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共 35 页) 2016 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 ”其中 “山 向船尾跑去了 ”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山 B船 C兽脊 D河岸 2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钳子 B 碗夹 C 核桃夹 D 撬棒 3如图所示,在热机的四个冲程中,对外做功的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第 2 页(共 35 页) 苹果在桌面上形成的影子 B 叶子经露珠成放大的像 C 铁罐在平面镜中形成的像 D 日食 5估测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三体育测试中,男生完成一次标准的引体向上,头顶上升的最大高度约为 150初三体育测试中,女生完成一次标准的仰卧起坐的最大高度约 为 150一般智能手机的质量约为 1随着音乐做一套眼保健操用时约 4下列实例中,体现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 B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C滚动的足球受阻力缓缓停下 D被拉弯的鱼竿 7下列关于家庭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照明电路的电压为 220V B家用空调不需要接地 C只要不接触高压带电体就会很安全 D更换灯泡的时候可以不用断开电源开关 8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书包背带做得宽一些 B图钉尖进入墙时要用较大 的力按 C骆驼长着宽大的脚掌 D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 9有关大气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地点大气压强的值是固定不变的 B茶壶利用了连通器原理,茶壶盖上小孔的巧妙设计与大气压无关 C历史上是用马德堡半球实验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D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水的沸点也随着降低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属于用电器串联的是( ) 第 3 页(共 35 页) A B CD 11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漂浮的物体浮力大于重力 B钢铁比水的密度大,所以用钢铁做成的物体放入水中后最终一定处于沉底状态 C若气球里充满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那么气球可以飘在空中 D悬浮在水中的潜水艇,若水舱中水位在上升,那么潜水艇一定上浮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邻的两个波峰(或波谷)的距离叫做波长 B声音的响度由频率决定 C声音的音调由振幅决定 D只有发声体在做无 规则振动时,产生的声音才是噪声 13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及其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B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 C近视眼用凹透镜进行矫正 D若把透镜焦距的倒数乘以 100 的值叫做镜片的度数,则 200 度的眼镜片焦距是 2m 14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 A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的电压及通过的电流有关 B两根粗细一样的导体,长的一定比短的电阻大 C若导体不接入电路,其电阻为零 D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和横截 面积决定 15 2016 年 4 月 24 日,被命名为首个 “中华航天日 ”,是为了纪念 1970 年 4 月 24 日我国东方红一号卫星首次成功发射升空近年来,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飞速发展 2013 年 12 月 2日发射的嫦娥三号探测器,开启了我国对月球的实地探索之旅目前我国实地探测月球的主角是 “玉兔号月球车 ”,其设计质量 140源为太阳能,能够耐受月球表面真空、强辐射、零下 180 到零上 150 极限温度等极端环境月球车具备 20爬坡、 20障能力,并配备有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测月雷达、粒子激发 X 射线谱仪等科学探测 仪器自发射升空至今,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创造了全世界在月工作最长记录嫦娥三号和玉兔月球车拍摄的迄今为止最清晰的月面高分辨率全彩照片不久前首次公布,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月球,也给全世界科学家研究月球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依据对玉兔号月球车的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玉兔号月球车所用到的太阳能为不可再生能源 B玉兔号月球车上配备的红外成像光谱仪中的红外线属于可见光 第 4 页(共 35 页) C若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大小约为在地球上的六分之一,那么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上的质量约为 玉兔号月球车拍摄下来的月面照片 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球的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8 分,每小题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全选对的得 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B铁棒、铜棒等固体不易被拉伸,说明固体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C分子直径的数量级大约 10 10m,一个细胞就是一个分子 D物体运动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就越剧烈 