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侵权责任法因果关系认定的典型案例 【要旨】 因果关系的认定是法院确定侵权责任赔偿的前提。侵权的因果关系,是指违法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即若不存在这种违法行为,损害就不会发生,则该行为是损害结果发生的原因 ;反之,即使不存在该行为,损害也会发生,则该行为就不是损害发生的原因。加强侵权行为中因果关系的研究,探索因果关系的确认与排除规则,对于侵权责任赔偿具有重要的意义。 【案情】 原告邓金秀。 被告黄小连。 2012年 8月 24日,原告邓金秀之子罗过房在石城县屏山镇圩镇街道上行走,恰遇被告黄小连驾驶小车从街上 路过。被告以罗过房在街上行走阻碍了其小车通行为由,就下车对死者罗过房进行殴打,将罗过房打跌倒地受伤。罗过房被打跌倒地受伤后一直卧床不起,于 2012年 8月 29日下午 4时死亡。罗过房死亡后,原告家人找被告了解处理此事,被告置之不理,为此,原告家人即向石城县公安局屏山派出所报案。 2012年 9月 12日,石城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委托江西济源司法鉴定中心对罗过房的尸体进行尸检。江西济源司法鉴定中心法医学尸检意见书认定罗过房生前患有动脉血管硬化和高血压疾病,其系脑脓肿并脑出血,脑水肿致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从而认定罗过房 的动脉血管硬化和高血压疾病是导致罗过房死亡的主要因素。但原告认为被告殴打罗过房,并将罗过房打跌倒地的行为是致罗过房死亡的诱发因素 ;被告殴打罗过房的侵权行为与罗过房的死亡有直接因果关系。为此,原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十六条、第十八条及相关司法解释之规定请求: 1、判令被告承担因罗过房死亡的丧葬费 17027元、死亡赔偿金 137840元(6892元 /年 、精神抚慰金 50000元、处理丧葬事宜交通费 3000元、被抚养人生活费 7767元 (4660元 /年 3 人 )、鉴定费 8000元,合计 损失 223634元 40%的赔偿责任,即赔偿原告 223634元 89453元 ;2、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江西省石城县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 2012年 8月 18日,死者罗过房 (原告邓金秀之子 )在石城县屏山镇西环路十字路口行走时与驾车途经该路口的被告黄小连发生了矛盾,黄小连下车用脚踢了罗过房两脚,事后罗过房自行回家。 2012年 8月 26日晚,黄云秀 (死者罗过房同居对象 )电话告知罗美秀、罗树根、罗永根三人 (死者罗过房兄弟 ),罗过房于 2012年 8月 18日在石城县屏山镇街上被人打的事情,后三人当晚到罗过房住处看望 罗过房。2012年 8月 27日,罗美秀、罗树根、罗永根及黄云秀到被告家中了解被告与罗过房于 2012年 8月 18日在石城县屏山镇西环路发生纠纷的情况,后自行离开,并于当天带罗过房到屏山镇卫生院检查,但屏山镇卫生院未接收罗过房。 2012年 8月 29日下午 4时许,罗过房死亡。 2012年 8月 29日 18时许,罗美秀到石城县屏山镇派出所报案,石城县屏山镇派出所先后对罗美秀、黄云秀、黄小连、罗树根、胡寿寿、陈式兰、罗辉、陈标洪、曾六生等九人进行了询问并制作了询问笔录。 2012年 9月 12日,石城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委托江西济源司法鉴 定中心对罗过房的尸体进行解剖。江西济源司法鉴定中心作出赣济司鉴中心 2012尸鉴字第 48号法医学尸体检验意见书。 2012年 9月 24日,石城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委托江西济源司法鉴定中心对罗过房胃内容物进行常规毒物分析,运用常规毒物分析技术规范方法分析,罗过房胃内容物中未检出毒鼠强、有机磷农药及安眠药成分,排除常规毒物中毒死亡。综上得出检验意见为,罗过房系脑脓肿并脑出血 ;脑水肿致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另查明, 2012年 8月 18日罗过房与被告黄小连发生纠纷后至罗过房于 2012年 8月 29日死亡期间,陈式兰、 陈水生等人证实在石城县屏山镇广播电视站门前的路上、屏山村井岗上看见过死者罗过房。 以上查明的事实有原告提供的常住人口登记卡、原告身份证复印件、宁都县固村镇派出所证明、江西济源司法鉴定中心法医学尸体检验意见书复印件、江西济源司法鉴定中心法医学毒物检验报告书复印件、鉴定费发票及火化费发票、石城县屏山镇派出所对罗美秀、黄云秀、黄小连、罗树根、胡寿寿、陈式兰、罗辉、陈标洪、曾六生等九人的询问笔录为证。 【审理】 江西省石城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邓金秀要求被告黄小连对罗过房的死亡承担部分赔偿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 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之规定,原告有义务向本院提供证据证明被告踢了罗过房两脚的行为与罗过房死亡存在因果关系。