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一)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一)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一)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一)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一)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7 届福州外国语学校高三适应性考试(一) 语文试卷 第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中国全面引进与推进传播学或美国传播学研究,约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尽管冷战正热的五六十年代,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已 将美国传播学奠基人施拉姆参与的报刊的四种理论翻译出来,供内部批判,而八十年代大规模展开的恰恰是施拉姆一路的冷战传播学,与此同时,欧洲传统的批判研究则门前冷落车马稀。其间,一个看似矛盾的情况是,美国传播学被视为客观普适的科学,而欧洲批判理论如传播政治经济学,则由于同马克思主义道统关联密切而被视为非科学的意识形态。这一状况与趋势,就是常说的“去政治化”。去政治化有两类,一是不讲政治,不问政治,不关心政治,一是去掉一种政治,再讲一种政治,即所谓“去政治化的政治”。而无论如何,结果是“趋美国化”与“去政治化”的 汇流,渐渐构成今日传播学的总体格局,中国如此,他国亦然。 我们需要重新反思的,就是这种总体格局。一方面,当初适用自身需要的美国社会科学包括传播学,由于陷入自娱自乐的内卷化,越来越失去思想的活力与学术的敏锐。另一方面,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这样一路传播学在整体思路上是否束缚了我们的学术想象力与创造力,对迅速发展、急剧变化的中国来说,其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是否足以有效地解释现实,有益地改变现实?正如不止一位学者指出的,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相比,中国传播学基本无法与当代中国及其传播实践展开生机勃勃的对话。原因何在?除了 美国传播学自身的生命力萎缩、解释力下降等因素,关键恐怕还在于这套学术话语的理论预设与核心关切,即使不说与中国社会大相径庭,至少也是颇异其趣。 美国传播学源于二战前后自身的一系列社会历史语境。如果说美国经济学的理论预设是利益最大化,政治学的核心关切是分权制衡,那么传播学的理论预设与学术关怀可归结为实用主义的观念形塑。如政治传播的形象塑造、商业传播的品牌营销、文化传播的价值推广等,说到底都致力于实用哲学基础上对人的观念的影响与塑造。 外语见长 文理兼优 全面发展 2 既然如此,那么假如超越这一理论预设与核心关怀,以开放的学术视野、鲜活的问题意识 审视中国社会及其传播,是不是能够发现全新的、被遮蔽的核心问题呢?如果说经济学的中国血统是经世济民,政治学是小康大同,那么传播学的关键词可否归结为理想主义的世道人心呢?具体说来,自古及今,中国人的传播行为及其观念在个人层面讲求正心诚意,在社会层面讲求将心比心,在天下层面讲求心心相印,而这一切无不关乎人心或世道人心。从世道人心的视角入手,也许更能深切洞明地切入中国社会及其传播肌理,从而把握人间正道与传播正道。 反思中国传播学也好,重构中国传播学也罢,归根结底无不基于中国社会的历史传统与文化逻辑,正如美国传播学无 不基于自身历史传统与文化逻辑而繁衍生息。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中国,才能明白传播何为。 (摘编自李彬 重思中国传播学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国大规模引进与推进的传播学是曾在冷战正热的五六十年代被批判的施拉姆一路的冷战传播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传统的欧洲批判理论被看成非科学的意识形态,遭到研究者冷落。 