17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花瓶静止放置在 水平桌面上,花瓶受到的重力和花瓶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划船时,浆对水的力和水对浆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加速上升的火箭、火箭受到的燃气的推力和火箭自身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宋代沈括最早记述了磁偏角 B鸽子和绿海龟都是利用地磁场进行导航的 C地磁的南极与地理的北极重合 D闭合电路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感应电流 19体育比赛中的射箭项目,是借助弓的弹力将箭射出,在一定的距离内比赛准确性的体育运动项目由于一般箭在射出后速度很大,所以空气阻 力必须考虑在一次体育比赛中运动员拉开弓把箭射向了箭靶,则在该过程中( ) A弓拉得越满,弓所储存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B弓把箭射出的过程对应的能量转化为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C箭在空中飞行的时候,箭的机械能守恒 D箭在射中箭靶后停下来,箭的动能全部转化成了箭靶的内能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 48 分) 20请在图中画出小球重力的示意图 21请在图中画出拉力 力臂 22如图所 示,电能表的示数为 kWh 第 5 页(共 35 页) 23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的示数为 24小牧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图甲中的实验电路要求:滑片 P 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变小 ( 2)电路连接好后,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置于 端(选填 “A”或 “B”) ( 3)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25小丽同学在做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时,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 A 和 B,点燃薄玻璃板前的蜡烛 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 1)从蜡烛 A 所在的位置看向薄玻璃板观察到 A 的像 A, A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 (选填 “反射 ”或 “折射 ”)形成的; ( 2)小丽将蜡烛 A 逐渐向薄玻璃板靠近时,蜡烛 A 的像将逐渐向 (选填 “靠近 ”或 “远离 ”)薄玻璃板的方向移动; ( 3)当薄玻璃板后面的蜡烛 B 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时,小丽移去蜡烛 B,并在蜡烛 B 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选填 “能 ”或 “不能 ”)承接到蜡烛 A 的像 第 6 页(共 35 页) 26在 “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中,使用了如图甲所示的液体压强计小芳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深度、容器形状等因素有关 ( 1)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在保证橡皮管与 U 形管导通良好的情况下,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 不变,则说明装置 (选填 “漏气 ”或 “不漏气 ”) ( 2)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选填 “有关 ”或 “无关 ”) (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丙两图进行对比 ( 4)在图甲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压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27用酒精灯加热使烧瓶内的水沸腾,移去酒精灯后,烧瓶内的水停止沸腾,如图所示,浇上凉水可以看到烧瓶中的水 ,这个 实验说明水的沸点与 有关 28小明在 “测小车的平均速度 ”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上的 B 为 中点, C 处立有一金属片小车左端经过三点时电子表的显示如图所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 2)已知 m,则由上述测量值可知 的平均速度 m/s (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左端过了 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 的平均速度 (选填 “大 ”或 “小 ”) 29如图所示,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塞子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 (选填 “汽化 ”或 “液化 ”)成了可以看到的小水滴在这个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降低,内能 (选填 “增大 ”或 “减小 ”) 第 7 页(共 35 页) 30每逢重大的庆祝活动,都需要五颜六色的气球来烘托活动的热烈气氛当把一只气球用氦气吹鼓后,用细线封住开口,气球由于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方向是 (选填 “指向 气球内 ”或 “指向气球外 ”),此时气球内氦气的压强 (选填 “大于 ”、 “等于 ”或 “小于 ”)氦气球外的大气压气球由静止释放后向上飞起,是因为气球受到的浮力 重力(选填 “大于 ”、“小于 ”或 “等于 ”) 31把一个生鸡蛋和一个熟鸡蛋用力在桌面上转动一下,生鸡蛋里面的蛋黄和蛋白是液体,转动时,蛋壳虽然转动起来了,但是里面的液体却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 (选填 “静止 ”或 “运动 ”)状态,阻碍蛋壳的转动而熟鸡蛋里外是一体的,不会出现上述情况因此,更容易转动的是 (选填 “生鸡蛋 ”或 “熟鸡蛋 ”) 32如图甲 