但根据江西济源司法鉴定中心作出赣济司鉴中心 2012尸鉴字第 48号法医学尸体检验意见书载明的内容,罗过房尸表检查头颈部、躯干未见损伤痕迹,头皮及头皮下未见出血、颅骨未见骨折 ;运用常规毒物分析技术规范方法分析 对罗过房胃内容物进行常规毒物分析,罗过房胃内容物中未检出毒鼠强、有机磷农药及安眠药成分,排除常规毒物中毒死亡 ;罗过房系脑脓肿并脑出血 ;脑水肿致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可见罗过房的死亡原因是脑脓肿并脑出血 ;脑水肿致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罗过房被黄小连踢了两脚的时间是 2012年8月 18日,而死亡时间为 2012年 8月 29日下午 4点,该期间间隔长达 11天,原告诉称罗过房在被踢后一直卧床不起,但原告未能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且此期间证人陈式兰、陈水生等人证实在屏山镇广播电视站门前的路上、屏山村井岗上见过罗过房 ,并非是原告诉称的罗过房在被打后一直卧床不起。同时原告也未向本院提供被告踢了死者罗过房两脚的行为与罗过房在11天后死亡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应当由原告承担该举证不能的责任,故对原告要求被告对罗过房的死亡承担部分赔偿责任的诉请本院不予支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原告邓金秀的诉讼请求。 案件受理费 2040元 (原告邓金秀已预交 ),由原告邓金秀负担。 一审宣判后,双方均未提起上诉,一审判决已生效。 【评析】 本案是系侵权损害赔偿纠纷,损害赔偿的诉请要以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侵权的因果关系,是指违法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即若不存在这种违法行为,损害就不会发生,则该行为是损害结果发生的原因 ;反之,即使不存在该行为,损害也会发生,则该行为就不是损害发生的原因。因果关系的认定是法院确定侵权责任赔偿的前提,加强侵权行为中因果关系的研究,探索因果关系的确认与排除规则,是确定本案侵权责任赔偿关键。 一 、侵权行为因果关系的认定 因果关系是侵权行为成立的基础,不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都把因果关系作为侵权责任的基本构成要件。目前,法学界总是倾向于将侵权责任因果关系的研究纳入哲学的范畴,认为是事物间普遍联系的关系,如果后一个事物的发生是前一个行为的效果,那么二者之间就存在因果关系。然而在现实的司法审判实践中,面对的都是些复杂而又真实的案件,有些案件能够借助于专业的技术人员告诉法官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是更多的案件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还是需要我们的法官在前后众多的因素之间分析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便对此 作出合理的判决。哈特在其著作中说道:当面对 “某人是否由于已经发生的危害而要受到责难或者惩罚,或者对他人进行赔偿 ”时,法律人会将其分成两个阶段考虑。一个是 “危害是怎样发生的 ?”,哈特称其为 “寻求说明 ”,并认为这并不是法律人的主要困惑的根源 ;其二是 “法院必须确定能否将这样的危害归因于被告的行为,认为这一行为的结果,或者能否恰当地说是他造成了这一结果 ”,哈特称其为 “归因调查 ”,并指出这才是法律人的主要困惑。 1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是着眼于个案的特殊情况如何在众多的因素中研究思考认定归因的问题。根据因果在所起的作用, 可将因果关系分为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及责任范围的成立因果关系。前者是侵权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后者是侵权责任成立后,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大小之间的因果关系,后者必须以前者为基础。当侵权责任案件当事人诉请至法院请求责任赔偿时,法院首先是要通过对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审理,认定被告是否应对原告承担侵权责任,侵权责任的成立后,法院在依据侵权行为造成损害结果原因力的大小,认定具体的赔偿金额。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是侵权行为因果关系研究的重点。责任成立因果关系研究的果是损害事实,但对于其原因,学界有不同主张,目前我国学界的主流观点认 为,因果关系只是确定责任的一个条件,查找因果关系的目的不在于考虑行为人的行为是否违法,而在于确定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联系。 2目前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对行为强调的仅是其致害性,并没有规定行为的违法性是其前提要件。 侵权行为法的立法目的是通过对侵权行为人施加一定的责任,来补偿受害人因侵权行为而遭受的损害。人的行为因素是认定侵权责任归责是否正当性的基础前提。如果法官将注意力集中在寻找违法行为上,甚至以违法性作为判断是否应当负责任的依据,则有可能将本应归责的人排除在外。