁绍,一统北方;“赤壁之战”,孙刘联盟完胜曹操,三足鼎立出现;“官渡之战 ” ,蜀国元气大伤 ,为三国归晋埋下伏笔。 C樊城被曹操包围,诸葛亮劝刘备到襄阳躲避。刘备不忍心丢下百姓,派人告诉他们,愿意跟随的就派船接到对岸。百姓扶老携幼,哭声不断。刘备伤心至极,想投江自杀,被人阻止了。 D关羽投降后,拒绝了曹操送来的美女和金银,只接受赤兔马。 后来他先后斩杀袁 绍手下两名大将颜良、文丑来报答 曹操的知遇之恩。 E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遂采用了鲁肃计策,设下鸿门宴,邀请关羽来吴国赴宴。席间,关羽借与孙权多年未见叙旧为由,紧紧地拉着孙权的手不放,埋伏的刀斧手见状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因此得以安全脱身。 10 下列 各 项中与 红楼梦 原著不相符的两项是 ( 5 分) A红楼梦中探春理家时着力“开源”,如将大观园里的田地、苗圃等发包给专人管理,收受了一大笔租金。但她对财务纪律中的支出执行不严,因而收效甚微。 B宝玉打发袭人去宝钗处借书,趁机叫晴雯送两块旧帕给黛玉。黛玉体 会出旧帕的意思来,不觉神魂驰荡,左思右想,题诗三首于其上。 C贾府的正门是带有政治意义的大门,只有当官宦来往,或者重大喜庆节日才会打开,元妃省亲自然打开大门,贾府上下远远恭候,黛玉进贾府却只能走西角门而不走正门。 D红楼梦的人物语言个性鲜明。宝玉挨打后,黛玉劝慰他:“你可都改了吧!”宝钗深情地说:“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于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都非常切合各自的身份与性格。 E红楼梦中因刘姥姥夸大观园比画儿强十倍,惜春被贾母安排画园子而向诗社告假,众人埋怨刘 姥姥,黛玉戏称刘姥姥为“母蝗虫”,探春点评她用了“春秋”的法子。 二、文言文阅读( 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 15 题。 论慎终 贞观十三年,魏征恐太宗不能克终俭约,上疏谏曰:臣观自古帝王受图定鼎,皆欲传之万代,故其垂拱岩廊,布政天下。然受命之初,皆遵之以成治;稍安之后,多反之而败俗。其故何哉? 岂不以居万乘之尊,出言而莫己逆,所为而人必从,公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 语曰:“非知之难,行之为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所言信矣。 陛下年甫弱冠,肇开帝业。贞观之初,躬行节俭,遂臻至治。 论功则汤 武不足方语德则尧舜未为远而顷年以来稍乖曩志敦朴之理渐不克终 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顷年以来,意在奢纵,忽忘卑俭,轻用人力,乃云:“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自古以来,未有由百姓逸乐而 4 致倾败者也,何有逆畏其骄逸而故欲劳役者哉?或时欲有所营,虑人致谏,乃云:“若不为此,不便我身。”人臣之情,何可复争?此直意在杜谏者之口,岂曰择善而行者乎?陛下贞观之初,动遵尧、舜,捐金抵璧,反朴还淳。顷年以来, 好尚奇异,难得之货,无远不臻,上好奢靡而望下敦朴,未之有也。 贞观之初,求贤如渴,善人所举,信而任之,取其所 长,恒恐不及。 近岁以来,由心好恶,或众善举而用之,或一人毁而弃之,或积年任而用之,或一朝疑而远之。夫行有素履,事有成迹。陛下不审察其根源,而轻为之臧否,守道者日疏,干求者日进。所以人思苟免,莫能尽力。 臣闻“祸福无门,唯人所召”,“人无衅焉,妖不妄作”。伏惟陛下统天御宇十有三年,威加海外,年谷丰稔,礼教聿兴。暨乎今岁,天灾流行,炎气致旱。夫天何言哉?垂象示诫,若见诫而惧,择善而从。前王所以致礼者,勤而行之;今时所以败德者,思而改之。则宝祚无疆,普天幸甚,何祸败之有乎?然则社稷安危,国家治乱,在于一人而已 。当今太平之基,既崇极天之峻,九仞之积,犹亏一篑之功。臣诚愚鄙,略举所见,伏愿陛下采臣狂瞽之言,冀千虑一得。 (选自贞观政要卷十 ,有删改)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所言 信 矣 信:真实 B此直意在 杜 谏者之口 杜:堵塞 C 干 求者日进 干:冒犯,冲撞 D人无 衅 焉,妖不妄作 衅:犯错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 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A其故 何 哉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 何 羡乎 B虑人致谏, 乃 云 度我至军中,公 乃 入 C或一人毁 而 弃之 廉君宣恶言 而 君畏匿之 D何祸败 之 有乎 苟以天下 之 大 1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论功则汤武不足方语德则尧舜未为远而顷年以来稍乖曩志敦朴之理渐不克终 B论功则汤武不足方语德则尧舜未为远而顷年以来稍乖曩志敦朴之理渐不克终 C论功则汤武不足方 语德则尧舜未为远而顷年以来稍乖曩志敦朴之理渐不克终 D论功则汤武不足方语德则尧舜未为远而顷年以来稍乖曩志敦朴之理渐不克终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贞观十三年,魏征上疏进谏,他认为君主们虽然明晓治国之道,却往往在国家安定后违背初心,不能做到善始善终。 