、乙、丙所示为奥斯特实验甲乙两图说明了 如果条形磁铁的磁性弱了,如图丁所示的方式利用电流来使它增强,则根据图中电源正负极可知条形磁铁的 (选填“左 ”或 “右 ”)端 “N”极 33小秋想利用一架已调好的天平、烧杯、溢水杯和水测出一块雨花石的密度,请把小秋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 1)用天平测出雨花石的质量 (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 3)在溢水杯中 ,将雨花石轻轻放入溢水杯中浸没,并同时用烧杯收集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用天平测出烧 杯和水的总质量 ( 4)设水的密度为 ,则此雨花石的密度表达式为 石 = (用 表示) 34空气开关,又名空气断路器,是一种只要电路中电流超过最大电流就会自动断开的开关如图甲为空气开关简化后的原理图当线路发生一般性过载(即电流过大)时,过载电流虽不能使电磁脱扣器动作,但能使发热元件产生一定热量,促使双金属片受热向 _弯曲,推动杠杆使搭钩与锁扣脱开,将触点分离,切断电源当线路发生短路或严重过载电流时,短路电流超过瞬时脱扣整定电流值,电磁脱扣器产生足够大的吸力,将衔铁吸合并 撞击杠杆,使搭钩绕转轴座向上转动与锁扣脱开,锁扣在弹簧的作用下将触点分离,切断电源 第 8 页(共 35 页) ( 1)题目空白部分应为 (选填 “上 ”或 “下 ”) ( 2)如图乙为某文章中对空气开关所做的说明,文中有一处错误,该错误为 (选填 “”、“”、 “”或 “”) 35当光照射到物体上时,会对物体表面产生压力,其大小与入射光的功率有关若光照射在镜子上,光对镜子表面产生的压力 F 和入射光功率 P 的数据如表所示,则 F 和 P 关系的表达式为 F= P/W 3 6 9 12 15 18 F/10 8N 2 4 6 8 10 12 36爱好摄影的小权同学,探究了 “凸透镜成像规律 ”后,对如图所示的同一场景的两张照片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结合你学到的物理知识,请你帮助小权同学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并说明需要控制的变量 37曼珠同学和琦琦同学在某一次电学实验时,发现:在一个仅连接了两个规格相同的小灯泡的电路中,其中一个小灯泡不发光而另一个小灯泡发光曼珠同学认为:通过这一现象说明,若该电路 无故障,两个小灯泡一定是并联的而琦琦同学认为:若该电路无故障这两个小灯泡既有可能是并联,也有可能是串联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请添加适当的实验器材,帮助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除小灯泡所在位置外,电路其他各处均完好) 38在 “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的实验中,实验室备有如下器材:足量的水、烧杯、两个足够大的玻璃片、胶头滴管、钟表、坐标纸(带有 11小的小方格)、记号笔(能在玻璃板上做标记)请利用所给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液体的蒸发快慢同液体的表面积有关请简述实验步骤并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四、科普阅读题(共 8 分) 39科普阅读题 2016 年 4 月 6 日凌晨 1 点 38 分, “实践十号 ”卫星成功升空这是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专项首批确定的科学卫星项目中唯一的返回式卫星,也是中国第一个专用的微重力实验卫星 第 9 页(共 35 页) 平时我们感觉到自己有多重时,这种感觉来自支持力如果失去支持,我们就将失去对重力的感觉例如,一个人从高处坠落,在坠落的过程中,因为失去了支持,所以此人将体验到类似太空中才有的失重但是,失重环境中物体的重力却仍然存在 要想造出失重的环境,可以让物体自由坠落,如自由坠 落的电梯、飞机等不过这只能带来短暂的失重,而各种航天器如空间站、卫星等则是长期处在失重环境,这些家伙在不停地坠落,却又一直没有掉落到地面,这真是好极了! 那么问题来了,太空不都是失重环境吗?这个微重力又是怎么回事? 微重力就是微小的重力吗?显然不是! 我们平常说的重力是由地球引力产生的,所以不少人会误认为,人造卫星所在的轨道因为距离地面比较远,因此地球对它们的引力很小,所以叫做微重力这是不对的 根据 G=一个物体我们常用 g 来衡量重力的大小距离地球越远, g 就越小, 然而,就算是在距离地面 200高度也没有降多少,大约为 在 1000就是说,一个物体在地面重 100N,到了 1000度,依然受到 75N 的重力国际空间站离地球的距离不超过 420此,它受到的地球引力并没有减少多少因此,如果我们把 “微重力 ”理解为微小的重力,或者是微小的地球引力,肯定是不对的只有当距离地球很遥远时,才会出现地球引力很小的情况 那么,大众媒体所说的微重力又是怎么回事呢? 通常我们说的微重力环境,它其实跟地球引力的关系不是那么 大,因为它主要是由其它外在因素造成的,如太空残余大气的阻力、航天器进行姿态调整时产生的推力、人员在航天器内的走动,以及重力梯度等等 要想获得微重力环境,最好的当然是大型空间站,但它们通常都很贵而微重力落塔的微重力持续时间太短中科院微重力实验室的百米微重力实验落塔,自由下落提供的微重力环境只能持续约 且每天只能进行 2 次实验 相比之下, “实践十号 ”卫星的条件就好得多它使用化学电池供电,因为无人而且任务时间相对短,就不需要考虑对接和人类活动等等干扰;又因为使用化学电池,所以不需 要展开太阳翼此外,它作为返回式卫星还有一个优点;机动性很高可以说,以返回式卫星为基础的 “实践十号 ”科学卫星,不只是未来空间站的补充,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学们也许知道在失重环境中,水滴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球体还有许多诸如此类在太空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地面上的现象,因此,在失重或微重力环境下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学科的实验研究,显得非常有意义 ( 1)失重状态下的人造地球卫星 (选填 “受到 ”或 “不受 ”)重力 ( 2)一个在地面上重为 100N 的物体在距离地面 200高度所受的重力为 N ( 3) “实践十号 ”微重力水平为 10 6g,空间站的微重力水平一般为 10 3g (选填 “实践十号 ”或 “空间站 ”)的微重力环境更好 ( 4)请你猜测一种在微重力环境下的实验研究: 