民法上将行为分为 作为和不作为,作为是指某人积极实施了一项侵权行为,不作为是某人具有法定上的义务而不主动履行导致的损害后果。侵权责任法因果关系的认定的目的是判断造成损害的后果是否是被告所为,该行为不论是作为还是不作为,都属于法官需要考量的范围。在对因果关系进行认定时,我们不但要根据原告所举的证据判断是否成立因果关系,还要全面分析原告提供的证据是否必然导致损害结果的发生。如认定被告的行为与原告所受损害存在事实因果关系,则认定二者之间因果关系成立 ;如客观事实上被告的行为并非原告所受损失的原因,则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侵权责任的 认定到此为止,除非法律另有特殊规定。因法官业务能力的局限性,在认定事实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应当最大程度的排除主观性的法律政策因素,将认定的这一过程交由一般人的通常观念或交由专业领域内的专家证明,法官只要对原告主张导致损害事实发生的被告人行为进行符合证据规则的判断即可。 二、本案待证的因果关系 本案中,被害人罗过房于 2012年 8月 29日下午 4时左右死亡,这就是本案的结果,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原因则是本案需要查明的因。原告认为被告在 2012年 8月 18日对被害人实施了踢脚行为,其后被害人一直卧床不起直至死亡,是造成被好 人死亡的原因。从被告对被害人实施踢脚行为到被害人生病再到死亡,这看起来像是一条完整因果链。在这一因果链条中间,根据案件调查需要,还可将事实进一步具体化,直至符合对可归责的因果关系认定之要求。如被告的踢脚行为是死亡的必然因素还是巧合因素,被告人对被害人实施踢脚行为到被害人死亡期间相差 11天,期间被害人死否受到了其他伤害,还是如原告所诉一直卧床不起等等。对损害发生的或然性的认识,在一定情况下会影响对因果关系的认定。正如上文所诉,因法官业务能力的局限性,在认定事实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可将要认定的事实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交由专业领域内的专家证明,法官只要对原告主张导致损害事实发生的被告人行为进行符合证据规则的判断即可。从本案的现有证据来看,原告提供的证据非常有限,多数证据都是个人的陈述,无其他有利证据予以佐证,可以确认的两个事实是被告人于2012年 8月 18日对被害人进行了踢脚, 2012年 8月 29日被害人死亡,两者是否具有因果关系是本案需要待证的事实。 三、本案因果关系的认定 进行尸检查明死者的死因是法院及原被告双方的共同办法,即将被害人的死亡原因交由专业领域内的专家来证明。但根据江西济源司法鉴定中心作出赣济司鉴中心 2012尸鉴字第 48号法医学尸体检验意见书载明的内容,罗过房尸表检查头颈部、躯干未见损伤痕迹,头皮及头皮下未见出血、颅骨未见骨折 ;运用常规毒物分析技术规范方法分析对罗过房胃内容物进行常规毒物分析,罗过房胃内容物中未检出毒鼠强、有机磷农药及安眠药成分,排除常规毒物中毒死亡 ;得出罗过房系脑脓肿并脑出血 ;脑水肿致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可见罗过房的死亡原因是脑脓肿并脑出血 ;脑水肿致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通过正常的尸检手段无法确认被告人的行为与受害人的死亡存在因果关系,本案的查证也需要进一步深入。本案被告人的 行为是否会诱发受害人的死亡,原告在案件未能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原告诉称受害人在被打后一直卧床不起,但原告未能向法院提供任何的医疗记录证明其陈述的真实性。通过证人陈式兰、陈水生等人证实,受害人在其被被告踢脚后的一段时间,多个证人在石城县屏山镇广播电视站门前的路上、屏山村井岗上见过罗过房,并非是原告诉称的罗过房在被打后一直卧床不起,因此受害人被打生病的事实也不成立。通过正常的生活习惯及经验做法、科学手段无法查明被告人的踢脚行为与受害人的死亡存在因果关系。本案除了涉及因果关系的判断方法外,还涉及到对因果关系的实体 上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即对被告踢了罗过房两脚的行为与罗过房死亡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明责任分配以及举证不能时的责任承担问题,对于证据责任分配问题,法官只能依据有关的证据规则来裁决。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之规定,原告有义务向本院提供证据证明原告的行为是导致受害人死亡的因,如若不然则要承担相应举证不能的责任。 虽说法官在案件的裁判过程中具有自由裁量权。在本案的案件审查过程中,一审法院对于本案被告先期的侵权行为是否会加速受害人死亡存在怀疑,但作为一个严格的法律人,案件的自由裁量权也是建立在合理的裁判规则范围内。在现有证据规则前提下,法官对案件的裁判不能作可能性的推断或猜测,应当是运用规则谨慎的对证据事实予以分析得出结论。因此,在现有证据面前无法认定被告的行为与死亡结果存在因果关系的前提下,法院不能猜测,而是依据规则裁决驳回原告的诉请。 