讲政治,不问政治,不关心政治”不同,八十年代中国传播学的“去政治化”表现出的是“去政治化”的政治化。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传播学的总体格局明显表现为“趋美国化”与“去政治化”的结合。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命力萎缩、解释力下降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它偏于娱乐的价值追求导致其失去思想的活力与学术的敏锐。 美国传播学影响的中国传播学,它的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已无法有效地解释现实、有益地改变现实。 造,其政治传播的形象塑造,商业传播的品牌营销,文化传播的价值推 广,都表现出这一意图。 会层面的将心比心,还是天下层面的心心相印,自古及今,中国传播学更在乎理想主义的世道人心。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表明,中国传播学在理论预设与核心关切上与中国社会有了不小的距离。 活的问题意识去关切理想主义的世道人心,就能发现中国社会及其传播中全新的、被遮蔽的核心问题。 C.“ 足寒伤心,民怨伤国 ”、“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这些民谚俗语的 流传不息一定程度上映证了传播学的中国血统是世道人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名扬天下,这并不是刻意进行形象塑造的结果,而是因为他的行为合乎关切世道人心的传播观念。 二、 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 (一) 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7 题。 王猛,琅邪临沂人。五岁而父清遇害。陈文帝军度浙江,访之,将加夷灭。母韦氏携之遁于会稽,遂免。及长,勤学不倦,博涉经史,兼习孙、吴兵法。以父遇酷,终陈文帝之世不听音乐,蔬食布衣,以丧礼自处。宣帝立,乃始求位。 太建 初年, 释褐 鄱阳王府中兵参军,再迁永阳 王府录事参军。诏随大都督吴明彻略地,以军功封应阳县子,累迁太子右卫率,徙晋陵太守。威惠兼举,奸盗屏迹,富商野次,云“以付王府君”。郡人歌之。 时孔范、施文庆等相与比周,害其梗直,议将出之而未有便 。会广州刺史马靖不受征,乃除王猛都督东衡州刺史,领始兴内史,与广州刺史陈方庆共取靖。猛至,即禽马靖送建邺,进爵为公,加先胜将军、平越中郎将、大都督,发广、桂等二十州兵讨岭外荒梗,所至皆平。 祯明二年,诏授镇南大将军、都督二十四州诸军事,寻命徙镇广州。未之镇,而隋师济江,猛总督所部赴援。时广州刺史临汝侯陈方 庆、西衡州刺史衡阳王陈伯信并隶猛督府,各观望不至。猛使高州刺史戴智烈、清远太守曾季远各以轻兵就斩之而发其兵。及闻台城不守,乃举哀素服,藉稿不食。因勒兵缘江拒守,以固诚节。 及审陈后主不死,乃遣其部将辛昉驰驿赴京师归款 。隋文帝大悦,谓昉曰:“猛怀其旧主,送故情深,即是我之诚臣。保守一方,不劳兵甲,又是我之功臣。”即日拜辛昉开府仪同三司,仍诏猛与行军总管韦洸便留岭表经略。 4 猛母妻子先留建邺,因随后主入京,诏赐宅及什物甚厚,别赉物一千段,及遣玺书劳猛。仍讨平山越,驰驿奏闻。时文帝幸河东,会猛使至,大悦。 杨素贺因曰 昔汉武此地闻喜用改县名王猛今者告捷远符前事于是又降玺书褒赏 以其长子王缮为开府仪同三司。猛寻卒于广州,隋文帝闻而痛之。遣使吊祭,赠上开府仪同三司,封归仁县公。命其子王缮袭,仍授普州刺史。葬关中,谥曰成。 节选自南史 王猛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杨素贺 /因曰 /昔汉武此地闻喜 /用改县名 /王猛今者告捷 /远符前事 /于是又降玺书褒赏 / B杨素贺因曰 /昔汉武此地闻喜 /用改县名 /王猛今者告 /捷远符前事 /于是 又降玺书褒赏 / C杨素贺 /因曰 /昔汉武此地闻喜用 /改县名 /王猛今者告捷 /远符前事 /于是又降玺书褒赏 / D杨素贺因曰 /昔汉武此地闻喜用 /改县名 /王猛今者告 /捷远符前事 /于是又降玺书褒赏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太建,陈宣帝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西汉,此后形成制度。