4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自从原始人发现火的使用方法以后,能源就成为人类文明跃进的重要基础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持续增长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能源消耗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已探测的数据表明,目前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化石能源储量并不丰富,而且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后不能再生,如果长 期大规模开采,不久的将来会消耗殆尽另一方面,人类在耗用各种能源时,不可避免的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例如,化石能源产生了大量的内能,其中相当一部分没有被利用,从而造成了热污染同时,燃烧化石能源的产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粉尘,对水、土壤、大气也会造成污染 第 10 页(共 35 页) 因此许多人认为风力应该取代燃油与煤矿做为发电的能源如图中的结构物是籍由风力转动叶片的风车这些转动让风车推动的发电机产生电能风越强,风车的叶片转动越快,产生越多电力但是在真实环境中,风速和电力并没有直接关系以下是真实环境中风力发电 机的四个运作条件 当风速达到 时候,叶片开始转动 当风速是 时候,所产生的电力( W)会达到最大 基于安全的理由,当风速大过 时候,叶片的转动速度不会增加 当风速达到 时候,叶片会停止转动 就相同的风速而言,在海拔越高的地方,风车转动得越慢 ( 1)风力发电是将 能转化为电能 ( 2)下列风速与电力的关系图中, 满足文中所述风力发电机的四个运作条件 ( 3)就相同的风速而言,在海拔越高的地方,风车转动越慢这 是因为海拔较高的地区 (选填 “空气稀薄 ”或 “气温较低 ”) ( 4)与使用化石燃料如:煤矿和石油等发电相比,请描述风力发电特有的一项优点 五、计算题(共 6 分) 41小雨看到家中 “电热水壶的铭牌上标有一些技术参数,如表所示若该电热水壶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1800W 容量 寸 1)该电热水壶的电阻;(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 2) 该电热水壶正常工作的电流;(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 3)在额定电压下, 2该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 42如图甲所示,某人用滑轮组提升金属块,他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为 F,动滑轮作用在金属块上的拉力为 F 拉 如图乙为将金属块从水中浸没匀速提起至完全离开水面,滑轮组的第 11 页(共 35 页) 机械效率 与 F 拉 关系的图象不计绳重和滑轮组机械内部的摩擦及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阻力( g 取 10N/求: ( 1)金属块浸没时的浮力; ( 2)金属块在水面下 10s 内上升了 5m(金属块始终不 露出水面),绳自由端的拉力 F 的功率为多少? 第 12 页(共 35 页) 2016 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 ”其中 “山 向船尾跑去了 ”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山 B船 C兽脊 D河岸 【考点】 参照物及其选择 【分析】 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先确定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分析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 ,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 解: 分析题意可知,题中的研究对象是 “山 ”,它的运动状态是 “向船尾跑去了 ”,即山在 “运动 ” A、若以周围的群山为参照物,山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 A 错误; B、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 “后退 ”,故 B 正确; C、以兽脊为参照物,兽脊即起伏的连山,山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 C 错误; D、以河岸为参照物,山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山是静止的,故 D 错误 故选 B 2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钳子 B 碗夹 C 核桃夹 D 撬棒 【考点】 杠杆的分类 第 13 页(共 35 页) 【分析】 结合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 解: A、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是省力杠杆; B、碗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C、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撬棒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选 B 3如图所示,在热机的四个冲程中,对外做功的是( ) A B C D 【考点】 内燃机 的四个冲程 【分析】 判断是热机的那个冲程,首先看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开闭情况若进气门打开而排气门关闭就是吸气冲程,此时活塞向下运动;若进气门关闭而排气门打开就是排气冲程,此时活塞向上运动;若进气门和排气门都是关闭的,就是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怎么区分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呢?