侵权责任法因果关系认定的典型案例 内容摘要:因果关系是侵权行为重要的构成要件之一 ,因果关系的转致是 “多因一果 ”因果关系中特殊的一种类型,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对其认定较为困难,对这一特殊类型因果关系的探讨,有助于从理论上厘清侵权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具有关系,也有助于司法实践中对这一类型案件的认定,促进司法公平,维护司法权威。 关键字:因果关系 侵权责任 转致 因果关系的转致 侵权行为,这一概念最初产生于英美法系国家,在大陆法系国家并无此概念。在罗马法中,将侵权行为作为债发生之原因,这一概念为后世大陆法系国家所接受并沿革至今,成之为侵权之债。从侵权法发展的脉络来看,侵权行为的构成从单纯的以过错为要件逐渐发展成为以过错为基础,以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为补充,结合行为的违法性和因果关系,共同构成了现代民法中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但无论是过错责任还是无过错责任,无论是“四要件说 ”,亦或是 “三要件说 ”,都离不开对因果关系的判断。在判断因果关系时,那些简单的引起与被引起的 “一因一果 ”关系,较易判断,在理论上与实践中对其认定的争议也较小,本文在此不做赘述。而在对较为复杂的 “多因一果 ”关系的判断时,如何在可能引起结果发生的诸多因素中准确地找出引起结果发生的真正原因,理论上和司法实践操作过程中则出现了较大的分歧。通过对 “多因一果 ”判断的研究,既有利于厘清理论上对特殊因果关系的认定,又有助于司法实践中帮助法律从业人员准确判断因果关系,进而明确需判断之行为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因果关系原本并不是法学上的概念术语,是从哲学概念当中引进过来的,是指事物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在讨论侵权责任法中的因果关系,主要是讨论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具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如果损害结果的发生是由行为所引起的,他们之间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认为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之则不然。但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是侵权行为构成的唯一要件 ,单纯的强调违法行为作为损害后果发生的原因,实质上是将狭义的因果关系视为侵权行为成立的唯一要件,而使其他的构成要件失去了其本身的作用,不利于正确判断行为的性质和责任的承担。 本文所指的因果关系是民法上的因果关系,它具有如下特点: 1. 客观性。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客观的、天然的联系,而不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我们在判断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具有事实上的因果关系时,运用的应该是一种事实判断的方法,而非价值判断的方法。在司法实践活动中,判断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时应从案件本身出发,尽量避免外界认为因素 的干扰,才能保持清晰的判断头脑,准确地认定案件事实,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 2. 相对性。我们在研究因果关系时,不是从哲学的角度去研究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而是仅仅判断行为与结果之间这一相对的联系是否具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我们所研究的仅仅只是民法上的因果关系,既不是哲学上的事物的普遍联系,也不是其他部门法中所研究的因果关系。 3. 时间性和顺序性。这里所探讨的因果关系虽然是民法上的因果关系,它仍然体现的是事物之间的联系,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原因和结果之间具有时间性和顺序性,具体表现为:原因在前,结果在后 ,先因后果。 4. 寻找原因方式的倒推性。在对民法中地因果关系认定时,往往都是在损害结果发生之后,才寻找引起结果发生的原因。这并不违反因果关系的时间性和顺序性的特点,原因在前,结果在后是客观情况,先找原因还是先找结果并不影响对因果关系的认定,只是在引起结果的诸多可能的原因中准确地找到引起结果发生的真正原因,而我们在寻找原因时往往运用的是倒推法,即原因和结果之间是先因后果的顺序,而我们在寻找原因时采用的是由果寻因的方法。 因果关系虽然具有客观性和时间性的特点,但这并不能帮助判断因果关系的成立。关于因果关系成立 的标准,学界众说纷纭,各国法律规定也不尽相同,判断的标准主要有: 1. 条件说。该种观点认为所有可能引起结果发生的条件都是原因,所有的原因对结果都具有相同的原因力。 2. 相当因果关系说。认为某一原因的发生产生结果,并不能说原因和结果之间就具有因果关系,只有在同一条件也能产生结果的发生时,才能认定该原因与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3. 