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B释褐,指脱去平民衣服,担任官职。褐,粗布衣服。 C加、赠,都指在原官职之外又兼任其它官职。 D谥,也称谥号。古代帝王、诸侯、 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谥号以谥法为依据。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王猛历经凶险,勤学自律。他五岁时父亲遇害,幸亏母亲韦氏带他出逃才避免了被诛杀,他勤奋学习,因父亲遭遇凄苦终陈之世不肯享乐。 B王猛功勋显赫,政绩卓著。他不仅凭借军功被封为应阳县子,后又屡次升迁,开疆拓土,而且在任晋陵太守时,恩威并施,使富商遍地,百姓人人歌颂。 C王猛审时度势,竭尽忠诚。他曾斩杀怀有异心的将领,在台城失守后穿上孝服不肯进食;也曾派部将向 文帝表达忠君之意,深得文帝信赖,文帝几次下发玺书奖赏他。 D王猛去世,尽享哀荣。王猛去世后,文帝感到很悲痛,派人吊祭,并赠谥,他的儿子也受到父荫。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 时孔范、施文庆等相与比周,害其梗直,议将出之而未有便。( 5 分) 5 (2) 及审陈后主不死,乃遣其部将辛昉驰驿赴京师归款。(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8 9 题 别宋常侍 隋尹式 游人 杜陵北,送客汉川东。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 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 别有相思处,啼鸟杂夜风。 留别王维 唐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游人,游宦之人,指宋常侍。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 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此诗即行前留别之作。 8尹式诗的最后两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思念之情的?请简要赏析。( 5 分) 9这两首诗均写离别,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 6 分) ( 1)诗经氓中写女子朝思暮想,看见复关,就像见到所恋之人,不禁眉开眼笑的两句是“ , ”。 6 ( 2)在赤壁赋中,描写江面风平浪静,且可与后赤壁赋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两句相映成趣的句子是“ , ”。 ( 3)杜甫在望岳中,用“ , 。”表现了大自然对神奇秀美的泰山的钟爱和泰山的高峻奇险。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胖子和瘦子 【俄】契诃夫 在尼古拉铁路 的一个火车站上,两位朋友,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相遇了。 胖子 刚刚在火车站餐厅里用过午餐,他的嘴唇油亮亮的,像熟透了的樱桃。他身上有一股核烈斯酒 和橙花的气味。瘦子刚从车厢里下来,吃力地提着箱子、包裹和硬纸盒。他身上有一股火腿肠和咖啡渣的气味。在他背后,有个下巴很长的瘦女人不时探头张望 那是他的妻子,还有一个眯着一只眼的中学生,那是他的儿子。 “波尔菲里!”胖子看到瘦子大声喊道,“是你吗?我亲爱的!多少个冬天,多少个夏天没见面啦!” “我的老天爷!”瘦子惊呼道,“这是米沙,小时候的朋友!你打哪儿来的?” 两位老朋友互相拥抱,一连吻了三次,然后彼此看着对方泪汪汪的眼 睛。两个人都感到又惊又喜。 “我亲爱的!”接吻后瘦子开始道,“真没有料到!简直喜出望外!哎,你倒是仔细瞧瞧我!你呢,还是那么一个美男子,跟从前一样!还是那样气派,喜欢打扮!咳,你,天哪!噢,你怎么样?发财了吧?结婚了吧?我已经成家了,你看这是我的妻子路易莎,娘家姓万岑巴赫她是新教徒这是我的儿子,纳法奈尔,中学三年级学生。