做功冲程初火花塞冒出电火花,活塞向下运动,而压缩冲程中火花塞不冒电火花,活塞向上运动 【解答】 解: A、两个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所以是做功冲程,故 A 正确; B、两个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所以是压缩冲程,故 B 错误; C、进气门关闭,排气 门打开,即排气冲程,故 C 错误; D、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即吸气冲程,故 D 错误; 故对外做功的冲程是做功冲程,即 A 正确; 故选 A 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苹果在桌面上形成的影子 B 叶子经露珠成放大的像 第 14 页(共 35 页) C 铁罐在平面镜中形成的像 D 日食 【考点】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分析】 (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 解: A、苹果在桌面上形成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 A 不符合题意; B、叶子经露珠成放大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故 B 符合题意; C、铁罐在平面镜中形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造成的,故 C 不符合题意; D、日食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5估测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三体育测试中,男生完成一次标准的引体向上,头顶上升的最大高度约为 150初三体育测试中,女生完成一次标准的仰卧起坐的最大高度约为 150一般智能手机的质量约为 1随着音乐做一套眼保健操用时约 4 考点】 长度的估测;质量的估测;时间的估测 【分析】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 解: A、男生完成一次标准的引体向上,头顶上升的最大高度约为 30 A 不符合实际; B、女生完成一次标准的仰卧起坐的最大高度约为 75 B 不符合实际; C、一台普通智能手机的重力约为 右,故 C 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随着音乐做一套眼保健操用约为 4 D 符合实际 故选 D 6下列实例中,体现力改变物体运动状 态的是( ) A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 B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第 15 页(共 35 页) C滚动的足球受阻力缓缓停下 D被拉弯的鱼竿 【考点】 力的作用效果 【分析】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解答】 解: A、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 A 错误; B、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 B 错误; C、滚动的足球受阻力缓缓停下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 C 正确; D、被拉弯的鱼竿体现了力 改变物体的形状,故 D 错误; 故选: C 7下列关于家庭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照明电路的电压为 220V B家用空调不需要接地 C只要不接触高压带电体就会很安全 D更换灯泡的时候可以不用断开电源开关 【考点】 安全用电原则;家庭电路工作电压、零线火线的辨别方法 【分析】 ( 1)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 220V; ( 2)带金属壳的用电器接地是为了在发生漏电时能让电流流入大地,而不是进入人体,也就是说为了人的使用安全; ( 3)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 4)为防止触 电,更换和维修电器时应先切断电源; 【解答】 解: A、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 220V,故 A 正确; B、家用空调需要接地线,因为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电流通过地线导入大地,防止触电的发生,故 B 错误; C、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所以只要人靠近高压带电体就有触电危险,故 C 错误; D、通电的情况下换灯泡时,如果不慎碰到了灯口,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 D 错误 故选 A 8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书包背带做得宽一些 B图钉尖进入墙时要用较大的力按 C骆驼长着宽大的脚掌 D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 【考点】 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分析】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解答】 解: A、书包背带做得宽一些,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肩膀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B、图钉尖进入墙时要用较大的力按,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符合题意 C、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不符合题意 第 16 页(共 35 页) D,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9有关大气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地点大气压强的值是固定不变的 B茶壶利用了连通器原理,茶壶盖上小孔的巧妙设计与大气压无关 C历史上是用马德堡半球实验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D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水的沸点也随着降低 【考点】 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连通器原理 【分析】 ( 1)大气压跟海拔、季节、天气有关; ( 2)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 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 壶盖开一个小孔,可以使壶内气体和外界大气相通,从而利用大气压; ( 3)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很多,而最著名的实验就是马德堡半球实验;历史上首先测出大气压的数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他借助水银利用了平衡法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 ( 4)大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解答】 解: A、同一地区大气压与天气、温度等因素有关,所以同一地区大气压也是变化的,故 A 错误; B、壶身和壶嘴下部是相通的,是连通器;壶盖上 的小孔是为了让壶内气体和外界大气相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可以更容易的倒出,故 B 错误; C、历史上首先测出大气压的数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故 C 错误; D、随着海拨高度的增加,气压降低,此时水的沸点会降低,故 D 正确 故选 D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属于用电器串联的是( ) A B CD 【考点】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分析】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各元件顺次逐个连接,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并列连接,工作时互不影响,据此来结合电路图进行判断 【解答】 解: A、电流依次流过两只灯泡,只有一条流通路径,为串联电路,故 A 正确; B、两只灯泡并列连接,工作时互不影响,为并联电路,故 B 错误; C、此题只有一个灯泡接入电路,故电路错误,故 C 错误; D、两只灯泡并列连接,工作时互不影响,为并联电路,故 D 错误; 第 17 页(共 35 页) 故选 A 11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漂浮的物体浮力大于重力 B钢铁比水的密度大,所以用钢铁做成的物体放入水中后最终一定处于沉底状态 C若气球里充满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那么气球可以飘在空中 D悬浮在水中的潜水艇,若水舱中水位在上升,那么潜水艇一定上浮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分析】 ( 1)物体漂浮时处于平衡状态,浮力与重力相等; ( 2)要掌握浮力中空心问题,知道将物体做成中空的可以通过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浮力 【解答】 解: A、漂浮在水面上的乒乓球,根据漂浮条件可知:所受浮力等于重力,故 A 错误; B、钢铁的密度大于 水的密度,若卷成团,则其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而下沉 若把它做成空心的,则它的重力没变,由于体积变大,其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所以受到的浮力变大,因此可以浮在水面上故 B 错误; C、气球中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气球受到的空气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所以漂浮在空中故 C 正确; D、原来潜水艇悬浮,浮力等于重力,若水舱中水位在上升,则重力应大于浮力,则潜水艇下沉,故 D 错误 故选 C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邻的两个波峰(或波谷)的距离叫做波长 B声音的响度由频率决定 C声音的音调由振幅决定 D只有发声体在做无规则振动时,产生的声音才是噪声 【考点】 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噪声及来源 【分析】 ( 1)电磁波波长的定义:电磁波的波长是指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 ( 2)乐音的三种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通常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同时我们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成为响度,其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 3)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由于发声体的杂乱无章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从环境 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干扰的都属于噪声; 【解答】 解: A、电磁波的波长是指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故 A 正确; B、声音的响度由振幅决定,故 B 错误; C、声音的音调由频率决定,故 C 错误; D、噪声不一定是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有时候乐音干扰了人们的休息和学习,也会成为噪音,故 D 错误; 故选 A 13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及其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18 页(共 35 页) A形成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B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 C近视眼用凹透镜进行 矫正 D若把透镜焦距的倒数乘以 100 的值叫做镜片的度数,则 200 度的眼镜片焦距是 2m 【考点】 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分析】 解答本题需掌握: ( 1)远视眼的晶状体变薄,会聚能力减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要看清近处的物体需要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 2)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要看清远处的物体需要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 3)焦距的倒数是焦度,焦度的 100 被是度数 【解答】 解: A、形成近视眼的 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故 A 错误; B、远视眼的晶状体变薄,会聚能力减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故 B 错误; C、近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 