近因说。认为使结果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只有最靠近结果的原因才是引起结果发生的原因。如果一个行为与结果的发生有必然联系,只能认定该行为与结果之间具有事实上的因果关系,只有当这个行为 与结果之间具有最密切联系,才认定行为与结果之间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4. 高度盖然性说。认为承认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的同时,不排除无法判断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具有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只要求行为的结果发生的可能具有高度盖然性即可。 在理论和实践中,最难判断的因果关系是 “多因一果 ”的关系。所谓 “多因一果 ”,即一个损害结果的发生,可能由多个原因导致,或对结果的发生有原因力,但只有其中一个或几个原因对结果的发生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将这一个或几个原因认定与损害结果的发生具有因果关系,否定其他的原因与结 果的发生具有民法上的因果关系,尽管这些原因对结果的发生有原因力。 在 “多因一果 ”的因果关系中,存在着因果关系转致的特殊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转致是指,一个原因引起了一个结果,而这一个结果又是后一结果发生的原因,当前原因与第一个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第一个结果与后一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则认定前原因与后一结果之间也具有因果关系。此种因果关系,借用国际私法中转致的概念来予以表述。也就是说,原因 结果 ,如果能认定,原因 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结果 之间同样存在因果关系,则 可以认定,原因 之间也具有因果关系。往往存在这样一种关系:行为人实施了一个侵权行为 A,产生了损害结果B。而事情发展到此并未结束,又由于损害结果 ,在实践中,很难认定侵权行为 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故很难要求侵权行为人对损害结果承担侵权责任。本文试图从这样一种关系中分析,明确原因 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在实践中有这样一个案例:村民甲丙二人因纠纷诉至法院,甲的邻居乙做出了不利于甲的证言。甲怀恨在心,纠集朋友至乙家门外欲伤害乙,乙因害怕未敢开门,甲在门外恶语侮辱乙后离开,由 于乙性格孤僻,愤恨离家出走。数天后乙的家人发现乙因冻饿致死路边,试问甲是否要对乙的死亡承担侵权责任。该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存在两种意见:其一、认为甲应该对乙的死亡承担侵权责任,原因在于没有甲的侮辱,不会导致乙的离家出走,也就不会冻饿致死在外面,即认为甲侮辱乙的侵权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其二、认为甲不应对乙的死亡承担侵权责任,因为即便甲侮辱乙的行为构成对乙名誉权的侵害,也不必然导致乙的离家出走,侮辱行为更不会导致乙的死亡,甲的侮辱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不具有通常性,即认为甲的侵权行为与乙 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本文赞成第二种意见,认为甲的侵权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甲不应对乙的死亡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理由如下: 其一、甲侮辱乙的行为其本身是否构成侵权还有待考察,只有当其行为具有所有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即行为人主观过错、违法行为、损害结果、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才成立侵权行为,从本案来看,甲的行为若对乙的名誉权构成侵害,才成立对乙名誉权的侵权行为 ; 其二、乙的名誉权受到侵害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只有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才成立因果关系,在判断民法上的因果关系时 ,首先要判断是否具有事实上的因果关系,然后再判断是否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不具有事实的因果关系的,在法律上一定不具有因果关系,具有事实上的因果关系,不一定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在本案中,甲侮辱乙的侵权行为与乙的离家出走甚至死亡之间关系不具有通常性,这种联系不成立事实上的因果关系,所以更不成立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又如,甲开车将乙撞死,乙的妻子丙亲眼看到这一惨剧的发生,顿时精神错乱,试问丙是否有权请求甲对自己精神受到的损害予以赔偿 ?