纳法尼亚 ,这位是我小时候的朋友!中学同班同学!” 纳法奈尔犹豫一下,摘下帽子。 “中学同班同学!”瘦子接着说,“你可记得,同学们当时怎么拿你开心的?给你起了一个外号,叫赫洛斯特 拉特 ,因为你用香烟把公家的一本图书烧了一个洞。我的外号叫厄菲阿尔特 ,因为我喜欢告密。哈哈当时都是小孩子哩!你别害怕,纳法尼亚!你走过来呀噢,这是我的妻子, 7 娘家姓万岑巴赫新教徒。” 纳法奈尔犹豫一下,躲到父亲背后去了。 “喂,朋友,你生活得怎么样?”胖子热情地望着朋友,问道,“在哪儿供职?做多大的官啦?” “在供职,我亲爱的!升了八品文官,已经做了两年了,还得了一枚圣斯坦尼斯拉夫勋章。薪金不高咳,去它的!我妻子给人上音乐课,我呢,工作之余用木料做烟盒。烟盒很精致!我卖一卢布一个。若 是有人要十个或十个以上,你知道,我就给他便宜点。好歹能维持生活。你知道,原来我在一个厅里做科员,现在把我调到这里任科长,还是原来那个部门往后我就在这里工作了。噢,你怎么样?恐怕已经做到五品文官了吧?啊?” “不对,亲爱的,再往上提,”胖子说,“我已经是三品文官了有两枚勋章了。” 刹那间,瘦子脸色发白,目瞪口呆,但很快他的脸往四下里扭动,做出一副喜气洋洋的笑容。似乎是,他的脸上,他的眼睛里直冒金星。他本人则蜷缩起来,弯腰曲背,矮了半截他的那些箱子、包裹和硬纸盒也在缩小,皱眉蹙额他妻子的长 下巴拉得更长,纳法奈尔垂手直立,扣上了大衣上所有的纽扣 “我,大人非常高兴!您,可以说,原是我儿时的朋友,忽然间,青云直上,成了如此显赫的高官重臣!嘿嘿,大人!” “哎,算了吧!”胖子皱起了眉头,“何必来这种腔调!你我是儿时朋友 何必来这一套官场里的奉承!” “哪儿行呢您怎么能这么说,大人”瘦子缩得更小,嘿嘿笑着说,“大人体恤下情使我如蒙再生的甘露这是,大人,我的儿子纳法奈尔这是我妻子路易莎,新教徒,某种意义上说” 胖子本想反驳他几句,但看到瘦子那副诚惶诚恐、阿谀谄媚、低三 下四的寒酸相,使得三品文官几乎要呕吐了。他扭过脸去,向瘦子伸出一只手告别。 瘦子握握他的三个指头,一躬到地,像中国人那样嘿嘿笑着。他妻子眉开眼笑。纳法奈尔咔嚓一声,收脚敬礼,把制帽掉到地上。一家三口都感到又惊又喜。 一八八三年十月一日 【注】 莫斯科至彼得堡的铁路,以沙皇尼古拉一世命名。 一种烈性白葡萄酒。 纳法奈尔的爱称。 古代希腊人,他为了扬名于世,在公元前三五六年焚烧了世界七大奇观 之一的阿泰密斯神庙。 古代希腊人,曾引波兰军队入境 (选自契诃夫文集) 8 (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这篇小说的开篇极为简洁:“尼古拉铁路一个火车站上,有两个朋友相遇: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一句话就把小说的地点、人物、事件交代齐备了。 B这篇小说情节离奇曲折,作者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现小说重要意象。 C这篇小说揭示的社会问题是深刻、严肃的,但由于作品中夹杂着浓厚的幽默、滑稽成分,给人一种轻松的感 觉,减弱了小说主题原有的悲哀、凝重之情。 D这篇小说着重描写的人物是瘦子。在这个扭曲的人物形象身上,也能折射出我国当今社会上的一些“官本位”的不正常现象,这也从侧面批判了我国当今社会的不良之风。 E这篇小说通过两个老同学在车站邂逅的场景和对话,描绘了两个人的情绪变化,给人们勾勒出一幅惟妙惟肖的十九世纪末期俄国社会的世俗图。 ( 2) 两个小时候的朋友、中学同班同学见面,瘦子向胖子介绍了自己哪些方面的情况?请简要概括。( 6 分) ( 3)文中的瘦子是个怎样的形象?文章使用了何种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6 分) ( 4)小说为什么把讽刺的主要矛头对准小人物瘦子而不是达官贵人胖子?请就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探究。( 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4)题。( 25 分) 迟子建自传 从中国的版图上看,我的出生地漠河居于最北,大约在北纬 53 度。那是一个小村子,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每年有多半的时间白雪飘飘。我记忆最深刻的,是那里漫长的寒冷,冬天似乎总也过不完。 9 我小时候住在外婆家里,那是一座高大的木刻楞房子,房前屋后是广阔的菜园。