C 正确 D、设该镜片的焦距是 f,根据题意则有 100=200,所以镜片的焦距 f= D 错误 故选 C 14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 A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的电压 及通过的电流有关 B两根粗细一样的导体,长的一定比短的电阻大 C若导体不接入电路,其电阻为零 D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 【考点】 电阻;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分析】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而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的电流无关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导体电阻和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故 A 错误; B、导线的横截面积和长度知道,材料未知,无法比较电阻大小,故 B 错误; C、导体电阻和导体两端的 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导体不接入电路,电流和电压为零时,电阻不为零,故 C 错误; D、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故 D 正确 故选 D 15 2016 年 4 月 24 日,被命名为首个 “中华航天日 ”,是为了纪念 1970 年 4 月 24 日我国东方红一号卫星首次成功发射升空近年来,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飞速发展 2013 年 12 月 2日发射的嫦娥三号探测器,开启了我国对月球的实地探索之旅目前我国实地探测月球的主角是 “玉兔号月球车 ”,其设计质量 140 源为太阳能,能够耐受月球表面真空、强辐射、零下 180 到零上 150 极限温度等极端环境月球车具备 20爬坡、 20障能力,并配备有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测月雷达、粒子激发 X 射线谱仪等科学探测仪器自发射升空至今,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创造了全世界在月工作最长记录嫦娥三号和玉兔月球车第 19 页(共 35 页) 拍摄的迄今为止最清晰的月面高分辨率全彩照片不久前首次公布,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月球,也给全世界科学家研究月球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依据对玉兔号月球车的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玉兔号月球车所用到的太阳能为不可再生 能源 B玉兔号月球车上配备的红外成像光谱仪中的红外线属于可见光 C若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大小约为在地球上的六分之一,那么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上的质量约为 玉兔号月球车拍摄下来的月面照片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球的 【考点】 红外线;质量及其特性;电磁波的传播;太阳能 【分析】 ( 1)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的获得,是可再生能源; ( 2)红外成像光谱仪中红外线是一种看不见的光; ( 3)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根据 G=出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根据月球上引力的大小为 地球上引力的 ,求出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 ( 4)月球上没有空气,而真空不能传声,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月球车拍摄下来的月面照片是通过电磁波传递到地球的 【解答】 解: A、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的获得,是可再生能源,故 A 错误; B、红外成像光谱仪中红外线是一种看不见的光,故 B 错误; C、由于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则在月球上时 “玉兔号 ”的质量不变,仍为 140于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为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则它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 G 月 = G 地 = 14010N/ C 错误; D、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月球车拍摄下来的月面照片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球的,故 D 正确 故选 D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8 分,每小题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全选对的得 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B铁棒、铜棒等固体不易被拉伸,说明固体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C分子直径的数量级大约 10 10m,一个细胞就是一个分子 D物体运动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就越剧烈 【考点】 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的运动 【分析】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状态,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解答】 解: A、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故 A 正确; B、固体不易拉伸,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 