B唐太宗想要建造宫殿,却担心有人进言阻止,便以百姓无事会生骄逸之心为由,加以掩饰。此举遭到魏征反对。 5 C魏征认为唐太宗近年来依据个人好恶决定人事任免,不问根源就评判官员好坏,以致官员们 只求自保,不肯尽心效力。 D魏征认为,福祸不由天定而在人为,劝谏太宗察纳雅言,施行善政,避免大好的基业功亏一篑。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 1)岂不以居万乘之尊,出言而莫己逆,所为而人必从,公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 5分) ( 2)好尚奇异,难得之货,无远不臻,上好奢靡而望下敦朴,未之有也。( 5 分) 三、古诗词鉴赏。 (8 分 ) 16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吴文英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 净洗绿杯牵露井,聊 荐幽香。 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一年佳节过西厢。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注】杜秋娘,泛指美丽动人的歌妓。牵露井,即打来清冽的井水。荐:献上。乌帽,即黑帽,隋唐之后流行于民间。 ( 1)试分析上阕画线句子中景物描写的表现手法。( 4 分) ( 2)请结合下阕分析作者“愁”的原因。( 4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 8 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 分)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 居易琵琶行 ) ,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此亦飞之至也。 (逍遥游) 西当太白有鸟道, 。 (李白蜀道难) 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子无良媒。 (诗经卫风氓) ,惟庚寅吾以降。 (离骚(节选) 五、现代文阅读( 18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8 20 题。( 18 分) 文艺作品要超越“戾气” 张颐武 一些文艺作品中存在“戾气”横行的情况,这样的文艺作品一旦流行,会对社会产生负面的影 6 响,也会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和情绪产生 不良的影响。 戾气之作的出现往往来源于对某种社会情绪的“迎合”,也来源于作者对社会发展走向认知和理解的片面化。这种片面化的认知,一方面是对急剧发展变化中的中国社会所暴露的一些问题和矛盾缺少理性和客观的理解,看不到问题正是由于发展的阶段性所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中等收入群体和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诸多新的现实困扰。现在人们温饱有余,生活条件相对过去有相当大的改善,但也会碰到新的困难和问题,而这些问题是过往生活中不曾具有的,往往让人觉得更难以化解。如剧烈竞争产生的巨大压力,住房、子女教育和消费主义诱导下出现的 攀比和诱惑,都造成了严重的问题。西方社会当下的条件毕竟比中国这样的新兴国家要完备,更增添了这些群体的问题感,由此产生了许多焦虑和困扰。“戾气”之作应运而生,变成了社会困扰的表征。 有“戾气”的文艺作品,其 好处是看到了一些社会问题,但通过宣泄“戾气”将其简单化、表面化和极端化,让社会问题变成了文艺作品唯一的表现。这样的表现既简单化了人性、表面化了社会问题,又极端化了社会情绪。 实际上,仅仅宣泄情绪、渲染“戾气”的文艺作品,其品格历来是不高的。晚清的谴责小说,就是类似这种“戾气”的文化,被鲁迅先生评为“辞气浮露 ,笔无藏锋,过甚其词,以合时人嗜好”。这样的作品并不折射现实,而是扭曲现实,不是让人看到出路,而是让人或情绪躁动或消极犬儒,并不能促进现实的改革,也无助于社会的转型,只能加剧社会的焦虑与矛盾,把人生的问题变成消费品。“戾气”不是创作的正道,也无法给文艺带来真实的生机。 真正有价值的文艺作品,无论是大众文化或高雅作品,都需要既有反映社会的独到角度,不回避问题和矛盾,又有较深入的思考和对于社群的认同,促进人们“守望相助,互相扶持”。有人性表现的力度和对于时代脉搏的把握,有感性的表现力和理性的思考力。超越“戾气” ,让文艺更多地与真实的社会对话,才是我们需要的。 (选自人民网,有删节) 18有“戾气”的文艺作品会对社会产生哪些负面的影响?( 6 分) 19请简要概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6 分) 20结合文本,谈谈文艺作品应该如何超越“戾气”。 (6 分 ) 六、作文( 70 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有人把弯路走直了,欣喜于找到捷径;有人把直路走弯了,惊喜于巧遇美景。