短暂的夏季来临的时候,菜园就被种上了各色庄稼和花草,有的 是让人吃的东西;有的则纯粹是供人观赏的。当然,也有半是观赏半是入口的植物。我经常看见的一种情形就是,当某一种植物还在旺盛的生命期的时候,秋霜却不期而至,所有的植物在一夜之间就憔悴了。这种大自然的风云变幻所带来的植物的被迫凋零令人痛心和震撼。 我对人生最初的认识,完全是从自然界的一些变化而感悟来的。比如我从凋零的植物身上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同时我也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生命的从容,因为许多衰亡的植物,转年又会焕发出勃勃生机,看上去比前一年似乎更加有朝气。 童年围绕着我的,除了那些可爱的植物,还有亲人和动物。我的亲人 ,也许是由于身处民风纯朴的边塞,他们是那么善良、隐忍、宽厚,爱意总是那么不经意地写在他们的脸上,让人觉得生活里到处是融融暖意。我从他们身上,领略最多的就是那种随遇而安的平和与超然,这几乎决定了我成年以后的人生观。 生物本来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但是由于人类的存在,它们却被分出了等级,令人无可奈何。虽然我把那些动物当成了亲密的朋友对待,但久而久之,它们的毙命使我的怜悯心不再那么强烈,我与庸常的人们一样地认为,它们的死亡是天经地义的。只是成年以后遇见了许多恶意的人的狰狞面孔后,我又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些年,在喧哗 而浮躁的人世间,能够时常忆起它们,内心会有一种异常温暖的感觉。 在我的作品中,出现最多的除了故乡的亲人,就是那些从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动物,这些在我的故事中是经久不衰的。比如雾月牛栏中因为初次见到阳光、怕自己的蹄子把阳光给踩碎了而缩着身子走路的牛;北极村童话里的那条名叫“傻子”的狗等等。 此外,我还对童年时所领略到的那种种奇异的风景情有独钟,譬如铺天盖地的大雪、轰轰烈烈的晚霞、波光荡漾的河水、在雪地上飞驰的雪橇、千年不遇的日全食等等,我对它们是怀有热爱之情的,它们进入我的小说,会使我在写作时洋溢着一 股充沛的激情。我甚至觉得,这些风景比人物更有感情和光彩,它们出现在我的笔端,彷佛不是一个个汉字在次第呈现,而是一群在大森林中歌唱的夜莺。 在这样一片充满了灵性的土地上,神话和传说几乎到处都是。也许是因为神话的滋养,我记忆中的房屋、牛栏、猪舍、菜园、坟茔、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无一不沾染了神话的色彩和气韵,我笔下的人物也无法逃脱它们的笼罩。我所理解的活生生的人,不是庸常所指的按现实规律生活的人, 10 而是被神灵之光包围的人,那是一群有个性和光彩的人。他们也许会有种种的缺陷,但他们忠实于自己的内心生活,从人性的意义来讲 ,只有他们才值得永恒的抒写。 还有梦境。也许是我童年生活的环境与大自然紧紧相拥的缘故吧,我特别喜欢做一些色彩斑斓的梦。我在梦里见过会发光的树,能够飞翔的鱼,狂奔的猎狗和浓云密布的天空。有时也梦见人,这人多半是已经作了古的,他们与我娓娓讲述着生活的故事,一如他们活着。梦境里的流水和夕阳总是带有某种伤感的意味,梦里的动物有的凶猛有的则温情脉脉。有时我想,梦境也是一种现实,而且,梦境的语言具有永恒性,只要你有呼吸、有思维,它就无休止地出现,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联想。它们就像盛宴上酒杯碰撞后所发出的清脆温暖的响声,令 人回味。 当我童年在故乡北极村生活的时候,因为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认定世界就北极村这么大。当我成年以后到过了许多地方,见到了更多的人和更绚丽的风景之后,我回过头来一想,世界其实还是那么大,它只是一个小的北极村。 (有删改) 【相关链接】 “越是寒冷地区的人,越渴望温暖,因为我是一个在北极村长大的孩子,我对它的依恋永远不会消亡,因此,读者在我作品中,会看到一种人性意义上的春天。 我写作的过程,是与自己的内心搏斗,是与生活的世界搏斗,因为对这个世界有思考,有不平,所以特别想倾诉。文学是我的伙伴,它 是我表达心中理念的渠道。 (迟子建) 迟子建从读书起,就喜欢写作文,故乡的森林、河流、清风和明月给她无尽的灵感。