对此,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甲开车撞死乙仅对乙构成侵权,未对丙实施侵权 行为,就没有甲的侵权行为与丙的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之说。我们认为,在此应适用因果关系的转致的概念,甲开车撞死乙 (原因 A),乙死亡 (结果B),原因 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这点已毋庸置疑。关键看乙的惨死 (结果 B)和丙精神错乱 (结果 C)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通常认为,妻子看到丈夫在交通事故中惨死,其精神必然受到严重的打击,极有可能导致精神错乱,不论是从条件说,事故的发生是精神错乱产生的条件,还是从高度盖然性因果关系说来看,事故的发生对产生损害后果之间存在高度盖然性,都认为甲将乙撞死这一事故与丙的精神错乱这一 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所以,我们认为由于原因 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结果 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故应认定原因 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甲的侵权行为与丙的精神错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甲应对丙的精神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从上述二案例中,可以发现前一原因引起一个结果的发生,而这个结果又是后一结果的产生的原因,如果前原因与第一个结果发生可以认为具有因果关系,第一个结果与后一结果之间也可以认定同样存在因果关系,则认定前原因与最后的结果的发生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证明这样的因果关系的转致有利于将司法实践中复杂的 、较难判断的因果关系拆分成若干个简单的因果关系。 在判断因果关系转致时,首先要求最初的行为是一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即有可能会被评价为侵权行为的行为,其次要求前一结果对后一结果的产生具有一般性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因为在探讨因果关系时,应讨论的是侵权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具有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而对那些非侵权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包括行为对结果具有原因力的关系 )。因为结果的产生可能会有很多的因素对其具有原因力,只有那些对结果的发生具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的侵权行为才能被评价为因果关系。 事实上,在判断一个行 为与结果是否具有因果关系时,运用的判断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南京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学生卷
- 江苏常州联盟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册期末调研数学试题含解析
- 重症监护病例监测指标选择考核试卷
- 水泵流体动力学模拟考核试卷
- 单板加工生产质量风险预防考核试卷
- 销售区域市场顾客生命周期管理考核试卷
- 移动营销在家用纺织品市场中的情感营销策略应用考核试卷
- 体育市场体育培训行业竞争格局分析考核试卷
- 2025年中国OA软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GPRS配变监测仪数据监测报告
- 2024年 绍兴市交通控股集团公司招聘考试笔试真题试题含答案
- 维保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 超限模板及高支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论证后)
- 大隐静脉患者的护理查房讲课件
- 九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摸底联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新高考1卷(新课标Ⅰ卷)英语试卷
- LY/T 2252-2014碳汇造林技术规程
- 四渡赤水课件(共25张PPT)
- (高清正版)JJF(浙)1080—2012明渠流量计在线校准规范(电子版)
-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 过渡金属能级图数据库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