B 正确; C、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 10 10m,细胞是由许许多多的分子分子构成的,故 C 错误; D、物体运动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分子无规则热运动与温度有关,与物体的速度无关,故 D 错误 故选: 第 20 页(共 35 页) 17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花瓶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花瓶受到的重力和花瓶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划船时,浆对水的力和水对浆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加速上升的火箭、火箭受到的燃气的推力和火箭自身的重力是一 对平衡力 【考点】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分析】 利用以下知识分析判断: ( 1)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 2)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 解: A、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 A 错误; B、花瓶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花瓶受到的重力和花瓶受到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 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 B 正确; C、划船时船桨对水的作用力与水对船桨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两个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 C 正确; D、火箭人加速上升时,即处于加速运动,不是平衡状态,故火箭受到的燃气的推力和火箭自身的重力不是平衡力,故 D 错误 故选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宋代沈括最早记述了磁偏角 B鸽子和绿海龟都是利用地磁场进行导航的 C地磁的南极与地理的北极重合 D闭合电路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感应电流 【考点】 地 磁场;电磁感应 【分析】 ( 1)世界上最早记述 “地理的两极与地磁的两极并不重合 ”这一现象的人是我国宋代学者沈括; ( 2)鸽子和绿海龟是靠地磁场辨认方向的; ( 3)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地球周围存在地磁场,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 4)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解答】 解: A、我国宋代学者沈括是世界上最早记录磁偏角的人,故 A 正确; B、地球相当于大磁体,鸽子和绿海龟是利用地球磁场辨别方向,从而用来导航,故 B 正确; C、地理的南 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故 C 错误; D、产生感应电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闭合电路、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故 D 错误 故选 19体育比赛中的射箭项目,是借助弓的弹力将箭射出,在一定的距离内比赛准确性的体育运动项目由于一般箭在射出后速度很大,所以空气阻力必须考虑在一次体育比赛中运动员拉开弓把箭射向了箭靶,则在该过程中( ) A弓拉得越满,弓所储存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第 21 页(共 35 页) B弓把箭射出的过程对应的能量转化为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C箭在 空中飞行的时候,箭的机械能守恒 D箭在射中箭靶后停下来,箭的动能全部转化成了箭靶的内能 【考点】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分析】 ( 1)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 2)判断清楚题目中各个选项消耗了哪种形式的能,进而产生了哪种形式的能即可 【解答】 解: A、弓拉得越满,弹性形变的程度越大,所以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故 A 正确; B、弓把箭射出的过程中,消耗弹性势能,产生箭的动能,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技术服务国际市场拓展与国际贸易考核试卷
- 安全监控系统的安全运维管理流程考核试卷
- 豆类批发商市场经营风险防范与控制考核试卷
- 煤炭制品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考核试卷
- 南充市二建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备煤车间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电厂应急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盘州市保安考试试题及答案
- 薪酬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身体评估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九年级中考数学第二次诊断试卷(含答案)
- 砖砌蓄水池施工方案72698
- T-CCA 035-2024 现制现售饮品添加糖量及食品安全操作指南
- 创业创新大赛职教赛道
- 围手术期肺部感染预防
- 2025年春季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育记录
- 2024版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判定准则课件
- 机电一体化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 品牌推广案例考核试卷
-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课件 第四章 三角形 问题解决策略:特殊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