童年的木刻楞房、白夜、极光,深深刻入了她的心灵,给她的创作注入了无穷的想象。 (陈华文迟子建:北极村走出的女作家) (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 ( 5 分) A迟子建出生在漠河最北的一个小村子,那里“冬天似乎总也过不完”的漫长的寒冷给她留下深刻印象,这是她创作上喜欢把背景定在“春天”的缘故。 B“我与庸常的人们一样地认为,它们的死亡是天 经地义的”,这句话与其说反映出迟子建对生命的麻木,不如说表达了她对生命脆弱与从容的达观认识。 C北极村的人不是按现实规律生活的人,他们被神灵之光包围着,虽然有种种缺陷,却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有个性光彩,因此值得作家们永恒抒写。 11 D作者对人生最初的认识,是从自然界一些变化感悟来的,因此她认为风景比人物更有感情和光彩,在她的作品中,除了故乡亲人,出现最多的就是动物。 E童年的生活经历和大自然的厚赐,给迟子建的心灵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北极村的一切不仅影响了她的人生观,也给她的创作注入了无穷的想象力。 ( 2)迟子 建的创作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6 分) ( 3)作为作家的一篇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 ( 6 分) ( 4)作者童年时“认定世界就北极村这么大”,成年到过许多地方后,依然认定世界“只是一个小的北极村”,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 8 分) 12 第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20 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 分) 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不论是“悼亡说”“恋情说”还是 其他说法,也不管论述得如何充分,和诗歌自身给我们的感受比起来,总是令人有 _的感觉。 由于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强,解答诗歌鉴赏题时,经常出现 _ 的情况,所以解答时不但要理解诗歌,还必须掌握一定的鉴赏术语。 原来一些领导干部喜欢看上级脸色,专拣领导爱听的话说,汇报工作时 _,大话、空话、套话连篇,实情少、水分多;现在有所收敛了。 A言不尽意 辞不达意 言不由衷 B言不及义 含糊其辞 言不由衷 C言不及义 辞不达意 言人 人殊 D言不尽意 含糊其辞 言人人殊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 分) A碱性的钙剂可以起到中和胃酸的作用,在餐后服用,能够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因此建议大家补钙最好每天少量多次效果最好。 B今年的南京祭活动在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举办,作为活动的一部分,文化中心展出了日本侵占南京并且制造南京大屠杀的照片。 C有人认为把金庸小说拿给中学生读一读,没有什么不好。也有人担心,将这些与法治精神背道而驰的武侠戏、江湖情纳入课堂教学,会在学生心中增加暴力文化的“因子”。对这种 观点,我不敢苟同。 D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光荣和梦想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烙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 ,个人梦只有与中国梦相连相通 ,我们才能梦想成真,才能格局非凡。 恰当的一句是( 3 分) “日晕”是日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围绕太阳呈彩色环形的光现象。有的人则赋予了它一个诗意的别称:神光。 _ _。晴天的雪后容易出现“神光”,其道理跟雨后出现彩虹如出一辙。 