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不得抄袭;结合语意,可以讲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 见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不少于 800 字。 7 2017 届淮海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语文试题 文科卷参考答案 1 A(不禁:抑制不住,禁不住。难免:不容易避免;根据语境,第一个空用“难免”太生硬,应用“不禁”。“变迁”:情况或阶段的变化转移;“改变”:事物发生显著的差别。第二空承后只能选“改变”。匪夷所思:指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不是一般人按照常理所能想象的。难以琢磨:很难思考清楚;与语境稍有不合,应选“匪夷所思”。) 2 B 解析: A 项搭配不当,“中国和印度能否处理好彼此间的关系,关乎两国的快速发展 ”两面对一面。 C 项语序不当,“为用户”移到“提供”的前面。 D 项结构混乱,“重在打破制度壁垒是关键”改为“重在打破制度壁垒”或“打破制度壁垒是关键”。 3 C 4 B(由诗歌的第一句“城雪初消荠菜生”可看出时令是冬末春初,这样 A 项“落红满地”和 D 项“花欲语”是不符合时令的,与上文无法衔接;由诗题和“角门深巷少人行”可看出 C 项“春山一路”不符诗意; B 项柳梢是春天比较早的景色,黄鹂语也无鸟空啼的嘈杂,反而给人以惊喜,与后文“此是春来第一声”相吻合。) 5 B( A. 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谢谢您的惠顾”宜为“感 谢您使用本厂 产品”; ,着重指出前面说过的人或事物。“该厂”宜为“本厂”; D. 海涵:敬辞 ,比喻人度量宽大,用于请人特别原谅时。“请多多海涵”宜为“以示感谢”) 6 A(颔联“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表达的是作者对时光易逝、繁华难再的感慨。) 7 C 本题用分组法可以迅速得出答案。从文意看,为一组,描写的主体是“林”,且接在后面;为一组,描写的主体是“细草”,构成比喻句;为一组,描写的主体是“麦”,侧重于“麦香”,侧重于“麦浪”,两句共同的色调是“金黄”。后面接 的是 B 项和 C 项,和连在一起的是 C 项。再按 C 项的顺序通读一遍进行验证,确保无误。 8 B“登科”是考中进士。 9 B E( B“夷陵之战蜀国元气大伤,“官渡之战” 曹操打败袁绍”; E 应是关羽拉着鲁肃的手。) 10 A E( A 探春理家时也力主“节流”“省下一些哥儿小姐重复支取的笔墨纸张、头油脂粉钱,而且在她的管理下,财务纪律严格,禁止破例冒领; E 宝钗点评她用了“春秋”的法子 。) 11 C(干:求取。) 12 A(均为代词“什么”。 B. 副词,于是,就副词,才; C. 连词表顺承,就;连词表转折,但是 ; D.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13 D 14 B(是以“不这样做会让自己不便”为由。) 15( 10 分)(基本上每句 1 分,重点关注实词、虚词、古今异义及特殊句式等) 8 ( 1)( 5 分)难道不是因为身处天子的尊位,说出的话没人违背自己,所做的事别人一定会听从,公道被私情淹没,礼节被欲望损毁的缘故吗? ( 2)( 5 分)喜欢奇异珍宝,难得的财物无论多远没有得不到的(再远也能得到)。君主喜好奢侈靡费却希望臣下俭约朴素,没有这样的情况。 16( 8 分) ( 1)( 4 分)运用比拟(比喻)手法, 以人拟(喻)菊,写出菊的纤弱美态(或“以眉喻山,写出远山绵延之态”);由远及近(远近结合),远望绵延苍翠的寒山是远景,清瘦袅娜菊花是近景,远近结合营造了清凉萧条的氛围。(每点 2 分,手法和分析各占 1 分) ( 2)( 4 分)“乌帽”两句,可知作者人到暮年,无法遮掩的老态令他心生愁苦;重阳佳节团聚之日自己却漂泊在外,登高望远面对“秋色”、“雁声”与“斜阳”,油然而生羁旅思乡之愁。(每点 2 分) 【附参考译文】 贞观十三年,魏征担心唐太宗不能始终坚持勤俭朴素,上疏进谏说:下臣看自古以来的那些开国的帝王天子,夺得天下 之后(受河图,定九鼎意指得到天下)都想把他的帝国传给后世子孙千万代。所以他们能够无为而治,布政天下。但是(这些帝王在)刚开始(成为帝王)承受天命的时候,都是遵守(上面)所说的以使国家长治久安,等到国家稍微稳定之后,大多数却违背那些原则,败坏原有的制度。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不是因为身处天子的尊位,说出的话没人违背自己,所做的事别人一定会听从,公道被私情淹没,礼节被欲望损毁的缘故吗?论语上说:“知道理解并不难,难的是做出来,做出来也不是最难的,要始终坚持着做下去才是最难的。”这话说得真的很正确啊。陛下您刚成年就 建立帝业。贞观初年,您躬行节俭,把国家治理到得极好。论功劳商汤、武王不能与您相比,谈德行尧舜您也相去不远。但近几年来,您渐渐违背了先前的志向,敦厚朴素的道理您渐渐不能坚持到底了。尚书说:“百姓是国家之本,根本牢固则国家安宁。”近年来您却奢侈放纵了,忘记了谦卑俭朴,随意地动用民力,就说:“百姓无事就容易骄情,让他们多服些劳役才肯听使唤。”自古以来,没有因为百姓安乐而导致国家败亡的。哪有恐怕百姓骄惰而让他们去服劳役的事呢?有时您想有所营造,担心有人进谏,就说:“不这样做,对我不方便啊!”在君臣之间,谁又能和 陛下去争论呢 ?你这样做就是要堵塞进谏者之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