A人们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内心陡起神圣之感 B它的出现让人们内心陡起神圣之 感,惊叹大自然的神奇 13 C人们内心陡起神圣之感,惊叹大自然的神奇 D它的出现让人们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内心陡起神圣之感 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5 分) “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期,而是心灵的一种状态”。 ,心态上的年轻确是能够永远保持的。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方式可以沉稳持重, ,否则必定一事无成。只有保持年轻心态、葆守青春状态,才能自信若胸有成竹,勃发如沐浴春风。 ,流淌出 的不只是无穷的激情,更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刚猛勇毅的魄力。 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90 字。( 5 分) 六、写作( 60 分) 18 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60 分) 美国新闻周刊最新报道,根据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的网民投票,评选出进入 21 世纪以来世界最具影响力的 12 大文化国家,居前两位的是美国和中国。代表美国文化的符号有华尔街、好莱坞、麦当 劳、 佛大学、感恩节、自由女神像,代表中国文化的符号有汉语、长城、孔子、唐帝国、丝绸、京剧、功夫。 请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14 2017 届福州外国语学校高三适应性考试(一) 语文试卷答案 1 D。从文本中看,是“趋美国化”与“去政治化”汇流后,“渐渐构成今日传播学的总体格局”。 2 A。错在“偏于娱乐的价值追求”,文中“自娱自乐”的意思是美国传播学学科满足于画地自限。 3 B。错在“就能发现”,从文本中的“也许更能把握”可 知,并不是完全肯定的回答。 4、 A 5、 C(赠,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 6、 A(原文表述是终陈文帝之世) 7、( 1)当时孔范、施文庆等人交互结党营私,陷害梗直的人,商议将要把王猛调出而没有合适的机会。(比周,梗直,出之各 1 分,句意 2 分) ( 2)等到弄清楚了陈后主没有死, (王猛 )就派他的部将辛昉驾乘驿马疾行到京城投诚。(审,驰驿,归款各 1 分,句意 2 分) 参考译文: 王猛字世雄,是琅邪临沂人。五岁的时候父亲王清遇害,陈文帝的军队渡过浙江,访察他们,准备加以诛灭。他的母亲韦氏带着他逃到了会稽, 于是得以免祸。长大以后,勤学不倦,博览经史,兼学孙子、吴起兵法。因为父亲的遭遇太苦,他在整个文帝时期始终不听音乐,吃蔬菜粗粮,穿粗布衣裳,以丧礼自处。宣帝即位,才开始求官。 太建初年,初入官场担任鄱阳王府中兵参军,再调任永阳王府录事参军。诏令他跟随大都督吴明彻去夺取土地,因为军功封为应阳县子。逐步升迁为太子右卫率,调任晋陵太守。威恩兼用,奸人盗贼匿迹,富商遍地,人们都说“应该归功于王府君”。郡中的人们歌唱他。 当时孔范、施文庆等人交互结党营私,陷害梗直的人,商议将要把王猛调出而没有合适的机会。正 巧广州刺史马靖不服从征调,于是便任命王猛为都督东衡州刺史,兼始兴内史,与广州刺史陈方庆共同攻取马靖。王猛到后,马上就捉住了马靖送交建邺,晋升爵位为公,加官光胜将军、平越中郎将、大都督,调发广、桂等二十州兵讨伐岭外蛮荒地区,所到之处都予以平定。 祯明二年,下诏任命他为镇南大将军、都督二十四州诸军事,不久改镇广州。还没到任,而隋朝的军队渡过长江,王猛总督所辖部队赶赴增援。当时广州刺史临汝侯陈方庆、西衡州刺史衡阳王 15 陈伯信都隶属于王猛都督府,各自观望不到。王猛派高州刺史戴智烈、清远太守曾孝远各带轻兵前去 杀死了他们而调发了他们的军队。等听到台城失守,便举哀穿上孝服,坐在草垫子上待罪不食。于是率兵,沿长江拒守,以固守忠诚的节操。 等到弄清楚了陈后主没有死,(王猛)就派他的部将辛昉驾乘驿马疾行到京城投诚。隋文帝非常高兴,对辛昉说:“王猛怀念他的旧主,送别故人情义深厚,就是我的忠诚大臣。保守一方,不用耗费兵力,又是我的功臣。”当天任命辛昉府仪同三司,仍然诏令王猛与行军总管韦洸就留在岭南经管。 王猛的母亲妻子儿女先是留在建邺,然后随着后主入京,诏令赐给宅院和各种物品很多,另外赠予布帛一千段,并且派 人带着诏书慰劳王猛。他讨平了山越,通过驿马上奏朝廷。当时文帝视察河东,正好王猛的使者到来,十分高兴。杨素庆贺,于是说:“从前汉武帝在这里听到喜讯,因而改了县名,王猛现在告捷,和从前的事远远相合。”于是又下发诏书奖赏,封他的长子王缮为开府仪同三司。王猛不久死在广州,文帝听到消息非常痛心,派遣使者前往吊祭,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封为归仁县公。让他的儿子王缮承袭爵位,仍然授给他普州刺史。王猛埋葬在关中,谥号为成。 写),设想分手之后,自己因思念友人而失眠,由失眠得以听到静夜里如泣如诉的啼鸟声和风 声。( 3 分)诗人以景结情、寓情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2 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和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9( 6 分)【参考答案】尹诗表达了羁旅漂泊的孤寂、同病相怜的伤感及人生迟暮的无奈。( 3 分)孟诗表达了科举不第的失意、知音难遇的感慨及归隐故园的决心。( 3 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能力。 10、名句填空 ( 1)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1( 1) A 得 3 分,选 E 得 2 分,选 B 得 1 分,选 C、 D 不得 分。 B 项,作者只是截取了一个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情节并不离奇;“意象”常用于分析诗歌和散文。 C 项,小说悲哀、凝重之情其实深深蕴含于字里行间,正是透过喜剧化的幽默、滑稽,小说揭露的社会问题更加令人悲哀。 D 项,“这也从侧面批判了我国当今社会的不良之风”无中生有,表述不当) ( 2)妻子和儿子的情况;自己供职和官位情况;获奖和薪金情况;工作之余的赚钱情 16 况。升职情况。(每点 2 分,答出任何三点给 6 分) ( 3)瘦子的个性特点:真诚、念旧;虚荣、喜欢炫耀;卑躬屈节,阿谀奉承,庸俗。(每点 2 分,答出任何两点给 4 分) 写作手法:对比,以小见大,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答出任何一点给 2 分) ( 4)与小说的主旨有关:作者所要批判的就是等级分明的社会导致小人物心理变态的社会现实。从写作角度来看:相比较于达官贵人,小人物的这种心理更具真实性、现实性和普遍性,通过瘦子更能折射出畸形的社会心态,易引起读者的心理共鸣。就选材而言:打破传统的“批判达官贵人”的写法,以原本令人同情的小人物作为批判的对象,选材新颖,易引起读者的阅读期待,使文章更有可读性。就表达效果而言:相比较于达官贵人,借小人物的畸形心理来 抨击当时社会的等级分明,可使小说更具讽刺性、批判性与现实意义。(或:人格的高下贵贱,本与官阶地位无必然联系,但瘦子却因胖子官阶引起他心理行为戏剧性变化,这既表现了当时社会等级的森严,又表现出了人性丑恶的一面,使小说主题更为深刻)(每点 2 分,共 8 分) 12.( 25 分) ( 1)( 5 分) B E(答 E 给 3 分,答 B 给 2 分,答 D 给 1 分;答 A、 C 不给分。 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A 项,“喜欢把背景定在春天的缘故”错,根据相关链接,“读者在我作品中,会看到一种人性意义上的春天”中的“春天”并非事实上的春天。 C 项, “他们被神灵之光包围着”错,“被神灵之光包围”只是作者的认识和理解。 D 项,“作者对人生最初的认识”与“她认为风景比人物更有感情和光彩”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 ( 2)( 6 分) 大自然的变化给了迟子建最初的人生感悟,引发她对于世界、人生以及生命的思考,这些感悟和思考激活了她的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